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来,消灭剥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追求,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世界反贫困史上的奇迹,这归因于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坚守和接续奋斗。从制度革命发动济贫、暂时性救济扶贫、体制变革带动脱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就此巨大成就而言,既是国家反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更是人民反贫困主体的革新与推进。 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逻辑贯穿于反贫困进程中, 在这一逻辑下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愈加彰显互构共进态势,使得个人与社会之间发生着互相建塑与型构的关系
。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反贫困进程中国家和人民的互构逻辑为起点,通过对“人民至上”的逻辑考察,进而分析国家治理和人民主体各自的实践逻辑,以及如何贯穿并推进党的反贫困进程。
随着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大幅下滑,手机制造商的注意力开始转移至5G、可折叠手机等新技术领域,以期用差异化创新带来销量上的突破式增长、创造全新的用户价值。Gartner在近日发布的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状况报告中也指出,5G和折叠屏等新技术将推动下一波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的增长,预计5G移动设备的销量在2020年将会达到6500万台。
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反贫困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体现了学界对我国贫困问题的关注,在不同视域下学界形成诸多理论观点。 通过梳理此类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从话语切换、顶层谋划等不同角度分析反贫困战略
,我国缓解相对贫困应实施“三支柱”战略、常规化战略、差异化战略以及分阶段战略
,面对新的贫困问题,进行战略和工作体系的重大突破和革新,建立反贫困长效机制
,通过比较与借鉴国际上不同的相对贫困识别方法,对我国的相对贫困进行本土化界定,由此调整和重构反贫困战略、政策体系,建立反贫困的长效治理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历程、基本经验与启示等方面
,但又存在研究视角的差异。从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考察反贫困历史
,提出2020 年后中国贫困治理与世界反贫困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政策实践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各国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 同时有学者指出中国共产党演绎了把人民至上作为始终坚守的根本立场和价值依归的反贫困史,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是我们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的生动写照
。
这类研究主要按照“基本理论—现实启示”的逻辑进行反贫困理论分析,研究党的思想主题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构成,指出党的思想理论对于时代根本问题的求索与回应
。 有学者从唯物史观角度指出脱贫攻坚战是从制度基础、生产方式基础、多维度脱贫路径等角度对唯物史观中的反贫困思想做出的重要贡献,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激发广大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凝聚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具有深厚的唯物史观底蕴
。 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谱系出发,分析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
。
2)译码单元:对AHB-Lite下发的地址和数据进行译码,并分派给相关的寄存器;将控制单元的处理的结果送回总线;译码单元包括数据输入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控制寄存器主要控制加速核的工作模式和标志起始工作状态。
通过分析学界相关丰富的研究成果,将掌握相对全面的研究脉络,从中发现人民至上的主体逻辑。 相比此前任何时期的反贫困斗争,中国共产党在反贫困进程中不断激发人民责任主体和发展主体双重角色的主体创造性。 着眼于人民至上来评估扶贫开发政策,调整贫困结构,最大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尤其是转变贫困群众的思维模式,将成为此后中国共产党反贫困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必须自己挣脱锁链,才能获得整个世界。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斗争既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同时又是国家和人民不断联合共同推进的进程。 这一进程“迫使”人不断抛掉阻碍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诟病,不断突破窠臼和藩篱,在物质世界中不断挣脱物的役使,朝向主体自由的方向努力
。
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区域生境质量变化的空间特征,通过对研究区域2009-2012时间段的生境质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综合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在林地分布较多的区域,生境质量下降的较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虽然发生变化的区域较少,但是因为在主要水域用地即湘江两岸,分布较为密集的是人类活动相对活跃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故而部分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分布区域的生境质量有所下降。
20 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中国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状况极度赤贫化。 “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
毛泽东同志这一论述充分说明当时中国民众贫困的特殊性。基于对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严峻形势的判断, 中国共产党意识到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发动广大劳动人民,唤起人民的独立意识,通过革命摆脱受欺压被奴役的命运,不断救济贫困,改善生活状况,才能最终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因此在这一时期,一个阶级唤醒另一个阶级,一个阶级带领另一个阶级, 一个阶级依靠另一个阶级的反贫困斗争格局开始形成, 这种格局究其实质是一种主动领导和被动唤醒的关系。 这一时期党进行社会革命的进程中, 突出反贫困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通过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就此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站稳脚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生产劳动。通过扶危济困,“政党—人民”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这一格局初步形成,最终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强大的社会号召力,凝聚起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性。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立场和宗旨,通过反贫困斗争开启人民认识现实世界的主体自觉,并以主体行为改造自身的贫困境遇,为此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和人民序列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对普遍贫困和如何消除人民贫困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党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坚定领导力量,人民群众是反贫困的主体力量,指出“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
