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中论点解释的问题与技巧

2022-10-13 06:21陈光鹏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解释论点

陈光鹏

摘要 高中生进行议论文写作离不开论点解释。学生在论点解释方面缺乏技巧。根据学生常见、常用、可学、可用原则,下定义解释、功能解释、语义解释法是论点解释的典型技巧。下定义解释关注论点本身的本质特征,功能解释关注论点对个人社会的功能和效用。语义解释则关注论点本身的语义内涵。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揭示论点解释方法要求,展示典型范例,对范例进行拆解分析,做好论点解释方法训练等步骤,进而对学生的论点解释方法进行指导。如此,学生在论点解释中存在的问题或许能有所改善。

关键词 议论文写作 论点 解释 问题与技巧

一、议论文中论点解释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方面均对观点解释提出要求。观点解释属于课程结构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范畴,具体体现在必修课程所设置的任务群中。在课程内容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学生做到“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教学提示也明确要求教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结尾的单元学习任务三中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并阐述观点。近年来,全国高考作文命题虽然要求文体不限。但从作文命题的材料以及命题交代的写作任务来看,高考写作在文体倾向上仍然倾向于议论文。以今年为例,全国乙卷要求学生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结合学生感悟与思考作文。新高考I卷则以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比喻人生,要求学生在感悟与思考基础上进行作文。根据阅卷结果与学生访谈,学生高考考场作文问题选择上仍以议论文写作为主。议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具备论点的阐发、问题分析、科学论证、观点反驳、辩证分析等能力。毫无疑问,论点解释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功。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具备一点论点解释的技巧完全有必要。

二、学生在论点解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议论文又称说理文或说服文,是一种提出观点,阐述观点,分析观点,证明观点,以理服人通过发表主张的文体。文章往往通过举实例、作对比、打比喻、讲道理等方法来进行证明。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三大要素,其中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要素。论点是议论文进行分析论证的起点。论点解释在理论上虽然很重要,经过多次批改学生议论文,语文老师普遍发现论点解释是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薄弱点。学生在论点解释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不同学生每一次互相之间各有不同。同一个学生面对不同主题进行写作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通过整理归纳,学生论点解释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第一,解释的论点内涵模糊。学生写作具体表现是虽然对论点做了解释,但解释的结果是被解释对象还是不清不楚,观点的本质特点仍然模模糊糊一团糟。第二,缺乏解释的技巧。学生的写作表现是对论点的解释没有方法技巧意识,容易出现解释过程中凭个人喜好进行自我感觉型解释;第三,回避解释的问题。此问题主要从采访和查看作文中得知。这类学生或脑中没有论点解释的概念,或脑中知道论点解释的概念和要求,但缺乏论点阐述的具体方法训练。由于害怕自己出现论点解释不当问题,学生自然就选择对论点解释这一写作技作行回避处理。议论文习作中就不会有关论点解释相关段落。写作中,学生久而久之也会养成主动回避论点解释的习惯。有些材料作文要求学生必须解释清楚论点。这部分学生会自动跳过论点解释。解释的论点内涵模糊、缺乏解释技巧及回避解释都是大问题,其中缺乏解释技巧是导致解释论点内涵模糊、回避解释论点问题的前提。所以,论点的技巧问题是学生论点解释问题的核心。

三、论点解释的具体技巧

论点解释技巧就即学生在在议论文写作中对论点的具体内涵进行解释的技巧。教师们指导学生进行论点解释的思路主要是论点解释典型案例分析与词语解释法迁移。论点解释典型案例分析主要指教师精选历史上名家篇目或学生论点解释的优秀文本进行案例分析。学生则借助教师所提供案例,通过阅读、拆解、分析、综合、仿写、迁移训练等过程提升自身论点解释技巧。词语解释法迁移就是基于论点由词语构成的语法事实,教师在论点解释教学时借助词语解释方法嫁接到议论文论点解释的方法。不同教师在论点解释教学方法上各有不同,不同学生论点解释上所用方法也各有差异。论点解释技巧主要有反义词解释、近义词解释、归类解释、联系生活实际解释、下定义解释、功能解释、词语拆拼解释等方法。通过阅读学生习作,学生在论点解释中使用频次高且问题较多的论点解释技巧有下定义解释、功能解释、联系实际解释、词语拆拼解释、引用解释、近义词解释。根据学生可学、能学、会用原则,教师通过揭示论点解释方法,展示论点解释典型范例,对范例进行拆解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论点解释方法训练迁移。高中学生论点解释中存在认识与实践问题或许有所改善。

