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记者许幼飞
“突突突……”初夏,挖掘机的轰鸣声响彻巫溪县上磺镇四湾村。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四湾村建起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了610亩土地,准备将其打造为稻香产业田。
只见四湾村党支部书记罗品全,这位皮肤黝黑的汉子,戴着草帽,穿着筒靴,深一步浅一步地穿梭在泥泞的田间,紧盯工程进度,豆大的汗滴不时从他的额头划过。
罗品全的履职尽责,既源于自己村党支部书记的身份,也是为了兑现自己履职时的承诺。
全村发展黄花梨600亩,并加大管护力度;提升集体收益指标,力促光伏发电、水产养殖集体经济项目收益在今年超过5万元……
在峰灵镇大树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公示栏里,张贴着《峰灵镇大树村党支部书记履职承诺书》。
这份承诺书虽只有两页A4纸,却承载着大树村党支部书记的使命和村民的期待。在一项项承诺中,具体金额、惠及人数等信息都被写得清清楚楚。
先承诺再做事,其背后是巫溪县委组织部推出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承诺制度。
“一方面,群众不仅看你当选前怎么说,更要看你当选后怎么干;另一方面,‘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需要村干部带领群众真抓实干、见到实效。”巫溪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谢桂芳坦言,如果不把换届后村(社区)“两委”班子的责任压实,三五年后可能还是“山河依旧”,群众就会怨声载道。
于是,巫溪县委组织部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承诺制,把工作任务项目化、清单化,并从“明责、督责、考责”3个方面确保兑现承诺。
在“明责”上,将履职承诺作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收集村民群众意见需求形成承诺事项,并层层审定进行公示;在“督责”上,每季度采取“实地督导+集中述职测评”的形式,由乡镇(街道)组建评诺督导组,深入一线进行实地考察;在“考责”上,将4个季度履职承诺得分情况,按照60%的比例计入个人年度考核成绩,并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对履职较差的采取组织措施。
“十里龙坪稻米熟,禾生陇亩黄金粒。”走进古路镇龙坪村,阵阵稻花香扑面而来,绿色的稻田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趁着好天气,一场特别的“稻田摸鱼”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
古路镇龙坪村党支部书记冉鹏(左一)组织召开院坝会
众多游客撸起裤腿、手拿小渔网,或在岸边摸索,或在田间如“地龙穿梭”,寻找藏在水田里的稻花鱼。虽然浑身上下被泥水浸透、身上满是泥泞,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参赛的热情。
龙坪村党支部书记冉鹏站在一旁,眼里满是笑意。
龙坪村是传统水稻种植区。两年前,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流转200多亩土地集中建设“百里稻田”。由于种子优化、农药减少、管理到位,绿色生态的龙坪大米逐渐在市场上打出了名号。
“市面上的大米一般都卖两三元一斤,但我们的大米能卖到7元一斤,乡亲们都说要好好跟着村党支部干,把大米卖得更远更好。”冉鹏称,“村民的期待,给了我很大压力。”
在距离龙坪村18公里外的上磺镇红岩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善虎有着同样的感受。
得益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红岩村的脆红李和红岩香米名声在外,红岩香米还获评“重庆十大好吃大米”。“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红岩村的产业整体上还是比较单薄。”李善虎称。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们围绕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承诺,最关键的是如何推进产业振兴。”经过思考,冉鹏和李善虎决定走农旅融合发展的产业振兴之路,并将其写进自己的《履职承诺书》。
为此,龙坪村启动建设农旅融合项目,规划建设龙坪生态观光园;红岩村举办了脆红李采摘节,还通过网络直播种水稻,五花八门的活动让村庄热闹起来。
“去年李子成熟时,有游客专程从陕西、湖南等地开车过来买,短短几天就卖了20多万元。”李善虎笑道,“我们将做好规划,持续推动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和冉鹏、李善虎不同,柏杨街道新华社区党总支书记杨俊有着另外的操心事。
位于巫溪县新城地段的新华社区,征地拆迁任务重、矛盾多。“特别是刘家花园遗留问题复杂,解决起来难度很大。”杨俊称。
刘家花园板块开发潜力大,但由于历史原因,这里违规建筑多,有的居民私自建房,一住就是四五十年。
一边是城市发展需要征地拆迁,一边是数百名居民的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新华社区工作人员夹在中间很是为难。
越是“硬骨头”,越要啃下来。“全力配合街道搞好征地拆迁工作,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这是杨俊作为一名党总支书记给组织和居民作出的承诺,也是他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给自己下的“死命令”。
踏勘现场、入户走访、召开院坝会……经过数十次的奔波,居民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这让杨俊看到了曙光。他说:“这个问题一时半会儿想要解决并不现实,但我既然承诺了就会尽自己所能,磨也要把它磨下来。”
解决刘家花园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正逐步推进,七安安置区房产证办理工作也已启动。
“七安安置区住房已交付4年了,却一直没有办理房产证。”杨俊称,“我们从办理这个安置区住房的房产证入手,组织全部安置户进行前期登记工作,让居民看到了我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春节前夕,白鹿镇大坪村某个农家,院坝里搭起雨棚,墙角的灶台冒着热气,室内十几张桌子摆放得整整齐齐,很多村民站在一旁观看却不落座。
这是村民陈某操办的一场宴席,办酒的理由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离家3年的妻子回来了。
白鹿镇村民苦“无事酒”久矣,而陈某办的酒就是典型的“无事酒”。
“办酒理由五花八门。前几年,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里,几乎天天都有人办酒。”一位村民袒露心声,“办酒是要收礼的。别人办自己不办,岂不是亏大了。所以,大家没事找事都要办酒。”频频开席的“无事酒”,加重了农民负担,败坏了乡风文明。
为了刹住这股歪风,白鹿镇将整治“无事酒”写入村规民约,并将其作为“硬任务”纳入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履职承诺当中。
2021年10月23日,一条整治“无事酒”的通知在白鹿镇各微信群里被转发。
但这颗“炸弹”,却并没有激荡起太多涟漪。
村民们觉得这次应该和以往差不多,说一说就过去了,并未当真。
陈某也不信会来真的。年关将至,他悄悄张罗起办酒的事宜。令人惊讶的是,当天一早,数名镇村干部不期而至,他们一边劝说前来赴宴的村民,一边劝说陈某放弃办酒。
坚决的态度不仅让陈某无计可施,也让其他人看到了白鹿镇整治“无事酒”的决心。
截至目前,白鹿镇共整治“无事酒”1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