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静 吴冕 孙雅馨
民国时期,大学普遍重视出版活动,把出版工作视为培养人才、改进教学、提升学术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一环[1]。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在民国时期的出版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从学生、教授及各种社团,到院系和专门研究机构,纷纷创办各种刊物,无论是综合性学报还是专业性学术期刊,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准。北大图书馆馆藏的民国时期北大创办的刊物种类繁多、各具特色,通过系统梳理形成101种刊物的详细目录,按照不同类别对这些刊物进行整体量化分析,可以初步揭示和阐明刊物蕴含的内容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民国社会史及北大历史。
民国时期的大学出版可以上溯到晚清,但晚清到民国时期大学出版的历史演进、社会价值以及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1]。有关民国时期大学出版的研究虽有些史料梳理、专题研究类的文章,但总体来看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对于大学出版物的研究及历史贡献等方面的论述也明显偏弱,尤其针对某一大学的全部刊物进行系统研究的更是甚少。民国期间,北大创办了不少闻名国内外的刊物,如中国最早的大学校刊《北京大学日刊》、蔡元培先生主持下创办的《北京大学月刊》、有民国时期最好学术刊物称号的《国学季刊》、学生创办的知名刊物《新潮》等,都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刊物,一直是北大学术及历史研究等领域至关重要的参考资料。经前期文献调研可知,学术界对于北大创办的某一种期刊或有研究,但较系统、完整地梳理北大创办的所有民国期刊并分析刊物特征及阐明其价值与作用的较为少见。因此,本文基于北大图书馆馆藏,对北大创办的民国刊物进行目录式整理与揭示。
民国时期出版的刊物既多又杂,系统梳理某一主题的刊物颇为不易,首要的难题就是如何界定刊物范围。关于民国时期北大创办刊物的界定标准如下:
(1)时间范围。民国时期,即1912—1949年。北大图书馆收藏最早的北大创办刊物为北大留日学生编译社主办的《学海》,创刊于1908年,时为晚清,现仅存创刊年2册,且馆藏北大晚清创办刊物仅此1种,又未在民国时段范围内,故未收录。
(2)编辑者界定。民国刊物创办者的情形亦较为复杂,此次收录主要依据为创办编辑者的名称中明确有“北京大学”“北大”等字样的机构或团体,包括北大各院系,北大各相关团体和社团、北大校友组织等,兼及或为北大人组织创办,或与北大各机构、团体及北大人合作共同创办的刊物。这里所说的“北大人”,主要指创办刊物时在校的北大学生和教师。其他因资料缺乏或暂未研究明确的,如只有通讯处设立在北大或只在北大印刷而无法查证编辑者与北大之间关系的,如《佛心丛刊》等,则暂付阙如。
(3)“创办”释义。所谓“创办”,即主要着眼于北大参与刊物的创刊,而非接续或刊物存续出版。之所以确定这样的刊物范围,一是考虑到民国刊物繁杂,如不作进一步限定,研究涉及范围则过于宽泛,不利于具体推进;二是创刊刊物本身可以反映出很多信息内容,对于了解刊物创办目的、历史渊源及其内容等都具有更大的价值。如《新青年》,虽与北大有着密切关系,但该刊是1915年9月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发展而来,1916年9月第2卷第1号起更名为《新青年》,且在第2卷第6号出版时,陈独秀受蔡元培礼聘,加入北大,任文科学长,将《新青年》也迁至北京出版,故未收录。
(4)刊物类型限定。民国时期北大创办的刊物类型,暂限于北大图书馆馆藏已编中文民国期刊,而未涉及民国图书和民国报纸,如《桥梁工学》《北大生活》等根据现有馆藏编目信息,亦未纳入。
北大图书馆藏有万余种民国刊物,根据上述民国时期北大创办刊物的界定标准,再参考郭建荣的《老北大出版物述略》[2]文章和姚远的《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3]一书,梳理出民国时期北大创办刊物馆藏整体情况,共101种,309册(合订本)。
迫于社会局势动荡不安,民国时期北大校址几经变迁,数次被迫取消或与其他高校合并。在1927—1930年、1937—1945年,北京大学先后变更为京师大学、北平大学,又与其他高校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这一时期创办出版的刊物相对复杂,虽有些刊物是以联合大学校名为编辑者,也许北京大学是其创办者之一,但具体创办是否属于北大,尚无法获得详细资料进行确认。特别是1937—1945年特殊时期,哪些民国刊物为北大出版物存在一定争议,研究者存有不同看法,虽然已发表的期刊论文和出版图书中,明确列出北京大学1937—1945年刊物出版情况,但这段时期,位于北平的“北京大学”实属伪北京大学。其所创办的刊物应为伪北京大学刊物,目前所知刊物包括:《北京大学工学院新闻》《北大化讯》《北大文学》《农学季刊》《农学月刊》《北京大学农学院气象报告》《国立北京大学医学杂志》《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论文集》,以上8种刊物亦暂未列入目录统计。
北大图书馆藏民国时期北大创办的百余种刊物,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内容涉及广泛,有以时事为主的评论刊物,有以学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报和专业学报,也有纪念性、普及性、娱乐性的应时刊物[2],从刊载内容、创办者身份、创办时间等不同角度加以量化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从不同层面了解每种刊物的内容、特点和价值。