。 这一时期人民在反贫困序列中是以一个集体或组织的存在单元出场的,这充分发挥了党集中人民的力量反贫困的政治优势,反贫困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就,改变了民不聊生、食不果腹的社会状况和生活条件。 “土地改革运动使上层和下层、中央和地方整合在一起,使中央政府获得巨大组织动员能力,以及政令统一。 ”
国家通过土地改革给予农民基本生产生活资料,人民通过公有制下的集体劳动,吃大锅饭,所有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实行集体分配。城镇建设中实行劳动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实行暂时性救济。 从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出发,提出通过工业化和合作化进行反贫困的战略构想,形成解决社会主义贫困问题的基本认识,从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角度分析和解决贫困问题。 毛泽东同志提出“共同富裕”,对共同富裕给予具体的设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据此设定了共同富裕的具体目标:在几年内使现在还存在的农村中一小部分缺粮户统统变为余粮户或者自给户,使全体农民达到中农和中农以上的生活水平
。但是,在经济发展、人民需求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计划经济逐渐显现出缺陷和不足。 “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 这不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 ”
这一时期反贫困主要呈现出国家和集体的单向度输出, 高度集中的政策安排和利益分配,使人民自主性在国家统分统筹下迷失消解,人民在贫困境遇下逐渐养成“等靠要”的思想,相应地,人民的主体行动必然服从国家、集体和组织的安排,人民的自主性很难被激发。
随着人民主体意识的增强和自主活动的拓展,将极大推进社会的实践创新,推动社会制度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新视域和新形态。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据新发展阶段人民贫困问题的新特点、新要求,具体设定反贫困的战略举措,探索新的“劳动至上”“人民至上”的反贫困路径。2021 年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深刻揭示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制胜之道。 这个“制胜之道”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反贫困之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中国共产党新的历史使命和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中国特色反贫困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能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真假社会主义的试金石
。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的新发展阶段,“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新发展阶段更需要我们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发展实际,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持续创新推进新发展阶段反贫困战略,解决新征程中面临的新的贫困问题,把握并积极应对新发展阶段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除了更大程度上创造社会财富的无限涌流,更多地转向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更要致力于解决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合理等问题。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党的反贫困战略已经进行新的部署实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区域协调性增强,共同富裕持续推进,都充分体现了党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的全面统筹和持续努力。
新发展阶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仅仅是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更重要的是解析新发展阶段人的发展的内在逻辑。 人的发展内在逻辑首先要求人发展空间的合理性和机会的均等性。 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更加注重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等问题,更加准确理解人民生活实践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以新的反贫困战略面对和解决人民新的贫困问题与精神需求。 关注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即是新发展阶段党反贫困新的目标定位。 在这一定位下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战略要更加科学统筹,在反贫困中协调推进各方积极因素,形成系统的反贫困路径。 新发展阶段继续提升反贫困效能,强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治理,将主体行为和需求纳入制度规范的法治化生态体系中,将高效规避反贫困进程中的单向度认知和“人治”思维,创设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让主体行为在反贫困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主体功能。相应地,人的需求和愿望也必将在公平正义的保障体系中有据可依,制度理性的刚性力量和主体的能动性便可能在实践中形成合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人民为中心建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究其缘由,一方面是中国解决了绝对贫困,而同时又面临相对贫困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贫困问题的交织性和复杂性,绝对贫困仍然会在相对贫困的问题域中重现。 因此提高反贫困的法治化水平,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共建共享共治意识,以制度提升反贫困治理的现代性,这是中国反贫困治理的现代性选择。
但盛怒之下,造成损害的,在生活中并不罕见。不吃亏,不肯受气,有仇当场报,看上去很爽,但有可能突破界限,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
马克思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如何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政权, 建立新的国家与政府, 以及“由谁”和“为谁”来治理国家等重大社会主义国家治理问题。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科学思想, 确定国家治理主体, 不断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的问题,确立国家治理目标、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原则等重要国家治理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反贫困逻辑要求并表现为国家和人民的相互配合, 表征为一种反贫困战略和人民需求的契合度
