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清,王正浩,张 鹏,赵 敏,吕玉娥,李圣云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CSA)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失稳、钩椎关节增生或颈部软组织痉挛等因素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及周围的交感神经,使椎动脉管壁痉挛、狭窄而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证,临床表现主要有头晕、恶心、耳鸣、眼花、出汗、行走不稳等症状。国医大师吕景山教授精于临床,基于经典运用对穴“后溪、列缺”“后溪、束骨”治疗CSA每获良效[1],但未有研究证实该疗法可能的作用机制,故本实验拟用家兔建立CSA模型,研究不同对穴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Vm)的影响,揭示对穴治疗CSA的部分机制。
1.1 实验动物 选取日本成年大耳家兔6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5~3.0 kg。动物在造模开始前常规饲养1周。本研究伦理审批号:针研伦理2018012。
1.2 主要实验材料及设备 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规格:0.25 mm×25 mm);消痔灵注射液(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2026175,10 mL/支);SONARA/tek型经颅及周围血管多普勒诊断系统(Natus Neurology Incorporated公司)。
1.3 模型制作 于常规饲养1周后开始造模,参照相关文献方法[2-3],将家兔固定在操作台上,用6.0%硫化钠作为脱毛剂,脱掉家兔颈部、枕后体毛,采用TCD检测60只家兔左侧椎动脉血流Vm、右侧椎动脉血流Vm、基底动脉血流Vm,然后将硬化剂消痔灵注射液10 mL注射于家兔第3~5颈椎横突侧面,并于第2、4周重复注射,使家兔的椎动脉周围软组织形成无菌性炎症及瘢痕组织,从而造成椎动脉受压的模型,再次以TCD检测家兔3条动脉血流,左侧椎动脉血流Vm、右侧椎动脉血流Vm、基底动脉血流Vm均小于造模前对应流速10 cm/s以上者,认为CSA模型兔建立成功。在造模过程中,有10只家兔无明显原因死亡,5只家兔身体不同部位出现疮疡,5只家兔造模失败,最终40只家兔造模成功。
1.4 实验分组 将40只CSA模型兔随机平均分为A组(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组)、B组(吕景山对穴“后溪、束骨”组)、C组(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束骨”组)、D组(对照组,常规饲养,不予针刺),每组10只。
1.5 治疗方法 于造模后第3日,将A、B、C组CSA模型兔固定在兔架上,根据相关文献[4-5],对家兔后溪、列缺、束骨三穴进行定位,在三穴处用剃毛刀剃毛,面积约2 cm×2 cm,三穴常规消毒后,对A、B、C组CSA模型兔分别予以针刺双侧“后溪、列缺”、双侧“后溪、束骨”、双侧“后溪、列缺、束骨”。针刺深度1~2 mm,留针30 min,其间每10 min平补平泻行针1次,每日针刺1次,连续针刺28 d。D组家兔不予针刺。
1.6 左侧椎动脉血流Vm、右侧椎动脉血流Vm、基底动脉血流Vm测定 于造模前、造模后及针刺治疗(或常规饲养)第7、14、28日采用TCD分别测定4组CSA模型兔左侧椎动脉血流Vm、右侧椎动脉血流Vm、基底动脉血流Vm。测定左侧椎动脉血流Vm、右侧椎动脉血流Vm时,在家兔颈部涂上介质,TCD探头频率为10 MHz,聚焦深度40~60 mm,与椎动脉血液方向成30°~40°角,记录数据。测定基底动脉血流Vm时,在家兔枕部涂上介质,探头位于枕外隆突后方,探头频率调整为2 MHz,与基底动脉血流方向成30°角,聚焦深度70~90 mm,记录数据。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经统计学检验,实验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数据进行比较时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样本均数两者之间比较时运用SNK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造模前,4组家兔均健康活跃,精神状态良好,无精神倦怠、乏力嗜睡症状,饮食量可,爬行平衡功能好,无失衡状态。造模后,4组CSA模型兔较造模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倦怠、乏力嗜睡症状,饮食量明显减少,爬行不稳,甚至向一侧倾倒,难以直线爬行等。造模后,4组家兔左侧椎动脉血流Vm、右侧椎动脉血流Vm、基底动脉血流Vm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3条动脉血流Vm均小于造模前。见表1。
针刺(或常规饲养)7 d组内比较:A、B、C组与本组造模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精神状态、饮食量、爬行状态较造模后未见明显好转,C组相关症状稍有改善,D组精神状态、饮食量、爬行状态较造模后无改善。针刺(或常规饲养)7 d组间比较: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刺(或常规饲养)14 d组内比较:A、B、C组与针刺(或常规饲养)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饮食量稍有增加,爬行平衡状态较造模后稍有改善;C组改善较A、B组更明显,精神倦怠、乏力嗜睡状态较造模后改善明显,饮食量较造模后明显增加,爬行时向一侧倾倒症状基本消失,仍有爬行不稳;D组精神状态、饮食量、爬行状态较造模后无明显改善。针刺(或常规饲养)14 d组间比较: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刺(或常规饲养)28 d组内比较:A、B、C组与针刺(或常规饲养)14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达到造模前3条动脉血流Vm的78%左右,C组达到造模前3条动脉血流Vm的89%左右,且A、B组精神状态、饮食量、爬行平衡状态较前继续改善,偶有乏力嗜睡,饮食量达到造模前70%~80%,爬行基本平稳,偶有失衡;C组改善较A、B组更明显,其精神状态、饮食量基本同造模前,爬行平稳,少有失衡;D组精神状态、饮食量、爬行状态较造模后轻微改善。针刺(或常规饲养)28 d组间比较: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兔造模前后及针刺或常规饲养7、14、28 d椎动脉血流Vm比较(cm/s,±s)