民国时期北大创办的101种刊物内容涉及各个方面,有报道时政消息、评论社会政治、宣扬革命运动、讨论学术研究的,也有记录校园生活、北大校史、纪念活动的,还有文学创作等内容,以刊载内容的主要侧重点为依据进行初步分类,大致可分为时政进步类、学术研究类、北大校史类、文学艺术类、其他综合类5种,如表1所示。按现有学科分类属性来看,这5种类型包含的百余种刊物涉及的学科范围也非常广泛,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等各学科领域,结合当今北大学科发展现状可知,学术刊物与学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表1 北大创办刊物按内容分类表
其中,时政进步类刊物涉及历史、政治等学科。民国时期政局混乱,北大师生利用刊物表达政治观点、宣传革命思想、唤起民众觉醒,积极投身到社会革命当中。这些刊物内容主要包括历史事件记载、政局时事评论、进步思想宣传、革命运动开展等,翔实记录民国社会的真实现状,为政治、历史等学科留下了珍贵的史实资料,为研究民国社会史、革命史提供了重要参考文献。
学术研究类刊物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几乎囊括所有学科门类,主要包括数学、物理、音乐、美术、地质、社会、经济、国学、教育、化学、管理、政治、历史、农业、工程以及医学等,可见民国时期的北大十分重视学术期刊的创办,也充分体现了当时北大蓬勃且自由的学术氛围。通过刊物发表学术观点、讨论新方法、引介新理论,学术研究得以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为后人了解当时北大各学科情况保留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其中,如国学、数学、物理、史学等学科刊物影响尤其深远,对北大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北大校史类刊物涉及历史、新闻等学科,详细记载民国时期北大发生的各种事件,不仅包括学校行政、学术消息、教学举措,还涉及学生开展的大量活动等,是十分宝贵的校史档案。民国期间北大发生的重要事件几乎在校史类刊物中都能找到其历史记录,是后人研究北大历史极为重要的第一手参考资料。
文学艺术类刊物以文学类为主,涉及民间歌谣、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其中有些刊物是借助文学创作反映当时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感受,有些刊物则有助于了解和学习新思想、新文化,对于研究当时的文学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影响着北大文学艺术学科的发展。
其他综合类刊物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有些刊物内容涉及跨学科领域,不能单以某一学科属性归纳,有些则无法归属到上述4种类别当中,如《北大广东同乡会年刊》《北京大学四川同乡会会刊》,亦为其他综合类。
以上5种相对粗略的内容分类和学科分析,主要是基于各种刊物创办宗旨和主题内容做出的一种简单揭示,方便从整体上把握北大创办刊物的总体情况,了解刊物主要内容倾向,也反映出当时刊物的真实面貌。
从内容分类结果可知,缘于当时民国社会时局和背景,北大创办的时政进步类刊物最多。民国时期,社会局势动荡不安,政权数次更迭,又历经五四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等特殊历史时期,北大在动荡之中不断遭到摧残。因此,北大师生十分关注时事政治和国家命运,不仅积极参加革命运动,还通过大量刊物进行爱国反帝宣传活动,对推动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次,作为一所知名大学,北大在学术研究方面也一直保持引领作用,创办的专门学术类刊物多达28种,涉及的学科领域也非常广,这些刊物对于了解北大过去和当今的学术研究及学科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另外,记载北大历史类的刊物数量也不少,位居第三。从内容分类对比可看出,当时北大创办的刊物主要关注三大主题内容,即时政、学术和校史。
民国时期北大创办的百余种刊物,创办者身份类型较为多样,有学生发起创办刊物的,如邓中夏、傅斯年等;有学生组建社团编辑刊物的,如励进社、猛进社、潜社、火星社、译学社等;有学生组织成立编委会创办刊物的,如学生会、委员会等;有学术团体、研究会、学会等编辑出版刊物的,如地质研究会、造形美术研究会、政治学会、数理学会、歌谣研究会、音乐研究会等;有院系组织出版刊物的,如法学院、经济系、文学院等;也有教师组织创办刊物的,如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还有诸如报刊社、编辑部、秘书处等机构编辑出版刊物。以刊物创办者身份分类,大致可分为学生、教师、社团、学会、院系、机构6个类别,如表2所示。
表2 北大创办刊物按创办者分类表
其中,北大学生在刊物创办中表现十分活跃,他们以刊物为媒介,积极投身于民国社会发展、革命运动和学术研究当中。组织创办刊物的学生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主办《国民》的邓中夏、许德珩,邓中夏为学生救国会负责人,是李大钊直接教育和培养的进步力量代表,利用刊物向全国人民进行爱国反帝宣传;北大文学系、英文系、哲学系的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顾颉刚等,在《新青年》影响下,受周作人讲授的欧洲文学史启发,创办《新潮》,积极倡导新文化,有力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从参与主办刊物的学生来看,他们或为积极的革命分子、进步力量的代表,或为学术研究中的佼佼者。
