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
集成电路包括存储器芯片、逻辑芯片、模拟芯片以及微处理器四类,其中存储器芯片是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占全球芯片份额的32%以上。根据WSTS数据,2021年存储器芯片规模增速也最快,较2020年增长37%,市场规模达1,611亿美元。
恒烁股份(688416.SH)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存储器芯片的研发设计,业务线囊括了NOR Flash存储器芯片、MCU芯片和存算一体的人工智能AI芯片。公司于8月29日登陆科创板,拟募集资金7.5亿元,用于研发新一代NOR闪存芯片、MCU与存算一体AI芯片。
得益于国产替代加剧与强研发投入,公司各项财务指标表现优秀,已经进入良性成长通道,并处于快速发展期。2019-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3亿元、2.5亿元和5.8亿元,复合增速高达108%,跑赢国内同业的平均增速以及全球行业增速。
恒烁股份于2015年推出首款NORFlash产品之后一路技术迭代,至今已经拥有65nm、55nm和50nm三个工艺制程的NOR Flash产品流片,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外主流水平,尤其在静态电流、读写擦电流等多项关键性能指标上都达到行业优异水平。在存储容量方面,公司采用ETOX工艺完成了1Mb~128Mb多系列产品线布局。产品读取速度达到了133MHz,数据存储时间20年,擦写次数10万次,温度范围-40℃~125℃。凭借性价比与性能优势,积累了大量粘性较高的客户,产品最终进入小米、OPPO、联想、360及欧菲光等终端用户供应链体系。
公司坚持自主技术研发,拥有了高精确度灵敏放大器设计技术、快速页编程技术、模拟模块快启动技术及温度检测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以快速页编程技术为例,公司的页编程时间小于200μs,而业界普遍大于400μs,技术优势显著。依托技术实力,公司NOR Flash产品进入发展快车道。2019-2021年,出货量分别为6.11亿颗、8.54亿颗及11.90亿颗,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2.43亿元及4.97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96.65%,远超同期全球NORFlash市场规模增速(17.93%)。2020年NOR Flash全球市场规模约25亿美元,公司收入占全球市场规模为1.5%。报告期内,高价值的中容量产品(32Mb~128Mb)占比从29%提升至46%,未来随着大容量(256Mb/512Mb/1Gb)产品的逐步上市,产品结构将更为优化,市场潜力巨大。
MCU芯片(微控制器)包括运算内核、嵌入式存储器和各种外设三部分。嵌入式闪存(eFlash)工艺制程是MCU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一颗MCU芯片通常配置一颗或多颗Flash,其容量和速度直接决定了MCU的程序存储量和运行速度。
公司在存储芯片Flash的技术积淀,可以移植到MCU设计研发中,并取得了技术突破。目前,国内基于M0+的通用MCU主流嵌入式eFlash工艺制程为110nm和90nm,而公司采用的是先进的55nm超低功耗eFlash工艺制程,不仅内置存储容量大、功耗低,而且减小了芯片面积,具备较高的性价比。同时,NOR Flash与MCU的应用场景和客户群体相似,主要在消费电子和工业控制等市场领域,公司优质的销售渠道与客户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目前,MCU产品已供货于上海巨微、芯海科技等知名企业,产品最终应用于奇瑞汽车、江铃汽车、OPPO及欧菲光等品牌的产品中。
鉴于目前全球MCU缺货的现状,公司的MCU实现爆发式增长,2020-2021年,MCU 出货量从1272.95 万颗增至8974.87万颗,销售额从717.73万元增长至7709.38万元,增长率高达974.13%。
目前,MCU芯片的国产自给率仍偏低,受制于发达国家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限制,会转化对国产MCU的需求依赖,叠加新产业应用持续暴发,例如,每台工业机器人需要十余颗MCU芯片,一辆电动汽车需配置几十甚至上百颗MCU。下游市场的高速扩容,都会转化为公司的市场机遇。
公司将围绕主业,立足于NORFlash相关技术挖掘和延伸,在存储器、MCU和基于闪存技术的存算一体AI芯片等领域不断投入研发精力,打造“MCU+存储器+AI”的综合产品解决方案,进而丰富产品结构,降低行业周期波动风险,提升公司长期经营发展空间。本次募集资金,公司在Flash领域,开发下一代40nm工艺制程的NOR 闪存芯片,推进256Mb、布局512Mb和1Gb产品研发;在MCU领域,研发高端ARM M3和M4系列产品。丰富的产品结构,将降低行业周期波动风险,提升公司长期经营发展空间。在AI推理芯片领域,公司研发的存算一体AI芯片(CINOR)技术解决了传统AI推理芯片高功耗和存储墙瓶颈,该技术属于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结合公司Flash技术和MCU技术布局人工智能,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