。 就此而言,反贫困与人民自主脱贫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互构域”“效能场”形成并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 因此,“互构域”是一个施力与反施力相互作用的机能系统,以人民为中心必然是决定中国共产党执政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反贫困思想与具体战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形成互构共进的反贫困格局。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脱贫攻坚战略充分发挥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反贫困成就。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经历了中国不同历史境遇,反贫困分别经受了民族独立、革命解放、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影响,这些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反贫困进程中不同的斗争形态和反贫困格局。 在反贫困进程中,国家和人民的关系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重建,互构关系随着反贫困的深入而持续交织并重构。
中国共产党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本质理论,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坚持人民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 中国反贫困的伟大成就归因于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反贫困主体结构。 社会发展是人民实践活动的结果,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自由人联合体里每个人得以自由全面发展。 从实践考察,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标识即是主体劳动和主体劳动成果的现实统一,并相应地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考虑社会(“人的社会化”
)和个人(“人的个性化”
)的共生统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系统厘清党百年奋斗为什么成功,怎样继续成功,更加自觉践行初心使命的规律和逻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规律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贫困状态,做出具体的反贫困战略决策,增强人民主体性的世界观价值和方法论意义,反贫困思想是对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发展创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明确党反贫困的目标和价值,不断探索反贫困的方法和路径。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建设“新村”的建议,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又首次提出共同富裕,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指导原则、方向和目标,此后开展的全国规模的大生产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对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一化三改造”等大量创造性探索和实践,不断确认着人民的主体地位。此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反贫困的本质内涵、实现原则、战略步骤进行了接力探索。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过去一百年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和深刻阐述,形成了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 基于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和世界各国反贫困趋势,“中国梦”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行动内容,将扶贫开发上升至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随着市场经济纵深发展,国家采取政策和资源直接性输入,人民成为反贫困斗争链条上的直接受益主体和执行主体。 人民在市场经济的改革浪潮中经受着被动式卷入、主动性审视等心理流变和行为变迁等一系列主体世界的倾覆和修复。 主体世界的革新相应地催生与之相适应的、相匹配的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等客体世界的变革,而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巨大成就直接促成主体需求的满足,为人民自主性行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共同富裕成为人民主体参与的具体性目标,利用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为人民创设形态各异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系统阐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扶贫政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开发格局逐步形成。 根据具体情况,不断灵活调整扶贫的工作思路,丰富反贫困的精准要义: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 同时不断探索精准举措,创立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 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的发展的现实关系表现为,当人还处于对自然、对物的依赖阶段时,人的吃穿住行无论是在量的占有度上,还是在质的提升度上都尚未获得自由空间,个人尚处于被役使的阶段,主体自觉需要被唤醒,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当主体用他们共同的生产能力创造出整个社会财富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得以成为可能。新发展阶段内源扶贫、科学扶贫、精神脱贫、教育脱贫、生态脱贫、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等党反贫困的思想理念,突破了以往输入型救济模式,在资本、政府、领导干部及人民的共同参与中发生多向输入和输出,通过层层压力逻辑不断实现国家与人民的互构。
改革开放战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放宽农产品价格,赋予农民农业生产自主权,全面启动农村改革,体制改革释放出巨大的减贫效应。 广大农民在逐渐开放的市场经济中,不仅仅以集体的方式存在,更重要的是通过个人的劳动使得脱贫致富成为现实可能。 党逐步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农村反贫困战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深化阐述和具体实施,确立了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思想。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人民至上”的逻辑既是对人民的主体定位,又是对反贫困的价值定位。 就此而言,解除计划经济对人民自主性的桎梏,代之以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的经济体制势在必行。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后乃至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贫困行动在市场经济的指导下,逐步突破政府全能型的战略模式, 人民主体性在市场经济的协调运行中逐步进行意识强化和行为建构,市场经济自身所具有的生机和活力,激发着人民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致使人民自觉地介入反贫困进程中,国家反贫困战略和人民想摆脱贫困的主体意识发生互构。 党的反贫困战略逐步打破过去受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局限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重新阐释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现逻辑。 但是,这一时期“社会结构通常是在政治国家下组织起来的”
