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框架与建构
——以打造技工教育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升级版为例

2022-10-11 07:17李忠跃许云珍欧阳河
职教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技工高质量专业

□李忠跃 许云珍 欧阳河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导和推动,2009年,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开启改革序幕[1]。三批试点专业31 个,院校191 所。2022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全国技工院校推进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实施方案》 指出,“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及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的人才培养方式”[2]。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民主、安全、老龄化和现代文化五大全球发展趋势[3],以及新技术革命、新冠疫情和大国博弈叠加,使我国技工院校发展所依赖的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应对挑战,201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到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并将培养什么人作为教育的首要问题;国家“十四五”规划作出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战略部署;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立法宗旨。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快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适应的一体化课程改革升级版。

一、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总体框架构建

(一)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代表性的表述有两种:一种是从行政部门的角度出发,如在教育部199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时任副部长周远清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另一种是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如学者王林等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一定人才培养思想和要求设计的、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人才培养框架或系统“[4]。一般认为,培养模式这个概念包括三层基本含义:一是建立在一定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基础之上;二是具有较为稳定的培养框架和程序;三是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什么是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笔者的观点是人才培养理念、课程、师资、设备设施和途径方法等全面现代化,人才培养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能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高质量学习需求。

(二)工学一体化课程为什么要向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升级

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有10 多年实践,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但是,在新形势下需要从三个方面升级。

1.解决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需要将“课程教学模式”升级到“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模式与培养模式是包容关系。培养模式涵盖面大于课程教学模式。过去强调课程与教学改革,与此相适应,提出了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精神过程中,因为课程教学模式涵盖面过窄,不能全面回答并有效指导人才培养的全部工作,所以必须从培养人的角度考虑人才培养问题,必须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将课程教学模式升级到培养模式。

2.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学有所教”升级到“学有优教”的培养模式。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过去基于“学有所教”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与“学有优教”的新要求相匹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必须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的期盼相适应。因此,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必须向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升级。

3.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需要将“外来”为主的课程模式升级到“本来”为主的培养模式。近代中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基本上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清末取法日本,民国时期承袭美国,新中国初期全盘苏化,1983年引进德国“双元制”,1989年引入北美的CBE。再往后,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课程模式相继引入我国。但是,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应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必须用中国理论指导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同时,我国技工教育有着70 余年的发展史,具有独特的教情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将课程体系从借鉴外来升级到立足本来,构建能够领跑世界具有中国特色的技工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三)模式构建依据与总体框架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至今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通用框架。那么,如何科学构建人才培养新的框架呢? 据笔者观察,培养模式和产品一样,都要经历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生命周期。为此,笔者以培养模式的生命周期为依据,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这个新框架的概念模型见图1。

图1 人才培养模式概念模型

1.构思:明确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使命与方法论。

2.设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各要素,包括专业划分与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本、课堂教学和学生评价。

3.实施:将设计转化为人才培养实施的真实过程,包括确定培养对象,配备师资队伍,开发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设备设施、实习企业、实训基地,编制学业考核与评价的工具。

4.运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维护、改进和淘汰。

二、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构思

构思是培养模式构建的首要环节。模式的主旨与立意,决定着培养模式的优劣。模式的其他环节,如设计、实施与运行,都以构思为依据,并受其制约。

(一)以“中国理论”为指导

以什么理论为指导,是模式构思的重大原则问题。笔者认为,模式构思必须以中国理论,尤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主张和观点花样翻新,多以西方的理论和观念为主。这种现象必须加以纠正。我国教育有着独特的历史和国情,孕育了立德树人、有教无类、五育并举、知行合一、因材施教、手脑并用等教育思想。中国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必须挖掘中国先贤职业教育智慧,用中国理论,而不是别的什么理论,指导中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在构建原则上,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既要合法,又要合理。合法性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原则的核心。合法性,是指模式构建要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构思合法、设计合法、实施合法和运行合法。合理性原则,是指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部分要合理。合理性即合乎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合理性看作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和合规范性的统一[5]。合理性原则是对合法性原则的必要补充。违反合法性原则将导致人才培养违法,违反合理性原则便将导致人才培养违理。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概念,是中国教育政策法规文件的核心,是建构培养模式的根本遵循。

