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无形的脊梁

2022-10-10 09:04王鸿鹏
时代报告 2022年8期
关键词:露天煤矿文化

■ 王鸿鹏

一年“捡来”近十亿——企业文化的神奇魅力

“2021年,黑岱沟露天煤矿降本增效的目标要实现2个亿,设备故障率降低到25%以下。”杜善周洪钟般的话音刚落,会场一片哗然。

“这不可能!”有人不以为然地发出笑声,有人瞪着眼以为耳朵走神,人们议论纷纷,觉得不可思议。

“这不可能?”杜善周微微一笑,反问道,“准能,就是准能!怎么不能?谁说不能?!”

一个月前,杜善周调到准能集团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尽管他会面临企业发展的许多新挑战,但当他看到办公楼前的一行标语时还是会意地一笑——你能、我能、大家能,准能!

心想,准能人智慧,把一个企业的简称“准能”提炼成企业文化的精髓,内涵丰富,意味深长,提神给力。他也信心满满地称赞:“准能,无所不能!”

杜善周履新调研,第一站来到黑岱沟露天煤矿,这是准格尔高原馈赠给人类的厚礼——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煤矿。他查看了整个矿区,详细了解了生产情况后,提出这一目标,想不到,许多人持怀疑态度,认为不可能实现。

这个目标,颇有点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味道。人们疑惑的是,这靠谱吗?如果年底达不到这目标,你就是说大话,放空炮。三把火也不能这么烧——即便脑子一热,也没人敢这么“烧”。

“开源节流,降低消耗,是企业必备的内功。”杜善周扫了一眼会场,收起笑容,那宽大的脸盘变得像小沙湾黄河的峭壁一样,冷峻、刚毅、坚定。只见他从半握的拳头里伸出两个指头:“2个亿!不能少。怎么降,你们想办法,真想不出办法,再来找我。”

以“你能、我能、大家能,准能!”为核心内涵的准能文化 ▲

一看这主,知道军中无戏言,全场鸦雀无声。会后,大家一下子把黑岱沟露天煤矿总会计师姜岳雁围住。

“姜总,董事长在神延煤矿也是这么干的?”纷纷向他问计讨招。

姜岳雁曾在陕西榆林神延煤炭公司西湾露天煤矿任副总会计师,5年前调到准能。他亲身经历了杜善周带领员工一路高歌的辉煌。

“董事长以前在神延怎么干的我不好说,离开了多年。董事长现在让这么干,咱就得这么干。”姜岳雁不是卖关子,“神延人都清楚,只要他想干的,从来没落到空里。”

后来大家知道,杜善周讲话从不言之无据。当年,他在神东公司带领38人的队伍,仅用了9个月零18天就把21万吨的榆家梁小煤矿建成一座千万吨级的特大矿井,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达标”的奋斗目标。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几年之后,杜善周又来到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处境艰难的乌兰木伦煤矿。他带领员工们不仅摆脱了困境,而且创下了一个个第一,一跃进入集团前位。

而他本人,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安全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荣获过“全国煤炭工业优秀矿长”“文化建设十大典范人物”“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重要奖项,还是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研究生。在业内提起他,人们无不伸出大拇指赞叹:“杜善周绝对是陕西黄土高原上的一条汉子。”

“他凭的是什么?”有人不解地问。

“这一切的背后有许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杜善周创建了以‘德和’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支撑企业的无形脊梁。”谈起德和文化,姜岳雁颇有感慨。

2014年,姜岳雁由神东黄玉川煤矿调到神延煤炭,杜善周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天坚持写日记。当时,企业正在创新开展“做四件好事、成四爱员工”活动,建设德和文化,培植美好人生。在杜善周的倡导下,员工们每天为父母、为自己、为企业、为社会做一件好事,并记在日记本上。如此一来,员工们养成爱父母、爱自己、爱企业、爱社会的自觉意识,企业文明向善之气蔚然成风。

一开始,姜岳雁不习惯,后来发现,这种习惯改变了自己,受益匪浅。“我在榆林,父母在呼伦贝尔,相距两三千公里。我能为父母做的事太少了,但我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送上一句问候和祝福,就感觉心里很踏实,家里很和谐,工作很安心。”说到这儿,姜岳雁看到大家听得兴奋,话题一转说,“只有使不完的劲,哪有干不成的事?董事长说的2个亿,自有道理。”

在杜善周看来,只有为人正念、正言、正行,方能汇聚爱父母、爱自己、爱公司、爱社会的正能量,方能立身“四德四和”、处事和谐圆融,方能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能爱国家、爱中华,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2012年获全国煤炭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荣誉 ▲