,国家反贫困和人民自主性脱贫之间存在着“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角色,即各级领导干部。 除了作为“中间人”或者“代理人”,他们在反贫困中又兼具“当家人”的身份,这两重身份使得反贫困的张力在落实的过程中陷入欲有意强化却无意被弱化的境遇。
按照前述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利润形成等式,可变换为:工程供水价-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税后利润/(1-所得税率)]/供水量。
马克思主义提出人类一切历史的原点,即人类生存的基本前提:人必须能够解决基本生活所需。 马克思指出劳动空间的必要性,因为只有为个体提供并保障了劳动空间,个体才能通过劳动和社会化的生产创造社会财富,从而享有与之相匹配的物质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乃至之后很长一段时期, 当时的客观环境决定不可能在各个地域之间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流动,我国各个区域人口相对固定。 因此,反贫困斗争的基础以地域为边界,交往对象也相对有限,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共同体也只局限在熟人之间。 同时,人民更多地依赖于国家反贫困所提供的有限资料和发展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等靠要”思想在中国反贫困史中占据了漫长的时期。 阿玛蒂亚·森指出人的可行能力和自由的匮乏才是造成人贫困的根本原因,物质或食物等物质资料的欠缺
,只是根本原因所致的表象。 “经济发展使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集团,每一个阶层都有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由于有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他们就会要求参与政治生活,要求了解政治体系的活动过程,尤其关心政治体系的决策,关心政治体系将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后果。 ”
国家和人民互构的反贫困格局是对人民主体发展的定位,即在经济独立的前提下,拥有政治上的平等和人格独立,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他们挣脱的将是整个锁链,而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是人追求自身解放,个性独立的基本要求, 政治解放和经济独立是人走向现代性的第一步,“较高水平的政治参与常常导致国民产品更平等的分配”
。 我国反贫困斗争经历了由单向度植入到全方位增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民也经历了主体的自为到自觉自主的递进,主体需求也愈加凸显和具体。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反贫困战略不断打破各个地域之间的边界,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边界日渐模糊,地域原有的公共规则逐渐被重构。 反贫困治理思路从“全能型政府”逐渐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市场经济不断重构人民的脱贫认知,人对自我的改造需求是人生存的内在必然。 国家关照主体的现实需求,激发主体的改造行动,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体认生成彼岸的主体性,才能最终探索出国家主导与人民主体改造之间交互融通的反贫困之路,实现国家与人民的共时共生互构
。
历史唯物主义论证了人的本质通过实践劳动得以体现, 进而具备意识能动性、 人格自主性、创造自觉性和价值主体自由性等特质,在实践中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因此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质上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
。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核心,始终围绕“人”这条主线,在整个反贫困进程中人在价值上和事实上构成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主体。 基于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观点,新发展阶段党的反贫困战略更注重对“人的需要”的深层关照,对“人的潜能”的深度开发,科学把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逻辑,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促进共同富裕,从而释放人的潜能,推动人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
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 人在实践中发展并丰富着“为我而存在”
的社会关系,在结成这些丰富而复杂的社会关系的过程中,人创造物质财富,并建构和决定着这个物质世界的物质形态和存在状态,并在这个世界中打下自身主体发展的烙印,在实践活动中按照自身的意识观念来构建有形的或无形的世界。 按照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人的发展形态经历自然形态、对物的依赖形态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形态
。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也即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价值旨归。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即第二大形态,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即是为人的独立创造更全面的关系,形成更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满足人多方面的需求,并努力建构促使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体系。 “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计划经济主导社会建设,虽然在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现实境遇下,人民作为独立的现实的人的存在这一思想认知获得本质的改造,但主体行动是投射在国家和政府视域才得以发生,人的行为是在被动式的、没有选择的境遇下发生,并进行狭隘的自我建构的。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施,市场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以市场行为为导向的反贫困战略不断冲击人的生活空间和行为。 同时,以地域为单位的共同体不断被打破,人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生活空间的裂变以不同形式促成人生活行为的转变, 在这一进程中国家和人民开始交融、共生、互构。 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日益加剧,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激流中快速成长,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自主自觉的行为日益鲜明,不仅呈现出政治独立,还有经济独立和由此而衍生出的文化需求、精神独立、个性解放等多维产物,这是对党反贫困战略的行动回应。 随着社会物质的丰富,主体活动的客体空间愈加开阔,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建立,主体性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全面的能力愈加突出。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
这不仅仅是人主体发展形态的内在逻辑,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现实逻辑的展开,这一双向逻辑共同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形态。