(二)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培养人的时代新使命

培养什么人,既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又是培养模式构建的首要问题。过去一段时间,过度强调基于工作的学习,局限于对接企业某一岗位要求,着眼于零距离上岗,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技工院校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使命。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在内的综合协调发展。

(三)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怎样培养人的科学方法论

怎样培养人,涉及培养模式构建的方法论。笔者认为:一方面,必须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内在逻辑,把握技工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与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促进工作与学习的内在一致性与普遍联系性;另一方面,要坚持运用对立统一的矛盾律推进德智体美劳、课岗赛证、中高级工和预备技师、教学做等的一体化。

三、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培养模式设计包括哪些内容?笔者对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进行了工作分析。结果表明,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一般包括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课本开发、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五个关键部分。根据这五个关键要素,笔者设计人才培养的“蓝图”。

(一)需求导向的专业设计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对于学生而言,读什么专业关系到成为什么门类与层次的人才。专业划分过宽或过窄,都会影响未来就业;对于学校而言,专业关系到学校的服务面向、生源和兴衰成败;对于行业企业而言,专业关系到人才的类型和层次是否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我国技工教育先后经历了三种不同的专业教育。第一种是面向行业企业的工种教育。这种专业教育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模式”。第二种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接就业市场的专业教育。第三种是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以来面向未来职场的专业教育。面向未来职场的专业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工作和生活的学习。第三种专业教育,需要从“需求三角”,即从党和政府、企业、学生三者之间找到需求平衡点。

1.专业划分:技工院校的专业,按照生产劳动的性质、工艺技术的特征,或者服务活动的特点进行划分。专业划分应该符合学生应对快速变化的工作世界的需求,满足数智化时代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学习需求。

2.专业设置:学校设置专业应该以主管部门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分工为基础,以人社部门颁布的专业目录为依据,服务国家直接参与全球战略性科技产业竞争和区域产业发展战略性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市场需求,开设的专业有足够的生源,毕业生能够对口就业。优先设置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淘汰市场需求过剩专业,形成与当地产业结构基本配套,中高技衔接,以3—5 个左右专业群为主,其他专业为辅,校际错位发展的格局。

3.专业建设:按照专业集群、资源集成、管理集约的思路进行建设。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且生源充足的专业或专业群作为高水平主干专业建设,集中有限资源打造比较优势。

4.专业管理:建立专业动态调整与管理机制,开展专业评价,建立新兴专业,服务战略性产业专业的激励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学校专业调整的协调机制;专业发展动态调整的资金引导机制以及第三方专业评估改进机制。通过增设、淘汰或修订的方式,不断优化学校的专业。

(二)培养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我国产业技术工人培养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足和实践能力欠缺。究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学业评价几次“跑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培养规格却按照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行设计,课程体系则按照公共课、专业课进行设置,学业评价又采用以结果,而不是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一次又一次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笔者对课程体系进行矩阵对标分析发现,现行课程设置对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支撑存在三种情况:一是课程重复,即几门课程同时指向“五育”中的一个子目标,需要考虑课程合并;二是与“五育”关联度低甚至无关的课程大量存在,这样的课程需要剔除;三是五育并举目标虚置,即没有相关度高的课程支撑德智体美劳目标的实现,需要开设新的课程来支持这些目标的实现。矩阵对标分析表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一定要坚持以培养目标导向不动摇。

使用“五育并举”概念时,应区分“发展”和“教育”是两种不同逻辑。所谓发展逻辑,就是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来说的;所谓教育逻辑,就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等教育的角度来说的。发展逻辑是第一位的,应该侧重于发展。教育逻辑是第二位的,只有在厘清“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探讨“教育”问题。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文本的结构,方案设计重点讨论以下4 个问题。

1.五育并举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它由国家教育的培养方向目标、职业教育的类型目标、技工院校的层次目标和质量目标四部分组成。人才培养方向目标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类型目标是某专业领域的技能型人才;层次目标是中级工、高级工和预备技师;质量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是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笔者打破知识、能力和素质描述的旧例,创建了一个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规格新框架(见表1)。

表1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视角下的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规格框架

3.五育并举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件是课程。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的具体化。如果把学校比作“超市”,学生比如“顾客”;那么,专业只是商品分类的柜台,课程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课程的规划和设计能力是技工院校教师乃至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7]。

