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史”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2-10-10 06:25黄雨微
大众文艺 2022年18期
关键词:舞蹈信息化课程

黄雨微

(吉首大学,湖南吉首 416000)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信息化教育的内涵不断深化,质量不断提升。为响应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信息化教学政策,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理论教研室深度展开了信息化教学改革,其中中国舞蹈史这门课取得了较好的教改成效。以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旨在为各高校教师有效开展相关信息化教学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一、学情分析

针对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学实际情况,中国舞蹈史课程设置在大一下学期进行,学生在此之前已经进行了西方芭蕾史、古典芭蕾基训、舞蹈基础理论、民族民间舞蹈等课程的学习,这门课在前面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中国舞蹈史和舞蹈文化的认识,为后续中国古典舞基训、剧目排练、舞蹈编导、舞蹈鉴赏与批评、舞蹈写作等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在课程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的问题有:

学生存在死记硬背、知识割裂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为知识而教,学生为知识而学,为应试而学,学习变成了公式化的背诵,使学习浮于表层化,学生考过就忘。学生缺乏将知识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对和联结,无法综合所有相关因素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不利于对古今中外及地域性民族舞蹈历史文化的贯通性学习,无法帮助建立较好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舞蹈史课堂上不能将课堂内容延伸至舞台或者其他课堂,难以学以致用,学习效果欠佳;

课程内容的具象感官问题影响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通过老师的课堂讲解和书本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历史,单一的教学手段形成历史的具象感官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理论课堂参与度低、过程评价难、学习自主性不足问题频繁出现。相较于舞蹈实践课,传统舞蹈理论课相对枯燥繁杂的知识点和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课堂参与度普遍较低。课程多采用单一的讲授法,“学生中心”不能得到体现。理论课人数多,学习评价难以顾及学生的方方面面。课后作业敷衍,学习自主性不够,学习效果差。

二、教学设计依据

(一)“思维教育”先导理念

2019年,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政策文件作出一系列部署和要求,提出将“互联网+”思维实践的信息化教育作为一种源动力加快教育系统性地变革,更新教学和管理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构知识和评价体系,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这些文件作为方向标,为该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二)“两性一度”金课标准

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高阶性”是指“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要求“教学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要求“课程要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跳一跳才能够得着”。本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根据金课标准来制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和评价体系。

(三)“立德树人”育人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程教学目标上,需要实现立德树人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课程的德育目标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优良品性,让他们充分认识专业学习的重要性的同时,将学生个人职业发展与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舞蹈文化紧密结合,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问题-解决”设计思路

信息化课程教学设计应围绕“问题导向”来书写,教师提前预判课程教学重难点和学情问题,并证明如何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它们。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直击教学问题、攻破困难,能让学生有侧重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课堂也可以以设问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新的知识,提高自我成就感。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如今,“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网络信息化平台已经使学生能够高效获取、使用知识和共享知识,但是网络学习的碎片化使学习者专注度下降,学习深度下降,“两性一度”的重要性逐步显示出来。根据“两性一度”的要求,再结合课程思政的方向引领,中国舞蹈史课程标准设置如下:

1.知识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各时期舞蹈发展的动因和典型人物、事件、作品及其时代特征与文化内涵,厘清中国舞蹈史的基本脉络与线索,把握其基本规律及未来趋势。该目标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强化学习。

2.能力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舞蹈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建立新的联结,通过学习能分析和解决各类舞蹈现象和舞蹈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延伸至舞台或者其他课堂。该目标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予来实现。

3.素质目标

通过调整闸门的开启度,分析对水表计量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将闸门安装在水表前方、后方,其计量结果不一致;安装在水表前方,闸门开启度对计量准确度的影响更明显。②水表的规格不同,闸门开启对计量的影响也不同,取决于水表的叶轮位置、叶轮大小、整流装置等因素。③在水表前方增设短节,闸门开启度对计量的影响不同。④单独调节进水端闸门,或同时调节前后闸门,对计量结果的影响类似。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舞蹈历史观,形成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守正创新、担当使命的优良品质。他们能继续发扬中国舞蹈史进程中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史为鉴,成就更好的当下。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该目标应该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切忌将思政教育沦为说教,而是以一种“以情动人”的态度让学生感同身受,在其心里悄悄埋下种子。

(二)教学内容

“互联网+”带来的知识爆炸要求学校变革教育思维,改变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教材“复述”,将教育的核心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内容教育向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思维教育转变,重构知识体系,在知识内容上删繁就简,就课程核心问题展开教学。吉首大学教学团队根据教材内容量多、面广,知识多停留在具体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其相关作品的介绍层面等现象,将书本中的知识点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梳理,厘清艺术与其背后历史现象之间的来龙去脉,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形成了贯通古今中外和地域性民族舞蹈文化的“五W+一H”(when、where、who、what、why+how)思维模块。

