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 山 蒋潮鑫 任 强
尽管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研究从理论和实证层面针对数字融入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作出讨论,但仍存在一些局限:(1)大部分研究往往只着眼于数字设备的接入层或数字技能的使用层展开讨论,而没有从一个整合的数字融入视角进行深入研究;(2)现有研究的统计分析没有重视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差问题,削弱了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并且可能使研究结论与真实情况存在偏差;(3)对数字融入如何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机制分析和异质性分析存在不足,不能够为政府部门出台更有效的健康干预政策提供实证证据。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旨在分析数字融入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效应,并通过因果推断方法解决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差问题。同时,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深入探索其作用机制及检验数字融入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否存在城乡差异。
假设1:数字融入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假设2:数字融入通过强化社会资本来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由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实施的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该调查主要通过分层多阶段的概率抽样方法,在全国的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对中国老年人的家庭关系、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系统调查和收集,调查样本总体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在剔除关键变量的缺失值以后,筛选所得的最终样本量为9172个。经检验对比,剔除缺失值前后的样本基本构成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不会影响后续实证分析的有效性。在本研究所使用的9172个老年人样本中,女性占比为49.95%,男性占比为50.05%,平均年龄为71.23岁。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82,孤独倾向和抑郁倾向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48和15.56,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
1. 因变量。本研究的因变量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主要由生活满意度、孤独倾向和抑郁倾向三个维度构成。其中生活满意度指标为五分类定序变量,从“很不满意”到“很满意”分别计1至5分,得分越高代表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越高。孤独倾向依据UCLA孤独量表进行测量,包括“过去一周您觉得自己没人陪伴吗?”等3个子问题,每个问题的计分方式为1=没有,2=有时,3=时常,加总各个问题的得分,得分越高代表老年人的孤独倾向越严重,该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772。抑郁倾向通过国内外广泛使用抑郁CES-D量表进行测量,包括“过去一周您觉得心里很难过吗?”等9个子问题,计分方式同孤独量表,加总各个问题的得分,得分越高代表老年人的抑郁倾向越高,该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725,信度良好。
5. 控制变量。本研究的控制变量包括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以及社会经济特征等变量,涵盖年龄、性别(0=女,1=男)、婚姻状况(0=离婚、丧偶、未婚,1=已婚且有配偶)、宗教信仰(0=无宗教,1=有宗教)、教育水平(1=未上过学,2=小学及以下,3=初中,4=高中或中专,5=大专及以上)、民族(0=少数民族,1=汉族)、户口状况(0=非农户口,1=农业户口)、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自评健康(1=很不健康,2=比较不健康,3=一般,4=比较健康,5=很健康)以及子女数量。
1.基准回归结果。本研究首先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各个模型中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远低于10,因此可判断多重共线性问题不存在。表1展示了在控制其他相关变量的同时,数字融入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其中,数字融入对生活满意度、孤独倾向和抑郁倾向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14,-0.032以及-0.091,且均在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该结果反映了数字融入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正向关系,与孤独倾向和抑郁倾向存在反向关系,即数字融入越高的老年人往往心理健康状况更好。研究假设1得到验证。
表1 基准模型分析结果(OLS)
表2展示了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数字融入变量的系数在三个模型中分别为0.021,-0.033以及-0.099,且仍在1%水平上显著,因此前文的结果仍然成立。这一结果表明数字融入的增加确实能够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这一结论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表2 工具变量检验结果 (IV-2SLS)
表3 倾向值匹配结果(ATT)
表4 关于社会资本的中介机制检验
表5 基于Bootstrap方法的中介机制检验结果
表6 分样本检验(根据老年人户籍状况)
老龄化和数字化正交织成为社会转型过程中最为突出的两大趋势,提高老年人的数字融入程度与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已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智慧老龄社会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考察数字融入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刻画其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数据发现:(1)数字融入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增益作用,具体表现为更好的数字融入能够提高生活满意度,降低抑郁倾向和孤独倾向。这一结论在经过统计方法处理内生性及样本选择偏差问题后仍然是稳健的。(2)从中介机制来看,数字融入可以通过增强老年人的社会资本来提升心理健康。(3)数字融入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城乡差异,具体体现为农村户籍的老年群体更能够通过数字融入来获取心理健康收益。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升老年人数字融入与心理健康具有深刻的政策涵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建设“健康中国”的思想理念。因此需要转变老年人落伍的刻板印象,推动老年人成为数字技术的能动使用者。一方面,政府需要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品设计等方面加强数字公共服务的普惠建设,积极推进老年数字融入设备的普及与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在数字技能的培训上也需要依托社区、家庭等多元主体为老年人提供各类适老型学习机会,逐步扩大培训覆盖面并完善老年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通过政策途径进一步消除数字偏见、弥合数字鸿沟。
相较于现有研究,本研究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维度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和完善,为数字时代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了坚实的实证支持和有效的政策建议,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仍待解决。首先,尽管本文依据先前研究所广泛采用的社会网络资源来衡量社会资本,但目前学界对如何测量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仍存在一定争议,因此未来研究可以从社会资本的其他要素角度进行测量分析。其次,由于受到数据与变量的限制,本研究重点从社会资本这一关系性机制的视角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忽视了其它潜在的作用机制,例如老年人个体因素等。为此,数字融入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其它影响机制需要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