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兴娟 孙晓红 祝建材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山东 烟台 264199)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产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医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1],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精、气、神等概念以及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等关系均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2],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处处闪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3]。
近年来,社会上存在一些怀疑中医的言论,甚至一部分中医药大学生也对中医药文化提出质疑,学习劲头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敬重与认同[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医药院校要发展,中医药事业要振兴,必须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也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自信心,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医素质教育中,中医院校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如此才能培养出医德高尚、医术精通的高素质人才[5]。本文围绕中医院校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进行调查研究。
1.1 调查对象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专业、中药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出的700名学生。
1.2 调查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与系统随机抽样的调查研究方法。问卷发放采取纸质问卷的方式进行,并现场回收问卷。
1.3 问卷设计及评分标准
1.3.1 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水平问卷设计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所使用的《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现状调查问卷》参照相关的调查问卷研究所制。
问卷主要包括2个板块,第1个板块是被调查学生的年龄、性别、专业、年级等;第2个板块是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可程度、认知态度和途径、传统文化素养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这是该调查问卷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2板块共设计了60个题目。60个题目分成4个维度。维度1: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之间关系的理解;维度2: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状态和态度(对诗词、书画、曲赋的了解情况,对中华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情况);维度3: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途径(教材、讲座、网络、书籍等);维度4: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对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评价,对目前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评价)。
1.3.2 传统文化素养评分标准 每一项目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由低至高依次进行“1、2、3、4”的赋值,对性别、专业、年级、文理科学生4个不同的自变量进行对比和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有效回收681份,有效回收率为97.3%(681/700)。
2.1 中华传统文化素养调查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4个维度在性别自变量上,未显示明显的差异性。见表1。
表1 中华传统文化素养调查问卷变量、均数 (分)
2.2 结果分析
2.2.1 对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之间关系的理解 70.2%(478/681)的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得以滋养和发展的根基,使中医不断发展壮大;26.1%(178/681)的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医的发展是不可代替的;只有1.9%(13/681)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中有较多的糟粕,阻碍了中医的繁荣与发展。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能理性、正确地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医密不可分的关系。
2.2.2 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状态和态度 对书法、绘画、戏曲、诗词、歌赋等的学习,17.2%(117/681)的学生学过其中一项或多项且能熟练掌握,13.2%(90/681)的学生不了解且不感兴趣,30.4%(207/681)的学生愿意阅读传统文化类书籍。可见,大多数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且有兴趣深入学习,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在运用传统道德观念约束自己方面,30.8%(210/681)的学生对自己严格要求,47.6%(324/681)的学生在一定条件下才约束自己。这说明在日常行为中很多大学生不能用传统道德观进行自我约束,不能更好地提高道德修养。
2.2.3 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途径 学习途径以多选题型调查。结果显示,77.2%(526/681)来源于学校教育,56.7%(386/681)来源于媒体,45.2%(308/681)来源于阅读。对于“你是否愿意经常参加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讲座、研讨会或者实践活动”,表示非常愿意的仅有36.9%(251/681),会有选择性地参加有62.0%(422/681),偶尔参加的有16.2%(110/681)。说明学校教育、媒体传播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部分学生对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缺乏热情,不愿学习,不愿参加相关报告和讲座,从而不能提高其中华传统文化素养。
2.2.4 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 对于学校是否应该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公共课程,认为非常有必要的有65.3%(445/681),还有24.7%(168/681)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但是自己对此却不太感兴趣,甚至有10.6%(72/681)的学生认为根本没必要,还不如多开设些专业课,因为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总之,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得分范围分布于2~3,从每项所占比例来看,学生对传统文化素养的掌握处于中上游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医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医学体系,以春秋特别是秦汉以来的文、史、哲及其他学科知识为基础所形成的,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及发展规律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发展随着传统文化的积累而不断发展进步。中医学理论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药理论的基础。“阴阳”观念在殷商时期就已存在,其哲学范畴到西周中晚期正式出现,中医理论中“阴阳”引申为相互对立的2个事物或现象,或者是一个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2个方面。“气一元论”推动了表里学说、取象比类、类比推理等理论的产生,儒家思想则推动了辨证论治思想的运用[6]。中医藏象中脏腑功能以政治中的官制来类比,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脾胃为仓廪之官等[7]。《神农本草经》中将药物分上、中、下三品。方剂中药物配伍关系以“君、臣、佐、使”来解释。中医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且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一个整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调是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根本原因,治疗疾病就是从宏观上调节阴阳,使阴阳平衡[8]。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均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9],传统中医教育的目的和教学内容等无不渗透着传统文化。
