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瑞华
浅谈油松的价值和育苗技术
谢瑞华
(甘肃省迭部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安子沟林场甘肃甘南747403)
文章基于油松的外形特征及植物学特性、生长习性,阐述了油松在生态保护和林业经济方面的价值,论述了油松育苗技术,油松幼苗培育和后期育林中易患染的病虫害,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方案,以期为油松育苗、造林工作提供参考,促进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发展。
西北地区;油松培育;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
油松是我国特有的常绿树种之一,由于我国北方地区特殊的气候特征,油松得以在北方地区广泛栽植,甘肃、陕西、河北等省份已经建立起了多个油松育苗基地,大面积培育油松幼苗,培育成功后移植到造林区,用以荒山造林,涵养山区水库,沙化区的防风固沙。油松是营造人工防护林的先锋树种,同时也是提炼松脂、松香的原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加强油松育苗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油松为松科针叶常绿乔木,树姿雄伟,枝干通直,根系发达,树高最高可达30 m,胸径1 m以上,有“永垂不朽,松柏常青”的象征意义;油松的树皮呈灰棕色,呈不规则鳞片状开裂,裂缝处为红褐色。老树的树冠平顶,呈扁圆形或伞形,大枝平展或斜向上,小枝粗壮,呈褐黄色,无绒毛,有光泽,初发时枝上有白色粉末[1]。叶普遍2针1束,少数为3针1束,花期为每年4月—5月,次年10月左右结果。雄球圆柱形,长12 mm~18 mm,聚生于嫩枝下部,橙黄色;雌球花卵形或圆球形,长5 mm~7 mm,紫色,单生于新枝顶部。油松成熟球果形态如图1所示。
图1 油松球果(成熟果)
油松是我国特有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属温带树种,抗寒能力较强,生性喜阳,在混交林中常处于第一层林。油松适合生长在微酸及中性土壤,主根发达,垂直深入至地下,侧根向四周水平伸展,多集中于土壤表层。油松抗风、抗瘠薄性强,可生于山顶陡峭悬崖,耐寒,可在-25 ℃的低温下生存,在陕甘宁地区、河北、吉林、四川北部等均有分布,泰山海拔1 400 m处的著名景观树“望人松”即为油松,终日受风吹日晒,依然苍劲挺拔。作为一种大陆性气候树种,油松成为“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我国绿化造林中起着重要作用。
(1)防风固沙。因油松树冠宽大、树形雄伟的外形,其常被用于北方防风固沙工程中。油松叶一年四季数量基本保持恒定水平,步入冬季,其他阔叶树树叶凋落,但油松依旧苍翠挺拔,不畏风雪严寒,继续起到防风固沙之效。近年来,迭部县通过大力建设油松混交林,起到了良好的沙化治理效果。
(2)保持水土。油松根系较为复杂,其主、侧根发达,主根粗大,深入地下,有很多细小根系,根系呈立体网状,可将土壤牢牢固定,防止水土流失。另外,油松树冠宽大,能减轻雨水对于土表的冲刷,进而强化其水土保持的能力。
(3)丰富生物基因库。营林人员常将油松与桦木、侧柏、云杉等树种搭配建设混交林,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链。目前,迭部县天然油松林里已发现山野菜如松茸、蕨菜、羊肚菌等130余种,冬虫夏草、雪莲等药用植物120余种,有梅花鹿、羚牛、雪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资源,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植物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4)城市园林绿化。油松是我国北方地区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一棵也能独立成景。在兰州市区内,几乎每个公园里都能看到油松的身影,有的道路两侧也栽种了不少油松,搭配丁香花及其他时令花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此外,油松还能降低噪声污染,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1)工业价值。油松的材质特殊,松木中富含松脂,可以提取松节油。另外,油松木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常被用作建筑、造船、家具、电杆、人造纤维等原材料,油松树皮可提取栲胶。
