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冬宁
滚滚黄河万年长,绵绵华夏文明始。作为养育中华亿万儿女的母亲河,黄河自巴颜喀拉山北麓的一缕清泉缓缓流下,绕过九曲十八弯的河套平原,以万马奔腾之势从壶口瀑布倾泻而出,最终在长河落日的美景下汇入浩瀚的渤海。在这130多万平方公里的黄河流域内,黄河孕育出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更凝聚而成中国人民高尚的民族品格与夺目的时代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着重强调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其中第十二章提出要:“着力保护沿黄文化遗产资源,延续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黄河文化作为一种深邃博大、涵盖广泛的文化复合体,其概念非常丰富,既包括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经济成就、哲学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也囊括了文化概念中所包含的思想模式、情感模式和行为模式即民间信仰、道德规范和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从广义上来说,黄河文化是指黄河全流域的广大劳动人民在从事相关生产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就其主要特征来看,黄河文化具有起源性与延续性、开放性与包容性、正统性与典型性、创新性与象征性等核心特征,而这些核心特征又赋予了黄河文化重要的时代价值。
黄河文化具有起源性与延续性的特征。中华文明发祥于此,中华民族发源于此。正是在黄河文化的丰富滋养下,诸多区域文明中唯有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原文明绵延不断持续发展,最终成为华夏文明前身伊始。从旧石器时代的许家窑遗址、丁村遗址、下川遗址等,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遗址、中期的仰韶遗址、晚期的庙底沟遗址、龙山时代的陶寺遗址等,再到三代的二里头、郑州商城、殷墟、湖北盘龙城、郑韩故城、曲阜鲁国故城等,以及自秦汉以降的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隋唐长安城、隋唐洛阳城、北宋东京城等等,以上遗址不仅见证了整个中国历史绵延不断的持续发展,还反映了盛世文明的伟大记忆与历史成就。在这个漫长发展过程中,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一脉相承;城市、文字、青铜器、农业灌溉、畜牧养殖、宫室宗庙等文明要素熠熠生辉;夏商周三代文明礼仪承袭不曾断绝;儒、道、法、农、兵、商、墨百家争鸣;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代际有承;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尽显风华。可以说中华文明的众多元素,其根源均深植于黄河文化之中。
黄河文化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征。沿黄地区自古就是多民族和多文化的水乳交合之地。无论是最早中国的二里头遗址,还是恢弘雄伟的汉长安城,抑或是气象万千的汉魏洛阳城等,这些黄河文化主地标不仅见证了炎黄时期多部族的融合、秦汉时期汉民族的形成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多民族的交融,更蕴含着“尚和合”“求大同”民族文化认同和主流意识。最终形成了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黄河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纽带。“邦畿千里,维民所止”,从先秦时代起,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就是在各族先民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开拓中奠定了蓝图。黄河文化恰恰能凸显各民族共同开拓中华疆域的悠久历史。通过对重大考古遗址的展示与挖掘,能够充分证明黄河流域的中原先民与边疆民族是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核心、凝聚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通过梳理黄河文化可以将众多见证民族融合、开疆扩土的重要沿黄历史遗迹加以系统保护、重点展示与有效传承,让中华儿女都深刻感受中国“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光辉历史。
黄河文化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统性和典型性的特征。中国作为以农耕文明为底色的文明复合体,发达的农业经济是黄河流域始终处于中心地位的重要支撑。依托先进的生产力,黄河文化发展出了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思想传统,创造了代表当时中国最先进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文明成就。以能代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最高发展水平的都城遗址来说,无论是考古发现可能是黄帝之都的双槐树遗址、尧都的临汾陶寺遗址、大禹之都的登封王城岗遗址,还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丰镐、洛邑,都是说明自传说时代自夏商周都居于黄河中下游的相关流域,证实了黄河文化长时间占据中华文明的发展主流地位。此后直至北宋灭亡的千百年间,汉唐时期西安洛阳双京闪耀,五代北宋开封异军突起,历史时期中华文明最具正统性的文化象征大都孕育于黄河流域。从典型性来看,黄河文化可谓是集传统文化精华之大成者。无论是传统哲学的儒家、道家、法家、佛教思想不断碰撞而迸发出的思想火花和经典著作;还是文学方面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百花齐放;亦是秦始皇陵、万里长城、大运河、郑国渠等宏大工程;抑或是“汉字”“河图洛书”“四大发明”“二十四节气”等伟大创造,都是黄河文化汲取各地优秀传统文化书写在中华大地上的璀璨篇章。可以说黄河文化用自身的正统性和典型性时时刻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呼吸命运。
黄河文化具有明显的创新性与象征性的特征,其在数千年绵延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不断吸收各地的先进文化和生产经验并加以转化。古代文献就记载了嫘祖发明桑蚕养殖技术,仓颉创制文字,黄帝造舟车作《黄帝内经》并教人民顺应四时播种百谷、驯化鸟兽等诸多发明创造。而反映在古代遗址方面,无论是巩义双槐树遗址的桑蚕牙雕,还是襄汾陶寺古城的古观象台,抑或是登封王城岗、新密古城寨的城壕布局和版筑技术,以及之后偃师二里头的“井”字型道路布局、都城规划、绿松石龙形器和青铜冶炼技术,这些重要考古发现都力证黄河文化是在不断创新中赓续着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从象征性特征来看,黄河文化还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第一印象。以文字的发明发展为例,早在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舞阳贾湖遗址就出土发现了最早的契刻符号,之后安阳殷墟又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系统性文字体系——甲骨文,随着商周金文到大篆再到秦始皇时期“书同文车同轨”的小篆出现,以及世界首部字典许慎的《说文解字》的横空出世和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可以说汉字文明每一次最具象征意义的历史节点产生于黄河流域,孕育自伟大的黄河文化。可以说,黄河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不断吸收外部优秀文化融合创新的产物,其亦是中华文明不断更新自我、奋力创新的具象表征,更是我们坚定自信的文化之光。
综上所述,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事关中华文脉的绵延赓续,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加强对黄河文化的保护、弘扬与传承,不但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所蕴含的巨大价值更是中华民族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彰显中华文明、增进民族团结的时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