立德贵在践行。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管理中。企业文化不是做文字游戏,更不是空喊口号,要使之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就需要在具体实践中落细落小落实,就需要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形成企业的新常态。

后来,姜岳雁跟杜善周聊起了写日记的事。他问董事长为什么要这样,杜善周说:“大凡有些事情一开始需要约束,一旦养成习惯就会自觉去做,这也是一种管理思想。开始要你每天写是为了以后每天做。”

其实,降本增效也是这个道理。开始需要逼一逼,习惯了节约,就降低了消耗。跟海绵挤水一样,使使劲还是有的。

姜岳雁清楚地记得,那是2015年,神延公司正处于全面提升的关键期。一天,杜善周检查大家写的日记。他拿起姜岳雁的日记,看到上面写着一段话:“明天是父亲八十大寿。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又几时?换句话说就一个八十。在很多地区有‘八十大寿’的说法。父母是山东人,特别希望儿子能在身边啊。但是,我只能在这里深深表达对父亲的祝福和没法回去的愧疚,只有用好好工作和荣誉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看完之后,他沉默片刻,动情地说:“岳雁的日记情真意切,都是实在话。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啊!这种事情就是很遗憾。”他抚摸了一下岳雁的肩头:“你把亲情、热爱给了事业,把一种无奈、一种失落变成了一种寄托和奉献。每个人都会难免遇到,也许这是另一种不错的反哺形式,是一种大忠大孝。神延不会忘了为它奋斗的人。”

姜岳雁心里一热,不知该怎样回答,只觉有些泪目。这年,他被评为公司的“优秀共产党员”,第二年又荣获了“‘四好四爱’活动模范带头人”荣誉称号。

至今,已任准能集团组织人事部主任的姜岳雁,仍然经常翻看自己写过的日记,他说:“这些日记已经成为传家宝。经常看看,能够从中感受初心,汲取力量。”

深耕德和文化,践行“四好四爱”,让员工感受向善向上的力量。

德和文化已根植员工心灵,爱父母、爱自己、爱企业、爱社会,一篇篇日记承载,一次次座谈分享,一声声真情共鸣,从父母到自己,从企业到国家,从感恩到责任,润物无声,爱暖心田。如此,建构起德和文化的价值高度。

杜善周离开黑岱沟露天煤矿,第二站又来到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这也是位居世界前列的露天煤矿。同样,他向大家伸出两个大指头:“降本增效,年底,2个亿。”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的干部职工们闻听此言,并不感到意外,因为黑岱沟矿的风早已吹到了哈尔乌素矿,他们正在琢磨办法。随后,杜善周来到选煤厂等单位,一次次伸出他的大拇指……整个调研过之后,有人一合计:好家伙!2021年底,准能集团总共降本增效实现7.8亿。

“能行吗?凭什么?”有些人心里没底,仍存疑虑。

“你们不要问我为什么。”杜善周说,“既然给你定了目标,你们一定能实现。凡事只要你用心做、努力做,准能!如果不想做,那肯定会落空。”

虽然有人疑问,有人担心,但更多人心里明白,杜善周的依据来源于对煤炭企业的深入了解,科学的判断和计算。他在神东煤炭当总经理期间,每年降本增效不下几个亿。

黑岱沟露天煤矿上下形成共识,很快出台了30多条降本增效的措施,采掘、运输、生产、安全等各个部门、班组,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四定”:定时间、定任务(目标)、定措施、定人员,分解目标,责任到人,层层落实2个亿,并在班组之间掀起了降本增效的比赛热潮。

这样的“四定”措施,这样的竞赛热潮,很快蔓延到准能集团的整个矿区。

姜岳雁按照黑岱沟露天煤矿党委的要求,督促检查,层层落实措施,做到日清月报、每季总结,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他发现黑岱沟露天煤矿与去年相比,运行成本和机械故障率双双明显下降。

杜善周曾说,德和文化里面就讲,节约资源就是创造资源,珍惜财富就是保护自然。降本增效,说白了就是转变粗放型管理,向精益管理要效益。煤炭企业的成本很高,如果遇上市场的寒冬,那就要亏损。如果你没有自挖潜力,将来遇到真正困难的时候怎么办?市场不可控,自身是可控的。所以必须向自身要效益。

准能的规模和基础条件,在行业内是首屈一指的。他来到准能算过一笔账,通过采取措施,能达到更高的目标。他清楚,煤矿企业就跟湿海绵一样,挤挤总是会有的,只不过在于怎么管理。

果不其然。年底一算账,准能人无不惊讶:“好家伙!准能集团降本增效实现9.58亿元,近10亿。白拣的!”