根据“五育并举”培养规格的要求,本设计打破公共课、专业课设置的做法,创新性地将课程分为德育课、智育课、体育课、美育课、劳育课五大类。五育之中,“德” 定方向、“智” 长才干、“体” 健身躯、“美”塑心灵、“劳”助梦想。“五育并举”是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普遍要求,但是,技工院校课程设置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技工院校学习阶段是受教育者学习生涯的重要时期,经过3—6年的学习后将进入企事业单位就业。下面就5 类课程分别做进一步讨论。

(1)德育课:从学生发展的逻辑看,“德”的发展指道德的发展;从教育的逻辑看,“德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教育。技工院校“德育”课程设置要严格按照主管部门的文件要求和技能人才的德育特点,加强理想信念、价值养成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道德成就职业生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培养,加强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职业精神、健全人格的教育,将其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真正成为技能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智育课:“智”的发展,是指智力、智商、智慧以及心智的发展。智育,指智力教育、智商教育、智慧教育、心智教育甚至是认知教育。这是技工教育的薄弱环节,需要重新认识和加强。“智育”课程设置,要立足于提高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智力与智慧。要增设对学生发展和职业生涯具有持久价值的人文科学和生活基本技能的系列课程。科技和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技能人才同样需要丰富的学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数字素养、自我管理和终生学习能力。

(3)体育课:“体”的发展是指身体发展。以教育逻辑来理解,“体”是指“体育”。体育不是身体教育,而是使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养成运动技能和运动伦理,可以解释为学生的运动发展。运动发展的终极目的是身体健康。“体”与“美”也相关,如身体美。体育课程设置,应该推崇健康的生活方式,认识到“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促进青春期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与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在增强身体素质的过程中磨练意志、升华品格。

(4)美育课:“美”的发展指艺术发展和审美发展,美育指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尽管艺术教育包含审美教育,但艺术发展主要指学生的艺术知识、艺术技能和艺术伦理的发展,而审美教育则不仅仅在艺术教育上会有体现,它同时在其他各学科教育领域也都会有表现。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塑造健全人格的基本方法。青春期是塑造人的心灵的重要阶段。要充分发挥专业教育优势,开设基础与专业并重的美育课程,让学生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职业美,培养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正确的审美观和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

(5)劳育课: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的发展即劳动意识、劳动能力的发展。劳育即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本义就是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实质和核心是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马克思在《资本论》 中说,“未来教育——这种教育对一切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都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8]。从本质上说,职业教育就是劳动教育,劳育课占总课时70%左右,与中小学劳育有根本区别。中小学往往有教育缺劳动,职业院校有大量劳动而缺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教育。劳育课开设以就业为导向,将过去的专业课纳入劳动课范畴,并开设劳育专题课。劳育专题课通过开设讲座,开展生活性、公益性劳动进行实施。专业课程通过专业劳动知识和专业性劳动技能教学来实施,重在培养学生的工作胜任力。职业院校劳动课要与专业学习对接,着力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提升劳动的专业技术含量,揭示劳动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劳动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强化专业实践劳动的真实性,加强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增强职业劳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掌握工作岗位劳动知识与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尊重劳动成果,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让学生学会建设世界,创造财富,塑造自己,实现梦想。

4.一体化的课程安排:近年来,技工院校的办学层次、类型、生源、服务趋于多样化,需要打破各个要素之间的壁垒,实现人才培养一体化。一体化是“一盘棋”观念的升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认为,工学一体课程的基本的特征是过程导向、工学融合和学生中心[9]。

一体化课程并非技工教育独此一家,而是共同趋势。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系开启一体化课程改革[10]。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亦是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还应用于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11]、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6]。技工院校课程一体化设计包括三个方面:

(1)工学过程一体化。对于劳育课,以职业技能标准及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为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1]。

(2)中级技工、高级技工和预备技师之学段一体化。将三个学段的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明确各学段课程目标与任务,避免课程重复与脱节,既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更能接力培养、贯通上下学段。

(3)“课岗赛证”一体化。“课”即课程,“岗”是工作岗位,“赛”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证”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课岗赛证一体化,就是将工作岗位技能要求、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内容纳入到课程中,达到“岗课赛证”融为一体,综合育人。