新发展阶段, 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结构优化升级, 促使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质量地推进需求结构的重构。 国家和人民互构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逻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价值逻辑,三种逻辑协同配合发生作用,将“人民至上”的反贫困思想宗旨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增强人民至上的内在意蕴。
就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互构逻辑而言,本身就内含坚持人民立场的执政宗旨,一切和人民群众有关的实践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人民需求的满足和价值的实现。 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逻辑下,国家和人民表现为彼此的相互配合,表征为一种反贫困战略和人民需求的契合度。 坚持人民立场不仅从整体上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了立论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个体发展和利益实现的维度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了整体实践的价值指导。 把人民立场的宗旨具象化为现实的人、具体的人,从人在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关照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而造成的人的现实贫困。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进程中“人民至上”的逻辑本质就是人的实践性和价值性的内在考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廓清了人民立场的科学性、真理性和价值性。 阿马蒂亚·森指出,要使人民群众享有实质(Substantive)的自由和权利,即享有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和愿意过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Capability)
。 三种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立场,关注贫困问题的多层次性和多元化,逐步实现人民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拥有权和享用权。 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阶段反贫困战略都以这个为根本前提,以此让人民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国家和人民互构,“以人民为中心”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逻辑重新阐释了“人民立场”的本质,回应了现实社会中“人民立场”某种程度的消解状况,再次界定了“人民”的本质,从发展的实践动力和实践价值论证了“人民立场”的真实性和实践性。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目标对象和行动主体始终是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历史主体思想的现实运用。 但事实却是,在社会互构视域下“个人行动实践中,意义、利益与劳动终是同构同生的,这种一体性贯穿在‘个人分化’和‘个人丛化’的整合过程。 因而利益、意义与劳动成了理解和分析个人丛化的基础”
。 就个体而言,个体行为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的特征,在缺乏统一部署的前提下,人民这种个体化行动的离散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延缓甚至牵制反贫困战略的实施,从而缺乏人民主体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功能。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斗争的整个发展进程中, 党的领导和战略决策决定了反贫困斗争的内核和方向,人民主体则最终决定反贫困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国内的现实状况,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集体化成为当时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单元,反贫困的构成单元是生产队或组织,人民和国家之间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沟通关系,通过这种反贫困格局建立起人民对国家集体组织的“组织性依附”
,人民在“互构、共在、共生”的“互构域”中缺乏主体自主性。 改革开放拉开反贫困斗争的新序幕,反贫困战略随着人民主体性空间的释放和优化而不断进行战略调适和政策优化,主体间性的依赖关系转变为主体间的共建共治。 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又在重构新的反贫困战略格局,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将在国家和人民的互构中不断趋于和谐均衡。 反贫困进程中主体序列的不断调适和优化,一方面是党对人民是历史创造者主体的科学认知,另一方面也是党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果,最大限度增强人民主体的聚合性和创造力。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要解决的是带领人民脱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因而,反贫困战略具备的首要功能即是为劳动创设条件和互动框架,通过人民共谋“发展”,构建国家与人民互构的现代性反贫困框架。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依赖于人民主体劳动, 同时反贫困成就也在不断创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和空间。 从实践考察,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标识即是在主体形态上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融合统一。 从学理上看,反贫困体现为社会发展和现实的人的需求之间的理论逻辑互构,而事实是我们必须考虑社会(“人的社会化”)和个人(“人的个性化”)之间的契合点,不断促成社会发展和人的脱贫需求之间的互为统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协调推进”等概念,“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据此,反贫困进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效能和人的多元化需求,随着人民需求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出现,人民的参与式“发展”,则是今后我国反贫困战略的整体调整,在差异性发展中关注同步协调。 现阶段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遵循“最困难、最突出、最具体”,精准划定贫困保障群体,注重“经济条件、政治自由、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障”等因素,注重人的共富共享共福
,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 同时在政策保障制度机制下,消除生存、医疗、教育、就业、社保、环保等限制人的可行能力发展的不利因素,不断提升人自身的“造血”功能。 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战略为人民提供了“硬件”平台,同时注重“软件”供给,通过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互构逻辑,提高人的可行能力以破除反贫困进程中遇到的短板,打破发展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美好生活。