1.下定义解释

下定义解释就是通过下定义的方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文章论点本质特征的一种方法。下定义的方法在说明文中尤为常见。如“物候学是研究自然世界植物与动物中存在的季节性现象与环境方面周期性变化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下定义解释通常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寻找相邻属概念。下定义解释时,首先在论点的基础上找一个上一级的相邻概念,即相邻上位概念。第二步,寻找论点的种差属性,即是寻找属于被定义对象的区别性信息点。有时论点的种差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个区别性特征组成的复杂属性。这时就需要根据解释对象进行多方面特点归纳。第三步,将属和种差整合成句子。整合属和种差成句就是被定义对象、种差属性、相邻上位概念,用是这一类判断词进行连结组合,使之符合被解释对象的本质特点。下定义解释法就是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揭示议论文中论点本质的一种方法。例如学生在写作《移用、化用到创造——生命拔节三部曲》时:

《红楼梦》中,众人为亭子命名,有人移用“翼然亭”,有人化用“泻玉亭”有人独创“沁芳亭”三个名字,贾政最终认可“沁芳”二字雅韵周全。移用、化用到独创是亭子命名的过程,也是生命拔节的三部曲。何谓移用、化用、独创呢?移用是一种將别的概念、方法等移作他用,抄袭借用的方法。化用就是转化使用,借用前人智慧并加以艺术改造的方法。独创就是在移用、化用基础上进行与众不同的创造的方法。没有移用的种子怎能发出化用的嫩芽,没有化用的嫩芽怎会有独创的花朵。生命拔节的过程经历也离不开移用、化用到独创。

学生在习作中,根据材料背景得出文章中心论点“移用、化用到创造——生命拔节三部曲”,在上述段落中学生通过下定义解释“移用、化用、独创”的概念,揭示中心论点关键词“移用”“化用”“独创”的内涵,为揭示“移用、化用到创造——生命拔节三部曲”具体内涵作了解释。

由以上习作可知,学生对论点核心词语“移用”“化用”“独创”进行下定义解释。首先,学生主要通过寻找相邻属概念“方法”确定相邻上位概念。其次,学生寻找到“移用”“化用”“独创”的种差属性,“移用”是“一种将别的概念、方法等移作他用,抄袭借用”“化用”是“转化使用,借用前人智慧并加以艺术改造”“独创”是“在移用、化用基础上进行与众不同的创造”。最后,学生将属和种差整合成一个句子“移用是一种将别的概念、方法等移作他用,抄袭借用的方法。化用就是转化使用,借用前人智慧并加以艺术改造的方法。独创就是在移用、化用基础上进行与众不同的创造的方法”。学生通过下定义的方式解释了论点核心词“移用”“化用”“独创”的内涵。

由此可知,教师在下定义解释论点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熟悉下定义解释的基本句式和步骤要求。教会寻找相邻属概念,寻找论点的种差属性,将属和种差整合成句子的技巧。通过用“是”这一类判断词进行连结组合。

2.功能解释

功能解释是对解释对象的功能性特点进行解释的一种技巧。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在通读材料之后第一步就是写作任务提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从语法视角考察,论点就是一个短语或者完整的句子。议论文写作以短语形式为题目的情况,短语的类型通常是动宾型结构和主谓型结构。以上两种短语结构均包含名词,很多时候还会包含动词。同样,以句子的形式为题目的情况,主+谓或者主+谓+宾是主要形式。以上两种句子结构形式也包含名词,多数时候还会包含动词。現实生活中,名词往往具有某种功能和作用。名词解释有一种很重要的技巧就是用被解释对象的功能性特点进行解释。如:马是古代社会用于生产、运输以及军事等人类活动的动力。功能性解释法主要包含比喻性功能解释和直接功能性解释。比喻功能解释主要通过比喻的方法对名词做出解释。如:理想犹生命的翅膀,引领我们翱翔云天。习作例子中,学生把理想比作翅膀,进而解释翱翔云天的功能。直接功能解释就是对名词的功能直接做出解释。如:青春可以是筑梦的大好时光,是逐梦的美丽年华,也可以是一段圆梦的幸福光阴。习作例子中,学生把青春的筑梦、逐梦、圆梦功能直接解释出来,使读者对青春有了新的认识。功能解释的关键就是找到对象的功能性特点,以及能对功能性特点进行打比方解释。