(三)以学习为中心的课本设计

课本类似于教材。教材是教师中心的产物。学生中心背景下,需要推进教材向课本转型升级。课本设计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意志,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转型升级的重点是:

1.由教材向学材转型:课本是以学为中心而不是以教为中心编写的,是将教师用书与学生用书合并的一种“新型教材”形式。

2.课本整体优化升级:主要包括学习内容、教学设计、图文编排、语言运用和意识形态5 个方面。

在教学内容上,第一,要“以需定学”。在满足党和政府、社会(企业)需求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学生感到课本的内容都是有学习意义的,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内在动力。第二,实现课本内容与现代化生产、社会生活和教育技术对接,与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接。第三,要尽可能精简教学内容,改变课本越编越厚、与课时不成比例的倾向。第四,要将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个性化、本土化结合起来。第五,坚持2—3年更新课本,避免学习内容陈旧过时。第六,提高课本对多样化生源的针对性,增强与“课岗赛证”的融通。第七,劳育课本的编写,可借鉴原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陈宇教授的观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12]。

在教学设计上,以“以学定教”。学习内容的组织,要合理运用学科导向、问题导向、心理导向和工学一体化导向等多种形式。学科导向主要用于学科知识类课本;问题导向主要用于问题解决类课本;心理导向主要用于情感领域的课本;工学一体化导向主要用于劳动课课本。

在编排方式上,一是根据需要采用并列式、串联式和螺旋式。学习内容属于并列关系的采用并列式安排教学内容;属于流程式的,采用串联式安排教学内容;属于螺旋式上升的,采用螺旋式编排教学内容。二是要提高课本的数字化、智能化学习的水平,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需要。三是将自助学习与帮助学习的内容分别标注,编写自助学习指导语,提高交互式学习资源比重。四是尽可能分开编写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五是将劳动实践性的内容编写成工学一体化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课本。

在图文编排上,语言运用应符合技工院校学生的阅读水平。文字表达尽可能简洁生动、引人入胜。合理使用图片,使用的图片应尽可能赏心悦目。

在意识形态上,提高思政的渗透性和有效性,体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关注性别平等和弱势群体,促进民族团结,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四)基于帮助学生“学会和会学”的课堂设计

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室或场所。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是获得全面发展的主渠道、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和“最后一公里”,课堂承载着造就人的重任;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是立身之本,也是高光时刻;对于学校而言,课堂是内涵建设的“枢纽”。课堂由人—教师和学生、课—教材及其教学辅助资源、场—学习空间环境、时—课时四要素构成。传统课堂以教师、教材和教室为中心,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在教,学生不一定在学;教师教完了,大量学生没学会,不会学。

帮学课堂是欧阳河主持研发的一种新型课堂模式。旨在革“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的命。现代脑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和青春期大学生发展研究,揭示了人类学习的器官是大脑,教学的本质是改变大脑,而大脑是通过构建认知模型来认识和应对外部世界的。所谓教,就是教师帮助学生构建认知模型;所谓学,就是学生在自己头脑中构建认知模型。因此,课堂设计的基本理念就是“帮助学生学习”。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和“会学”。为此,笔者从课堂结构、流程、方法和态度方面进行“四型二分,两环六步”的设计。这也可以称之为帮学课堂的四大支柱[13]。

1.课堂结构:“四型”,就是将课堂分为思政、认知、技能和行为四种课型。不同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和策略。所谓“二分”,就是在课堂结构上,对教学内容和时间进行两次拆分。第一次是将课程内容拆分为自学和帮学两部分。学生自学部分为30%左右,教师帮学部分为70%左右。第二次是将教师帮学的内容拆分为讲授和讨论或实践部分。讲授占40%左右,讨论或实践占60%左右。这种设计,体现了对不同学习内容的分类指导。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在学生自助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精讲、讨论和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高阶学习水平。

2.教学流程:所谓“两环六步”,就是将课堂划分为自助和帮助两个环节。自学、解惑、讲授、讨论、实践和评价六个步骤。这种设计体现了支持学习的策略和步骤,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发展水平。

