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拉嗪+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2-10-14 10:12陈文旭张建惠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双歧菌群氧化应激

陈文旭 张建惠

溃疡性结肠炎(UC)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以及黏液血便等,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的变化造成该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3]。临床常用美沙拉嗪治疗,该药主要成分是5-氨基水杨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炎症,但是无法改善UC患者的黏膜屏障异常[4~7]。鲁峻等[8]研究表明,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能够改善UC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促进UC患者的恢复。本研究为了提高疗效,采用美沙拉嗪+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UC患者进行治疗,分析该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UC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男23例,女25例;年龄36~50岁,平均(44.04±5.38)岁;病程2~24 个月,平均(10.23±2.34)个月;改良 Truelove和Witts疾病严重程度分型:重度6例,中度19例,轻度23例;其中直肠型20例,广泛结肠型12例,左半结肠型16例。观察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38~51岁,平均(43.57±4.67)岁;病程3~ 23个月,平均(10.76±2.14)个月;改良 Truelove 和Witts疾病严重程度分型:重度7例,中度19例,轻度24例;其中直肠型21例,广泛结肠型14例,左半结肠型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中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9];②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③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难治性UC患者;②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厂家:Losan Pharma GmbH;批准文号:H20171358;规格:0.5g/粒),2片/次,3次/天,持续8周。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厂家: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104;规格:2g/包),1包/次,3次/天。持续8周。

1.3 检查指标 ①疗效标准:显效为肠镜检查显示正常,黏膜恢复,且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肠镜检查显示存在较少的假性息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为与上述不符。有效率=1-无效率。②炎性因子: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ml,进行常规离心处理,冷藏待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③氧化应激指标:利用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利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水平。④肠道菌群水平: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仪(厂家:贝克曼库尔特;型号:MicroScan WalkAway plus 96/40)检测患者肠道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L-6、TNF-α、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O、SOD、LP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O、LPO水平低于对照组, 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肠杆菌、肠球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IL-6(ng/L) TNF-α(ng/L)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167.43±15.35 87.75±10.55 62.43±5.86 17.75±3.55 85.45±12.46 24.04±7.65对照组 48 165.76±15.27 130.34±14.56 61.56±5.87 37.34±4.56 85.54±12.37 41.54±9.03 t 0.540 16.631 0.734 23.785 0.036 10.366 p 0.591 0.000 0.465 0.000 0.971 0.000

表3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NO(U/ml) SOD(U/ml) LPO(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18.51±3.46 8.84±2.45 22.52±3.34 45.64±5.87 7.85±1.41 5.54±0.75对照组 48 18.49±3.65 11.94±3.56 22.55±3.54 35.43±5.54 7.84±1.37 6.34±0.73 t 0.028 5.039 0.043 8.847 0.036 5.348 p 0.978 0.000 0.966 0.000 0.972 0.000

表4 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水平对比(±s,lg CFU/g)

表4 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水平对比(±s,lg CFU/g)

组别 例数 肠杆菌 乳酸杆菌 肠球菌 双歧杆菌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9.29±1.36 7.14±1.27 6.07±1.52 9.04±1.06 9.24±2.68 6.16±1.16 7.04±1.06 9.42±1.46对照组 48 9.34±1.37 8.34±1.26 6.03±1.43 7.54±1.07 9.23±2.86 7.26±1.17 7.09±1.07 8.14±1.48 t 0.181 4.694 0.134 6.971 0.018 4.673 0.232 4.310 p 0.857 0.000 0.894 0.000 0.986 0.000 0.817 0.000

3 讨论

UC属于结、直肠的非特异性炎性疾病,该病青壮年高发,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相关研究表明,UC易反复发作,多迁延日久,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肠道上皮屏障受损,机体炎性因子表达异常,造成反复发作[10~12]。随着深入研究,发现该疾病与感染、环境以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相关,而细菌感染是引起该疾病的启动因子,其产生的毒素易引发肠道炎症及免疫反应。临床常用美沙拉嗪治疗,该药能够控制体内白三烯、前列腺素等合成,有效缓解机体炎症反应,但临床实践表明,停药后易反复,因此临床用药存在一定局限性[13]。吴娜等[14]研究表明,采用美沙拉嗪与双歧杆菌活菌联合,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同时有利于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平衡。

TNF-α、IL-6、CRP等炎性因子通过环氧化酶诱导机体合成髓过氧化物酶、一氧化氮氧化酶、信号转导因子,降低患者自身抗氧化能力,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加重临床症状[15]。LPO是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与氧自由基反应产物,病理下脂质过氧化反应会导致体内LPO水平升高,损害细胞、细胞膜结构与功能。SOD有消除生物体产生有害物质的作用,可促进氧化氢的转化,减少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因肠道中微生物众多,以细菌为主,分为有益菌、有害菌,二者相互掣肘,保持平衡,从而保证结肠黏膜完整性。肠道代谢以及免疫调节作用被称为结肠黏膜生物屏障,而UC患者体内遭到外来细菌、病毒入侵,引发感染,增加肠杆菌、肠球菌等有害菌群总数,菌群平衡被打破,导致致病菌大量分泌肠毒素,致使肠上皮细胞受损,诱发炎症。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以及肠道菌群异常对UC患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肠杆菌、肠球菌水平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O、LPO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与单用美沙拉嗪对比,联合用药可稳定肠道内菌群平衡,同时降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有利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这主要是因为美沙拉嗪可直接作用于炎症黏膜,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释放,同时可以阻碍白三烯合成,降低CRP、TNF-α及IL-6水平,从而减少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机体肠壁炎症症状。微生态制剂主要是由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以及粪肠球菌组成,药物作用较快且持久,有利于纠正肠道微生态平衡,调节两种菌群肠内总数,联合用药可以进一步降低体内炎性因子释放,缓解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并且联合用药后,微生态制剂可以补充正常生理活菌,生理性细菌定植后可竞争性结合肠黏膜上皮细胞,生成新的肠道黏膜生物屏障,维持肠道功能[16,17]。

综上所述,在美沙拉嗪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有利于提升UC患者疗效,改善患者肠道菌群环境,有利于稳定机体炎性因子以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

猜你喜欢
双歧菌群氧化应激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乙肝病毒S蛋白对人精子氧化应激的影响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