(2)药用价值。油松松节、松叶、松球、松香均可入中药,药用价值较高。据有关研究证实,油松有消肿止痛、通络活血的功效,可以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治疗,也可作为多种中成药的原料。
(1)采种。每年秋季是松果成熟的季节,当球果由绿色转为黄绿色、果鳞微微裂开,说明果子已经成熟,可以立即进行采摘。选择发育健硕、树干挺拔、抗逆性强、20年以上树龄无病虫害的母树开始采果。收集后的球果置于干燥、通风处,将其完全摊开晾干,其间翻动1~2次,以免因水分过多造成种子发霉变质,晾晒后的球果会慢慢开裂,用木棍轻轻敲打球果,种子可自行脱落,适当搓揉后去除干瘪种,选择饱满、光泽的优质种子,置于通风处备用。
(2)消毒与催芽。播种前1周,取精挑细选后的种子,将其置于浓度为1%的硫酸亚铁溶液中浸泡消毒,浸泡时间为1 h,以杀灭种子上可能附着的细菌、虫卵或病原体,捞出后再次置入0.1%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 h。捞出后用清水淘洗,将种子阴干。
由于油松种子有生理后熟的特性,需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消毒后进行种子催芽工作,准备40 ℃~55 ℃温水,水量为种子3倍左右,将完成消毒的种子放入温水中浸种,浸种过程中需要多次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提高种子发芽率。冷却后再浸泡24 h,待种皮吸水膨胀,捞出置入提前准备好的种箱中,在种箱顶部覆盖草帘以防止水分蒸发,每天往箱内喷水2~3次,保证箱内合适的湿度。当种子裂嘴程度达到约40%、数量达80%开裂时即可播种。
选地是油松育苗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良好的土质条件是其生长的关键。苗圃应选择临近水源,有良好灌溉条件,土层肥沃、湿润疏松、pH值为中性土壤或微酸性土壤上,以沙质土或褐土为宜。定好圃地,整地深耕,深度在25 cm~30 cm。深耕后用3%硫酸亚铁溶液均匀喷洒床面,用量为400 kg/hm2,用来杀灭土壤中的细菌及虫卵,同时可以预防苗枯病。油松幼苗对土质的肥力反应快,土壤肥力足,幼苗才能生长旺盛。消毒后以每亩4.5 kg~5 kg动物粪便和每亩20 kg~25 kg磷肥进行施肥,肥料撒入后翻耕一遍土壤,再细耕一遍,使肥料养分与土质充分融合,确保土壤里没有大土团,便于后期种子出芽[2]。
施肥后做床,拣除土壤中的木块、石头,拔掉杂草,苗床长度视圃地情况而定,宽1.2 m左右,预留约35 cm的人行步道,便于后期进行灌溉、施肥、松土等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苗床需要高于步道50 cm。
油松春秋两季播种均可,西北地区下播以春播为主,常选在每年4月份播种,尽量避免阴雨天播种,选择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下播,播种前对苗床进行一次彻底灌溉,以浇透为度。采用横条式宽幅密播,播幅宽10 cm,行距15 cm,播种深度约3 cm,播种后用细沙覆盖,覆盖厚度保持在1 cm以内,为了对土壤保墒,加快种子出芽,可以用秸秆、薄膜等保湿物进行覆盖。油松种子不同于其他易发芽树种的种子,在播种后每日早晚要对苗圃进行洒水,洒水量以土壤微微湿润为宜,避免造成苗床积水。
正常情况下,播种后7 d~15 d种子会从土壤中出芽,此时油松的幼苗比较脆弱,需要进行苗期管理,以免出现死苗。
(1)幼苗保护。油松幼苗有一股芳香味,顶壳出土后容易吸引虫子、鸟类、鼢鼠采食,因此,出苗后要加强幼苗的监视保护,通过放置稻草人、鼠夹,搭建遮阳网,保湿防风的同时,还能避免幼苗被动物啃食。