其中,黑岱沟露天煤矿实现2.3亿。令人瞠目结舌。

实践又一次有力地证明:文化变精神,精神变力量,力量促发展。这正是德和文化的无穷魅力。

不拘一格降人才——“准能”就是让每个准能人释放出最大能量

十年前的一个夏日,一批年轻人来到准能集团。他们是从国内一流大学和研究所引进了一批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有9位博士。大多是从事煤碳专业或金属材料铝合金研究的专业人才。

此时,准能的循环经济项目——“粉煤灰提取氧化铝”进入中试运行,他们正是这个项目扩充的技术力量。

8月的阳光直射草原。在太阳底下完成军训,在露天矿的观礼台看吊斗铲来回运转,看载重车呼啸奔腾;在小沙湾水厂欣赏黄河峡谷的奇山秀水。这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一起感受过准格尔草原的神奇魅力之后,大多被分派到氧化铝中试厂。

看到“准能”这两个字,有几名新员工“扑哧”笑出来,他们觉得有意思。“准能”——干什么都能!

老职工告诉他们,当年,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一批批创业者,开荒辟路,不仅创造了准能的物质财富,也铸就了“团结、奉献、求实、创新”“诚实、正直、敬业、创新”等企业精神。2012年,准能确立了“文化引领,战略定位,管理提升”的发展思路,打造独具特色的“准能”文化,提炼出以“你能、我能、大家能,准能!”为核心内涵的企业文化品牌。这个核心内涵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冲劲十足,既展示了公司向上的精神面貌,又为广大员工所津津乐道,极大地提升了准能的凝聚力和美誉度。

“准能”一定准能!

是的,准能要从粉煤灰里提取氧化铝,这技术在世界上前所未有。准能人要创造这样的奇迹!

不久,氧化铝中试装置建成投产,一次性启动成功,开创性地完成了“一步酸溶法”工艺技术试验。见到白花花的氧化铝,大家激动不已。

准能集团决心实现“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突破。他们渴望在准能这个平台大展身手。

准格尔草原碧绿浩瀚,生机盎然。这批年轻的科技人员坚信,蒸蒸日上的“准能”准能为他们的人生铺展出美丽的风景。

然而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这个有着巨大效益,曾被各方看好的高科技项目却渐渐陷入困境,多年的投入,迟迟不见效果,残酷的现实令他们眼前一片茫然。

“现在离开准能,究竟对不对?”

“我想换个岗位,但是我十几年的研究?”

“我们继续坚守会不会有好的结果?”

当初的热望已经冷却,“你能、我能、大家能,准能!”怎么就不“能”了呢?准能集团上下都憋着一口气……

这天,准能集团组织了一个高层次青年人才交流座谈会,自愿报名参加。不少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觉得新鲜,便抱着一种好奇和观望的心态报了名。

准能集团高层次青年人才座谈会 ▲

自打杜善周来到准能集团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员工们已经呼吸到一种新鲜的气息。新的领导班子是出于一种怎样的用意,召开这种形式不拘一格的座谈会呢?

杜善周在神延煤炭公司任董事长时主编过一套关于研究德和文化的丛书,正在准能集团悄然流行。这套丛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并列为企业员工培训的教材,成为神延煤炭公司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源。这套丛书还被业界誉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管理之道,备受推崇。现在,准能的不少员工争相传阅,互相交流,想从中捕捉领导的工作思路和行事风格,从而跟上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工作节奏,提升自我。

大家读后,对书中的许多观点倍感新颖。书中提出企业要着力打造“以德为美,以和为贵”的人文环境和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机制,言之通透,发人深省。但是,人们想象不出这次青年人才座谈会与书中的观点和主张有什么关联,但大家能够意识到,新一届领导班子要通过这种方式释放某种信号。

这天的座谈会吸引了准能的许多年轻人,大多是科研一线的技术骨干和中层干部。行政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思琦也来到会场,悄悄坐在了后排。她是十年前引进的那批进行“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项目研究的人才之一。

准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勇主持会议,开诚布公地亮明主题:“企业的发展需要集思广益。今天参会的都是专业技术骨干,目的就是听取各方面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大家可以自由发言,可以谈想法、提建议……”

会场顿时活跃起来,而且话题聚焦到循环经济项目和矿区开采智能化。

十几年前,准能集团专门成立了一个直属机构——研发中心。也因此成为这次青年人才座谈会热议的话题。

在一阵热烈的发言之后,杜善周充分肯定了大家对循环经济项目的看法和建议。然而,他话锋一转说:“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有些同志本来是科研战线的技术骨干,后来却转了岗,不少专业人才从研发中心流失非常可惜。在我看来,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营造吸引人才、造就人才、留住人才的生态环境,这对企业的发展十分关键。”然后,他手臂一挥:“今后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更好地发现人才,尊重人才,重用人才……”

