冯保童
(闽南理工学院 服装学院,福建 泉州 362700)
在国内经济体系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国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近些年来,运动潮流开始掀起,国内消费群体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建设意识,诸多消费人员形成了不定期进行健身活动的良好习惯,所以,消费者对运动类产品整体的需求量持续增多。连帽式运动卫衣可以在运动时穿着,服装的随意性较强,还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运动过程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连帽式运动卫衣,消费者对其舒适性的要求逐渐提升,这促使其逐渐发展为服装舒适性研究领域的关键内容。在20世纪40年代,研究人员便开始着眼于服装舒适性的相关研究工作,经过研究发现,服装舒适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涵盖热湿舒适性因子、触觉舒适性因子、压力舒适性因子,如今,国内与国外的研究人员仅仅是对其中的一类影响因子展开相应研究。重点研究连帽式运动卫衣的舒适性,解析消费群体评价市售连帽式运动卫衣舒适性的过程,为将来研究人员以及商家优化此类服装提供一定的方向。
在对面料舒适性进行评价时,往往重点关注刺痒感、透气性、柔软程度。刺痒感指的是衣物纤维表层毛羽在人体做动作时会与人体摩擦从而形成刺痛或痒等异于常态的身体感受。面料种类和所运用的染色技术直接影响着刺痒感的出现与否。在人体进行运动时,一般会分泌汗液,透气性与运动服装自身的散热水平直接相关,透气不仅指服装能够将人体表面形成的热空气有效地排出衣物,还有一些汗液会以气态的形式蒸发掉,连帽式运动卫衣的强透气性能够使得衣物处于干爽的状态中,穿着时不会产生闷热的感受,也不会附着于人体皮肤表层。在对连帽式运动卫衣的舒适性进行考察的过程中,面料整体的柔软程度是关键指标,连帽式运动卫衣面料不能过度关注柔软性,合理的硬挺可以达到塑性与一定的支撑作用,即面料需要软硬适中[1]。
结构舒适性体现在压力舒适性与面料拼接处的舒适性两个层面。在某些运动场合中,具有一定压力的服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体,强化运动功效,压力合适的连帽式运动卫衣能够有效控制肌肉的震动,减少能耗,弱化运动之后肌肉的酸疼感受,同时有效缓解运动疲劳感[2]。缝份出现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大多数缝份出现在衣片缝合时,多片成衣经过缝合处理之后,会在很多位置出现缝份,集中在前后片、袖子与衣身两大缝合位置;其次,在进行服装收口处理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缝份,例如在袖口、领口、下摆等多个位置;第三,拼接位置会产生缝份,在设计服装时,拼接这一设计手法是最为常见的,在连帽式运动卫衣当中,其整体的运用范畴相对比较广,拼接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服装的美化程度,还可以提升其结构舒适程度[3]。在不同的衣物部位,使用厚度、吸湿性、弹性、柔软性等性能不同的面料,使得服装表现出更强的贴体性,人体在运动时整体的舒适感更强。在运动过程中,缝份与人体皮肤会产生摩擦,可能会导致不适感的出现,结构舒适性集中在压力舒适性、缝合线迹的摩擦舒适性层次上予以体现。
消费群体处在运动状态中时,上身皮肤整体的拉伸率水平较高,此时,人体的衣物主要集中在胸部、肩部、背部和腰部4个位置,问卷调查主要就上述位置服装的舒适性进行考察,同时,服装收口部位处如领口、袖口和下摆等也有可能导致身体感觉到异样[4]。基于此,对消费者对于市面上的连帽式运动卫衣舒适性所表现出的满意程度进行研究,可以为未来连帽式运动卫衣的优化与改善提供一定的方向。
站在人体工效学的视角上,对服装舒适性进行评价,集中在面料与结构两个层面,对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行创建,如图1所示。
图1 问卷指标体系
