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炳政
(洛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正在重构教育生态系统。后疫情时代,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获得普及应用,学生学习形态因此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学生学习边界形态演变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3]。有研究基于“积极”视角探讨了泛在化学习、无边界学习等学习边界延展对学生学业发展的促进和易化;有研究基于“消极”视角探讨了手机滥用、网络闲逛等学习边界破防对学生学习的侵犯和妨碍;有研究基于“融合”视角探讨了“游戏中的学习”或“游戏式学习”等学习边界溢出或渗入对学生学习的潜在影响。
文献分析发现,当前学生“学习边界形态”相关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多以“学习后效”为出发点或落脚点,较少同时关注学生在不同生活领域的综合后效;二是主要关注学习边界内外的单向或单维影响,相对缺乏双向、多维互动分析。也就是说,目前针对学生“学习边界形态”结构与多维后效认知仍然不够全面、清晰,不利于有效指导学生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积极适应和健康发展。究其原因,缺乏整合性理论分析框架可能是桎梏之一。本文基于社会生活数字化重塑现实和跨学科理论成果提出学生“学习边界糊化”理论模型,旨在基于此理论视角系统解析当代学生学习边界形态演变的内在机理、因果机制、应对路径及未来研究前景,以期促进学生生活和谐与全面发展。
“学习边界糊化”概念直观概括了学生学习边界现状,具体指学生学习与非学习生活借由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在时间、空间及感知上相互交错、渗透与融合的现象。此概念具有三重理论根源,详述如下。
工作边界理论认为,员工工作与非工作(如家庭)两个生活领域之间由边界(时间的、空间的或心理的)相隔,边界两侧个体生活角色不同,一种角色跨越边界渗入另一领域会引起角色冲突(如工作-家庭冲突和家庭-工作冲突)并损害个体工作绩效、家庭质量及生活和谐[4-6]。类似地,学生生活可分为学习与非学习(娱乐、社交、休息等)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并由学习边界相隔,边界内外学生主要角色定位不同,学习角色渗出学习边界或非学习角色侵入学习边界引起的角色冲突也会损害学生的学业表现、非学习生活质量及整体生活平衡。可见,借鉴工作边界理论并基于类比思维,从生活边界视角分析数字化生存背景下学生学习与非学习关系属性具有理论迁移合理性。
基于学习-娱乐冲突理论[7-11]视角,学习与娱乐都是学生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习与娱乐相冲突时,学生无论选择学习还是娱乐都会受到所放弃的另一项活动的动机侵扰,即暂时放弃的娱乐活动会从动机层面干扰当前的学习活动,反之,暂时放弃的学习活动同样干扰当前的娱乐活动,导致当前活动(学习或娱乐)质量下降。实际上,该理论是从动机侵扰视角对学习与娱乐边界问题的解析与阐释,为本研究提出更一般化的学习边界糊化概念提供了具体样例铺陈。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具体情境中个体与物理、社会环境互动的实践活动是学习发生的根本机制[2]。在新媒体使用背景下,个体学习与非学习实践活动关系相较从前更复杂、更交错、更融合,即学生学习的根本发生机制产生新变化,迫使新的学习理论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边界糊化的现实。后现代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途径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的,每个学习者都是不同的,学习是自我建构的[2]。因此,在泛在学习情境下,学生如何适应时时处处可学习的新环境、如何有效处理学习与非学习活动的无缝衔接,对其学习风格、自我管理及学习建构的深度和质量管控提出挑战,要求新的学习理论应纳入学生学习边界自我管理作为重要主题。可见,学习边界糊化概念符合泛在学习相关理论的内在要求,是泛在学习理论在学习与非学习界面关系层面的细化与具体化应用。
借鉴工作边界理论相关研究成果[4-6],可将学生学习边界糊化内在机理解析为学习边界偏好、学习边界强度、学习边界管理实践三元交互过程 (如图1所示)。相关子概念详细解析如下。
图1 学生学习边界糊化内在机理模型