电网调度系统容易受到一些不可抗因素的影响,例如自然灾害等。一旦遇到大的自然灾害,电网将会有可能中断。这时,必须建立起应急响应机制,使得电网调度能够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电网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应急机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当前的许多地方,由于对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的认识不够充分,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没有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或者是应付差事的应急响应机制,这就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运行。
对中国共产党反贫困进程中“人民至上”逻辑的考察首先建立在人民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上,中国共产党反贫困要求各种社会关系相互协调、综合联动,我们“应该把发展看作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
。 通过反贫困战略的调整和施策,把握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内在逻辑勾连,思考国家和人民在反贫困进程中的角色分配及主体安置。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是双向转化的……这些互动是国家和其他势力之间递归关系的基础。”
国家与人民的互构逻辑既是中国反贫困进程中的“中国特色”,又是打破国家与人民被动式发展的元问题。亨廷顿认为国家治理和人民参与是“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和基础延展,权威合理化为实现结构利益化提供前提和基础,大众参政化才得以成为可能
;而人民参与又铺设了呼应国家治理的向上轨道: 即本文中分析的国家治理逻辑和主体价值逻辑。 就此而言, 反贫困这一命题反映的是“自上而下”的反贫困轨道与“自下而上”的人民参与轨道有效耦合的程度,“个体间性的行动关联为‘原型’,以个人与社会为‘核心’,以‘行动与结构’为主线”
,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这一关联逻辑使互构逻辑成为现实。 今后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现代性走向必将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提出的时代命题和高阶使命。
[1] 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施海波,吕开宇.2020 年后反贫困战略:话语切换、顶层谋划与学界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8-100.
[3] 檀学文,谭清香.面向2035 年的中国反贫困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21(12):126-136.
[4] 邢梓琳,李志明.后小康时代中国贫困问题转变及反贫困战略转型[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4):114-119.
[5] 许汉泽.2020 年后中国贫困转型与反贫困战略、政策体系重构[J].贵州社会科学,2021(6):155-161.
[6] 王驰,燕连福.构建反贫困长效机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广西社会科学,2020(11):67-71.
[7] 田克勤,程小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经验和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21(6):4-11.
[8] 程恩富,吕晓凤.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百年探索——历程、成就、经验与展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16.
[9] 胡洪彬.百年反贫困:历程回溯、基本经验与前瞻启示[J].青海社会科学,2020(6):61-70.
[10] 燕继荣,王禹澔.保障济贫与发展脱贫的主题变奏——中国反贫困发展与展望[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22-34.
[11] 陈金龙.从建党纪念看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观[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3):4-10+157.
[12] 关信平.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政策的实践与经验[J].中国社会科学,2022(2):103-122+206.
[13] 蒲实,袁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反贫困历程及经验[J].行政管理改革,2021(5):16-25.
[14] 李毅.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的生动写照[N].人民日报,2021-03-26(9).
[15]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思想的百年辉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3):1-10+203.
[16] 项久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思想历程[J].教学与研究,2021(12):26-36.
[17] 郑有贵.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孕育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J].红旗文稿,2021(7):30-33.
[18] 唐正东.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反贫困思想与中国的脱贫攻坚实践[J].哲学研究,2021(7):59-67+130.
[19] 孙迪亮.党的百年历史成就和经验的唯物史观底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11):28-33.
[20] 姚选民.中国反贫困伟大实践的世界意义[N].中国经济时报,2020-12-24(05).
[21] 黄承伟.中国减贫理论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及其历史世界意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7.
[22] 毛泽东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1.
[23] 毛泽东文集:第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4] 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0.
[25] 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
[2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14.
[2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8] 李明.美好生活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N].光明日报,2021-07-19(15).
[29]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0]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37.
[31] 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M].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79.
[3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4.
[34] 李停.农地金融创新、人地依附关系改变与城乡统筹发展[J].农村经济,2020(4):91-97.
[3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14.
[36]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01).
[37] 程恩富,伍山林.促进社会各阶层共同富裕的若干政策思路[J].政治经济学研究,2021(2):5-11.
[38] 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印金强,赵荣美,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50.
[39]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