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密
岁月漫长,人一生中遇见的人很多,盘点过往,真正能够成为自己珍藏美好的,屈指可数甚至寥若晨星。这些难得之人,能够与你同频共振、真心关爱,虽然多日甚至长年不见,但仍铭记于心、时常挂念,他们就是人生中的知遇。也许这一生与张姓有缘,往往不经意间,知遇有张的往事扑面而来。于是,怀着感恩之心,循着时光穿越,从中学时代的四位张姓老师说起。
初中有两位张姓老师,一位从初一开始,教数学;一位在初三收官,教语文。数学张老师,个子中等,体态较胖,讲课水平高,人称“张代数”。即便有这样的称誉,张老师仍然低调,讲课一板一眼,板书字体工整,从不懈怠。与其他老师不同,讲授新课时,张老师总要从课本之外再选择一道典型例题,举一反三,讲明易错点,拓展新思路。这样在校园生活中,只要见到张老师提着小黑板进教室,大家都知道,这堂课要讲授新章节或者新的知识点。原本以为,数学张老师只是初一数学教得好,待到初二开学,班主任居然是张老师:他和我们一同升级跟班走了。这一年,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很多学生忽然开了窍,学习格外提劲,班级学习风气浓厚。我也与一名谷姓同学,你上我下地摔跤式比赛成绩,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总能超越他人一大截儿。印象深刻的是,期末的通知书上,各科分数栏下是学生评语栏。有的老师只是简单几句,张老师总把评语栏写得满满的,最后一句要么是“望继续努力”,要么是“望不断超越”,让一个14岁的少年既感到尊重又备受鼓舞。
再说语文张老师,当年教我们时,也就40岁左右,个子较高,肤色略黑,平常表情严肃,难得一笑,不怒自威。张老师教语文,属于三合一功夫型,一个一:字词句和重点段落等基础知识,稳扎稳打,逐一过关;两个一:一篇课文讲完或单元小结,找来不同的题目,对应所学,逐一实战;三个一:作文比照范文样例,解析入题、逐一成篇。张老师点拨人不动声色。在20世纪90年代,中招考试中专、中师和高中共用一张试卷,初中各科全部列入考试科目,迎考任务重、学习时间紧。初三有一段时期,我热衷于写广播稿,不可避免影响其他科目时间。张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又怕打击积极性。某一天,我去送语文作业时,张老师提醒了几句:广播稿只是文体的一种,不能单条腿走路,要把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保证各种文体都能得高分;迎接中招考试时间很紧张,各科都要优秀才有把握,写作作为爱好可以,尽量不挤占迎考时间,今后的路很长……张老师属于当时的“一头沉”,妻子在农村,儿子又小,有几亩地需要收打耕种。每年的麦收夏种时节,正值中考复习冲刺的紧要关头。张老师只能趁着没课的时间赶回家忙碌,有时是晚自习赶回来,有时是早操时赶回来,一脸劳累疲惫,身上头上还沾着麦草。张老师从不让学生去帮忙,班上几个男生商议抽半天时间帮助麦收,被张老师坚决拒绝了。作为班主任的语文张老师有一句朴实的话:你们安心学习,不能因为我家里的小事,影响自己的人生大事。
高中有两位张姓老师,都教政治,政治男老师,幽默风趣,接力文理分科;政治女老师,敬业负责,陪伴我们高中毕业。男张老师教我们是在高二下学期,那个时候高中刚刚文理分科,特别是报考文科的学生,多数是无奈的选择,思想徘徊、情绪低落,不是对前途充满希望,而是有点怀疑人生。此时的张老师虽然不是班主任,实际上承担了班主任的职责。在起初一个月的政治课堂上,知识讲授之后,张老师争分夺秒地做思想工作。讲社会需求、讲职业岗位、讲个人特长,结合自身经历,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帮助学生摒弃文科低人一等的自卑认知,鼓起自信风帆。张老师个子高、身体壮,走起路来脚下生风,本身就给人自信,加上为人豁达、声音洪亮,时不时再来几句幽默,男生女生有了心事都乐意找他谈,宽容的语气、理解的态度,让沉重的气氛化解,让枯燥的课堂多趣。润物无声最入心,有几个学生感动于张老师的激励鼓舞,一再申请要转入张老师的班级。我也受此鼓励,走出了困于心的阴霾,文科生活开始走入正轨,其中政治成绩总在前列。退休之后,政治男张老师,依然思维活跃、思想不老,与年轻人同步;最近热点、最新消息都在他掌控之中。至今,同学们相聚,总是首先提起我们有趣、有爱、有温度的张老师,这个挺让人喜欢的老头儿。