第一,学习边界偏好,包括学生个体的学习边界偏好和学校组织的学习边界管理偏好两个向度。前者指学生对学习角色和娱乐等非学习角色的整合/分离意愿(如学生喜欢/不喜欢边学边玩的学习方式,愿意/不愿意区分出专门的学习时间),后者指学校对学生学习边界管理的相关举措倾向(如学校禁止/允许学生带手机进课堂,教师允许/不允许学生上课使用手机),二者分别反映了学生自身和学校组织对学生学习边界糊化的基本态度。当二者冲突相悖时,可能导致学生的学校认同感和学习边界管理效率下降;当二者协调一致时,或将有利于学习边界管理产生积极后效。
第二,学习边界强度。学生学习边界整体特征可用“学习边界强度”概念概括,具体指学生学习领域被娱乐等非学习角色影响或干扰的程度。学生学习边界强度越高,其学习受其他领域角色干扰越少;反之,则越多。学习边界强度可以细分为学习边界渗透性和学习边界弹性两个相互呼应的子概念,前者指学习边界允许其他生活领域元素渗入的程度或学习透过边界溢出到其他领域的程度(如学习时关闭/不关闭智能手机的非学习功能,娱乐时会/不会有学习的意识),后者指学习与非学习活动根据需要切换的灵活性(如能够在任意地点、任意时间进行学习,能够自由地变更自己的学习日程安排)。学习边界强度特征是学习边界管理目标和结果的集中体现。
第三,学习边界管理实践。受客观条件制约,学生学习边界管理偏好与实际学习边界强度特征常有偏差,学习边界管理实践是指学生通过创造、保持、改造学习边界以达到理想学习边界特征的过程。一方面,可以分析学生学习边界管理策略选择,如学习边界管理是“分离倾向”还是“整合倾向”,即学生试图分离或整合学习与非学习领域时所采取的策略特点;另一方面,可以分析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策略进行学习边界管理的风格类型,如“角色转换风格”是提前转换、即时转换还是延迟转换,即身体到达目标领域(学习或娱乐)之前、当时还是之后开始在心理上对目标领域进行关注和投入。学习边界管理实践反映了学生针对自己学习边界糊化现状的努力与行动策略。
对各成分属性进行辨析:学生学习边界偏好反映了学生对其学习边界特征的意愿、期待和设想,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学习边界强度特征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边界管理过程中相对稳定的习惯性表现,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学习边界管理实践反映的是学生追求理想学习边界的决策与行动,属于认知与行为过程范畴;学校学习边界管理偏好则属于组织管理策略范畴。上述概念分别从不同层面或侧面抓取了学生学习边界糊化的部分特征或本质,构成了一个既有侧重又指向统一的学生学习边界糊化子概念系统。
具体来说,学生个体与学校组织的学习边界偏好彼此制约(顺向或逆向),组成内外合力旨在塑造理想的学习边界(灵活性、渗透性),当现实边界强度特征与理想边界强度特征不符时,所形成的差异势能激发学习边界管理过程,具体通过策略选择、风格转换等自主调控和努力过程反向影响学习边界偏好和强度特征。上述边界偏好、边界强度特征、边界管理实践三元互动,构成了学习边界糊化的内在机理过程。
第一,生存方式数字化是学习边界糊化的直接诱因。一方面,泛在学习撑大了学生学习边界。在数字社会加速发展背景下,我国教育信息化程度持续增强,教育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流通水平不断提升,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学习方式空前普及,学习的传统时空束缚随之大幅削弱,学生越来越能够实现随时随地进入数字化学习空间使用移动数字技术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由此,学生学习界面由内而外扩张、延伸,造成学生学习与非学习生活接触频率及交互程度显著增强。概言之,泛在化学习将学习融入复杂生活场域,诱发学习边界糊化。另一方面,数字化娱乐等非学习生活侵入学生学习边界。伴随我国社会数字化建设大力推进,各领域生活网络化、数字化程度明显加强,远程工作、移动学习、在线娱乐、网络社交、直播购物等数字化生活方式所占个体生活比重大幅增加,数字化生存时代全面铺开。青少年学生作为网络使用(乃至依赖)的典型群体,其娱乐、社交、购物等非学习生活数字化、即时化特征明显,为随时随地侵入学生学习时空位置提供了丰富机会与成熟条件,由此,数字化非学习活动(如手机娱乐等)由外而内挤压和侵蚀学习边界,加剧学生学习复杂性、碎片化。
