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网络朋辈教育

2022-10-10 02:00:56史阳郑兴旺仇润琦
公关世界 2022年17期
关键词:朋辈辅导员群体

文/史阳 郑兴旺 仇润琦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5)

一、研究的缘起

千禧一代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路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就接触互联网。在网络社群获取信息,与人交流,互联网深刻影响了一代人获取知识的主要模式、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进入大学后,很多线下课堂转为线上,这让他们几乎将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互联网中,互联网已然成为他们生活的基础性配置,不可或缺。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20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显示,在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程度排序中,同辈群体已经超过家庭和学校成为影响学生的第二大因素,大众媒体排在第一。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网络教育与行为规范,2004年颁布的16号文件和2017年颁布的31号文件为加强新时代网络教育指明了方向,文件要求要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开展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依托班团组织等开展教育。

因此,对高等教育工作者来说,探索如何规范网络阵地,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他们才能听得进去。面对新时代、新特点、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必须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准确地研究大学生朋辈群体的教育特点,积极地走进他们,加以引导,能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优势,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思想进入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空间。

二、何谓“朋辈教育”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朋”释义为成群结对,将“辈”释义为某一类别或者某一等级。朋辈即同辈、伙伴的意思,指的是同一辈的人,他们的成长环境、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相同或相近,“朋辈”间所遇到的困境大都有共通之处。大学生群体就是典型的朋辈群体。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社会学》中把朋辈群体定义为“社会身份与社会阶层基本相当,社会观念相合的同一年龄阶层群体组织”。群体成员间会经常地进行交流,他们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会互相影响对方。“朋辈教育”即同辈伙伴间的教育行为,等同于朋友间互相咨询、朋友间互相辅导等形式。国内学者姚斌,刘茹等人认为,朋辈教育是具有相似背景的或者某一些特殊的原因让一些人汇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的信息,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和技能,以期达到教育的目的。事实上,在春秋时期,先贤孔子就曾发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声音。朋辈教育一是具有平等性,沟通交流的主客体之间是平等的,他们在年龄、认知、价值观等方面都是比较接近的,相比较于传统的师生关心而言能够更平等地让双方沟通,减少因为年龄和阅历带来的代沟这样的交流自由性就会更高。二是具有互动性,多个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互动、相互沟通交流,在互动的形式上也具有多样性、话题具有广泛性、频次也更多,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三是具有渗透性。相比于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在交流前天然具备的亲密性能够产生更多的信任,让教育教学的知识能够潜移默化地传输到受教育者的脑海中,有力地增进交流的力度和质量,进而以一种更能让人接受的方式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开展大学生网络朋辈教育的意义

1.创新高等教育的载体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因时而新,因事而新,与时俱进开展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达成育人的目标,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我国高校的教育领域己经积累起了非常丰富的成果,以智育课程和德育课程为首的高校教育形式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主要模式。但纵观目前的教育形式,缺乏能有效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的非正式化网络渠道,朋辈教育拓宽了教育的渠道。在教育中,朋辈群体间教育的地位显得格外重要,其作用效果也更为显著。我国互联网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为高等教育打造了坚实的底层基础,从而提供更多的教育手段,通过现阶段大学生都在使用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建立起相应的交流社区,同学之间平等交流,实现了交流的平等性和简单化,进而充分发挥朋辈群体间相互作用的最大效果。毫无疑问,在新时代下,朋辈社群的教育已然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的新形式,丰富了网络朋辈教育的内涵。

2.补充高等教育队伍

现阶段,高等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是专业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高校教师和辅导员二者的工作在新时代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部分高等院校通识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很多学生将其看作成水课,高等教育的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高校辅导员虽然肩负着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但纵观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依然存在部分院校辅导员配备数量不足,辅导员所带的学生数量庞大,在处理学生日常事务方面牵涉的精力过多,其次,辅导员队伍虽然整体年龄在高校教师群体中平均年龄不大,但是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老师、学生之间的代沟,教育开展的效果参差不齐。通过充分发挥朋辈群体的朋辈教育,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育的效果。国内部分高校朋辈教育已经走在了前面。兰州大学的“三支学生队伍”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选拔优秀高年级学生组成副班主任队伍、学生党员队伍以及学生干部队伍,对新生开展适应性教育,帮助学生成长。江苏师范大学的“榴光溢彩”帮助学生成长,通过“星光伙伴”计划结对子,加强学生的教育。

3.有力地加强了高等教育的时效性

大学生网络朋辈群体是天然形成的,通过个人兴趣、爱好连接起来,能够更好地将广大青年大学生凝聚起来,有力地突破了时间、地点、专业、班级的限制,形成了大学生网络朋辈群体教育的便捷平台。通过“供给侧”的改革,创造了便捷、高效率的交流、传播平台,辅以高质量的教育内容和高水平的教育工作者的帮助,能够优化教育资源。关于新事件、新情况,大学生的敏感性更强。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通过微信公共平台开设“朋辈说”栏目,让学生自己在平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积极引导正向舆论,“朋辈说”栏目将一个个活生生的身边人物搬上网络,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实时更新了思政教育的内容,将一个个身边的故事,生动地讲给学生听。从根本上改进了高等教育的时效性,有利于在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大学生网络朋辈群体教育研究的路径探索

1.把牢朋辈教育内容的正确导向

开展大学生网络朋辈教育,应该坚持正确的导向,引导当代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主动与党中央的决策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党和国家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互联网为一代又一代的网民提供了海量的全球信息,但与此同时也掺杂着鱼龙混杂的负面信息。

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欧美国家的思维模式、思想意识不断地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播,不少青年大学生在网络社群中传播着崇洋媚外的思潮。在开展大学生网络教育时应把牢方向,不能被欧美思潮带偏,保持理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开展朋辈教育,将主流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大学生。积极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对祖国的认同与归属感,热爱国家,不断培养伟大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铸就属于我们的民族性格,坚定民族自强的信念与力量。

2.加强朋辈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网络朋辈群体是非正式群体,与现实中稳定的社团群体相比,在沟通方式和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朋辈群体间开展教育时应针对受教育对象的个体思维模式、知识接受方式、青年话语等实际特点开展,确保教育的内容具备针对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开展针对性的网络朋辈教育,如活动型网络朋辈群体,可以以班团活动、文艺活动、体育运动、社团指导等为依托,学习型网络朋辈群体可以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四六级考试、资格证书、毕业设计、考研录取、论文发表等为依托,学科竞赛型网络朋辈群体以学科竞赛、课题研究、学术报告等为依托,对特长、兴趣的群体在实践中开展教育,充分激发网络社群内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育的效果。针对该群体进行教育时应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的同时不乏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和预判性。积极主动地拥抱变化,摸清教育的规律。

3.注重朋辈教育内容的创新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切都在悄然变化。教育手段在发生改变,受教育者的特点发生改变。开展网络教育应该注重创新性与时代性,主动拥抱时代的发展,用新的历史阶段的新思想去引领青年、鼓励青年,传递新思想。将理论融入实践,以一个个眼前发生的活生生的事件为载体开展网络朋辈教育。近些年来,在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大事件中,培养当代大学生服从大局,甘于奉献的忘我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挖掘身边的典型事例,用朋辈群体的语言,做好传播。网络教育内容因时而新,因事而新。

猜你喜欢
朋辈辅导员群体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江苏教育(2019年48期)2019-07-16 02:16:48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长江丛刊(2019年10期)2019-06-03 07:59:02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中国火炬(2012年8期)2012-07-25 09:29:50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中国火炬(2011年11期)2011-07-25 10: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