这次座谈会,让在座的科研技术骨干为之一振,更让那些已经转岗的专业人才眼前一亮,在内心荡起一番涟漪,想到曾经和同事们为那个心中的梦想日夜拼搏的日子,当初投入科研战线的那份初心再一次涌上心头。

其实,早在神延和神东任职的时候,杜善周就研究煤矿的循环经济,曾向国家能源集团建议:围绕煤炭主业,把煤的成分研究透,“吃干榨净”,做好煤文章,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来到准能集团之后,他带领公司上下,深入调查研究,认为粉煤灰提取的氧化铝是个好项目,可以继续干下去。

准格尔矿区拥有267亿吨煤炭地质储量,伴生的氧化铝资源储量达35亿吨、镓资源保有储量85.7万吨。专家称,鄂尔多斯矿区包括准格尔矿区是一个蕴藏着巨量稀有金属的宝库。按它现有的价值来估算,可以再造一个内蒙古。所以,准能的经济循环项目前景可观!

杜善周认为,“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项目毕竟有了十几年的技术积累,已经首创了粉煤灰“一步酸溶法”提取氧化铝新技术,只要优化技术路径,还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虽然也有人担心,继续投入,成败难料,但在他看来,这个项目如果下马,更是一种巨大浪费。粉煤灰里边的铝占比40%到50%,还有稀有金属镓,每吨含85克左右,这个含量很高了。镓的价格堪比黄金。准能集团坐拥“高铝、富镓”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推进煤炭由“燃料”向“燃料+原料”转变,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经过多方协调、积极争取,最终国家能源集团决定支持准能集团循环经济项目继续推进,被称为“秋季之约”。

当王思琦得知这一消息,心中再起波澜。她明白了那天召开青年人才交流座谈会的真正用意,就是为了集中优秀人才,重整旗鼓,力推循环经济项目全面启动、再造辉煌。正在她又一次萌生重返科研岗位想法之时,公司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座谈会。

王思琦和几位已经转岗的科研人员来到会场,让他们深感意外的是,杜善周董事长竟然亲自出席会议并讲话。

“参加了那天的青年人才座谈会,很受鼓舞。能够理解董事长说的循环经济项目,就是准能集团在‘双碳’目标下探索发展的新路径。企业如果转型发展,必须得有一条新路。煤炭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光靠卖煤挖煤的传统模式不可能持续下去……”

他们表达了自己想到经济循环项目上发挥作用的愿望。

杜善周像一位和蔼可敬的长辈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肯定他们的想法。

“我们原来一直在这个项目上干,专业对口,对这个项目有很深的感情。既然公司要把循环经济项目做起来,我们还想为它做点事情。”他们表达了自己重返岗位的迫切心情。

“我们准能要顺势而为,继续打造循环经济,就是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的作用。同时,我们还要创新思路。眼下,我们正在组织专家探讨纳米碳氢燃料技术和锅炉改造两条新的技术路径,推进循环经济项目实现突破。”杜善周鼓励大家说,“准能,就是让每个准能人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实现能量最大化!”

杜善周在他编著的《正说德和》一书中,曾有这样一段话:

《孙子兵法》云:“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也,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换句话说,贯穿仁德的用人之道,是实现人与事和位的最佳配置,哪怕是一个年轻人,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同样可以提拔任用。

他还说:“仁德之道包括用人之道,旨在让每一个员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企业就是人生舞台,要让每个员工演绎出自己的精彩。”

……

不久,一批年轻的技术骨干再次返回了循环经济项目科研岗位。

心对了,路也就对了——德和文化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突破

不久,准能集团氧化铝中试厂群英荟萃,东山再起。

准能集团党委把一拨年轻的科技力量聚集到循环经济项目上。但是,要让一度心灰意冷的科技队伍重新振作起来,全力投入到“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项目中并没有那么简单。

面对设备重新改造,技术路线重新规划,不少人对项目能否成功仍持怀疑态度,甚至认为又在瞎折腾。心理上一度消沉的云翳并没有完全散去。

怎样才能把大家的士气激发出来,使暮气沉沉的中试厂重新焕发生机?

