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顺春,曲景森
(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科技创新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企业作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主体,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查阅文献后发现,学术界给予了企业创新大量的关注,如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企业创新投入研究、企业创新过程研究等,不同视角的研究各有不同的结论。然而,究本溯源,企业创新研究离不开企业创新绩效测度。所谓创新绩效测度,是指以量化的形式综合评价企业创新投入或活动的效果,即创新成果的量化表达。
企业创新绩效测度无论对学术界、企业界还是政府职能部门都有重要的探究意义。立足宏观视角,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如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和支持。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测度企业创新绩效,那么就无法给政府扶持企业创新提供依据,也无法判断政府扶持企业创新的绩效。立足微观视角,企业要通过创新来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有效测度和动态监测企业创新绩效,从而明晰自身创新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及时调整创新战略方向,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学术界对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也应该在就如何测度企业创新绩效达成一定共识的基础上展开。
迄今为止,学术界已有相当多的文献涉及企业创新绩效的测度,但在采取什么方法、使用什么指标等问题上远未达成共识。鉴于企业创新绩效测度在企业创新研究中的重要性,本文拟对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就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为企业创新评价提供参考,亦对学术界关于企业创新的研究有所助益。
创新绩效测度可分为国家、区域、产业、企业、团队、个人等多个层次。本文基于微观企业的研究视角,着重关注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研究。因此,以“企业创新绩效”“创新绩效评价”“创新绩效测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检索,选取核心及以上级别的期刊,时间跨度为2001—2021年(网络首发时间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共获取样本文献323篇。
文献来源于84种期刊,其中39种期刊仅刊登过1篇相关文献,占比约46%。发文最多的5家期刊分别为《科技进步与对策》(42篇)、《科研管理》(27篇)、《科学学研究》(22篇)、《科技管理研究》(20篇)、《技术经济》(12篇),总占比约38%。这表明以企业创新绩效测度为主题的发文有一定的集中度。
323篇文献共涉及287位学者(仅统计每篇文献第一作者),其中有261位学者仅发表过1篇相关文献,占比约91%。研究学者较为分散,尚未出现聚焦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的研究群体。
从文献刊发时间看,不同年度发文数量差异较大,具体如图1所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后发表的文献数量占总量的比例高达95%。可见,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企业创新绩效测度便备受关注。
图1 发文数量年度分布情况
根据研究思路和测度方法的差异,企业创新绩效测度方法主要可分为主观测度法和客观测度法。主观测度法是指测度中相关测度指标数据往往难以直接获得,相应结果的获取掺杂了个人的感受、判断和评价的方法,具有非精确性特点。客观测度法是指测度中相关测度指标数据可以直接获得,且以客观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应用一个或多个代理变量直接得出结果的方法,具有精确性特点。如图2所示:323篇文献中采用主观测度法的有120篇,占比约37%;采用客观测度法的有203篇,占比约63%。
图2 测度方法分类占比情况
主观测度法的基本做法是运用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的量表法评价企业创新绩效,即研究人员研发量表;多采用李克特5—7级计分方式,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得到企业创新绩效的结果。主观测度法对评价人的专业性和评价的真实性等要求较高。
采用主观测度法的120篇文献中有119篇采用量表法,其中42篇文献并未在文中详细列举量表全部题项,只是直接提供了量表所得出的最终结果。大多数文献(77篇)列举了量表的题项,题项个数分别为2—14个不等。
本文更关注的是量表题项的内容,即研究者主要从哪些视角来衡量企业创新绩效。通过搜集分析,汇总了各量表题项所涉及的测度指标出现频率,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有20个测度指标出现3次以上。其中,新产品开发速度、新产品开发成功率、新产品数量、新产品市场认可度、技术水平、专利申请数量等指标出现了30次以上;工艺创新、技术诀窍、新市场开拓速度和新产品质量等4个指标则只出现3次。新产品相关指标(如开发速度、开发成功率、数量、市场认可度、销售收入、技术含量等)在题项中出现频次相当高,体现了新产品在企业创新绩效表征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部分学者以结果为导向研究企业创新的理念。从整体指标特点来看,除了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常规指标外,题项还包含了管理创新、流程创新和工艺创新等难以直接客观量化反映的指标,测度视角相对全面。
表1 各量表题项所涉及的测度指标出现次数