3.教学方法:根据课型特点,灵活运用行为教学法、认知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心智模式学习法、群组学习法、虚拟实境学习和体验式学习法。根据需要,安排学生提取练习、间隔练习、交叉练习、总结提炼、自我解释和教别人。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和会学。

4.施教态度:教师必须具备助人为乐的情怀。教师具有关爱之心,才有可能去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才能对学生寄予高期望、与学生真诚沟通,诲人不倦。

(五)基于培养目标的模糊综合表现评价设计

人才培养的考核与评价,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从着力从区分等级到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14]。要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加强思想品德的表现评价。将智力发展、智商发展、智慧发展纳入评价与考核。将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纳入体育考查。把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评价。建立劳动清单制度,将生活劳动、公益劳动和专业劳动情况纳入劳动能力考核,工作岗位胜任力是劳育考核与评价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可以将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培养模式进行比较(见表2)。

表2 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培养模式比较

四、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实施是将设计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条件建设,包括学情分析、教学资源开发、学习环境创建、师资队伍配备、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等5 个方面。

(一)培养对象学情分析

不知学,何以教? 学情分析是“以学定教”的基础,主要是对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维特征、原有知识、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偏好、学习风格等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学情分析,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便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15]。

(二)开发现代化课程教学资源

主要是开发专业目录、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课本、课程资源、学生考核标准等。将设计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是一项浩大工程。完成这种转化,需要下大力气进行第二次开发。其中专业课程开发,执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编制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开发技术规程。

(三)创建有利于高效学习的环境

工作实践场所或实验、实习场所要能够满足学生工学一体化学习需求。学校布局、设备设施、教学场地都要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创建足够的理实一体化、工学一体化教室。

加快“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走人才培养覆盖面广、融合度深、效益效率高、具有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的数字赋能之路。技能人才培养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 等数字化技术全面融合,借助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撑平台,为教、学、练、测、评等人才培养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智慧支持。创建足够的智能化教室和数字化教学资源。

(四)打造卓越师资队伍

教师是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资源。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核心”是育人。因此,学校的技术核心就是教师怎么教及学生怎么学。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大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采取措施,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专业能力提升和教学能力培训,建设一支可以进行小班教学,德智体美劳各育教师结构合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

(五)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北京师范大学赵志群教授曾经提出观点: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实践[16]。“校企命运共同体”是指技工院校与区域主导行业的主流企业之间以协议形式缔约建设的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17]。实施中至少具备以下几种校企共同体中的3种:

1.产业学院。依托技工院校二级院(系)设立,实行校企“双元”育人。

2.协同创新中心。校企主导、政府推动,整合资源、创新组织,联系科研院所、社会中介机构等,依托优势特色专业,校企共同解决产业和区域发展中的关键性、公共性问题。

3.生产性实训基地。设在学校或企业,引领区域行业企业的技术发展。学生可以在基地学到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

4.企业新型学徒制、订单班。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模式,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共同培养学徒。订单班一般是企业提前一年左右,在相近或社会通用专业中选拔在校生组成“订单班”,然后学校按照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修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

5.混合所有制办学。混合所有制是由校企几种所有制成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所有制办学形式,具体形式可以是股份制办学、合作办学和合资办学等。

五、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运行

按照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完成条件建设以后,人才培养工作就可以正式运行了。运行中主要进行监督、诊断改进与完善。

(一)基于标准的诊断与改进

模式运行中的诊断与改进,笔者设计了12 条标准。其中7 条是最根本的,体现了与其他培养模式的不同之处,用* 号表示;另外5 条标准反映了培养模式的最佳实践,作为补充标准(见表3)。在评价实施中,应用单位需要进一步开发每一条标准的具体含义、理由和证据。

表3 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基准与标准

学校要营造一个全员参与、主动实施改进的氛围和环境,以确保改进过程的有效性。保证每一个培养环节严格地按照设计的方式进行,避免培养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偏差。一般步骤包括确定改进目标、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法、测定实施结果、正式采用等。

(二)以开放促完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培养模式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本着不忘本来、借鉴外来、面向未来的态度,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持续改进。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既接受国内实践检验,又对外开放,让东西方职业教育思想、制度和成果双向交流,汇聚发达国家的课改成果,吸收、改造全球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方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技工高质量专业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从技工到英雄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部分专业介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技工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