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体育基本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

2022-10-12 08:59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黎严豪张敏婷
新教育 2022年25期

◎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 黎严豪 张敏婷

◎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 王 芬

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2016年《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7年《“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文件的出台均提及青少年需要掌握1~2项运动技能,这体现了我国体育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对运动技能的重视。运动技能是一系列动作技能的整合,基本动作技能作为发展运动技能的基础,对于熟练掌握各类运动、竞赛和舞蹈而言至关重要。

儿童会在3~8岁学会多种基本动作技能,一般包括水平位移类技能(Locomotor skills),如跑步、单脚跳等;以及物体操作类技能(Ball skills),如投掷、踢球、接球等,这些基本动作技能将使儿童在动作学习和运用中有更多的选择,并为他们的动作表现提供更大的自由度。3~8岁是儿童动作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其动作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期动作的形成与稳定及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如何掌控好其动作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是促进儿童动作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和提高儿童期基本动作技能的基础,更是儿童完成动作的载体。因此,在小学一年级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动作发展,重视基本动作技能的教学,尤其是大肌肉群动作的教学,以期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减缓运动动作障碍,从本质上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现实中,很多人认为体育教师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典型代表,其实不然。体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学校体育发展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代教育观念中,人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体的健康是追求梦想的基础,而体育教师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发展价值,强化自身本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期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在小学一年级学生基本动作技能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夯实提升综合素质:第一,扩充动作发展的理论知识,如细读《人类动作发展概论》《动作学习与控制》《儿童和青少年体育教育指导》《儿童基本运动技能教学指导》等书籍,了解动作发展的历程、作用、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和运用TGMD-3(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量表、M-ABC(儿童标准运动协调能力评估测试)等动作评估量表,熟练掌握动作技能的评估。第二,转变“一专多能”,树立“多专多能”的学习观念。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不单单体现在会球类、操类项目的某一项,而是把体育的运动技能扩展到各个运动项目中,熟练掌握和操作各类运动项目的技能。同时,还应多想、多思考、多反思、多动笔反馈教学,重视提升理论素养。第三,教师应与时俱进,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融合“体育教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服务于体育教学。如运用多媒体、音乐进行课前导入,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二、巧用游戏,引兴趣;情境教学,强技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一年级的基本动作技能教学中,教师采用游戏进行课前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更加容易投入到学习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深入钻研教材,开展教学研究,整合教学内容和素材,为教学提供基础。如果体育教师能巧用游戏贯穿于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用就意味着设计的游戏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引导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学习。如在篮球拍球教学时,在热身阶段安排“赶猪跑”游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热情,还能提高学生的控球、位置等运动知觉,有助于拍球动作技术的深入学习。除了在热身阶段导入游戏外,教师还可以游戏的形式设计教学内容,以游戏为主线贯穿动作技能教学,如使用单脚跳动作开展“捉人游戏”,增加动作练习的次数从而巩固技能,学生也能和同伴进行互动,从中感受快乐。又如学习踢球技能时,可以开展“攻陷堡垒”游戏,使学生运用踢球技术击中垫子,巩固和强化技能的运用。

此外,教师在教授基本动作技能时,还可以对一年级学生开展情境教学。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故事、卡通人物的兴趣甚浓,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情境导入,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跑步技能时,教师创设熊大、熊二与光头强在森林中比拼跑步的情境,引导学生模仿跑步的动作,然后设计用前脚掌走、长绳接力的游戏,在游戏中渗入跑步动作要点,引入学习内容,使学生切身体会跑步时前脚掌落地的运动知觉。

三、重难点突出,精简动作关键词

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初始年级,也是幼升小的转折阶段,该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但语言和理解能力较为薄弱。因此,在基本动作技能的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动作的重点,突破难点,精简技能动作的关键词,让学生易于理解、记忆和运用。例如在学习前滑步动作时,手脚协调、动作连贯是动作的难点,手臂摆动和并脚前移是动作的重点,在教学时教师可把前滑步比作“骑马跳”,分解动作进行教学,先练习双脚并脚跳,再练习双脚并脚前跳,最后练习双手向前摆动动作。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完整与分解教学法,有助于教学的难点与重点突破,使教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同时,在教学时还需要精简动作的关键词,就类比于动作学习的口诀,让一年级学生了解动作的顺序、发力方法等。例如基本动作技能的关键词(如表1),每个技能有1至3个动作关键词,便于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如单手原地击球动作的关键词是放球、迈步、击球,这短短的6个字凸显出动作顺序和发力方法,也易于学生记忆。在教学中,教师以适当且明了的指令指导学生,精简动作关键词,将技能贯穿教学,让学生懂得动作口诀,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内化。