中医的思维方式、诊疗方法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活习俗、养生经验、防病方式、自我疗法等密切相关。中医思维是整体观,“见微知著”,而西医思维是还原论,“见著知微”,传统文化是中医思维的基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中医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0]。中医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会严重影响中医的教育和发展[11]。学习中医必须学习传统文化,中医的传承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医的教育应重视传统文化的积累[12]。
问卷调查显示,中医大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提示在中医教育中应该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13]。结合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实际,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面来提高中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3.1 设置中华传统文化课程 中医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中医随着传统文化的兴衰而消长变化。离开中华传统文化去研究中医,则偏离了中医的根本。
要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必须加强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其中最重要的是传统文化课的课程设置。只有在健全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的前提下,传统文化课才能系统、全面地开展,真正发挥提高学生素质、传承中医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中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薄弱的问题。构建具有中医传统文化特色的教学模式,避免课程设置西化,需制定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设置方案。
学校可增加语言文字类、古代哲学类、中华医学史、中国古代历史、古典文学考古类、艺术类、地方文化类、伦理类等课程。编写传统文化教材,并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提倡学生以作业和论文形式发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相关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先进行试点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访谈、专家探讨等方式,反馈课程设置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与完善课程设置方案。
中医院校增加传统文化课程,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渗入中医教育中,学生学习中医,从中医的母体传统文化的传承入手,了解中医发展的文化背景,养成中医思维习惯,掌握中医理论精髓[14]。
3.2 加强中医经典学习 中医四大经典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其中《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内容的重要来源,《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则是由中医基础学科过渡到中医临床学科的桥梁,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和实用性,为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习中医经典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医理论,培养中医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临床能力[15],才能最直接、最有效地掌握中医理论的核心。实践证明,学习中医经典是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必由之路。
学校可以创建中医经典课程模块和中医经典思维方法体系平台。中医经典课程模块由《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中医经典著作构成,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学,学生通过背诵经典原文及教师对经典著作的讲授,加强对中医经典的理解,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和运用理、法、方、药的能力。中医经典思维方法体系平台可包括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训练、中医经典著作临床思维训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训练等,目的是让学生体会、领悟中医经典中的中医思维方式,中医思维是区别西医的内在原因,是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论治的内在核心。
3.3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由物质、精神、制度与行为4种基本的文化形态组成。其中物质文化包括自然环境(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域风貌等)、学校人造景观(园林绿化、建筑路径等)和学校物质基础(教学科研装备、文化和生活设施等)。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风学风、学生思维模式、学生情绪情感的表达以及思想道德的教育等,反映出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制度文化则包含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的要求等,用以维持校园的正常秩序。校园行为文化是学校师生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等的反映。高校校园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中华传统文化渗入大学生的精神深处,使大学生健康发展。学校可通过美化校园环境,使校园的地理环境、文化景观环境作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建造学校中医药博物馆、历史文化长廊、布置校园场馆、学校雕塑(华佗、扁鹊、张仲景、孙思邈等名医大家)等基础建设中,创造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氛围,巩固中医专业思想,陶冶人文情操,使学生领悟古代先贤的医者风范[16],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会中医药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和网络越来越发达,媒体传播地位越发重要,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学校微信公众号、校报等媒体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宣传中医药膳饮食,建立学校传统文化网站,上传传统文化文章、教学音频视频等,营造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17]。以短视频、微电影、文章推送等形式,积极宣传传统文化理念、人文情怀教育等,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化熏陶。也可邀请传统文化专家做客网络直播间,拍摄中医大家授课网络小视频等,让学生切身感受专家名师的风采。运用网络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学校教师在上专业课时有针对性地穿插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启发学生思考。
借助校园活动、技能实训和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医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如邀请歌唱家、音乐家等到校演出,通过专家的人格魅力和精湛技艺,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追求。鼓励学生开设并参与国学交流、诗词歌赋赏析等社团,让学生将兴趣爱好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医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中医要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中医药自身的优势,通过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加强中医经典学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提高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