值得注意的是,李守伟和朱瑶(2016)在基础测度题项之外,还将企业创新的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纳入评价量表中,以“新技术、新产品对社会相关产品的带动作用”和“企业对社会就业的作用”两个题项评价社会绩效,以“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两个题项评价生态绩效,给企业创新绩效的测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此外,康志勇和刘馨(2020)采用文本解读法测度企业创新绩效,以企业发明专利质量和实用新型专利质量估算企业创新绩效,也属于本文所述的主观测度法范畴。
客观测度法通过选取常用统计数据指标中的已有指标来评价企业创新绩效,其对客观原始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要求较高。具体而言,客观测度法可以分为3种:一是创新投入测度法;二是创新投入产出效率测度法;三是创新产出测度法。相应文献数分别为6篇、13篇和184篇。
创新投入测度法研究者认为,创新投入是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驱动因素。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与创新强度具有正向相关性,可以直接反映创新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度。此外,企业创新投入的客观数据相对易得且具有连续性特点,能够持续、直观地反映企业的创新投入情况。如表2所示,在采用该测度法的6篇文献中,有2篇为单一指标投入测度法,4篇为多指标投入测度法。从测度指标来看,创新投入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
表2 企业创新绩效创新投入测度法指标汇总
创新投入产出效率测度法研究者认为,企业创新绩效是对企业创新行为的过程及结果的评价,用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度,各指标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能够综合反映企业的创新绩效及其动态趋势。通过该方法测度企业创新绩效,可以直观地分析企业在创新资源投入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使创新产出最大化,或是在所需创新产出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使创新资源投入最小化。采用创新投入产出效率测度法测度企业创新绩效需要明确两点:一是投入和产出指标的确定;二是如何将投入和产出指标拟合为一个效率值。
有13篇文献采用该方法测度企业创新绩效,各文献选择的投入产出指标组合均有不同,具体测度指标如表3所示。
表3 企业创新绩效创新投入产出效率测度法指标汇总
创新投入包括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资本投入一般用研发资金数额表示,如技术引进购买经费、政府资金支持数额、固定资产投资额、资产总额或营业总成本等财务指标;人力投入通常用全体从业人员或研发人员数量表示。
创新产出包括经济产出和技术产出。经济产出一般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等指标表示;技术产出则主要用企业专利数据相关指标表示。其中,有4篇文献只考虑了经济产出。
在选择投入产出效率测算方法时,有11篇文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即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间建立相关联系,通过一个综合性的效率指标来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测度,从而明确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该方法在测度过程中不需要知道投入产出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研究限制条件较少,因而被采用的频次也相对较高。
魏洁云(2016)选择了随机前沿模型(SFA)方法,以便测量随机误差对不同对象的影响,直接检验导致效率差异的外生性因素,具有统计特征,能够进行模型和参数显著性检验,增强了效率测度的精确性。
严子淳等(2018)采用了LP法计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企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总效率代表企业的创新绩效,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该方法可以根据所获得的数据选择代理变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数据缺失的问题,保证较小的样本量损失率;但假设条件限制较多,测度过程也较为复杂。
创新产出测度法研究者认为,企业创新绩效是其进行一系列创新活动最终获得的收益,体现在创新活动的产出以及给企业带来的相关效益上。该方法又可被细分为3类:知识产出测度法、经济产出测度法和综合产出测度法。相应文献数分别为133篇、39篇和12篇。
创新的知识产出指企业利用创新资源所产生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等创新成果,通常用专利相关数据或知识产权数量等测度指标表示,有单一指标和多指标两种,具体如表4所示。其中,专利申请总数、专利授权总数、发明专利申请数3个指标的应用次数位列前三,分别为62次、28次和14次,远多于其他测度指标。专利指标能够客观稳定地反映企业在科学技术创新层面的创新绩效,且数据相对容易获取,用其来测度企业创新绩效已经得到部分学者的认可。但也有学者认为,我国专利认定及保护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而专利指标自身亦具有时滞性,因而这一测度指标存在一定的偏误和缺陷。
表4 企业创新绩效创新产出测度法知识产出指标汇总
创新的经济产出指企业创新成果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通常用新产品的产值、销售收入以及创新成果利润等测度指标表示,也有文献采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销售净利润率、收入利润率、销售毛利率年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净利润和托宾值等综合表现指标表示,将企业运营所获得的经济效益都认为是创新活动的经济产出结果,以反映企业获利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整体特征(见表5)。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与总收入之比、新产品销售收入两个指标的应用次数最多,均为11次;其次是新产品产值与总产值之比、人均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产值3个指标,均为3次。新产品销售收入或产值指标,能够体现企业创新成果的市场表现和商业价值;新产品销售收入或产值占比指标,进一步客观反映了企业创新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贡献程度;而人均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标则有助于企业判断创新差异的真实来源,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企业规模差异给测度结果带来的影响。
