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建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处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曾是古代“丝绸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亚、欧洲的必经之路,自古为西域咽喉、北疆屏障,是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昌吉”有“昌盛吉祥”之意,州域总面积7.39万km,下辖五县、两市,三个国家级园区。
受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选派,笔者于2021年赴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开展渔业技术援助工作。援疆期间,笔者对当地重点水产养殖企业进行认真走访调查,并针对问题积极开展了技术指导和现场培训,指导当地养殖企业实现大口黑鲈反季节繁育,成功繁育受精卵5000余万粒,夏花鱼苗130多万尾,组织开展了昌吉州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等。按照“引领示范、注重实效”的渔业援疆工作要求,为当地带去了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以及新的养殖设备和理念,进一步加快了昌吉州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渔业绿色健康发展。作为新疆渔业主产区,昌吉州不断推进渔业发展,坚持生态养殖和技术创新,加大名优特水产品的引进与推广,走出了一条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之路,实现了水产养殖效益与渔民收入双提升。
昌吉州水产养殖业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1995年成为新疆渔业第一大州。据2020年统计,昌吉州水产养殖面积3.47千ha,养殖产量2.1万t,渔业总产值达5.2亿元,水产品产量和效益连续27年位于新疆前列,是新疆商品鱼重要的生产地和集散地,产出的鲜活水产品占乌鲁木齐和昌吉州市场供应量70%以上,并销往甘肃省、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等地。
多年来,昌吉州不断引进推广水产名特优新品种,积极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现有养殖品种达20余种,除草、鲢、鳙、鲤、鲫等大宗品种外,南美白对虾、大口黑鲈、罗非鱼、斑点叉尾鮰、河鲈等名优品种养殖比例越来越大,不断满足了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
随着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养殖企业和合作社开始涉足饲料生产、冷链加工、物流运输、技术服务、企业宣传、产品推介、市场销售等领域,不仅促进了产业协调发展,还带动了渔民增收。休闲垂钓、餐饮、观赏等渔业第三产业也逐年发展,由原来仅在夏季消费转向全年四季消费。昌吉州已创建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家,以休闲渔业为主的农家乐50多处,经营水域3000多亩。名贵观赏鱼批发市场正不断扩大,经营观赏鱼种类26种,经营规模占新疆观赏鱼市场80%以上,并通过“一带一路”出口至东亚五国。
新疆鱼类种质资源丰富,土著鱼类有五十余种,如河鲈、狗鱼、梭鲈、福海银鲫、江鳕等,具有比较优良的种质特性,市场反响良好。近年来,昌吉州积极支持基础强、规模大的养殖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在保护开发本地资源的同时,集中力量攻关特色优势品种繁育,一改过去昌吉州水产苗种全部依靠内地的状况。2021年,大口黑鲈反季节繁育成功,苗种返销我国南方地区,不仅突破了新疆地区大口黑鲈苗种本地化繁育和供应问题,还化解了南方地区的高温育苗难问题。昌吉州现有持证水产苗种生产企业4家,其中,自治区级水产原(良)种场2家,养殖面积1750亩,年产鱼苗3860万尾以上,除常规养殖品种外,还可繁育河鲈、白斑狗鱼等名优水产养殖品种。
昌吉州通过多形式宣传,组织实施农业农村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积极开展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的建设和改造,重点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多层级生态养殖等绿色高效养殖技术,指导养殖者依法依规使用投入品,督促企业完善制度和规范生产,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现已创建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6个、国家级无公害水产品认定基地24个,16个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无公害认证面积占总养殖面积的90%以上。
昌吉州在渔业发展取得进步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当地渔业进一步发展。
2019年,昌吉州政府机构改革,将渔业管理职能由水利局转换到农业农村局后,至今尚未设置专职渔业机构和配备专职专业技术人员。渔业发展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服务队伍,无法承担渔业工作的引导和统领职责,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推广得不到充分的试验、示范,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养殖水域环境监测、技术培训等工作无法深入开展。
新疆属干旱半干旱气候,昌吉州为典型的大陆干旱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90mm,除各大中小型水库外,常年有水的河流36条,地表水资源量29.3亿方。昌吉州水产养殖以池塘、坑塘精养为主,养殖水源主要取自地下水及河水。随着新疆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制度的不断推进,地下水的开采受到严格控制,可供渔业使用的水源逐步欠缺,池塘养殖面积正逐年缩小,制约了水产养殖业进一步发展。