第二,文化价值多样性是学习边界糊化的社会心理成因。即时通信与新媒体技术引发社会传播格局与人际交互模式变革,催使多样化网络空间亚文化成为社会文化传播格局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学生作为网络文化敏感群体和主流价值观重点教育对象,在多重文化熏陶和冲击下不断内化和更新价值取向,导致其主流价值取向虽然较强,但其价值取向多元化、对立性和不稳定性特征也很明显,比如,成就与享乐两种对立性价值取向均位于较高水平[12,7]。这种源于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取向对立与矛盾,极易外显为学生学习与娱乐选择盲目、随机以及感知紊乱[8-11]。在学习边界管理实践中,有时将学习置于优先价值序列位置,有时将其置于次要价值序列位置,导致学习边界稳定性下降、变异性增强。
第三,教育教学改革滞后是学习边界糊化的管理要因。其一,主流社会文化主导教育决策及教育管理,非主流社会文化影响或干扰教育决策落实及教育管理进程,各种文化因素共同制约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改革理念及实践,导致组织层面学习边界管理倾向可能不统一、不和谐,造成学生学习边界糊化加重。其二,在教育生态数字化变革背景下,传统教育管理方式难以高效应对学生学习边界糊化处境,盲目进行教育管理改革(如禁止学生带手机上课)可能阻碍学生学习边界糊化长效应对,只有基于严谨理论推演和精准实证调研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才能紧扣学生学习边界糊化内在机理与因果机制,实现抑制负面后效、强化正面后效的目的,但目前学生学习边界糊化系统性专题研究尚在酝酿突破阶段。
学生学习边界糊化是社会数字化及教育信息化过程的必然产物,恰切的学习边界强度特征(灵活性、渗透性)将对学生学业质量、非学业生活质量及整体生活质量产生诸多积极后效;反之,将产生大量消极后效。
第一,学业领域后效。其一,影响学习效率。以学习边界灵活性为例,“碎片化学习”是学生学习边界灵活性的体现,可以从正反两个方向影响学习效率。一方面,通过收集大量碎片化时间用于学习能够提升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趋向将“整块的学习”碎片化、浅层化而降低学习质量。因此,明晰碎片化学习的适用范围、有目的地调控学习边界灵活性,才能有效保证学习效率和质量双提升。其二,影响学习投入。以学习边界渗透性为例,在个体时间与精力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学习透过边界渗出到其他领域的结果是学习投入增加、其他领域投入减少(被侵占);反之,学习投入减少、其他领域投入增加。科学确立学习边界渗透性程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同时,不损害其非学业领域发展。其三,影响学习成绩和体验。学习边界强度(灵活性和渗透性)可以通过影响学习效率、学习投入等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与体验的变化,同时,学习边界管理(偏好、策略、风格)可以通过影响学习边界特征间接造成学习成绩与体验的变化。澄清积极的学习边界管理特点将有助于实施高效的学习边界管理辅导与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体验水平。
第二,非学业领域后效。学习边界糊化是学生学习与非学习领域动态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作用后效不仅在于学业领域,也在于娱乐、休息等非学业领域。其一,娱乐后效方面。积极娱乐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不合理、紊乱的休闲娱乐妨碍学生健康与发展[13],若娱乐时被无序无度插入或渗入学习元素,可能严重损害娱乐质量,阻碍青少年健康发展。因此,学习边界管理既要追求学业效果,又要兼顾娱乐质量。其二,休息后效方面。学习边界过度膨胀将导致过多学习元素侵入、挤占睡眠等休息时间,长此以往,将损害学生睡眠质量及身心发育发展,总体后效得不偿失。因此,合理规划学习边界特征对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第三,整体生活后效。学习边界糊化是学生各主要生活部分(学习、娱乐、休息、工作等)的关系属性,其动态变化涉及学生生活整体属性变化,具有全局性影响。其一,影响生活冲突或平衡。以学习-娱乐边界糊化为例,高边界灵活性者可能倾向于灵活切换两种活动,但可能因切换频繁或紊乱感到烦躁;高渗透性者可能倾向于将两种活动重合或整合到一起、边学边玩,但可能因此分散精力、降低活动效率和质量。有研究表明,学习-娱乐冲突对学生学业成就与心理健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8-11]。因此,科学合理的学习边界管理有利于学生保持生活平衡与心理健康。其二,影响学生社会适应和职业发展。学习边界糊化现象既可以看作当前社会生活数字化的缩影,也可以看作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工作-非工作边界糊化的预演。因此,学习边界糊化及其管理既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挑战,也是养成新时代社会生活与职业素养的重要机遇,其后效不仅关乎学生当前的学习、娱乐、休息乃至整体生活质量,也关乎学生走出校园后的社会适应与未来职业发展。
