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元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健康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数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老年人健康以及老年人养老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探寻适合中国国情、国人观念且又能解决养老难题,确保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迫在眉睫。要想构建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就要切实关注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社区服务的核心功能,辅以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体育康复等体育活动,帮助社区老年人实现有品质的老年生活,将健康养老这一理念真正落实,确保该人群的老年生活有所依,有所靠。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5 种,且不受时间、地点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富人也会有最低级别的生理需求,穷人也会有追寻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求。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文化以及人民接受教育的程度,都会对人的需求层次产生影响。具体来说,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倾向于追寻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们,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高,更加倾向于追寻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需要。
1.1.1 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主要指满足人类基本生存有关的需求,如饮食起居。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身体机能和年龄增长之间呈反向关系,即年龄越大,身体机能越差,对于生存健康的需求相对较为迫切。
1.1.2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是除生存需求外的又一基础需求。任何人都有安全需求。安全需求涵盖的内容主要有人类对于安全、稳定等方面的追寻。就老年人群体而言,他们对于健康需求、出行安全需求、防摔知识为代表的安全保障性需求更为迫切。
1.1.3 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区别于上述需求,其层次相较而言更高。社交需求主要指人对人际交流与交往的需求,如建立友情,维系家庭关系等社会关系都在此范围之内。就老年人群而言,他们对老年体育运动会等集体交流活动的需求更加迫切。
1.1.4 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是一种比社交需求层次更高的需求。尊重需求主要涉及成就、地位、名声等。尊重需求可大致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对于自身的认可,这属于内界,即人类自身;另一部分就是其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老年群体拥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对自尊与获得尊重这方面的需求会比年轻人更加强烈,他们渴望得到来自社会和他人的尊重、认同和肯定,这点主要表现在自理能力方面。
1.1.5 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的所处级别最高。自我实现是一种超脱的、至高无上的境界,自我实现需求体现的是对自我价值的终极追求。自我实现需求和前4种需求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前4 种需求的扩展与升华。因此,在分析自我实现需求时一定不要将其与其他基础性需求分离,或是割裂。自我实现需求印证在老年人身上,就是很多老年人中都存在身体老而心不老的现象,他们常常抱有实现自身价值及理想的冲动。
社区照顾理论最早在英国提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让需要照顾的、不能自理的人群接受社区的照顾,为了能够给需要的人群提供更加全面的、人性化的服务,社区会建立起具有针对性的支持系统,以此来为老年人提供相应服务,确保其生活质量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社区照顾理论是该养老服务模式的理论依据,主张让老年人可以在社区中根据自身意愿自由地参加休闲运动、文化娱乐等一系列能够有效提升其自身生命质量的特色服务。这种养老服务模式具有以下好处:第一,弥补了老年人在活动范围上的缺陷;第二,减轻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第三,这种服务模式是政府支持并主导的,社会信任度比较高,也给老年群体带来了更多的安全感。
该理论认为,公有部门和私营部门或企业,不管是在管理理论上,还是管理方法上,都可以相互借鉴。对于公有部门的管理来说,这种借鉴与引用具有如下好处。一方面,可以给市场机制更大的空间,使其能够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这一点对于建设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而言有着巨大的益处。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政府管理上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在管理方面与政府形成优缺互补,这对于进一步促进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的提升有着十分显著的益处。这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要想得到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为其提供保障。从公共管理角度来看,政府要履行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责及使命,对于养老服务进行更加精准且明确的阐释及划分,保障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是良性的。
在开发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过程中,采用新公共管理理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居于主导地位,其应对政策的实施承担起主要责任;第二,开展绩效考核,考核标准要明确,以此来作为评判完成程度的重要绩效考评标准;第三,重视对资源科学合理运用,确保在利用资源的实际过程中,不仅要有强制性,还要有节约性。
2.1.1 管理人员
在我国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模式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与之相关的管理人员除了担任管理职责以及负责根据实际情况对资源进行调配之外,还应负责对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所有问题进行妥善处理,以尽可能保障该服务模式得以持续优化并运行。
2.1.2 主要工作人员
社区工作人员、体育工作者以及医务人员是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系统得以实现顺利运行的主要人员。其中,经常和老人接触的人员在这一服务系统的运行以及维持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对整个养老系统的运行起着关键作用。要想确保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在品质上得到科学全面的提升,使社区老年人享受到尽可能高的生活质量,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修养,并形成快速、高效的反馈机制,以此来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除此之外,体育工作者可以凭借其自身的专业知识为老年人在体育运动损伤预防和疾病康复的过程中提供科学指导。
2.1.3 志愿组织和个人
就目前来说,志愿者团队无疑是给养老服务行业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可极大缓解服务人员不足的压力。但由于我国在志愿服务方面的发展尚处于初期,缺乏一定经验,再加上后期专业化指导、培训没有到位,志愿服务在我国还不是常见的服务方式。
在我国,社区体育健康养老面向的人群主要是社区老年人,可以向其他国家借鉴经验。例如,英国根据一定标准对社区中丧失或尚未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来进行分类,分类标准如下。第一,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划分,可分为完全自理、部分能自理、完全不能自理三类。第二,根据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进行划分,可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类。第三,以老年人的年龄结构作为划分标准,可分为低龄、中高龄、高龄三类。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相关服务人员不仅要考虑老年人的年龄结构、消费层次,还要考虑老年人的生活自理情况,据此来进行针对性的服务。
3.1.1 需求导向原则
社区健康养老服务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保证老年人能够有机会进行体育运动,且能够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第二,确保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有所依靠。在老年群体中,个体之间相较而言,存在较大差异,这促使其在需求方面也会呈现出较大不同。但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即在实际构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过程中,不仅要将老年人自身的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还需要根据老年人主观意愿以及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有针对性的服务。
3.1.2 区别对待原则
在生活环境、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下,老年人的需求也会存在一定差别。例如,对于生活缺乏交际、朋友圈较为闭塞但又渴望交友的老人来说,显然社交需求是他们的迫切需求。基于此,体育健康养老服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一定要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来对老人进行有针对性服务,促使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更加具有人性化、人情味。
3.1.3 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毋庸置疑,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不管是前期的框架搭建,还是后续发展,都无法脱离政府相关部门在财政及相关政策上的支持及协助。由于每年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中投入资金数量有限,所以需要坚持资源优化配置原则,除了要合理规划政府和社会资源之外,还要拓宽资金渠道,吸纳社会资源,以此来确保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最大化。
相较于西方先进国家,我国老年人对于体育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多数情况下都集中在级别较低的选项上。只有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这两项基础需求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老年人才有余力、有心思追寻级别更高的需求。现阶段,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普遍处于一种较差的状态。例如,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这也是我国老年人选择生理需求以及安全需求的原因所在。老年人对于护理方面的服务需求愈来愈高,但政府和社会目前所能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全面,致使大部分老年人在体育健康养老方面的需求,处于一种尚未得到满足的状态。基于此,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迫在眉睫。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首先,需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社区照顾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来认识构建我国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其次,要认知我国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所涉及的服务要素,即服务所面向的群体及服务对象。最后,要认识到构建我国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原则及目标。总而言之,要想成功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就要切实关注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社区服务的核心功能,辅以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体育康复等体育活动,帮助社区老年人实现有品质的生活,将健康养老理念真正落实,确保老年人晚年生活有所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