“准能是一个有文化的地方,也是一个有激情的地方,更是一个有着艰苦创业好传统的地方。”在中试厂召开的动员会上,杜善周回忆了准能集团不平凡的创业历程。

“十年企业看发展,百年企业看文化。一个没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一推就垮;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不推自垮。所以,对一个企业来说,文化和科技,我们都不能忽略。”然后,他鼓励大家说,“准能,是我们公司的名字,也是一个响亮的口号,一句庄严的承诺,一枚金字招牌!充分展示了准能人的自信和追求,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昂扬的战斗精神,更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不竭动力。为什么我们要把循环经济项目坚持下去?因为我们是国企,国企就要承担国家使命。对国家来说,铝是一个战略性的资源,高端铝合金在航空航天应用非常广泛,铝资源非常紧缺,进口量比较大,有些国家常以铝土矿的进口来卡我们的脖子。”

他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如果循环经济项目获得成功的话,相当于把国家现有的铝土矿资源储量扩大了5到7倍。我们就能打破国外垄断,这是其一。其二,我们国家提倡“双碳”目标,煤炭企业要转型发展,就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

低碳循环经济是将燃烧产生的粉煤灰变废为宝的过程,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项目。随着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产能的扩大,经济效益还会大幅增加,必将成为准能集团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他坚定地说道:“如今,我们准能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继续推进循环经济项目,谁说准能‘不能’?”

会场上响起一阵议论,杜善周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每个人心中引发共鸣。

“‘准能’要靠实实在在的行动。只要沉下心来,理清思路,就能找到成功的路径。有人曾问我德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我回答,就是讲修身正心,不断修正错误,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看你想干还是不想干。想干了,还要看你会不会干,真想干成事也得把路走对。只要找到这个项目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一点点解决,一旦技术路线打通,打开制约瓶颈,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最后,我送大家一句话:心对了,路也就对了……”

一句句叮嘱,一声声激励,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杜善周语重心长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员工。

第二天,厂区大门口竖起了四块牌子,上面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别说难,先问自己是否竭尽全力”“风雨同舟、同舟共济”“准能呼唤英雄也成就英雄”。

为了更好地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中试厂党委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其中,“德润你我、和谐共赢”的故事分享会,把德和文化与准能的企业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设计了四个环节——“十年风雨路”“奋进新征程”“共筑准能梦”“遇见幸福”。

谈起中试厂举办的故事分享会,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思琦说,“遇见幸福”的故事又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解决国家铝土矿资源的不足,这是国家的幸福;第二个层面是准能集团开发出一条低碳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路径,这是准能的幸福;第三个层面是我们循环经济人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叫“志同道合”,这是我们循环经济人的幸福。我从这三个层面上给大家概括了一下,叫“遇见幸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声情并茂,真情打动人心。

人的精神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铸成一种信仰,渗透在工作和生活中,就会爆发出无穷的力量。

中试厂的员工们很快凝聚起一股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精神面貌一改往日的消沉,犹如燃烧的炉膛,轰轰烈烈,热气腾腾。

经过积极筹备,氧化铝中试厂进入纳米碳氢燃料制备试烧运行。

杜善周又一次来到现场,他登上高高的锅炉,查看每一个细节。“如何实现纳米碳氢燃料制备铝硅粉项目与其配套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工程实现无缝对接?”“如果破碎机出现故障,如何保持运行不中断?”……他和技术骨干们一起研究分析,制订一个个预案,破解一道道难题,组织力量开展技术攻关,确保试验安全顺利。

2022年1月11日,氧化铝中试厂终于迎来了点火启动的时刻。

“点火!”现场总指挥樊凤生一声令下,只听“轰”的一声,一次成功!

但是,他们并不能有丝毫的松懈,纳米碳氢技术试烧能否成功,还要经过72小时连续运行的考验。各车间职工相互支援、踊跃参与,党员、青年主动站到最艰苦的一线。

中试厂党委决定组织一个20个人的先锋队,连续倒班,昼夜不停。“我能上,我必须上!”60多名员工踊跃报名。许多女同志也主动请缨。

冯丽霞正在哺乳期,主动给孩子把奶断了,要求加入先锋队。她向车间主任恳求说:“我等了多年,就盼着这一天,也让我参加吧!”在场的同事无不为之感动。

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职工们争相轮班换岗。启泵、停泵、补煤、加料,车间紧张有序,热火朝天。厂房内尘埃飞扬,一个个灰头土脸,又脏又累,谁也没有一句怨言。氧化铝中试厂厂长黄涌波和班子成员们始终坚守在现场。

经过72小时全力奋战,纳米碳氢燃料制备燃烧试运行圆满结束,各项生产数据和指标达到预期效果。

谈起当时的情景,员工们动情地说:“试运行成功后,大家累得精疲力竭。虽然没有欢呼、没有庆贺,但每个人心里都是激动万分的。”

不久,由一个院士团队组成的专家鉴定会,给出鉴定结论:“国内首创、世界领先。”