表1 4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兔造模前后及针刺或常规饲养7、14、28 d椎动脉血流Vm比较(cm/s,±s)
注:1.A组,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组;B组,吕景山对穴“后溪、束骨”组;C组,吕景山对穴组方“后溪、列缺、束骨”组;D组,对照组常规饲养,不予针刺。2.与本组造模后比较,*P<0.05;与D组常规饲养7 d时比较,■P<0.05;与C组针刺7 d时比较,□P<0.05;与本组针刺7 d时比较,△P<0.05;与D组常规饲养14 d时比较,▲P<0.05;与C组针刺14 d时比较,#P<0.05;与本组针刺14 d时比较,※P<0.05;与D组常规饲养28 d时比较,●P<0.05;与C组针刺28 d时比较,★P<0.05。
基底动脉血流Vm A组 10 造模前 28.09±7.15 27.89±6.22 28.35±8.31造模后 14.19±2.73 13.79±5.63 18.50±2.74针刺7 d 17.58±1.83*■□ 17.41±2.02*■□ 20.63±1.73*■□针刺14 d 20.03±2.10△▲# 20.07±2.13△▲# 21.83±1.68△▲#针刺28 d 22.54±2.17※●★ 21.86±2.21※●★ 22.94±1.70※●★B组 10 造模前 28.13±7.07 28.05±6.39 28.51±8.42造模后 14.55±2.71 13.51±5.60 18.83±2.77针刺7 d 17.49±1.79*■□ 17.35±1.89*■□ 20.72±1.81*■□针刺14 d 20.12±2.02△▲# 20.22±2.05△▲# 21.79±1.73△▲#针刺28 d 22.76±2.25※●★ 21.97±2.06※●★ 23.07±1.64※●★C组 10 造模前 27.98±7.25 27.77±6.45 28.66±8.34造模后 14.38±2.63 13.40±5.54 18.39±2.83针刺7 d 20.04±1.44*■ 20.16±1.47*■ 22.71±1.51*■针刺14 d 24.51±1.80△▲ 24.25±1.53△▲ 24.69±1.47△▲针刺28 d 26.35±1.82※● 26.12±1.60※● 26.87±1.52※●D组 10 造模前 28.22±7.31 27.82±6.39 28.43±8.53造模后 14.51±2.65 13.89±5.49 18.45±2.79常规饲养7 d 14.83±2.61 14.77±3.34 18.08±2.82常规饲养14 d 15.24±2.87 15.27±3.59 18.27±2.75常规饲养28 d 18.25±2.88 17.33±3.46 18.92±2.89组别例数(只) 时间 左侧椎动脉血流Vm右侧椎动脉血流Vm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可明显改善CSA模型兔左侧椎动脉血流Vm、右侧椎动脉血流Vm、基底动脉血流Vm,且针刺“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对加快3条动脉血流Vm的效果大致相同,针刺“后溪、列缺、束骨”对加快3条动脉血流Vm效果最优。
国医大师吕景山教授在“施今墨对药”理论的影响下,借鉴古人经验,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创立“吕景山对穴”理论,该理论促进了针灸处方的发展。吕景山教授认为对穴“列缺、后溪”“后溪、束骨”主治头项强痛,其中包括CSA。
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腧穴、络穴、八脉交会穴,通过手阳明大肠经和任脉与头颈部相连,“头项寻列缺”“偏正头痛泻列缺”“善疗偏头患”等体现了列缺穴的主治。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有通经活络止痛之功,手足太阳经气相通,对所过循行部位导致的颈椎病、头痛、落枕等疗效较佳,“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即是此意。束骨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输穴,是膀胱经经气所注之处,有宣通膀胱经阳气之功,膀胱经循行于头项背部,主治头项、背部疾患。
后溪、列缺穴配伍应用,是吕景山教授为治疗各种颈项强痛而设。列缺穴疏风解表、宣肺平喘、通经活络,后溪穴宣通阳气、宁心安神、清利湿热、通络止痛,二穴伍用,通调任督二脉,宣通太阳经气,增强活络止痛之力。后溪、束骨穴同属五输穴之输穴,“输主体重节痛”,二穴伍用,一上一下,一手一足,同经相应,同气相求,疏通太阳经气,可改善CSA相关症状,所谓“项痛不可仰,刺足太阳经;不可顾,刺手太阳经”。后溪、列缺、束骨三穴合用,协同增效,相得益彰,相比二穴配伍,疗效更佳。
本实验结果显示,针刺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可以明显加快CSA模型兔左侧椎动脉血流Vm、右侧椎动脉血流Vm、基底动脉血流Vm,改善家兔精神倦怠、饮食量减少、爬行不稳等CSA相关症状,但该实验结果仅说明吕景山对穴组方可以加快椎基底动脉血流Vm,但对于能否纠正颈椎解剖位置、恢复其力学平衡等未进行阐述,今后应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吕景山对穴组方对CSA的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