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蓉(甘肃:酒泉市实验小学)
我国教育行业一直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人才选拔机制上也一直采用考试的方式,导致学校在教育中过于重视升学率,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减负增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积极改变灌输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当前,有部分家长受到传统教学观的影响,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给他们施加很重的学习压力,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的提出虽然并不科学,却寄托了家长和社会对于下一代人的迫切希望。巨大的学习压力让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童年,使其在成长和发展中身心俱疲,严重时甚至让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对上学十分抵触。在此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更会通过增加学生的学习量以及延长学习时间,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这在无形中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贯彻落实减负增效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优化教学方法,精炼教学内容,适当为学生减负,提升其学习质量。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习难度较大,学生承受的学习任务重,因此很难表现出饱满的学习热情。贯彻落实减负增效教学模式,是有针对性、有预期性、有目的性地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教师要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拓展教学思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从简单到复杂的数学题目,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当前的认知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与学生加强互动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减少学生机械重复的知识学习过程,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任务和练习题,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管是教学模式、教学思路,还是教学手段,都受到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较大,重复性知识点学习比较多。教师过多地采用题海战术,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目前许多小学数学教师仍然把升学率作为衡量自己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在课堂上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学习压力,难以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根据小学生的书包重量,就能够感受到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面对强大的学习压力,不得不缩小自主思考问题、自由选择的空间,在学习中只能机械地进行知识点学习,不利于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减负增效是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需要其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教师要随时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才能够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小学生也要具备较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便快速地接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的知识点,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目前,有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不符合教学要求,他们在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并不了解,在教学中没有重视改革创新。由于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过于落后,导致减负增效政策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减负增效这一重要的教学目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利用大量习题或硬性灌输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需采用更有技巧性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小学数学知识点难度比较低,因此只是简单地备课,导致教学准备不够充分,在教学中只是按照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解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教学效果,会与素质教育要求产生较大的差距。教师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在课堂上无法掌握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就无法跟学生展开具有实际价值的教学互动。教师在贯彻落实新课改政策中,要达到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明确教学任务,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教师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新课改政策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已经逐渐取代应试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需让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以学生为本,重点关注学生的延展性、普及性、基础性发展,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价值。小学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观和情感态度,是小学教师应思考的重要问题。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被动学习数学知识转变成为主动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是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但是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有限,难以让学生形成全面的数学知识构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下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和练习题,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知识学习,感受数学思想。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数学知识的状态和学习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借助网络教学资源能够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拓展其学习空间,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教学备课并不仅仅是单纯地制作教案,还要通过备课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找准教学切入点和教学重点。教师在备课中应了解学生的基础状况,明确应该让他们学习哪些知识,自己应给予学生哪些指导,哪些数学知识具有拓展价值和延伸价值,等等。有方向的教学准备,才能够为减负增效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缓解学习压力。有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往往采取单向的、灌输的模式开展教学。小学生年龄小,学习注意力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缺少充分的交流互动,会让教学枯燥单调,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甚至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应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帮助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讲解数学知识时,认真参考学生的想法和意见,鼓励学生之间分享解题思路,优化学习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当学生在学习中面对难题的时候,教师也不要急于纠正,可以采用间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主改正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加与减》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提出问题:“小猴子在山上种了一棵桃树,每天都辛苦地给桃树浇水施肥。在桃子成熟的时候,小猴子刚好有事下山。这时来了一只嘴馋的小狐狸,小狐狸第一天偷吃了三个桃子,第二天偷吃了四个桃子,第三天偷吃了五个桃子。”故事讲到这里,学生都被故事情节所吸引,不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排斥。接下来,教师再询问小狐狸一共偷吃了多少个桃子,让学生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推算出答案,掌握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减负对应的是增效。教师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数学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引导学生针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层次分析,这既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能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买铅笔》这一课中,教师除了应让学生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还可以另外提出问题:“一本练习册的价格是2 元,3 元可买两本,那么用5 元钱买几本练习册更合适?”这道题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就可以解决的,因此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思维逻辑能力,加深其对加减法知识点的掌握,提升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