政治女张老师是我们的高三班主任。在经历了高二下学期的边缘跟随后,进入高三的我们满怀期待,听说女张老师担任班主任,心里暗暗惊喜,甚至带点炫耀。因为张老师刚刚送走毕业班,据说管理班级很有一套,我们盼望这个松散的班级能在她手里创造奇迹。我们的女张老师三十六七岁,中等个子,剪着短发,走起路来碎步如风,一看就很干练。每天早上,起床铃响不到十分钟,她已站在教室门口迎候我们。几天下来,起床晚的学生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起床铃再响时,个个都是一骨碌爬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洗把脸,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冲进教室,由此形成了早上抢读十分钟的现象。
政治课上,张老师讲授很是耐心,每一个知识点、每一节关键处,她都讲得深入透彻,只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遇到学生上课抛锚分神,她会委婉地提醒一句:“第x排北边那位同学,你在想入非非吗?”有一天晚自习,张老师忽然走上讲台,大拍桌子发起了脾气,严厉批评几名高个子男生。原来,这几个不安分的主儿,要么打架斗殴,要么干扰女生,已经影响到班级的整体风气。我们吓得大气也不敢出,在我们眼中,张老师一直温和有加、面带微笑、可敬可亲的。同样是这个晚上,教室前排的我们私下偷笑:那些调皮捣蛋的男生,终于知道张老师的厉害了吧!此后,他们变得老实起来,班级直到毕业风平浪静。这次发脾气,丝毫不影响张老师在我们心中温和可亲的形象,感觉她就像母亲一样照顾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陪伴我们一起成长;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求,只要向张老师说明,她都会尽力帮助解决。
有一个时期,我家经济比较紧张,供应上学不太积极,甚至有让辍学挣钱的想法。有次逼急了,自己针锋相对:“不供应别后悔,我找我们老师供应,考上了将来养活老师,不养活你们!”虽是年轻气盛,但足见张老师在一名学生心中的位置。
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当年在全省高考招录不足万人的情况下,我们考出了文科班难得的好成绩。
30年后,当年风华正茂的张老师们已经成了爷爷奶奶,开启退休之后的从容时光,随子女在不同城市生活。当年青春年少的我们已经走进四四五五,子女正如我们当年,考入不同高校,开启人生之路的接续深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任岁月流转,生命长河,这一段时光永远不老,张老师们与你我一同定格青春年少;任世间沧桑,天各一方,唯有真情阻隔不断,知遇有张绵延师恩浩荡的久长……
茫茫人海,很多人擦肩而过,不曾留下印记,也有人在万千回眸中偶尔对视,读懂对方,成就一段经典。与张有缘,在职业生涯的不同时期,相遇成为知遇。
中年知音晨光的张。与张社长相遇有点偶然,越是走近越觉得又是必然。近读《奔流》复刊卷首语《我是大河奔流中的一滴水》,更加理解张社长对文学的一颗赤子之心。文学才是生命的勃发地,我愿意化为一滴水,与激流一起欢腾澎湃,折射太阳的光辉。这篇卷首语其实就是张社长文学情怀的自白。从2014年至今,《奔流》已经8个年头。其间,很多艰辛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完的,在数字媒体、融媒体时代,报纸、电视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有的转业、有的压减、有的休停,纯文学刊物更是艰难。难得的是在张社的带领下,这份杂志坚持了下来,不仅坚持下来,还办成了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文学作品与时代报告各有特色、互为依托,形成融媒、优势彰显。文学爱好者有了发表园地和精神家园,培养出20余名全国作协会员和百余名省作协会员。文学紧贴时代,建党百年、脱贫攻坚、粮食安全等重大主题及时展现,甚至把杂志社的党建也做成了示范样板。张社还有一个身份,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会长。在他的带领下,孝文化不断发扬光大,颁奖典礼规格持续提升,孝善队伍不断壮大,影响越来越深远,每一次都是经典。有一段时期我行走基层,像机器一样忙碌,甚至淡忘了自己的大学专业,与张社长和《奔流》的相遇,让我重新发现了自己,激起了沉睡已久的写作潜能。与高尚者同行,自身修为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每一次与张社长相见,随便一个话题都有共同语言,每一次都是时光短暂、意犹未尽。在张社长身上,看不到岁月的苍老,干劲如壮年小伙一样激越。在文学事业的路上,在孝善事业的路上,滴水汇聚成奔流,一缕晨光送希望。
