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姜淑翠 山东交通学院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全国各地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在线教学分级响应机制,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即时切换。在此背景下,船员线上培训工作获得了实质性进展。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如何加强船员线上培训质量管理,成为航海类院校和海事管理机构思考的新课题。
早在2010年,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便已在其规则第B-I/6节“关于培训和评估的指导”中提出各成员国可允许采用远程教学和电子教学方式(distance learning and E-learning)对船员进行培训,并对课程提供、课程保障、课程考试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要求。
我国海事法规对此要求相对滞后。《船员培训管理规则》2017年修正版首次从法规角度认可了船员线上培训,但此后数年间并无其他法规或政策进行细节性说明,船员培训工作也仍然仅限于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模式。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相继发布《关于明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船员线上培训有关事项的通知》(海船员函〔2020〕217号)、《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船员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2020年第8号)、《关于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船员培训考试发证及其他海事监管工作的公告》(2022年第6号公告),对开展船员线上培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
表1是STCW公约和我国法规对船员线上培训的相关要求以及对比情况。
表1 公约和法规对船员线上培训相关规定的对比
笔者以线上培训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船员培训的特殊性和质量管理要素,采用5M1E分析法(人、机、料、法、环、测)对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分析,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船员线上培训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图
影响船员线上培训质量的“人”是指培训教学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教师作为培训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讲授者,对在线培训教学本质的理解,以及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学经验、师德素养等方面将直接影响培训质量。学生是培训活动的“直接顾客”,其年龄、学历、学习动机和态度、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学习投入和自我管理等方面,对培训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管理人员则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督导等传人员,以及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平台服务人员等,虽然不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但其态度、专业能力、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对线上培训质量产生影响。
硬件设备包括教师端和学生端的处理终端和网络设备,用于确保线上培训过程中的图像、视频、语言、文字等信号的产生、显示和传输。因教师和学生的购买能力、个人爱好等方面的不同,硬件设备在其性能方面往往存在一些差距,可能影响线上培训教学的顺利进行。
软件设备主要指在线教学平台,一方面需要考虑教学平台的稳定性、兼容性、安全性和交互性,另一方面,需要考虑教学平台对培训课程的适宜性、易操作性等。
主要包括教学资料和质量管理资料。前者指教师的教材讲义、教学课件、教案讲稿、作业习题、参考资料等,需要在满足对培训大纲的符合性和对培训对象的适宜性等基础上,满足线上课堂的交互性等要求。后者则是船员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产生的客观证据,除传统的教学记录(如教学日志、考勤表等)、评价记录(教学督导、同行评价等)、管理记录(培训开班资料、培训检查等)外,还需保持课堂视频、辅导答疑记录等线上活动记录。
广义层面的“法”包括适合于线上培训的教学、管理、督导和评价、体系运行等方法,其核心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具体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学设计方法,教师对培训教学进度、学情分析、讲授时长、课件与电子板书的结合、作业的题型与数量等方面设计,都会影响到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紧张感。其二是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在线上培训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对讲授、互动、观摩等方式的运用,对学生动态的关注,对课堂的有效掌控等。
“环”的因素是船员线上培训的基础,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比,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并引发其他因素的变化。物理环境方面,师生各自所处的空间、所用的网络和平台,直接影响到线上培训的成功与否与质量好坏。人文环境方面,船员线上培训受政策环境影响较大,而且因无法像线下课堂那样面对面交流,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培训效果。
考虑到船员培训“培考分离”的特殊性,本文中的“测”仅指对线上培训过程的评价。评价方式方面,线上与线下培训差别不大,包括教学督导、教学检查与评估、同行评价、学生评教、自我评价等。因此,严格来讲,需要关注的实际上是评价之“法”,也就是如何适应对线上课堂实施上述评价,以及评价标准中,以何种方式体现线上培训的特殊性。
船员培训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强化各利益主体的质量意识,并促进其相应的胜任力的提升,是提高船员线上培训质量的关键。从技术应用的基本逻辑角度,教师是促进在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教师应跳出传统思维,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测量等层面提升线上培训教学胜任力。对学生而言,影响线上培训质量的最大因素是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和管理人员应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使其明确其利益主体的地位,从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媒体和资料运用的层面,提升线上培训学习胜任力。管理人员则应从提升线上培训管理与服务胜任力的角度,提供人力、物力和智力方面的支持,并且强化质量意识,识别线上培训所带来的风险和机遇,优化质量管理体系,为线上培训保驾护航。
“机”的因素方面,建议重点关注软件平台。目前,多数院校采用第三方教学或直播软件,如雨课堂、钉钉直播等。从功能性等角度,这些平台基本能够满足过程控制的要求。但是基于船员培训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建议航海类院校进一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研发线上培训管理和教学一体化平台,实现船员线上培训更为全面、高效、科学、安全的管理。
在线教学最早体现出的优势便是在“料”的领域,即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船员线上培训而言,其质量风险主要是教学内容“质”与“量”的平衡,应避免给学生造成信息过载或空载的情况。建设层面,教师应根据经确认的培训课程,编制符合线上培训特色和要求的教学资料;运行层面,应根据课程特点,优化课程资源,根据学情精准推送适量的学习内容,保证教学资源的适用和适量。
线上培训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升,逐步解决“法”因素中的各项问题,这也是教师线上教学胜任力的具体体现。“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创新思维,借鉴他山之石,并敢于尝试新思路和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管理层面,院校应完善线上培训治理体系,鼓励创新,提供培训机会,促进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的交流分享。
环境因素是船员线上培训质量保证的基本型需求,其优化的覆盖范围和路径较广,因此,需要多方利益主体协调发展,共同优化。建议海事管理机构进一步优化线上培训政策环境,进一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扩大院校线上培训的自主权。院校层面则应持续优化校内政策环境和物理环境,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支持;还应充分考虑师生健康和心理需求,使其保持积极的主动性,增强其沉浸式体验感。师生个体层面,则需根据教与学的动机和态度,创立相对独立的教与学的空间,保持利于高效课堂的物理环境。
“测”的因素,重点在于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评价方式方面,坚持多主体参与,以教师自评和学生评教进行教学主体间自主性监测,以教学检查和教学督导、教学评估进行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监测,以海事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作为强制性标准的监测。评价标准方面,建议考虑构建适合线上培训的评价体系,采用多维度评价模型减少因主观因素带来的结果偏差。还需注意的是,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持续改进培训教学生态系统,因此应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与运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影响船员线上培训质量的因素也会发生变化,航海类院校需要持续关注与分析,及时识别由此而带来的风险和机遇,并采取动态的优化策略,不断完善船员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和治理体系,保障线上培训质量,以更好地促进航海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