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文献的药食同源中药在产后痹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2-10-14 07:13罗石任李冬冬张云芳
光明中医 2022年20期
关键词:性味药食同源

殷 娜 罗石任 李冬冬 张云芳 谢 艳

产后痹又称“产后身痛”“产后中风”“产后关节痛”等。其指女性在产褥期或产后百余日内,因调护不慎等原因而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麻木、畏寒及关节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痹病[1]。产后痹属中医学“痹证”范畴,自隋朝以来历代医家对其均有论述,因病发于女性产后,正值产妇身体虚弱,喂养婴儿日夜操劳,角色转变正需适应之时,故发病特点有三:必有本虚,兼有邪实,情志为辅[2]。产后气血亏虚,正虚感邪,经脉瘀阻,不荣不通,故治疗当扶正为主,兼以祛邪,用药时应全面衡量,分清主次,扶正不宜过于滋腻,妨碍胃,祛邪不宜过于猛烈,防伤正[3]。

产后痹多症状较重,病程迁延,日久难愈,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西医多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抑郁药等药物治疗,但考虑药物可通过乳汁分泌,哺乳期患者往往接受度较低。中医学素有“药食同源”之论,《黄帝内经太素》记载:“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4]。因具有药性温和、药食兼用的特点,药食同源类药物尤其适合产褥期及哺乳期女性使用,既对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母乳喂养的婴儿安全性也较强。本研究检索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产后痹的文献,筛选其中所使用的药食同源中药,并对其用药频次、功效类别、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探索更能保障母婴安全的用药治疗提供思路和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2021年1月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的中药治疗产后痹的文献。检索词设定为“产后痹”“产后腰痛”“产后关节痛”“产后身痛”“产后风湿病”“产后关节炎”“产后中风”及“中药”“中医”“中医药”。

1.2 文献选择

1.2.1 纳入标准应用中药内服治疗产后痹,诊断明确且确有疗效;剂型含汤剂、丸剂、散剂或膏方剂等口服给药剂型,随证加减的处方只记录基础方,当联合应用有外用制剂或艾灸、针刺等中医疗法时,仅统计内服方剂;文献类型含临床研究及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1.2.2 排除标准采用中药外治法或中成药口服治疗的文献;综述类、个案报道类、动物实验类文献;处方药味不全文献;重复发表或内容雷同文献。

1.3 数据规范为确保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参照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5]对各味中药药名进行规范处理,“绵芪”规范为黄芪,“云苓”规范为茯苓等。药物功效的分类参照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学》[6];性味归经的分类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5],如同一味中药有多个性味归经,则分别统计;同一味中药经炮制后性味、归经、功效等发生改变的分别统计,如生姜和干姜,甘草和炙甘草。

1.4 数据录入与分析依据原卫生部发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2013版)(征求意见稿)》[7]《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征求意见稿)》[8]《党参等9种物质按照食药物质管理要求》[9]以及《关于当归等6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10],得到的110种“药食同源”类中药。应用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

2 结果

2.1 药物使用频次统计经检索共纳入文献173篇,涉及中药方剂197首,包含药食同源中药37味,累及用药频次1229次。对用药频次进行排序显示,用药50次以上的中药共8味,依次为当归、黄芪、甘草、肉桂、山药、茯苓、炙甘草、生姜,其中前四位用药频率在50%以上。见表1。

表1 药物使用频次统计

2.2 药物功效类别统计根据《中药学》[6]对治疗产后痹的37味药食同源中药的功效类别进行归类,共涉及12类,补虚药、温里药、解表药次位列前三位,共占总用药频次的82.26%。见表2。

表2 药物功效类别统计

2.3 药物性味、归经统计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5],对治疗产后痹的37味药食同源中药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四气中,用药最多的为平性药物,占46.38%,其次为温、热性的药物,二者分别占40.11%和12.37%,寒、凉性的中药仅占0.81%;五味方面,82.51%的用药涉及甘味中药,占首位,37.10%涉及辛味中药;就归经而言,85.11%的用药归脾经,60.37%、56.06%的用药分别归肺、心经。见表3、表4。