职场引路科长的张。人的关键处只有几步,引路人很重要。我与张科长一前一后来到同一个科室。初进市委机关,工作经验、写作要求近乎空白。幸运的是,张科长写作水平高,因为当过研究室主任,很多大材料的写作任务领导都交给他。为此,张科长比别人加班熬夜的机会更多,周末、节假日基本没有正常过。交代材料写作任务时,张科长不是简单地布置了事,而是把总体要求、大致框架、注意事项、参考资料提供给你,让你心中有数地起草。初稿成形,张科长会认真地审看一遍,提出修改建议,让你通过写作顿悟道理。在张科长带领下,我也很快进入角色,大大缩短了适应期。张科长接手这一任科长时,刚刚大组织分科设置,市里正在开展农村党建“十百千”示范工程,基层调研、座谈会、推进会、观摩会一个接一个。调研多、会议多,领导讲话、文件材料就多,张科长从来不当甩手掌柜,亲力亲为,这种敬业,让我们进一步明白榜样就在身边。有两个年头,从市委到人大、政府、政协期满换届,其间又套合村级换届,因为加班多,基本都在酒店通宵忙碌。即便到了今天再进入酒店,闻到那种地毯与水汽掺杂的特殊味道,还有反胃的后遗症。张科长为人厚道,自我要求严格,对我们关爱有加。科里人员遇到什么事儿、有什么困难,张科长总是尽力帮忙,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这种顾人的品行,对我等影响深远,也让我们的职场之路越走越宽。第一年的春节来临,张科长从家里拿出1500元钱,给科室的同志发了福利,这个举动每每提起,都让人眼窝发湿。张科长当过局长、部长、书记,但我们仍习惯地喊他科长,一板一眼地喊他最新职务,总感觉不自然,一不小心出口还是张科长。这种习惯称呼,也从侧面印证职场初见对一个人人生影响的深刻与久远。
风风火火半百的张。在某一个节点,微信里发一个表情问候,几天不见,忽然想起,可以立即打个电话。偶尔小聚,总想展示一下心情。翻到某一张照片,那些经历过的往事就会跳出记忆。人到中年,交往的选择愈发挑剔,轻易不入法眼,即便一时入了法眼,还有时光在检验。之前也认识老张,但是直接打交道不多,印象并不深刻,没有想到有一天竟然成为同事。因为单位性质的特殊,几位副职的分工各有侧重。自己作为河长的额外任务,思来想去还是交给老张更合适。为了漫水坝的选址,沿着河道勘察,从下午到晚间,有时有路,有时无路,中间时不时还有深沟。没有月亮,前后看不见人影,长短不一的虫鸣让人心生恐惧。事后想想,万一掉进河里,或者一高一低扭伤腿脚,问题会很严重。实施引贾入鄢、修建清潩提灌,涉及镇村多、部门多,督导协调任务重,幸亏有老张的风风火火、不打折扣,最终保证了工期进度。有时是热情的鼓励,有时是温和的提醒,有时是政策的解读,有时是板脸的批评,老张分寸火候掌握很好。那些日子,老张经常带着家属赶到现场,及时发现问题不足,提出积极建议,让一切做得尽量完美。那些日子,为了一线督导,老张不再穿高跟鞋,经常是平底运动鞋,裤脚沾满尘土,步子快了,人晒黑了,不言苦累。这种乐意源于格局视野,真正发自内心,当成县里大事履职尽责。一块儿下乡次数多了,有无聊好事者编排故事,有些说法还很难听,甚至传到领导耳朵里,有几个月真的是顶着误解、顶着压力在推进。老张不去理会更不抱怨,有时还开导我:都半百的人了,问心无愧,这些无聊的人,不值得浪费精力。
恰到好处基层的张。基层的张是有说法来历的,由于张同志说话比较率直,某一天有人受不了,便开始摆谱批评他是基层同志。山不转水转,历史总是惊人相似,若干年后这个批评他的人居然也成了基层同志,提起这个称呼,很有些不自然。张同志为人善良、热心帮忙,尽管说话直,但是大家还是喜欢和他交往。这种交往,不是同事胜似同事。孩子幼小时,每年春节回家是一大难题,总是麻烦张同志帮忙。那个时候,张同志自己还没有买车,需要找别人借车,把我们送到老家,自己再一个人返回。这样接送次数多了,有时自己不好意思和他说,被他知道了很不满意:自己弟兄,何必再去请求别人!老张给人帮忙,是不求回报的帮忙,关键是这个人要让他认为值得,否则,免谈。岁月在无声无息中飞逝,我从进市委机关开始认识张同志,如今18年过去,我们也从年轻小伙变成老李老张。那些随风逝去的日子,正是一路同行、共同走过,不经意间,已经深深融入彼此的生活。这种融入,不在乎职务大小、身份高低,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适时地出现。于是,某一个周末思来想去,用恰到好处定义张同志再合适不过。
悠悠岁月,真诚可以穿越时空;人在旅途,谁都难免求人帮扶。人生需要指引,困难需要面对,苦闷需要诉说,快乐需要分享。何其幸运,与张有缘,知遇四位张老师、知遇四位张同事,成为一生最可宝贵的财富,与我一路同行,走进岁月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