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鹏羽
(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山西 汾西 030000)
泾惠渠灌区位于我国渭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旱灾在众多自然灾害中,频率最高,范围最广,影响最大[1],渭河流域近50a间的干旱年份时间分布结果见表1。
表1 渭河中下游干旱年份时间分布表
从代际发展角度分析,干旱发生频率逐年增多,同一年份多季节出现次数显著上升,且表现出明显加重的特点。
结合泾阳水文站1951-2001年共50a的逐月降水资料,运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差补计算[2],求得该灌区2000-2010年的面降水量,和时间段内的水文气象监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见图1。
由图可知,泾阳站监测和灌区面降水量大致相等,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2000年7月—11月间差值较大,分析原因是人工数据采集有误所致。
降水丰枯统计结合灌区1961-2010年的降水频率结果[3],见表1。从多年降雨丰枯参数分析,灌区丰水年发生频率小于枯水年,故该区域的气象干早具有较高概率。
表2 灌区降雨丰枯统计结果
灌区降水量丰枯变化过程见图2。由图可知,灌区降水量逐年下降,周期表现为由枯变丰再变枯,年际间连续性较好,升降过程历时均较长。1987-2001年降水总量显著减少,2002年后表现为缓慢上升。
采用游程分析法计算灌区连续少、多水概率[4],结果图3及表3所示。
表3 灌区连续多水年和少水年游程分析
从图表可知,灌区少水期持续2-3a概率>4-5a,单独多水年概率大于单独少水年,二者概率均大于连续年。
灌区最长及2-3a连续枯水年的干旱强度见表4。结果表明灌区连续少水2-3a频率最高,干旱特征最强。
表4 灌区2-3a气象干旱强度
张家山站历年径流水文参数见表5。频率分布表明径流量少水大于多水,逐年下降的变化趋势。
表5 张家山站历年径流水文统计参数
续表5 张家山站历年径流水文统计参数
张家山径流量差积曲线见图4。从图得知,主要变异点为1970、1998年,区间稳定变化,前后均出现径流量下降,连枯概率较大。
泾河连续多水、平水和少水的概率结果如图5所示。
由上图知,多水、平水、少水频率为67%、64%、43%,连续3、4、5a的少水年概率最高,从年际分布分析灌区连续少水年的干旱概率最大。
依据灌区水文气象和降水量数据,采取Penman-Monteith公式[5]求得潜在蒸散发量和干燥指数,其序列变化过程如图6所示。
干燥指数AI年际间波动范围大,非参数Mann-Kendall趋势线AI值1.19,置信水平0-0.05的临界值为1.96。多数年份的AI值在1.5上下浮动,呈现出逐年增大,表明灌区中长期为半干旱状态,在2001年出现峰值,干旱最严重,需采取措施缓解干旱现状。
基于灌区历史水文气象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灌区多年降水和径流量的丰枯特征,得出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结果,根据区域干燥指数分析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灌区干旱强度高,降水连续但少水概率大,半干旱状态仍长期存在,泾河来水的科学调度和灌区的节水灌溉技术应大力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