民国时期北大教师创办刊物与学生相比并不算多,但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如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先行者和蔡元培、胡适等教育文化界知名人物,他们通过创办刊物表达和宣传各自的观点主张,无论是时政革命的,还是学术研究的,刊物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这些教师不仅是对学生影响最重要的关键人物,也是革命运动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助推者,对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民国时期受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特殊历史事件和关键人物的影响,北大学生纷纷建立各种社团。学生社团聚集有志青年,创办的刊物也充分体现了建立社团的目的和刊物宗旨。刊物具有革命性、学术性、生活性,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4]。
民国社会虽长期处于分裂和动乱之中,但北大学术研究及学术刊物出版并未间断,无论是院系还是专门成立的学术团体、研究会和学会,都积极致力于学术问题的探讨、专业观点的发表、先进理念的引进。从1919年起到1948年间,陆续创办出版不同的学术刊物,涉及学科领域特别广泛。
民国时期北大创办的刊物,从创办者身份对比来看,机构所占比例最大,创办刊物种类较多,这缘于机构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编辑社、宣传股、秘书处、纪念会、编委会等各种团体组织。需要说明的是,真正创办刊物最多的群体其实是北大学生,他们除了以个体的学生身份参与创办刊物外,还组建各种社团,以社团等组织的名义出版刊物。由北大学生们参与创办的刊物多达39种,大于总数的三分之一,内容涉及时事政治、革命运动、学术研究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出北大学生积极要求进步的态度、主动投身革命的精神、强有力的爱国救国意识以及学术上的钻研精神,这些刊物对于促进民国社会的发展、先进思想的传播、革命运动的开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民国时期北大创办的刊物创刊时间范围主要分布在1917—1949年,除1927年、1938—1944年的特殊年份年外,北京大学每年都有新的刊物诞生,如表3所示。统计刊物创办的时间范围及数量,有助于以时间节点分析不同时段创办刊物的特点。
表3 北大创办刊物按创刊时间分类表
民国时期北大刊物创办的时间点,受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和北大自身影响很大。民国期间,社会政权不断更迭,长期处于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革命斗争中,北大在动荡之中屡遭摧残,经历也非常复杂。奉系军阀攫取北京政权后,于1927年悍然宣布取消北大,与北平其他8所国立大学合并为京师大学校,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先将其改为中华大学,复改为北平大学,复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北大学院,1929年北京大学宣布自行复校,国民政府于8月6日将北大学院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京大学奉国民政府令南迁至长沙,与清华大学、天津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临时大学迁往昆明,4月2日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迁回北京,于1946年正式复学[5]。民国时期北大刊物的创办时间节点、存续时长及出版周期都或多或少受到当时社会背景、时局变化及历史事件的影响。
从刊物创办时间分类对比图(图1)中可以看出,自1917年《北京大学日刊》创刊起,北大几乎每年都陆续有新刊物创办。《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周刊》除在抗战等特定时段停刊外,前后接续出版基本贯穿于整个民国时期,是存续时间最长的刊物。但北大刊物的创办受当时民国社会时局的影响十分明显。1927年7月,北大被宣布取消,与北京其他大学合并为京师大学校,这一年北大无创办出版的刊物。另外,1932年刊物出版数量增多且达到峰值,时值“九·一八事变”之后,事变激发了北大师生爱国和抗日的热情,纷纷出版各类刊物宣传抗日精神、唤起民众觉醒。此外,1937—1945年,北大南迁昆明,与其他高校合并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除伪北大刊物外,这一阶段并无单独以“北京大学”名义创办的刊物。
图1 北大创办刊物按创刊时间分类对比图
纵观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创办的百余种刊物,虽有民国的时代印记,但也具有北大的自身特征。期刊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传递信息的任务,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期刊,担负着不同的使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北大创办的百余种刊物,记载了民国社会和北大历史,展现了当时社会和革命运动的历史面貌,反映了北大学术研究水平和发展历程。通过整体分析刊物的内容特点,可以提炼出民国时期北大创办刊物的价值与作用,借助刊物自身的栏目设置、出版周期、载文作者等信息特征,揭示刊物的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为研究民国社会史、革命史、北大校史、出版史等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民国时期北大创办的101种刊物,成为北大师生思潮学派、政治观点的表达阵地,也成为各种力量整合重组以影响社会的重要手段,师生们期望通过著文写作影响国运时局[6]。当然作为一所大学,也少不了学术研究和校史史实的真实记载,刊物蕴含的内容史料极其丰富。