“两性一度”要求教学内容要有前沿性和时代性,因此教师要根据中国舞蹈史研究的新进展和新经验选择教学内容,并能够让教学内容服务于当代的舞蹈创作与实践。六十多年的中国舞蹈史研究已经在通史类和断代史的两大分支上取得了硕果,近些年来舞蹈史学家已经在舞蹈专题史研究的路上崭露锋芒,如区域舞蹈史、舞剧史、解放军舞蹈史等。可见从舞蹈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来看,学者将已有成果进行细分和有效整合,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为舞蹈实践提出更完善、更科学的理论依据,这也启发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继续开展专题性质的探讨,如女乐史、雅乐舞史、戏曲舞蹈史、袖舞史、傩舞史、中国古典舞史、民族舞蹈史、舞蹈文化交流史、舞蹈思想史、舞蹈教育史等,从中培养学生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力,启发他们发现更多可以研究的领域。

(三)教学资源

吉首大学教学团队通过学习通平台自建特色资源库,团队成员除了创建教学课件、测验与习题库,整理章节舞蹈图片和经典作品视频,上传拓展阅读资料之外,还引用校外专家MOOC视频以及电子展览。更特别的是,教师和学生共建“五W+一H”思维模块和专题性质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形成可视化的串联线。平台还搭建了独家作业库,里面包含学生学习阶段过程中创演的舞蹈视频和舞蹈评论作业,这是他们理论联系实践的成果。这些成果中体现了贯通性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从中也建立了较好的舞蹈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针对师生的交互情况,线上平台增加话题讨论专区,学生能在专区发表所学感悟与感想,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学习心得。另平台自建班级和小组微信群用于课后答疑,以便即时交流。

(四)教学活动

课前老师针对课程重点在线上讨论区设置问题。学生根据问题浏览线上专家MOOC视频和PPT,查阅相关书本资料,根据“五W+一H”思维模式梳理书本重点,以小组为单位线上完成课前思考题的回答,并在讨论区分享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教师通过平台关键词的提取,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和课程重难点进行针对性备课。

课后学生复习线上学习资料,如思维导图、流程图、视频、PPT、文献等,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另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关舞台实践、舞蹈评论等任务。学生可以根据各历史时期舞蹈风格特点、图片中的形态特征、舞蹈文化内涵、相关舞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舞蹈创作。学生也可以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舞台演绎来理解各时期舞蹈的文化内涵,抑或者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舞蹈鉴赏与批评等任务,并将任务成果上传至线上平台供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学生将书本知识选择性吸纳,以灵活变通的方式将其转换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成果,解决舞蹈实际问题,从而促成知识的深入学习,培养高级思维,提高巩固学习效果。

课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将舞蹈史论学习与西方芭蕾史、舞蹈基础理论、民间舞蹈文化、剧目排练和编创、民间舞表演、古典舞基训、舞蹈鉴赏与批评等课程内容有机联结,形成对古今中外及地域性民族舞蹈历史文化的延展性教学,将课堂内容从网络延伸至其他课堂或者舞台,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评论和舞蹈教育等各方面素质能力,实现贯穿性教学目标,逐步达成知识认知、理解、运用的三层维度,信息化的教学特色和优势于此展露无遗。

(五)确立形成性评价机制

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制订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结合知识认知、理解、运用三个转化,围绕评价活动、评价内容、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平台等五个方面构建“三阶段、三转换、五方面”的形成性评价机制,突破“一考定乾坤”的弊端,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和过程性学习。该评价机制排除以往过程考核的诸多主观因素,细分考核项目和评价标准,分项数值化,考核成绩即时计入学生平时成绩,解决了传统理论课教师难以评估个人和小组平时学习、合作情况的难题。考核过程侧重课堂表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组内和组间互评、教师考评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程采集数据来实施教学诊改,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或是给予个性指导。另外,思政考核贯穿于整个过程考核当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养成。(见文末表1)

表1 “三阶段、三转换、五方面”形成性评价机制表

四、教学效果与反思

根据以上信息化教学设计,本校教学团队展开了近五年的教学实践,学生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教学不再是静默式“满堂灌”,课堂时常出现欢声笑语、学生积极讨论问题的画面。师生的良性互动让中国舞蹈史这门课程在教师心里不再是没有教学成就感的教学任务,也不再是学生心里无趣的“手机”课和“临阵磨枪”课。学生逐步意识到舞蹈理论课的重要性,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问题意识。

2021年,我校中国舞蹈史课程被评为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为了更好地响应“互联网+教育”的思维,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首先要加大线上资源建设力度,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加大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拓展研讨式教学、热点话题导入式、报告答辩式翻转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与兴趣;还可以科学分配线上线下课时比例,逐渐增加线上课时比例,实施线上大班授课,线下小班授课,针对性解决学习重难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附表:

猜你喜欢
舞蹈信息化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舞蹈课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