表1 基本动作技能的关键词教学

四、适当运用CPRT教学原则辅助教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好奇心强、理解能力弱、行为习惯和纪律较差等课堂表现,因此在基本动作技能教学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教导学生。而课堂关键反应教学法(Classroom Pivotal Response Teaching,CPRT)可以有效改善教学状况,CPRT包括给学生呈现机会(前提),观察学生的反应(行为)和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回应(结果),一共有8个组成要素,分别是学生的注意力、清晰且适当的指令、难易结合的任务、分享控制权、多重线索、直接强化、依从的结果及强化尝试。

教师在教授一年级小学生的基本动作技能时需要注意:首先,在学生安静状态时进行动作的示范与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在教学时,教师不要用啰嗦、难懂的动作词语、指令等,如在跑步教学时,教师可以发出“前脚掌着地进行快速跑”的指令或者“快速绕标识盘跑步再与同伴击掌互动”的指令,清晰、精简、适当、抑扬顿挫,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执行。再者,在教学安排上,教师要合理安排学习技能解锁任务的难易程度,例如男生和女生学习篮球拍球时,男生设置连续拍球50次,女生则连续拍球35次,当熟练后,再设置绕障碍物拍球,障碍物的数量因性别而异或因技能水平高低而异,从而形成因材施教的目标性教学。最后,我们还可以运用丰富多样的器材、教具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以多重线索引导学生学会技能。例如在学习接球技术时,练习开始时可以选择五颜六色的软沙包,增强学生的视觉效应,降低部分学生害怕球或担心被砸到的恐惧。当学生适应抛接沙包后,可引入软式垒球,从而过渡学习接球。同时,也可以适当安排两人相对而坐抛接练习、两人固定距离抛接练习或两人移动抛接练习等,以多重方法指导学生练习。

小学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渴望受到鼓励与肯定。在基本动作技能的教学中,教师应多运用正向强化。当学生学习技能获得成功时,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可以通过击掌、拥抱、贴纸的形式奖励学生,正向强化学生的技能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尝试学习,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自信心也随之增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于挑战的体育品德,同时体育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五、干预弱势技能,发扬优势技能

在教授基本动作技能时,我们会对学生进行基本动作技能的测试,以期掌握学生的运动能力、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使后期的教学计划、措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测试中,我们会发现一年级学生运动技能的差异性明显。因此,体育教师在教授基本动作技能时,要运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展教学。如一年级男生的身体素质通常强于女生,那么在教学时教师应多关注女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女生大胆尝试。而男生可以适当地引导其挑战某个技能练习,敢于迎接困难。

此外,一年级学生对基本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例如大部分学生的水平位移类技能掌握得较好,但存在手脚协调不一致、动作连贯性较弱等现象,这种现象在前滑步、侧滑步、跨步跳、立定跳远等项目中更为明显。又如大部分学生的物体操作类技能掌握得较差,这也是众多学者和专家发现的现状,主要体现在单手原地击球、双手原地击球、上手掷球、下手掷球等项目中,而踢球、原地单手拍球等项目学生会掌握得较好,但击球或控球的稳定性较弱。那么,体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技能表现,实施和干预弱势技能,引导优势技能的发展。在干预时,可以棒垒球训练的形式干预击球、掷球等项目,利用同类项目正向迁移的特点,把“击球—接球—掷球—接球”进行技术串联和衔接,让学生充分体会持握器械的知觉,提高球感、位置感与空间感。若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拍球或踢球的技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参与篮球、足球等项目的学习,鼓励其积极参加校训练队、俱乐部、训练营等,发扬其优势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

六、突出显性学习,强化隐性学习

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动作技能是儿童期最重要的生长发育结果之一。运动动作学习的过程可以完全是无意识的,也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就是说,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是相互影响的。

一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很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技术动作、动作关键词等,突出显性学习的作用。如在双手原地击球动作学习时,教师做出握拍动作,惯用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然后说出迈步,再做出挥拍击球动作,击球成直线,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模仿和不断地练习学会该技能,并能说出技术动作名称及动作要点。这样,一年级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学习动作,学习效果会更加明显。除了注重显性学习外,教师也应强化一年级学生隐性动作的学习。如在学习踢球时,教师通过原地踢球动作练习、两人一组辅助踢球练习提高学生踢球技术,掌握踢球技术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射门、踢远、运球等技术的运用,从而强化技术的提升与运用。从学技术到用技术的过程中,学生也从有意识学习转变成无意识内化,自身也能运用自如,从而习得技能。在基本动作技能教学中,教师要尤为重视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基本动作技能就好比英语中的26个字母,你学会了26个字母后,学单词就变得容易了,之后你再学英文句子、短文就更容易了,因为你已经熟练字母和单词。同样地,你掌握了基本动作技能,那你学习篮球运球、运球上篮等技术就会更加得心应手。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模仿、练习和尝试,从而强化并自动化地运用技能,发挥隐性学习的最佳效果。

动作发展是贯穿着人整个生命周期的复杂过程,会直接影响着后期动作的形成与稳定及运动能力的发展,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意义重大。6~7岁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大肌肉群动作技能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发展与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基本动作技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对意志品质、情绪调控、合作意识与能力、社会交往等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