结合已经创建的指标系统,对相应的问卷进行设计,问卷主要涵盖3个部分:第一,消费者自身的信息,对其年龄、体型、购买能力等基础信息进行调查,运用收集上述基础信息的方式能够对连帽式运动卫衣消费者自身的画像进行刻画;第二,消费者所表现出的运动喜好,对其喜爱度较高的运动类型、地点、原因、时长及经历等进行调查了解,从而对消费者在连帽式运动卫衣方面表现出的喜好进行解读;第三,消费者针对市售连帽式运动卫衣的舒适性形成的主观层面上的评价,主观评价涵盖Hollies的5级区间标尺,运用此部分来有效解读消费者对连帽式运动卫衣不同维度上的舒适性所表现出的满意程度[5]。
本文所选取的调查对象是某地区的连帽式运动卫衣消费者,并且将问卷发放给上述消费者群体,预试问卷共进行了5次,填写的时长大约为120 s,所以,填写时长大于等于100 s的问卷均被视作有效问卷。本次试验所发放的问卷共计112份,有效问卷数量为96份,其中,4份由于填写时出现了遗漏所以对其进行去除处理,最后共计获得了9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数值为82.1%。信度也就是可靠性,指的是运用相同方法重复对同一对象进行测量时获取结果所表现出的一致性水平。本文使用普遍应用的Cronbachα信度系数法展开信度检验,见表1。本次问卷当中各项与整体的信度系数大都超过了0.8,所以,此次问卷整体上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表1 问卷信度检验
本调查活动中,各个维度舒适性对应的平均数值是3.48,由此可知,接受测试的消费者整体上比较满意市售的连帽式运动卫衣,下文将会深入研究影响舒适性的各类因素。
3.1.1 设计因素
在本次试验过程中,对舒适性进行衡量的2个关键指标是面料与结构,在影响舒适性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相对显著(表2)。
表2 面料与结构对舒适性的影响
在各维度的舒适性评分方面,面料比结构得分更多,所以,商家在对连帽式运动卫衣整体的舒适性进行提升时需要优先对结构舒适性问题进行考量。
表3 各维度指标对舒适性的影响
因为身体部位不同,肌肉与脂肪含量也存在差异,敏感程度也是有区别的,同时,商家在对连帽式运动卫衣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会运用拼接的方式处理不同面料,所以,不同的服装部位表现出的舒适性也是不同的。
基于部位重新对舒适性进行了编码,运用单因素方差的方式剖析了压力在不同部位时所表现出的舒适性,见表4,结果显示,在不同部位上,压力舒适性的差异性相对明显,相比于其他部位,肩部与胸部的压力相对更大,将来商家需要有效调控连帽式运动卫衣的肩部和胸部压力状态,使得穿着者能够享受充足的放松量。
表4 部位差异对压力舒适性的影响
3.1.2 个体特征因素
接受测试的人员当中,年龄介于18~22岁的共计40人,所占比重为43.48%,年龄介于22~26岁的共计46人,所占比重为50%,年龄大于27岁的仅为6人,所占比重为6.52%,由此可知,接受测试人员年龄集中分布在18~26岁之间。
接受测试的人员当中,月可支配收入大于与小于2 000元的占比约为50%,超过3 000元的占比约为30%。由此可知,年轻消费群体具有一定的购买连帽式运动卫衣的潜在能力。运用ANOVA单因素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的方式进行分析后发现,年龄与收入状况不同,穿着者对于连帽式运动卫衣的舒适性评价差异性并不明显[6]。
如图2所示,接受测试的消费者整体的身高与体重分布在155~170 cm与45~55 kg之间。因为身高与体重的单一性指数难以对人类体型进行有效描述,所以,在对接受测试人员的体型参数进行描述时,采用的是身体质量指数。在国际上,身体质量指数BMI(body mass index)是对人体健康与胖瘦程度进行衡量的重要参数,其计算公式为:
图2 被测者个体特征调查
式中:W——体重,kg;h——身高,m。
基于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公布的中国成人BMI指数界定标准,对接受测试的人员进行分组,将其分为4个不同的体型组别,标准见表5。
表5 中国成人BMI指数界定标准
不管进行何种类型运动项目穿着的运动服,均需要为穿着者预留一定的肢体伸展空间,合理的压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服装舒适性与穿着者的运动表现。在对体型与各围度的舒适性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两者存在的关联性较小,只是在腰部压力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7]。