(2)水肥管理。油松幼苗抗旱性强,因此灌溉要适度,一般情况下只需隔几日浇一次水。夏季气候干燥,土壤中的水分蒸发较快,可适当增加灌溉次数,秋季雨水丰沛,需控制浇水量,同时,及时清除苗圃中的积水避免出现内涝。5月上旬是幼苗的快速生长期,由于在播种前已施足底肥,故播种当年不用再施肥。在第2年5月—6月速生期,需根据幼苗的长势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搭配钾肥与磷肥[3]。
(3)除草、松土。待油松幼苗出齐后,可将除草醚与沙土拌合后均匀撒于苗床表面,再浇水,每年操作2次,能够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同时不伤到幼苗。对于小面积的杂草,亦可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除草,拔除时需注意不要伤及幼苗根部。
油松幼苗适宜生长在疏松透气的土壤,在8月左右雨季,雨水过多会使土壤板结,油松幼苗的根部还未发育完全,土壤板结使幼苗难以吸收养分,因此可每隔半个月松1次土,松土深度在2 cm~3 cm,进而促进苗木根系的健康发育。
(4)防冻管理。林区冬季温度低、昼夜温差较大,容易造成冻苗,因此越冬时要做好防冻管理。防冻措施主要包括土壤覆盖、草垫覆盖,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涂白防寒。
①草垫覆盖。指用草垫对土壤进行覆盖,也可用杂草团、秸秆替代,覆盖前灌溉土壤,保证土壤的含水量。第二年开春后,应在起苗前1周左右撤下覆盖的草垫。
②土壤覆盖。时间选择立冬前后,此时温度趋于0 ℃,苗木生长速度缓慢,在土壤封冻前将准备好的黏度很低的土壤覆盖于植株之上,以提高圃内土温,预防冻害,覆盖后细致检查一次,若有幼苗裸露于土表,则再次加土覆盖。
③涂白保暖。是目前常用到的一种技术,适用于长势稍大的幼苗,首先配比涂白液体,按1∶1.5配比水和石灰,然后把1.2%的波尔多液加入配比液中,喷洒在幼苗表面,在温度不是很低的地区,涂白技术能起到良好的御寒效果,同时还能在一定预防虫害的作用,实现对油松幼苗的双重保护。
圃内幼苗经过2~3年的精心培育长成大树苗,此时可出圃移植到造林区,起苗时应去劣留优,优先选择针叶浓绿、枝干发达、顶芽饱满的优质树苗。
(1)起苗。时间选择春季之前,注意保护树苗根系,要带土团起苗,起苗后及时在树苗根部喷水,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多次检查树苗情况,避免树苗因根系缺水造成干枯。原则上应做到边起苗边造林。
(2)移栽。挖定植穴移栽,定植穴间距控制在65 cm左右,定植穴直径要大于树苗土球1.2倍,穴深15 cm,便于栽植时调整树干方向和根系生长。栽植时应扶正树苗,回填1/2土时,压土同时提苗,提苗后压实土壤继续回填另一半土,填满后压实进行灌溉,做到一次性浇透。这种栽植方法是为了让树苗根系和土壤紧密结合,避免出现生理干旱导致树苗干枯死亡。
(1)立枯病。油松幼苗期易出现的主要病害,感染立枯丝核菌所致。感染立枯病的幼苗在出土后出现褐色长条形病斑,随着病程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最后苗根皮层腐烂导致幼苗死亡。35 ℃以上地表温度为立枯丝核菌提供了良好的繁殖条件,这时油松幼苗极易感染立枯病。防治方法:使用2%浓度的硫酸钾溶液喷雾,均匀喷洒于土壤表层,1周后再次进行喷洒,每隔7 d喷洒1次,连续喷洒1个月,以巩固防治效果。
(2)松针锈病。松树特有病种之一,是由黄檗鞘锈菌引起,多发生于每年的7月,松针锈病染病初期针叶上产生淡绿色小斑,随着病情发展转为黄褐色或黑褐色丘状凸起,即性孢子器,随后病斑上出现橘黄色的囊状凸起,为病原菌的锈孢子器,锈孢子器常常连成排状,囊状凸起成熟后不规则开裂,散生黄色粉末孢子,病叶上残留白色膜状包被,最后导致病叶枯黄、病株死亡。防治方法: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使用0.3~0.5 °Bé石硫合剂,或1∶1∶170的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喷洒于松叶上进行防治[4]。