为了分享这一成功的喜悦,进一步鼓起员工们向新高度不断冲击的激情,中试厂党委组织了一次“员工风采”图片展,让企业文化持续“发酵”,让企业精神走向永恒。

许多员工摘下防毒罩时整个脸都是黑的;在寒冷的厂房里,坐在一块都吃盒饭……这一幅幅画面、一个个镜头成为永恒的记忆,他们无不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动、而骄傲。

中试厂党委还把先进典型“孺子牛”马丽泉、“拓荒牛”韩德家、“老黄牛”吴永峰的事迹编成故事进行宣讲,树立学习的榜样。

回首走过的路,员工们几多感慨,几多豪迈。“几年前,我们也曾迷茫,看不清方向;我们也曾颓丧,看不到希望。”“如今,十年磨一剑,旧貌换新颜。从铝硅粉中提取合格的氧化铝,这一科技创新的成功,实现了煤炭从燃料到原料的转变,这是质的跨越和全面升华,使我们充满了勇气、信心和力量。时间在变我们在变,不变的是初心,是目标和使命,是我们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准能人坚信,在以“你能、我能、大家能,准能!”为核心内涵的企业文化的引领下,在德和文化的滋养下,准能航向明确,破浪前行。七彩画卷正在准格尔大地上舒展、绽放。

矿嫂来到运输队——夫妻同唱《准能》歌

“这是咱们四班的家,欢迎各位矿嫂来咱们家里参观!”

班长朱海兴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和开心的欢笑声。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运输队四班举办的司机家属跟班体验活动正在进行。

按照接待贵宾的规格和程序,朱海兴领着矿嫂们来到班组建设室参观。

“来,前面请。”朱海兴越是让,十几位矿嫂像羞答答的玫瑰越不好意思,也有几位矿嫂不客气地说:“谦虚个啥?班长说了嘛,这也是咱的家。”大大方方走上前,问这问那。

运输队是露天煤矿开采一线的主力军。四班组曾获得“全国安康杯优秀班组”称号,朱海兴也被评为“全国安全管理标准化优秀班组长”。前不久,准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善周到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调研,专门看望了运输队四班组的员工,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鼓励他们以最佳的成绩向党的百年诞辰献礼。

四班组为什么组织这次家属跟班体验活动?说起来,是一对夫妻闹别扭引起的。

这天,朱海兴突然接到37号卡车司机王飞荣的妻子张宏丽打来的电话,状告王飞荣回家啥也不干,委屈地说:“本来照顾两个孩子就够操心的了。好不容易盼他下班回来了,可他回家就睡觉,家里的事全都是我一个人的。”朱海兴边解释边劝说,但张宏丽还是忿忿不平,觉得很委屈。

职工家属走进车间班组跟班体验 ▲

其实,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家属对丈夫不理解,尤其下大夜班的,回家就睡觉,家里活干不成,媳妇有意见,电话打到单位来,抱怨声挺大的。这让朱海兴很为难。

露天矿山运输队是生产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一个特殊的工种。几百吨重的大卡车24小时运行,不仅工作强度大,还属于高危行业。卡车司机三班倒,必须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尤其上大夜班的司机,班前要休息,班后要补觉。否则,就要影响生产效率和安全。但是,司机顾不上家,难免引起夫妻之间的误解和矛盾。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朱海兴挠了挠板寸头,想起董事长杜善周来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调研时提的要求。他说:“司机同志们工作辛苦,顾不上家,要多争取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要用文化凝聚力量,用亲情感动人心,让大家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中。运输队党支部以‘德和文化’为契合点,组织员工开展了‘爱家庭、爱自己、爱集体、爱国家’活动,营造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公司温暖、社会和谐的企业文化。”

朱海兴一拍脑门,“有了!咱准能煤矿早就有矿嫂跟班体验的好传统。”他们决定把这些媳妇请来,陪着老公上一次大夜班,让她们感受一下司机的辛苦。只有彼此了解,才能相互支持。于是四班策划了这次别开生面的家属跟班体验活动。

“各位嫂子、弟妹,我们这些大卡司机,可不是一般的司机,都是矿上的宝贝。”朱海兴介绍说,“鄂尔多斯开拉煤车的司机都是B本,要想开矿山载重车,必须到这儿专门培训。一个合格的大卡司机要经过一年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才能上岗。大卡司机不是简单地开车,把煤运出去,卸下来,就算完了,要考虑好多因素,包括提高生产能力、降本增效等。所以,不仅要有顶呱呱的技术,还要有杠杠的身体素质。”