BMI值对腰部压力的影响见表6,由此可知,体型与腰部压力之间存在较强的影响作用,其中,相比于BMI值较小的测试人员,BMI值较大的人所承受的腰部压力水平会更高。商家在对连帽式运动卫衣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关注较大尺码衣物在腰部松量方面的设计,从而对体型各异人群的腰部压力需求予以满足。
表6 BMI值对腰部压力的影响
3.2.1 运动种类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接受测试的人员中频繁进行跑步、瑜伽与骑行运动的人数分别为54、25、13人,因为选择游泳项目的人数仅有一人,个人取向性所产生的影响作用较强,不参与本次研究分析。
运用单因素ANOVA的方法对被测者与各围度舒适性之间存在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表7),发现运动种类不同时,仅在人体胸部位置存在透气性方面的差异,由此可知,运动种类会在极大程度上对胸部透气性产生影响,将来,商家在对连帽式运动卫衣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种类各异的连帽式运动卫衣对于胸部面料透气性方面的要求,选取类型各异的面料展开拼接设计工作。
表7 不同运动类型对胸部透气性的影响
3.2.2 运动时长因素
在单次运动时长方面,接受测试的人员单次运动时长小于1 h的占比在90%左右,运动时长超过2 h的只有一人,所以进行排除处理,由此可知,被测者每一次运动的整体时长相对较短。
单次运动时长与连帽式运动卫衣自身的柔软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表8),相比于运动时长小于0.5 h与大于1 h的接受测试的人员,单次运动时长介于0.5~1 h之间的接受测试人员,会感觉面料比较硬挺。
表8 单次运动时长对柔软程度的影响
分析柔软程度与透气性双变量与压力舒适性(表9),发现它们呈现出正相关性,面料柔软性与透气性水平越高,压力数值越小,因此,推测在运动时长小于0.5 h的状态下,由于人体运动的时长较短,连帽式运动卫衣会保持干爽状态,面料相对比较柔软,当运动时长超过1 h,经过长时间的运动,连帽式运动卫衣会出现轻微的形变,穿着者会感觉衣服柔软性更强。所以,在对连帽式运动卫衣柔软程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关注衣物穿着者的运动时长,同时把透气性和压力舒适性作为影响因素进行考量。
表9 柔软程度与透气性、压力舒适性的相关性
结合对着装舒适性产生影响作用的因素,Morris(2020)等从服装合体性、服装滑移、织物延展性视角展开了针对性的研究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性的服装技术开始出现并被运用,尤其是防护服与创新性纺织材料的出现,对着装运动舒适性也会形成多层次的影响,影响因素是多元的,例如服装尺寸与质量、版型结构、材料性能、服装和人体间存在的余量、摩擦、形变等(图3)[8]。
从整体上来讲,对着装运动舒适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如下:人体与服装之间的余量、服装面料的性能特征、服装版型结构。
4.1.1 人体与服装之间的余量
人体与服装之间的余量指的是人体处在静态状态中,保持直立姿态时,再附加一些量使其可以在动态变化时依然保持舒适,即服装的舒适量。Singh(2019)指出,人体与服装之间余量大小与分配状态会对运动舒适性产生重要影响,合理地对余量进行设置,一方面能够提升服装的合体性与美观性,另一方面使得尺码相同的服装面对多元化的人体动作表现出更高水平的适应性。若是余量过大,会使得服装赘余,对人体活动产生限制与阻碍;若是服装紧身程度较高,则会对人体运动形成束缚,还会对人体形成压迫,引起不适感。所以,对功能性服装如阻燃服、宇航服等进行研究的人员均将其视作对着装运动舒适性进行探究的重点内容[9]。
4.1.2 服装面料的性能特征