3.1.1 促进社会发展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创办的百余种刊物记载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现状,并在争取民族利益、促进社会向前发展、民主进步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民国时期独特的时代背景所决定。如《新潮》和《国民》积极宣传新思想与民主思想,刊载大量宣传社会民主、进步的文章,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4]。其中《新潮》积极倡导新文化,提倡伦理革命、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有力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国民》专辟“国内外大事”栏目,邓中夏发表数篇文章开展反日爱国宣传,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李大钊发表《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等文,邓中夏、许德珩、高君宇、黄日葵等人受李大钊及《国民》杂志的影响,纷纷成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阶段的基本力量[7]。这些北大人及北大刊物,为推动当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3.1.2 推动革命运动
民国时期北大创办的百余种刊物包含大量进步刊物,作为宣传革命理论、介绍先进思想、团结人民、揭露和打击敌人的锐利武器,这些刊物在传播革命真理方面有着巨大的功绩。民国期间,北大师生不仅亲自组织参加革命运动,还十分重视发挥革命报刊的作用。如北京大学非常学生会创办《北京大学示威运动专刊》,以“为挽救中华民族的沦亡,为唤起被压迫人民的大团结”[8]为创刊目的。这一刊物翔实记录了北大学生争民主、争自由的英勇斗争史实,对学生运动的发展做了方向性规划,不仅对北平学生运动起到了引领作用,对现代中国革命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再如《每周评论》,刊物的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9],与五四运动紧密结合,设有“山东问题”“对于北京学生运动的舆论”等专号[10],热情宣传反帝反封建主张,歌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1]。这些记载对研究革命运动与革命历史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1.3 引领学术研究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创办的百余种刊物中有28种学术类刊物,涉及学科范围广泛,涵盖了各学科领域。可见,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十分重视学术期刊的创办和出版,也充分体现了当时北大的学术氛围。期刊中包含的丰富科研成果、学术体制、教学理念,足以反映当时学科研究现状、水平、进展和趋势,是后人研究学科历史的重要材料[12]。如北京大学数理学会创办的《北京大学数理杂志》,以研究数学、物理为宗旨,为同学们提供共同研究的平台,主要以发抒心得,交换智识,增进研究数学物理之兴趣为目的[13]。该杂志对了解当时国内外数学、物理学界动态和学术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是我国最早比较完整地向国内介绍外国数学学术团体的刊物[14]。再如《国学季刊》,其发刊宣言在当今仍具有指导意义,被学界称为“国学研究大纲”“国故学上的空前伟论”[2],刊物所载部分文章如王国维的《五代监本考》、顾颉刚《郑樵著述考》等时至今日仍具有参考价值,为研究民国时期国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3.1.4 记载北大校史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创办的百余种刊物除了学术性、进步性外,还有记事性,其中涉及记载北大校史类的刊物多达22种。这些刊物记载了北大在民国期间发生的各类事件,涉及学校行政、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等各方面情况,是后人研究北京大学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当今许多研究民国史、高等教育史、北大校史、北大人物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即使是撰写亲身经历的回忆录,也要借助这些旧期刊来回溯过去,真实还原那段时期的历史。如校刊《北京大学日刊》及接续出版的《北京大学周刊》,不仅报道北大行政及学术消息,发布上级训令及学校文件,通报新到图书,还登载北大的各学科课目、学校设备和集会通知等内容,并且刊载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章程、宣言通告、会议记录等重要文件。凡是民国期间北大发生的重要事件基本在《北京大学日刊》等刊物上都能找到其历史踪迹。它是当今学者查找民国时期北大历史资料和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相关情况的重要来源,也是研究中国现代教育史、文化史、社会史的重要文献。
