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德
(山东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济南 250011)
目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高耗能制造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煤炭、石油等能源消耗过快,煤炭、石油等资源的使用导致碳排放量持续上升,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1-3]。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必须倡导全民落实节能减排,紧急开展全国性节能减排行动,尤其是高耗能制造企业,应将节能减排理念贯穿到整个企业的运转过程中,发挥带头作用,推动我国制造业和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4-7]。
对于我国来说,低碳经济就是在创新制度与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新能源,降低发展能耗,构建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个人应积极响应环保理念,乘坐绿色交通工具,减少塑料袋使用量和奢侈消费;企业要创新技术、制度和管理模式,降低生产能耗,减少碳排放量,保持健康发展。现阶段,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要大力实施节能环保技术革新,提高技术研发水平,落实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达到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的目的。简单来说,它就是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有害物的排放量。其中,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是改变资源利用率低下现状,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提高群众资源节约意识,促进不同区域能源利用的平衡[8-10]。制造企业要改造和革新生产设备,提升余能余热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
开展节能减排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11-15]。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土壤、空气等宝贵资源都是大自然给予的,过度消费资源与污染生态环境就是破坏人类赖以长期生存与发展的根基,破坏大自然的永续发展。我国是全球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有多少投入就有多少产出,经济发展越快,能源供需矛盾就越严重。同时,过度消费资源会导致环境污染,引发雾霾等极端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困扰,只有开展节能减排才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有助于优化与升级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实行节能减排,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新兴产业,实现从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的转型。节能减排是制造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制造企业要淘汰落后产能,注重技术研发,最终实现转型升级[16-18]。同时,节能减排可以促使人们转变消费理念,坚守传统美德,从而创造文明和谐的生态社会。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各类企业能源需求也迅猛增长。各地工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依然会继续下去,目前,高耗能高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19-20]。
我国幅员辽阔,能源资源多,但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经济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人均资源消耗量还会上升,能源短缺未来依然是常态。目前,我国科研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没有保持同步,导致部分地区能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大批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我国能源利用率低下。
目前,高碳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这些能源都不可再生。同时,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开发规模占比较小,结构严重失衡。现阶段,我国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存在明显短板,高耗能制造企业急需升级改造,节能减排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更愿意享受生活,然而,部分人缺少节能减排意识,在生活中不注重环境保护。有些高耗能制造企业缺乏节能减排意识,往往导致生产资源浪费。如今,人们已经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对传统信息传播方式接受度低。因此,要创新宣传方式,推广节能减排理念,倡导低碳生活。
受地区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各地对节能减排理念的接受度不同,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存在差异,效果也有所不同。在不同区域的同类制造企业中,东部发达地区的企业一般对节能减排的认识较早且接受度较高,而西部地区则相反。推行节能减排理念时,要注意地区差异,做到对症下药。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当前,制造企业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落实节能减排的主要对象[21-22]。低碳经济背景下,开展节能减排,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制造企业越来越多,如果直接排放废弃物,就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制造业节能减排考核,达成节能减排目标。从中央到地方分级考核,给每个区域划定任务,定期发布污染排放、用水用电和单位能耗等指标,设定详细考核目标,对排放达标的制造企业给予奖励,对排放超标的进行严肃问责,并要求其控制排放量,如果不能够合理控制污染,就勒令关闭。
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关乎节能减排效果。制造企业要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制造企业要积极与高校合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满足自身发展需求,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
节能减排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发布不少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未来,要根据新问题和新形势,适时修订现行法律法规,并开展听证会,有序实施。制造企业可节约水电资源,减少废气排放,实行垃圾分类,最终达成节能减排目标。
自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政策以来,大多数地区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国国土广阔,区域差异大,多数地区能够明确重点,制造企业将政策落实到位,而少数地区监管不力,制造企业未将政策落实到位。在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时,应加大节能减排监管力度,重点关注监控不到位的地区,保证其将政策落到实处。各地应定期公示节能减排成果,加大奖惩力度,及时弥补工作的不足之处。政府应开通公众监督渠道,发挥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
当今社会,很多人缺乏节能减排意识,习惯浪费资源,提高全民的节能减排意识势在必行。政府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微博、抖音等平台向人们展现节能减排的好处,使其分类回收和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从而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超市可以倡导绿色购物,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不使用塑料袋。
低碳经济时代,开展节能减排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全社会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传播低碳生活理念,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前,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设施等随处可见,政府越来越支持和发展低碳经济。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举全国之力共建文明和谐的生态社会。制造企业应该加强管理,注重生产工艺革新,将节能减排铸就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逐步将节能减排理念渗透到企业骨子里。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有未来,人民才会有未来,国家才会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