在运动舒适性方面,服装面料的性能特征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滑移、延伸性、质量等不同层面上。结合谷雪阳(2021)等进行的研究工作可知,服装面料滑移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皮肤与面料间、不同面料层次间形成的摩擦系数,面料延展性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弹性与弹性回复[10]。胡露(2019)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国内与国外两类结构存在差异的西裤,探究了热环境背景下人体在进行下蹲与抬腿动作时西裤产生的静态变形与进行下蹲动作时面料出现的滑移量[11]。马巧云(2019)借助试验分析的方式,对人体穿着紧身服装时其产生的变化率与变形方向进行研究,探讨了与裤装穿着拘束感存在相关性的因子[12]。郭冰洁(2018)等在进行研究试验时选取了三类品质存在差异的轮滑服,旨在对服装品质与人体运动范围之间存在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13]。根据柳莎莎(2018)等对塑身内衣进行的测试研究,服饰面料及辅料的设计会明显影响人体运动能力[14]。
4.1.3 服装版型结构及工艺处理
在人体与服装余量、面料性能、服装尺寸、服装规格处于确定状态时使用不同类型的版型结构与工艺处理技术,着装运动会表现出不同水平的舒适性。Sabyrov(2021)在活动位置处合理地增加一定数量的插片,运用此种方式来提高防护服装运动的舒适性[15];齐泽京(2018)以衣袖与口袋造型及位置、服装开口等为研究对象展开了深入有效的探究[16]。
4.2.1 着装运动舒适性平衡条件研究
对人体的着装运动舒适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服装本身、人体结构、服装穿着环境与方式等。为了更加全面地对各类影响因素予以剖析和解读,引入人体姿态空间与服装姿态空间概念内容。人体姿态空间是指人体做出不同的运动姿势时形成的空间,例如人体处在直立、弯腰等状态时,身体形态会随之变化;服装姿态空间是指根据人体姿态服装织物构建的空间,空间大小与形态和服装尺寸、版型、变形程度等存在直接的相关性。江柳清(2018)指出,服装姿态空间往往是依附于人体姿态空间存在的,两者会同步变化。因此,人体着装运动舒适性的平衡条件,即服装构建的姿态空间能够有效满足人体运动所需要的姿态空间[17]。张文欢(2018)指出,在三维扫描技术与虚拟试衣仿真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站在姿态空间视角上研究着装运动舒适性的工作精确与便捷程度会更高,也必然是将来着装运动舒适性相关研究与测评工作发展的趋势[18]。
4.2.2 三维动态试衣的虚拟仿真
在三维虚拟仿真与服装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运用三维动态技术进行虚拟试衣来考察人体着装舒适性也势必会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高智英(2018)指出,三维动态试衣虚拟仿真过程中,人体姿态空间与服装姿态空间存在的关联性会被涉及,对两者关系进行有效处理,掌握姿态变化时两者的状态变化趋势,把控着装运动舒适性的相关平衡条件,将会成为三维动态试衣虚拟仿真技术体系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内容[19]。
综上,对于市售的连帽式运动卫衣,如今消费者群体表现出的满意程度较高。站在面料角度上进行分析,在对胸部服装透气性进行评价时,消费者的运动需求不同,评价也是不同的,柔软程度与消费者单次运动时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站在结构角度上进行分析,肩部与胸部需要承受较大压力,BMI数值比较大的消费者在腰部位置会感受到较大压力。所以,运动品牌商需要关注在进行不同类型运动时人体胸部出汗量存在的差异性,结合运动类型选取恰当的面料予以拼接处理可以对人体服装的透气性要求予以满足;在对连帽式运动卫衣柔软程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柔软程度和运动时长方面产生的变化,不能仅仅对柔软程度进行考量,面料透气性与压力舒适性也应该被考虑。相比于面料的舒适性,商家更需要提高对结构舒适性的关注程度,特别是压力舒适性,在给予人体一些运动支持的基础上,有效控制肩部与胸部等人体部位出现的压力,对伸展运动需求予以满足。针对BMI数值比较大的消费者群体,设计人员在对连帽式运动卫衣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腰部承受的压力进行有效控制,合理地增加腰部位置的放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