(3)落针病。病原菌是子囊菌门菌物,主要危害一二年生针叶,感染发病后导致枝梢斑秃,严重时可致油松死亡。发病高峰期为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染病初期针叶表面出现淡绿色斑纹,然后斑纹呈鲜黄色,病斑逐渐增大,针叶部分或全部脱落,远处看去酷似火烧,病变针叶上可见数量较多的小黑点。预防油松落针病需在每年早春和秋季喷施石硫合剂1次,发病初期治疗可用45%代森铵200~300倍液或喷施杀菌剂+贝翠+光合素,连续喷洒3~4次,每间隔1周喷施1次。此外,在营林时需避免纯林,营造混交林,同时重视幼林管理,及时清除病枝病叶,防范病害继续扩散。
(1)毛虫。油松害虫中最常见的一种,为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的一种昆虫,幼虫体长50 mm~70 mm,呈灰褐色体色,体表两侧长有长毛,如图2所示。幼虫孵化后群居于虫卵周边的油松针叶上,或隐藏于树根、土壤缝隙中,以啃咬针叶边缘为食,造成针叶枯萎卷缩,2龄后可咬断针叶[5]。针对油松毛虫,相关工作人员需结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在虫卵期培育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或人工繁育毛虫天敌赤眼蜂12万头/hm2以遏制毛虫繁殖。化学防治方面,在幼虫期喷洒2%安得利粉剂,以13 kg/hm2~15 kg/hm2剂量喷洒于针叶、树冠、树皮和树下土壤,防治效果可达到90%以上;受害面积较大的,可在油松林内烟熏,在傍晚或早晨释放苦参碱烟剂,用量12 kg/km2,需要注意的是,傍晚烟熏要从山顶布烟点,早上烟熏则需从山下布置烟点。
图2 油松毛虫幼虫
(2)球蚜。该虫身长约1.5 mm,球蚜幼虫孵化后聚于油松幼嫩枝叶处或新抽发的嫩梢部位,吸取油松汁液,致油松枝叶枯萎。蚜虫繁殖速度快,世代多,且对单一的杀虫药剂会产生抗药性,因此可轮流使用药或喷洒复合药,使用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 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 000倍混合液喷雾喷洒,连用2 d~3 d。此外,保护蚜虫的天敌大灰食蚜蝇、异色瓢虫、红缘瓢虫,也是治理蚜虫病害的重要生物手段。
(3)鼠害。中华鼢鼠喜采食油松果实,啃食油松主、侧根皮层,最终造成树木死亡,尤其对于油松幼苗的危害甚大。另外,迭部县安子沟林区的松鼠数量多,对油松的球果、种子危害大,为防范鼠害,可适时、适当使用溴敌隆灭鼠剂,中华鼢鼠在每年的4月—5月和9月—10月会出现两次鼠害高峰期,这时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杀灭,平日预防可设置鼠夹,注重保护狐狸、蛇类等鼠类天敌,通过生物链效应进行预防。
油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的防护林树种,具有生命力旺盛、材质坚实、不易腐朽等优点,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其脂材兼用,松节、松香、松球均可入药。结合油松的生长习性与树形特点,精心培育油松幼苗,可有效提升油松树木的品质,在维持水土、减少大气污染、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王琰,刘勇,李国雷,等.容器类型及规格对油松容器苗底部渗灌耗水规律及苗木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6(6):10-17.
[2]朱婧.油松繁殖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20,43(3):88-89.
[3]方有海.油松造林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4):42-43.
[4]吕树成.科学运用油松营养杯抗旱造林技术[J].吉林农业,2019(1):80.
[5]张少华.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措施:以定西地区的森林病虫害为例[J].种子科技,2021,39(10):104-106.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9.19
S791.254
A
2095-1205(2022)0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