昌吉州的草、鲢、鳙、鲤、鲫等大宗品种苗种产能有限,所需水花鱼苗主要从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等民间苗场调入,水花鱼苗质量良莠不齐,且基本为传统品系,长丰鲢、异育银鲫“中科3号”、福瑞鲤等人工选育种较少,常出现生长慢、病害多等情况。引进的南美白对虾品种常出现抗逆性差、病害频发等问题,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苗种繁育技术总体落后,水花育至夏花成活率仅为10%~30%。此外在开发本地土著鱼类资源时,大多选用野生亲本直接繁殖,没有进行子代家系繁殖,既没有足够数量的可控亲本作规模化繁育,也无法对种质进行选育驯化。
受产业快速发展影响,部分养殖户从事养殖生产时间短,缺乏水产养殖基础理论和必备养殖技术,所掌握的入门知识较难满足生产需要,导致很多先进设备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生产中常出现放养密度、品种搭配不合理,养殖品种单一,增氧机选用、配比和使用不当,饲料选用与投喂不科学,微生态制剂使用不当等常规技术问题。由于外调大规格苗种成本高,养殖户一般选择将水花或乌仔养至成鱼,养殖周期长达3年~4年,养殖风险较大。
渔业是昌吉州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建议设立专职渔业相关机构、配备技术人员,制定渔业发展规划、维护生产秩序,保护水产资源、强化名优品种繁育,加强科技应用示范、养殖模式推广,完善疫病监测防控、质量安全检测,开展渔民技术培训、产业信息服务,为渔业产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以期实现渔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和富裕渔民的发展目标。
昌吉州有干、支、斗三级渠道0.696万km以上,有超过1.77万ha的沉砂池和大量用于集水灌溉的季节性塘坝。建议政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保护水利设施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充分利用这些水域发展水产养殖,实现“一水多用”,扩大昌吉州渔业发展空间。如根据水温较冷的特点,开发冷水性鱼类养殖;根据水位变化比较大的状况,开发两栖类养殖;利用引水渠开发流水养殖、网栏养殖和金属网箱养殖;利用沉砂池、季节性塘坝的蓄水,开发高位池养殖、陆基工厂化养殖等。先养鱼后灌溉,既减少单一用水量,又增加农田营养,可实现渔业和农业双丰收。
此外还要大力发展集约式循环水生态养殖,继续巩固和发展“跑道鱼”养殖和常规工厂化养殖,积极推广集装箱式、镀锌板圆池式等陆基工厂化养殖,探索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积极推广池塘多层级生态混养和立体养殖,在人工调控水质的背景下,通过增加混养品种、放养名优品种、水面种菜、放养底栖生物,或在大池塘中放置网箱套养优质鱼等措施,达到渔业生产生态节水、低耗高效、循环利用的效果。也可适度发展对水质要求较低或需水量较少的品种,如乌鳢、鲶鱼和龟、鳖、蛙、蟹、螺等。
昌吉州的河鲈、白斑狗鱼、梭鲈、江鳕以及福海银鲫等土著鱼类肉质好、价值高、产业前景光明。在做好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建议着力开发土著品种资源,重点支持地方特色品种的种业创新和产业化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校及新疆内外苗种企业的技术合作,尽快突破本地土著品种人工繁育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凸显边疆特色。
建议多方争取经费投入,特别是争取自治区级和国家级专项资金,大力建设和改造提升水产种业基地。帮助企业与外省质量高、信誉好的苗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直接从原良种场引进优良品种。大胆引进苗种高新企业和技术人才,积极研究和摸索适合新疆环境特点的鱼苗培育技术,扩大种业生产规模,争取尽快实现苗种本地化供应。
昌吉州地域广,渔业从业人员分散,由于缺乏当地政府部门专业机构指导,从业者养殖技术主要来自饲料、鱼苗供应商的商业化辅导,局限性大,运用效果不佳。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除举办集中培训外,可通过全媒体平台、科技下乡、购买服务等方式,宣传养殖新理念、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备等,推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态节水养殖等新业态。
政府或企业做好典型示范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通过示范推广,促进养殖者间互学互通。通过邀请内地专家巡回讲课、开展课题合作,以及评选科技带头人和乡土专家等做法,构建产学研推用参与的多元化技术推广体系,弥补科技人员的不足。
建议政府出台鼓励支持政策,从资金、舆论等多方面支持渔业企业上台阶、创品牌、争一流,建设一批龙头示范企业。一是积极引导培育水产苗种龙头企业,实现常规品种苗种本地供应,地方名优苗种规模化生产。二是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攻关,重点做好本地名优品种繁育和生态节水养殖模式的创新。三是鼓励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开展水产“五新”[新品种、新技术、新饲料、新渔药、新渔机(具)]技术推广示范,如多层级生态养殖示范、生态节水养殖示范、养殖品种引进试验和新设备应用示范等。四是支持企业开展标准化池塘改造,配备智能化设施,实现高产高效。五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拓展休闲、餐饮、加工、运输以及销售和技术服务等产业,延长产业链。六是推动规模企业间组建利益共享的购销平台,确保苗种、饲料等采购价格合理、质量过关,产品销售畅通、质高价优,化解边疆信息滞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力求与内地企业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