听了朱海兴这话,矿嫂们脸上顿时荡漾起自豪的神情。

“各位矿嫂,请看,这一排都是我们获得的奖杯,这一排奖牌,有准能集团的,有国家能源集团的,还有国家级的。”朱海兴话题一转,说,“没有你们对我们的支持,我们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有首歌唱得好,‘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借这个机会,我们要向各位矿嫂表示衷心感谢。来,我们一起鞠个躬。”

他领着大家向矿嫂们深深地鞠了一躬。矿嫂们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心中暗暗佩服起自己的老公来,深情地向老公送去赞赏的目光。

为了保证安全,司机上车前,班组要召开班前会,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预先准备。只听朱海兴大喊一声“全体起立,齐唱班前歌”。大家唱起慷慨激昂的《准能》司歌,有几位矿嫂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

准能准能,准能准能,

万众一心向前行,

迈开坚定的步伐,

哎嗨哎嗨哟!

跟着党,跟着党,

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铿锵有力的旋律飞向草原,迴旋在夜空。朱海兴向矿嫂们介绍说,这首歌是我们准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善周亲自写的歌词,著名的作曲家作曲。他自豪地说,这道歌高度概括了我们准能集团的使命担当和信念,又充分表达了准能人的未来追求和梦想。

“勇于奉献,创新争先,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准能再现草原雄风,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朱海兴眉飞色舞地说,“瞧!这歌词多么豪迈。班前会先唱歌,就是为了提高士气。尤其上大夜班,正是人困马乏、精神不足的时候,需要振作精气神。”

矿嫂们也被这歌声感染了,心中又多了几分敬意和自豪。

一曲歌罢,朱海兴又打开电脑,随机进行安全条例抽查考核。对大卡司机们来说,安全重于泰山。

朱海兴提问考核时,一名司机大概过于紧张,吭吭哧哧憋了半天也没答上来,引得几位矿嫂捂着嘴偷偷地笑。

安全问题来不得半点含糊。几十台600多吨重的载重大卡,在矿坑里来回奔跑,处处都隐藏着危险源,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比如,大卡的轮胎100多个大气压,一个价值40万元。如因驾驶不慎导致爆破,一台豪华轿车就没了,而且十分危险。所以,对每个人来说,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和安全要求都必须烂熟于心。

朱海兴又让这位司机反复背诵了几遍,直到抽查全部合格。

班前会结束后,朱海兴把矿嫂们一个个送到各自老公驾驶的大卡车上,她们要跟自己的老公在大卡车上共度一个特别的夜晚。

巨大的煤矿作业区,白天看上去仿佛是谁用力过猛深深按下去的一个手印,层层叠叠,一直凹陷出乌金般的煤层——这是准能人与大地的签约。

而到了夜晚,矿区灯火辉煌,吊斗铲车、运输大卡等各种作业机械的灯光交相辉映,犹如流萤飞舞,划出一道道绚丽的弧线——这是准能人奋进的足迹。

大型矿用卡车是露天煤矿主要运输设备,号称“巨无霸”,这种特种运输车自重290吨,载重320吨,轮子的直径4米高,驾驶室距地面5米,行进中如雷轰响,颠颠簸簸,摇摇晃晃,有一种地动山摇的感觉;路面稍有不平,就像遭遇风浪的小船左右摇摆,起伏飘荡,令人提心吊胆。

张宏丽坐在丈夫王飞荣身旁,无心欣赏迷人的夜景。她一手抓着安全把手,一手紧紧地扯着丈夫的衣角,一刻也不敢松开。她看到王飞荣手握方向盘,刹车换挡,调整速度,手脚并用,一刻不停地紧张操作。张宏丽看得眼花缭乱。对讲机里不断传来各种指令,防撞预警器不停地报出车身与四周障碍物的距离,提醒司机保持安全距离,令她心惊胆战。

刚才听朱班长介绍时,张宏丽还有点不以为然,不就是开车嘛。她跟着丈夫来回奔波了几趟后,只觉得头晕脑涨,胃里翻腾,直想呕吐,难以坚持。班长朱海兴只好把她接回去。

在车里,张宏丽惭愧地说:“朱班长,真对不住,原来我真的不知道你们会这么辛苦。”

“是啊!弟妹,飞荣的工作这么辛苦,你都不知道,这说明啥?无论多苦多累,飞荣回家都不说,他不想让你为他担心受怕。作为一个男人支撑一个家,再辛苦,他也要默默承担。”

“我错怪他了。”说到这儿,张宏丽声音哽咽了。

坐在丈夫身边的矿嫂们,开始都觉得很新鲜,看到矿区的美丽夜景兴奋不已。可是,不到半个工班时,不少人就觉得吃不消了。

矿嫂们通过跟班体验,知道丈夫的不易。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充沛的精力,是难以胜任这种工作状态的,也是难以保证安全的。