概括起来,生存方式数字化、文化价值多样性、教育教学改革滞后三重因素协同影响学生学习边界偏好、特征及管理实践,学习边界特征通过或单一或复合的路径影响学生学业、非学业及整体生活功能(如图2所示)。据此,拟从诱因预防、后效优化、素养提升以及制度保障四条路径构建学生学习边界糊化应对策略。
图2 学生学习边界糊化因果与应对机制模型
整体来看,数字化生存境遇是学生学习边界糊化的直接诱因。剖析学生数字化生存构成,梳理学生数字化生存结构内在关系,聚焦学生数字化生存境遇痛点,以数字化教学模式创新为切入点,合理运用数字化物理环境,着力提升数字化教学管理水平,为学生创设、营造科学、规范的数字化学习氛围,严控学生数字化学习任务无序、盲目布置和增加,有效协调线上/线下学习关系,最终优化学生数字化生存境遇,预防学习边界糊化消极作用生成、发展。此为前因预防路径。
学生学习边界糊化后效可积极、可消极,其后效优化路径有三。其一,针对学生学习边界管理现状在学习、娱乐、交往等不同领域后效的差异和不一致,协调、平衡各领域后效得失,基于整体生活和谐视角探索各生活领域、各生活层面后效的协同发展路径。其二,针对后效的群体间差异,细分不同亚群体开展针对性干预,重点关注农村学生等数字化生存相对弱势群体,优化各学生群体学习边界糊化后效结构,提升整体后效质量。其三,针对后效生成具体路径及其调控变量,选取关键路径、主要调控变量进行重点干预,积极探索消极后效生成路径的压制与中断机制,以及积极后效生成路径的生成与加强机制。
学生学习边界管理素养的提升是终极应对目标之一。学习边界管理素养体系涉及学生边界偏好、边界调控能力、边界管理策略与风格,以及价值取向结构、网络行为习惯、新媒介素养等多种成分。深入、细化探究学习边界管理素养结构并进行实证性验证,开发学习边界管理素养提升模式并进行实践检验,系统培育学生学习边界管理素养,是学习边界糊化应对的核心路径。
促进学生学习边界糊化的优化及健康发展需要前瞻性制度保障。政府层面,应适当调整教育信息化政策取向,适度向学校数字化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学生学习边界管理素养培育等方面倾斜,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同时,关注教师、学生等一线主体的教育信息化适应能力建设,更新或出台相关政策予以保障。学校层面,应加强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相关新课题研讨,围绕“如何协调与规范教师发布在线学习任务行为以避免学生学习负荷分布不平衡”“如何辅导学生进行有效在线学习”“如何帮助学生处理网络娱乐-学习失衡”“如何调控学生学习边界弹性与渗透性”等问题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催生高效可行对策,并以规章制度形式予以落实保障。
在新时代背景下,伴随社会生活数字化、文化价值多元化、教育信息化、学习泛在化等社会生态变革持续发展,学生学习边界糊化问题将日益凸显和重要。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积淀为学生学习边界糊化理论与应对模型构建提供了重要借鉴,但尚需扎根现实进行实证性研究予以系统检验。
未来研究可关注四个主题。其一,学生学习边界糊化测评研究。即综合运用教育评价与心理测量学手段,研制出高信效度、适用于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边界糊化相关概念测评工具,为后续实证研究奠定科学的工具基础。其二,学生学习边界糊化现状调研。针对各学段和学校类型学生进行科学抽样、规范调研,获取具有足够代表性的学生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全面、准确把握学生学习边界糊化现状,为应对策略建构的立足点和针对性提供依据。其三,学生学习边界糊化因果机制实证检验。基于横断调查、追踪调查、实验研究等多元实证研究手段,采用差异检验、回归分析、结构方程建模等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修正学生学习边界糊化的因果机制模型,为优化、完善相关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其四,学生学习边界糊化干预实践研究。聚焦学生学习边界管理能力提升,着力开展素养培养以及诱因预防、后效优化、制度保障等系列干预实践,科学评估干预效果,促进短程及长效干预机制协同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