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效果

2022-10-15 09:50宋娜宋均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6期
关键词:疱疹研究组患儿

宋娜 宋均琴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发病机制为感染疱疹类Ⅰ型病毒,以口腔疱疹为主要病理特点,一般情况下患儿的病灶多集中于嘴唇、颊黏膜、牙龈以及口唇周边皮肤组织等[1],发病初期以局部充血为常规表现,继而形成圆形滤泡,直径在2 mm 左右,短时间内会发生破裂,引发溃疡,可能影响患儿的软腭、舌头等,同时伴有口腔不耐受疼痛感以及下淋巴肿大、流口水、全身发热等情况[2]。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包括单磷酸阿糖腺苷、康复新液等,前者属于抗病毒类药物,后者属于创伤修复类药物[3]。本研究为探讨两者联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价值,选取本院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80 例,分别以单磷酸阿糖腺苷、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两种治疗方案展开如下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80 例,通过随机动态数字表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40 例。纳入标准:(1)与小儿疱疹性口腔炎诊断标准(体温38~40℃,口腔黏膜处可见直径约2.5 mm 的小疱疹,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成溃疡,表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4]相符;(2)家长对本研究知情授权。排除标准:(1)研究用药禁忌;(2)疱疹性咽峡炎;(3)口炎型口疮;(4)手足口病;(5)呼吸道严重感染;(6)病毒性脑炎;(7)既往有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史等。本研究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对照组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1~6 岁,平均(3.65±1.37)岁,体质量4.5~25.5 kg,平均(11.77±2.51)kg;研究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1~7 岁,平均(4.14±1.41)岁,体质量5.0~27 kg,平均(12.08±2.69)kg。以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对应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符合开展条件。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单磷酸阿糖腺苷疗法,取单磷酸阿糖腺苷(广东先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897,规格:0.2 g/支)5 mg/kg+生理盐水2 mL 混合后对患儿行静脉滴注治疗,1 次/d。

研究组以对照组疗法为基础加用康复新液治疗,取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51021834,规格10 ml/瓶)5 mL 给予患儿口服,3 次/d。

两组患儿的治疗周期均为1 周。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 经治疗口腔黏膜充血、水肿基本消失,体温正常为显效;经治疗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明显好转为有效;若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条件则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5]。

1.3.2 症状消退时间 体热、疱疹、疼痛消退时间。

1.3.3 炎症因子水平 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1.3.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注射位疼痛、震颤、惊厥、骨髓抑制。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进行表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的形式进行表述,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2.2 两组症状消退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儿的体热、疱疹、疼痛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消退时间对比(d,)

表2 两组症状消退时间对比(d,)

2.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虽然治疗前两组患儿的IL-10、TNF-α、CRP 水平接近,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2.4 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对比

统计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事件,研究组的发生率占比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疱疹性口腔炎作为小儿口腔急性黏膜性感染疾病,常见诱发因素多为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一般好发于患儿口唇周皮肤,发病后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持续2 d 左右后观察患儿口腔黏膜,可见直径约2 mm 的疱疹,疱疹破裂后会引发病灶溃疡,患儿出现惊厥高热等表现,同时因疼痛而哭闹不止、拒绝进食等,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全身性感染、脑炎,所以积极探索有效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法,对患儿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单磷酸阿糖腺苷是现阶段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DNA 病毒抵抗类药物,因具有广谱抗病毒性,可有效抑制带状疱疹感染、单纯疱疹感染、水痘等,因此常用于皮炎、口炎等治疗[6]。该药物进入人体细胞后,可竞争性结合DNA 聚合酶,从而弱化病毒活性,避免病毒持续复制、合成,不过也存在一定弊端,即用药后人体组织、血液内的腺苷脱氨酶会对其代谢产生干扰,导致血药浓度快速递减,半衰期约为3.5 h,经肾脏内代谢后通过尿液实现外排。虽然该药物适用于疱疹状口腔炎的治疗,但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所以不作为单独使用推荐[7-8]。

本研究结合临床经验与既往研究成果,将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合使用,结果发现,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施张花[9]的研究趋于一致,在其研究中纳入50 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以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结果取得了98% 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的80% 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合使用治疗疱疹状口腔炎有较为确切的效果。原因分析,康复新液作为一种中成药,以美国大蠊提取物为主要成分,不含有激素,且副作用小,可为患儿提供用药安全保障,对低龄患儿有较好的适用性[10]。此外,该药既有清热消炎、疏通血脉、生肌育阴等作用,用于疱疹状口腔炎治疗,可促使疱疹感染所致坏死的组织脱落,同时缓解血液阻滞症状,改善血液循环,继而促进疱疹、溃疡愈合[11-12],所以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儿的体热、疱疹、疼痛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崔小会[13]的研究成果趋同,在其研究中,共纳入74 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单磷酸阿糖腺苷+康复新液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疼痛、体热与疱疹缓解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证明联合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

此外,在本研究中还对比分析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显示,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IL-10、TNF-α、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TNF-α 属于多活性细胞因子,普遍存在于人体之中,具有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若其水平出现异常则会释放炎症因子,例如IL-6 等,导致患儿的炎性反应进一步加强[13];CRP 是血清、其他体液内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会直接影响炎症反应过程,即人体组织受损或出现感染会提高CRP水平[14];IL-10 是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对多种类型细胞具有免疫抑制或免疫刺激作用,同时对TNF-α 的表达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从而对炎性反应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因康复新液中有较多的黏糖氨酸,可促进患儿体内巨噬细胞系的吞噬功能,所以可进一步对炎症因子的表达产生抑制效果,降低患儿机体的炎症反应。最后,本研究中还统计了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证明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共同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有较好的安全保障。认为与患儿处于低龄阶段,而此阶段身体功能初步发育,免疫系统不完善,临床治疗期间药物的使用周期过长、剂量过大等均可能造成患儿机体不耐受、药物外排周期延长等问题,而康复新液的应用减少了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使用剂量以及总治疗周期,患儿机体受药物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安全性有更好的保障;而不良反应风险性的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医疗纠纷风险,对患儿预后以及医院发展均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疱疹性口腔炎患儿联合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疗法,可以更好地降低炎症因子,在短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从而获取更为可靠的临床效益。

猜你喜欢
疱疹研究组患儿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夏季警惕汗疱疹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说说“上火”那些事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