民国时期北大创办的百余种刊物本身所承载的信息内容,包括栏目设置、出版周期、载文作者等都具有不同特点,反映出民国时期刊物出版的特征,也体现了北大创办刊物的特色,从中可以看出北大创办的百余种民国刊物的质量及其社会影响力。
3.2.1 刊物栏目设置
民国时期北大创办的每种刊物,都有明确的办刊宗旨和创刊目的,并发表创刊词,刊物的栏目设置与刊物的主旨和学科属性息息相关,刊物载文也力求切合每个栏目设置。刊物也多有明确的宣传和受众群体,有些刊物还带有明显的、鲜明的思想倾向。其中,学术性刊物的栏目有按载文内容设置的,但多以刊文类型设置。刊物栏目一般包含专题问题论述、学界消息报道、学术观点讨论、先进思想引介等。时事政治类刊物的栏目一般包含历史纪实、时事评论、杂感杂谈、专载特载、主张思想的介绍和宣传等。如学术类刊物《国故》,旨在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以研究学术,推求真理为主旨[15]。栏目分九门:通论、专著、遗著、艺文、杂俎、记事、外稿选录、著述提要、通讯,内容偏重于对先秦诸子百家典籍的考据论证。该刊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贡献。再如政治类刊物《政治生活》,刊物使命是“要领导全国国民向:奋斗反抗的政治生活走!”[16],辟有评论、特载、杂感等栏目,以刊登时政评论为主,积极宣传中共的革命纲领和方针,用马列主义观点点评时事,对提高党员、进步分子的斗争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
3.2.2 刊物出版周期
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内忧外患不断,北大屡遭摧残,导致北大创办的民国刊物多有停刊、复刊、改刊的经历,刊期不稳定,出版周期不固定,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停刊、复刊此起彼伏,有些停刊时间和停办原因则不详[17]。如《歌谣》,该刊为周刊,每月出版四期。1925年因北大研究所将歌谣列入《研究所国学门周刊》,因而不再单独出版,后于1936年4月北大恢复歌谣研究会,遂重新复刊,后又因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而停刊[18]。再如《北大半月刊》,北京大学学生自治会编辑出版的公开刊物。1948年3月20日出第1期,宗旨是“藉这个小刊物,把我们的声音带出学校去,把我们的不平,把我们的渴望和要求,诉说给全国的人民”[19]。因该刊文字较为激烈,违背当时统治者的意愿,1948年9月被迫停刊,共出11期。民国时期北大出版的刊物刊数本就不多,加上出版周期不定,又因革命运动、北大校址的变迁,能保存至今的实属不易。
3.2.3 刊物载文作者
民国时期政局变动频繁,思想文化不断碰撞,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充分认识到刊物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创办刊物、刊载文章影响政局态势、社会发展、革命运动和学术研究。从民国时期北大创办的百余种刊物可以看出,刊物的创办者、编辑者乃至载文文章的发表者,既有民国社会革命运动的领导者,也有思潮学派的发起者,还有学术研究的先行者,更有进步力量的代表者,诸如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周作人、邓中夏、傅斯年、钱玄同、高一涵、沈尹默、顾颉刚等,可谓名人大家云集,师生相得益彰。北大这些文化名人办刊,社会影响力很大,利于思想的传播和宣传,办刊效果显著,也正是这些期刊担负着引领风尚、影响社会舆论的作用,对于中国文化革命的胜利进而推动中国政治革命的成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6]。如《每周评论》,表现出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倾向,先由陈独秀主编,后由胡适主编,主要撰稿者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周作人、高一涵、张申府、王光祈等。再如《北京大学月刊》,办刊目的即:尽吾校同人力所能尽之责任;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习;释校外学者之怀疑[20]。刊文作者包括:校长蔡元培,法科教授陈启修、马寅初,文科教授陶履恭、朱希祖、钱玄同、陈汉章,理科教授王仁辅、丁绪贤、冯祖苟、何育杰,工科教授陈世璋等,充分体现了北大创办刊物的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从刊文作者统计可知,还有众多北大学子也纷纷动笔刊文,不仅对社会而且对个人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北大图书馆藏民国时期北大创办的百余种刊物,无疑是考察民国时期北大和当时社会的一个重要资料库,掩藏在历史尘埃中的事实,往往不得不从故纸堆里去找寻[1]。这些刊物或与北大校史有关,或与北大学生有关,又或与学术研究及当时社会发展历史有关,一直都是研究者珍视的民国文献。经过较为系统、完整地初步梳理,整理出的这101种民国时期北大创办的刊物,为研究者提供了初步的资料目录辑要,鉴于篇幅有限及刊物体量庞大,后期将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研究,以期更好地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文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