例如学生甲在写作《跨越,再跨越——奋进的乐章》一文时:

什么是跨越,再跨越?跨越,再跨越是科研工作者逐梦深海,探秘星辰的利器。跨越,再跨越是百年大党团结奋进,创时代伟业的精神底色。跨越,再跨越是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共克时疫的力量。跨越,再跨越就是时代的英雄们在前进的路上谱写的一曲曲动人的奋进乐章。

学生甲在《跨越,再跨越——奋进的乐章》中挖掘跨越,再跨越的功能,使用功能解释的方法直接诠释“跨越,再跨越——奋进的乐章”这一论点。学生甲通过把跨越,再跨越与逐梦深海,探秘星辰结合;把跨越,再跨越与团进奋进,创时代伟业结合;把跨越,再跨越与风雨同舟,共克时疫结合;生动形象地解释了跨越,再跨越的功能,进而揭示“跨越,再跨越——奋进的乐章”内涵,从而使阅卷者更加明确了“跨越,再跨越——奋进的乐章”的含义。

例如学生乙在写作《跨越,再跨越——书写文明的轨迹》一文时:

不同文明之间需要跨越,再跨越,才能交融。文明的步伐也是在跨越,再跨越才能不断演进,生生不息。跨越,再跨越是文明交融的一粒种子,让多样的文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跨越,再跨越也是世界各民族人民交流互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道桥。跨越,再跨越还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滚滚向前的车轮。文明的轨迹,历史的印记因人类的一次次跨越,再跨越而书写着。

学生乙在《跨越,再跨越——书写文明的轨迹》中同样通过挖掘跨越,再跨越的功能,再使用功能解释的方法中比喻性功能解释法诠释“跨越,再跨越——书写文明的轨迹”这一论点。学生乙通过把跨越,再跨越比作种子、桥、车轮,生动形象地解释了跨越,再跨越的文明创造、文明交融、文明发展功能,进而揭示“跨越,再跨越——书写文明的轨迹”内涵,从而使阅卷者加深了对“跨越,再跨越——书写文明的轨迹”的理解,使得被解释的论点也因此更加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以上分析可知,学生运用功能解释技巧关键要对解释对象的功能性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如此就可以对解释对象进行直接功能解释。进一步说,如果学生要做比喻性功能解释那就要在挖掘对象的功能性特点基础上,还要对被解释对象的功能性特点进行打比方解释。

教师在教功能解释时,需要通过积累或者头脑风暴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挖掘论点核心名词的作用和功能。在学生发现论点的作用和功能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物象充当被解释对象的喻体。当然,喻体的寻找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的,也不可以统一标准,关键在于合情合理。可以找风雨山川,也可以诗书画艺,还可以是莺燕鱼虫。所谓凡物皆能人喻,贵在契合。

3.语义解释

语义解释是什么呢?语义即语言本身包含的意义。语义解释就是根据语义解释原理和方法对论点进行意义解释的技巧。语义解释和下定义解释、功能解释不同,下定义解释关注论点本身的本质特征,功能解释关注论点对个人社会的功能和效用。语义解释则关注论点本身的语义内涵。

很多学生会对为什么需要对论点进行语义解释产生困惑。议论文写作时,论点的含义很多时候给人陌生感,让读者难以理解。这是就需要作者在行文中作出澄清。文章的论点无论是词语,短语还是句子,总而言之由语言单位构成。凡语言单位,通过语言解释原理均可以对其语义作出解释。难以理解的论点含义通过语义解释就会变得清晰明了,浅显易懂。