后来,朱海兴问王飞荣:“回家还埋怨不?”他不好意思地说:“不会了,家里边能干的她都干了。”

通过这次跟班体验,媳妇们对老公一改往日的态度,不仅不再抱怨,老公下班回家后,再也舍不得让他们干活了。

“这次媳妇们跟班体验活动收获很大。”朱海兴对大家说,“媳妇了解我们了,更加体贴我们了。但是,在家里,力所能及的活,咱们尽量多干点,也帮媳妇儿分担一下。只有夫妻和谐了,家庭和谐了,工作起来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多拉产量,保证安全,创造更好的成绩。”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运输队共有四个班组。其中,朱海兴率领的四班组有60多名大卡司机。在2021年的月评比中,他们连续10个月拿了第一名。

如今,在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和黑岱沟露天煤矿的运输队,矿嫂跟班体验、家属协管安全,已成为保障安全的一项工作制度坚持下来。而且逢年过节,那些坚守在岗位上的员工也能与亲人团聚。各班组把他们的家属和孩子们请进矿山,在一起包饺子、吃粽子,共度佳节。党支部把家的温暖和氛围送到岗位上,把一个班组当作一个家庭,小家变成大家,亲情浓浓,其乐融融,和谐共情。

“准能文化在‘德和文化’浸润中,延伸出‘家’文化。它不仅为企业员工营造了归属感,也给职工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促使企业员工以主人翁精神,自觉参与准能的日常活动;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来。”准能集团党建工作部负责企业文化工作的李洋洋感慨地说。

准能职工利用废旧配件制作的铁艺作品——中共一大红船 ▲

准能人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不仅有完备的文化表达体系,还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载体。

2021年6月30日,设备维修中心工业广场,阳光正好,微风浮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传承红色文化、践行初心使命,准能集团正在这里举办以“我心向党忆初心,献礼百年铸辉煌”为主题的百组铁艺文化作品展。100件文化创意作品,史诗般地展现了党的百年苦难与辉煌,让人久久驻足。

“这些铁艺作品全部出自一线职工之手,是由535名党员干部职工历时106天自主设计创作的。”设备维修中心党支部书记任增平动情地说,“大家废寝忘食,利用业余时间,使用了424种5100余件总重量约290吨的各类矿用设备废旧材料精心打造出一件件让人震撼的艺术品。”

设备维修中心的员工们将爱党之情铸于铁艺作品之中,一钉一铆,一锤一錾,尽显初心使命,尽现红色情愫,多角度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振业兴邦的兴业路到民殷国富的复兴路、从百年风雨兼程到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成就,展现了准能集团在国家能源集团的引领下实干、奉献、创新、争先的企业精神,展现了准能员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担当使命的精神风貌。

10月15日,又是一个金秋送爽、硕果飘香不平凡的日子。因为沐浴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喜庆,到处洋溢着浓浓的欢乐气氛。在准能婚庆文化公园内,一场盛大的“许百年之约,成旷世伟业”——集团公司百对佳偶集体婚礼在这里举行。集团公司领导杜善周、张勇、陈来源、王晓东,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职工及职工家属近300人参加了这一活动。

美酒飘香歌声飞,朋友啊请你干一杯。集团公司为每一对新人定制了专属喜酒——“准能缘”,喜庆的大红瓶身上写着八个大字:“准能有缘,相爱永远”,表达了集团公司对他们的美好祝愿。婚礼现场也为嘉宾们斟满了美酒,借醇厚酒香让幸福感萦绕全场。

准能文化又一次绽放芬芳。

“家和万事兴,人和事事顺。厚德载物、团结和谐。准能新的文化理念正在准格尔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芳香四溢。”李洋洋满怀信心地表示,“准能的信念与向往,就像杜善周董事长为我们写的司歌唱的那样,准能一定能,无限能!”

准能准能准能,

高举红旗团结紧,

艰苦奋斗好传统,

哎嗨哎嗨哟!

开拓务实好作风,

准能践行初心使命。

勇于奉献,创新争先,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准能再现草原雄风,

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中国梦。

……

如今,这首激越昂扬的《准能》司歌每天都会响起,并以强烈的节奏感随着草原劲风,飘荡在准格尔高原,汇聚成万众一心向未来的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露天煤矿文化
黄土丘陵区露天煤矿复垦土壤熟化过程中团聚体碳氮演变特征
基于RF和连续小波变换的露天煤矿土壤锌含量高光谱遥感反演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德国露天煤矿
浅谈乌优特露天煤矿剥离生产系统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