表3 药物性味统计

表4 药物归经统计

3 讨论

中医学治疗产后痹历史悠久,古代典籍虽未明确提出产后痹病名,却记载了产后身痛、产后腰痛、产后中风等相关疾病,对其病因病机及治法各有论述。隋代巢元方所著医籍《诸病源候论》中最早论述“产后腰痛”言:“产则劳伤,肾气损动,包络虚……则令腰痛也”;唐代昝殷最早在其医著《经效产宝》中阐述“产后遍身疼痛”言:“产后遍身疼痛者,由气虚百节开张,血流骨节,以致肢体沉重不利,筋脉引急”。其后,明代胡荧、明代张浩、清·王士维等医家依次提出“产后风”“产后风湿”“产后痹痛”等病名并进行论述。直至现代,为突出其病症特点,国医大师路志正提出“产后痹”之名,并制定其诊断规范,完善其理法方药[11]。

产后痹病发于妇女产后气血亏虚,正气羸弱之时,调护不当,风寒湿邪则趁虚而入,致气血运行受阻,四肢关节疼痛,沉重、麻木而致痹。此病病性特色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是此病发的内因,且血虚无以濡养筋脉,导致不荣则痛;标实为风、寒、湿、热、瘀血、气滞。本研究将现代文献中产后痹的治疗用药加以整理,得到药食同源中药37种,用药频次在50%以上的品种依次为当归、黄芪、甘草、肉桂。当归用药频次位居首位,其补血活血,符合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按功效类别统计,用药频率最高的3种依次为补虚药、温里药和解表药,且利水渗湿药、收涩药、安神药也多选用具有补益功效的茯苓、山萸肉、莲子、芡实、酸枣仁。补虚药中,补益气血药物(如当归、黄芪、甘草、山药、炙甘草、党参)的应用多于补益阴阳药物(如黄精、枸杞子、肉苁蓉),可见补气养血、扶正祛邪是治疗产后痹的基本原则。而针对外邪侵袭、阻滞筋脉,温里药、解表药可解表散寒,温经通络,同时根据证型的不同,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祛风湿药等也有所选用。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中发现,产后痹作为痹证之一,祛风湿药的应用相对较少,表明产后痹不同于其他风湿痹证,其“虚邪瘀”为主的病因病机特点决定了其用药的不同,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

药物性味、归经统计发现,平性药物应用最多,温性药物次之,热性药物再次之,寒性药物仅占0.81%;药味以甘味为主,辛味次之;归经以脾、肺经为主,且与心、肾、肝、胃经密切相关。《景岳全书》云:“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12]。 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体合肌肉,主四肢,主统血。《傅青主女科》曰:“凡病起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而产后尤甚”[13],《灵枢·本神》曰:“脾气虚则四肢不用”。肺主气,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司腠理之开阖。《傅青主女科》曰:“产后百节开张、血脉流散”。产后气血耗伤,百节空虚,肺卫不固,邪气趁虚而入则发病,故用药多性平力缓,以补为主;甘温入脾,可补气生血;辛温入肺,可发散温通。药物相互配伍,使脾气健运,气血得生,卫气得充,外邪得清,经脉得通,筋骨得养,则痹证得解。

中药的功用、性味、归经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根据疾病证型,并结合中药的性味、归经来分析选择合理的配伍,对防治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药食同源是中医学之精髓,药食同源中药性味多平和,具调养、康复、保健作用[14],因其安全性较高,可作为食物使用[15],故尤其适宜于产后及哺乳期女性应用。本研究发现,当归、黄芪等多种药食同源中药在产后痹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切合产后痹“虚邪瘀”的病因病机特点,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以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为保障母婴健康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性味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 药膳产品成就养生新风潮
山西恩予:打造药食同源新业态
方剂药性量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同源宾语的三大类型与七项注意
药食两相宜的桑科和锦葵科等药用植物
“药食两用”啥意思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
半夏泻心汤的不同性味配伍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胃液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同源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