语义解释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呢?语义解释的方法主要有语素解释法、组词解释法、近义词解释法、反义解释法、词源解释法、比较解释法等。语义解释法的方法细分至少有十多种。不同的语义解释的方法具体操作方面要求各不相同。以语素解释法和组词解释法为例,语素解释法主要是通过拆分词语成为语素,分别解释以后再做综合解释。组词解释法就是在原词的基础上通过组词扩充的方法对词语进行解释。总之,语义解释法关键在于通过解释语言的含义为手段从而达到对论点作出解释的目的。

例如学生甲在写作《君子务本,本立才妙生》时:

何谓“本手”?“本”原义为树根,也比喻根本、关键、初始等。“本”就是本来、本分的意思。本手在材料中是围棋术语,是指符合棋道基本原则、基本规范的正规下棋手法。下棋如此,人生亦如此。人生在世,做人行事需符合行正道、懂规矩、有原则、讲规范。正所谓君子务本,本立才妙生。

学生甲在《君子务本,本立才妙生》中挖掘“本”字的词源义项,使用语义解释的方法解释“君子务本”这一论点。结合材料,使论点解释更加具体,最终提出“人生在世,做人行事需符合行正道、懂规矩、有原则、讲规范。”观点,进而引出主题句“君子務本,本立才妙生”。

例如学生乙在写作《人生岂可舍本逐妙》时:

本手,顾名思义,本就是原本、本来之意。手就是身体拿、握东西的部位,有技能、本领的意思。本手就是做事守规矩、讲原则、守本分。妙手指意料之外的精妙之举,往往可遇而不可求。人生在世,很多人也如初学下棋一般热衷妙手,忽视锤炼本手,最终堕入俗手。本手为本,妙手难得,锤炼本手方求妙手,反之,舍本逐妙,岂不悲哉。

学生乙在写作《人生岂可舍本逐妙》时,使用要素解释法,解释本手的意思。学生把本手分解为“本”“手”两语素,然后对“本”“手”作语义解释,得出“本”就是原本、本来之意;“手”指技能、本领的意思。分别解释语素之后,学生对“本”“手”含义进行拼合,得出“本手就是做事守规矩、讲原则、守本分”这一解释。学生对妙手的解释则是通过组词解释法得以实现。“妙手”通过组词成为了“精妙之举”。以上案例,学生通过,组词解释、语素解释等语义解释技巧,解释了“本手”的意义,使文章论点“人生岂可舍本逐妙”的意味深入浅出。

由甲、乙学生习作案例可知,语义解释主要根据语义解释原理和方法对论点进行意义解释。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无论是词语,短语还是句子形式,都可以通过语言解释原理对其语义作出解释。语义解释的方法不少,有语素解释法、组词解释法、近义词解释法、反义解释法、词源解释法、比较解释法等。教师在指导学生使用语义解释法解释论点时需要根据学生的方法积累、作文材料的指向、试题任务要求灵活使用。如此,学生通过语义解释就会使论点的内涵更加清晰明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能做到有理有据阐述提出的的观点。高考作文命题与写作仍以议论文为主。议论文中论点解释是展开论证,厘清观点的基础。目前,高中学生解释论点还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主要是解释论点内涵模糊、缺乏解释技巧以及回避解释论点。其中缺乏解释技巧是关键问题。根据学生常见、常用、可学、可用原则,下定义解释、功能解释、语义解释法是论点解释的典型技巧。下定义解释关注论点本身的本质特征,功能解释关注论点对个人社会的功能和效用。语义解释则关注论点本身的语义内涵。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讨论论点解释方法要求,展示典型范例,对范例进行拆解分析,做好论点解释方法训练等步骤,进而对学生的论点解释方法进行指导。如此,学生在论点解释中存在的问题或许能有所改善。

[本文系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0年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课程思政在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项目批准号:(JG202011)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议论文写作解释论点
突出“重围”
马克·吐温的墓中回忆录:《戏谑人生》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无罪辩护
关于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重点问题的思考
第二语言议论文写作综述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让议论走向深刻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要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