表5 企业创新绩效创新产出测度法经济产出指标汇总
创新的综合产出是知识产出和经济产出的集合,如表6所示。由于测度指标组合的多样性,应用同一指标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进行测度的文献较少,仅有新技术项目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标组合的应用次数为2次,其余均为1次。相对来说,综合产出指标增强了测度体系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表6 企业创新绩效创新产出测度法综合产出指标汇总
①党的十八大是学术界研究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分界点。统计表明,党的十八大以后发表的文献数量占总量的比例高达95%。但从发文作者、研究方法、思路和指标来看,学术界关于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研究的共识度并不高。
②持续关注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的学者不多。323篇样本文献共涉及287位学者,其中这一研究领域发文数量最多的学者发文5篇,有261位学者仅发表过1篇相关文献,占比约91%,总体缺乏较为持续、深入的研究。实际上,鉴于企业创新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研究目的、情境的差异性,应该有针对性更强的研究群体或学者投身其中,以产出更多研究成果。
③企业创新绩效测度方法的选取各有利弊。有120篇文献采用主观测度法,203篇文献采用客观测度法。主观测度法普遍采用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的量表法,设计多个题项,将部分难以量化的指标以评价赋分的形式表现出来,但由于受到评价人的主观性以及量表题项选择的随机性等因素影响,测度结果易出现误差。客观测度法选择不同的指标或指标体系,以客观可得的数据为依据直接测度企业创新绩效,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判断偏差的影响;但其中使用单一指标进行测度实际上是对企业创新整体过程的割裂,测度结果不够科学和全面。可见,测度方法各有利弊,学术界对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研究的思路还有待开阔。
④企业创新绩效测度指标的选取主观性较强。无论是主观测度法的量表还是客观测度法的指标或指标体系,都很少看到哪个成为权威或经典而被其他学者直接引用。不同学者在如何理解以及测度企业创新绩效上有所差异,以致难以形成普适的、完善的企业创新绩效测度指标体系。学者们往往根据研究目的、数据可获得性以及个人偏好等进行选择,追求自身研究在特定情境下的合理性。因此,现有关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测度尚存在一定的随机性。
①更加重视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的研究。企业创新绩效是企业创新系统整体功能的一种综合表现,应遵循多方法、多视角、多维度的原则进行综合测度。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测度的理论基础,丰富完善测度方案和衡量指标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绩效测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②强调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的针对性。由于企业性质、规模、所属行业和发展阶段不同,以及测度目的、测度时间不同,企业创新活动类型和创新活动重点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更具针对性地构建相应的创新绩效测度指标体系,采用适当的方法,以适应企业创新活动的现实需要。
③拓展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的视野。现有关于企业创新绩效测度尤其是客观测度法的研究,主要反映的是研发创新的结果,极少体现出管理工具创新、组织形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非研发创新的作用。相对而言,非研发创新不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对于整体创新绩效的贡献更为稳定。另外,企业创新的溢出效应也应得到关注。企业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不仅会给企业和行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会对国民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应该说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的视野还有一定的拓展空间。
④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的交流。虽然企业创新绩效测度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单一的测度方法和指标体系,但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测度共识度的提高还是非常必要的,毕竟企业创新绩效测度存在相当多的共性。因此,可以通过加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咨询机构、学术界等不同领域的交流,增进彼此互通互鉴,在更多层面和方向达成共识,以引导企业更加科学地开展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