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规划师理念的韧性城市与社区建构

2022-10-09 02:26陈品竹陈孟萍CHENPinchuCHENMengping
上海城市规划 2022年4期
关键词:规划师韧性营造

陈品竹 陈孟萍 CHEN Pin-chu,CHEN Meng-ping

0 引言

在全球化及城镇化趋势下,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城市经营的方式方法,例如以社经代谢作用探讨人类系统与环境间的双面关系[1],或是从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指标(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ESI)来探讨城市可持续性经营发展的现状等[2]。学者认为,可持续性城市应致力于建立城市空间的均衡发展,并强调参与性等重要原则[3],以及强调城市韧性的整体提升,而不仅是单一项目的强化[4],且引入以人民为中心的韧性城市发展概念[5]。纵观相关理论,基本都提出社区营造不应仅关注空间层面,更应在相关指导下,适当地将原有的生活方式做调整改善[7]6,14,与新的空间内容相适应。社区规划师制度是台湾地区在社区营造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参与式的空间治理与建设”,强调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空间规划过程,在台湾实施多年且已基本成为规划领域的共识。以此为基础,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应用社区规划师理念,以科学、规范、有序的实践过程和多元主体的合作模式,建立社区内部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镶嵌关系,并尝试提出具有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治理与空间治理基础。本文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探讨如何为以社区为单位的韧性城市建构一个稳固的、软硬件兼具的社区营造与治理模式。

1 研究背景与范围

1.1 研究背景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所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往往触及多个层面的工作,涉及人类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尤其需要同时兼顾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联结,因此社会力量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有学者认为多元主体的“联结”(linkage)与“地方培育”(empowerment)是推动可持续性指标的基本要素,社会力量在社区的联结及区域建构的协力机制上扮演重要角色[8]。社区是人和环境互动的产物,由各种社会行为、社会交往空间与时间关系组合而成,因共同的价值观而联结起紧密、动态的关系网络,我们称之为镶嵌关系。网络关系会随着系统内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改变,因此资源并不一定可以被平等或合理地分配,例如空间上的使用、新知识的可及性等[9]1104,1117。这种不确定性会使网络内部的信任感缺失,最终导致社区社会关系的弱化,成为建构韧性城市的重大风险。

此外,纵观现有的空间治理方法和规划过程,往往缺乏对社区社会关系与社会资本的重视。因此,规划师需要改变既有的思维,否则居民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尚未建构完成,对参与观念与现状资源尚未有充分了解的状态下,空间规划或营造的成果也无法建立于现有基础与居民共识上,空间治理的成效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此,若要建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以达到韧性城市的目标,就必须重视人与人之间、环境与人之间的共生或互动关系,以及对此动态系统的建构与再生产。

(1)建立环境与人的共生关系

现今许多居民并未将自身视为与环境、社区网络一体(镶嵌共存),亦未实际了解社区环境及其具有的特色与条件,造成环境容易因为人类的突然介入而降低自主力和承载力。人与环境间应建立共生与合作共存的平衡关系[10]。这也是为何在推动社区规划师社区营造的过程中,需涵纳共生的概念,强调内部居民(社群)应先进行反思,基于原有环境结构中的镶嵌关系,稳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再借由了解环境条件与资源的同时,建立一个社区关系网络。若社区营造重硬件而轻软件,居民间的社会关系网络未建立或尚未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基本架构,那么空间需求的建设就很难建立在一个镶嵌信任的关系上,在过程中往往需要耗费额外的协商时间,导致效率低下,而建造的空间往往也与居民需求和现有资源脱钩。因此,韧性社区的建构应先建立稳定的镶嵌关系,然后再推动实体建造。这是本文藉由社区规划师概念所表达的观点。

(2)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结与镶嵌再定位

若要推动社区网络与可持续性的营造,则应以社区营造的理念为基础,在规划的顺序上以先软件再硬件为原则,重建社区内部自主的网络,以指导、号召的方式达到良好的营造目标[7]8,12,14,并辅以专家、行政与社区等三方的联合,帮助居民找回最适合的定位,实现共识的凝聚、社区意识的再建,了解现状、学习新知识,重新联结、稳固网络。这对应社区规划师概念中的资源调查、课程推动,并在课程前后搭配讨论,以提升居民间的联结,稳固网络的关系,最后再以空间实践、共同实施的方式建构社区硬件环境。

在社区网络的可持续性建立中,“知识力的培育”使居民在“讨论”中找出众人可以接受的“共利未来”,同时了解社区所具有的各项资源条件,最终找出新的网络价值观共识,让所有关系回到大网络中最合适的定位。社区中居民的在地认同感和居民之间联结的弱化,起因于人力缺损、环境破坏及网络失衡(价值观的不同)。因此,社区经过内部反思与讨论,找回网络价值观与定位,从而建立三方联结,这是社区营造的重要目标与宗旨。本文以参与式规划、契约学习课程、辅导咨商、小型实作(硬件空间共建)等社区规划师核心概念为实践方式,提出对现今社区营造问题的解决方法,使社区在反复的讨论与实践中找到新共识和最合适的定位,修补断裂或弱化的联结,完成人力的重新培育、社区组织的凝聚,最终达到镶嵌网络的建构(见图1)。

图1 研究架构Fig.1 Research structure

1.2 研究范围

社区营造、社区规划等基层社区治理方法在台湾地区已有多年实践经验。早在1990年代,为了解决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社会问题、城乡问题,采用以居民共同参与等一系列治理手段来解决社区社会问题。1994年正式提出社区总体营造政策以后,各个职能部门在权责范围内提出相应的支持政策。其中,社区规划师制度由台湾规划主管部门提出,是针对社区内空间改造、空间经营与活化的社区营造重点工作项目之一。社区规划师制度从1990年代至今历经了不同阶段的变化:首先是专业设计团队进驻社区,带领居民完成空间规划;接着是以社区发展协会(社区居民自发组织)作为培育对象,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规划的过程;最后是由社区规划的硬件建设(空间的、设施的)与社区营造的软件建设(文化的、交往的)相结合,推动社区的空间营造与空间关系的再生产,期望让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空间规划的全过程。这样的理念在推动多年以后,影响层面较广,规划的对象也从社区逐渐延伸到城市公共空间,有关居民参与公共空间规划的方式方法,在规划界已经成为基本共识。

本文以台湾地区中部的苗粟市的社区规划师政策落地情况为案例,探讨其在社区营造理念的基础上执行社区规划的经验与成果,了解社区规划师概念如何在社区中实践。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社区”一词在台湾地区并非指以行政区域划分为主的范围,可能是一个“村”(乡村区域)、一个“里”(城市区域),也有可能是一条街或一栋楼。换言之,社区是以共同生活圈的概念为范围,更重视社区中的居民在心理上的共同点,并对生活环境有认同感。因此通过不同的互动,可以使此范围中居民间的网络关系更加紧密,使社区的政策推动、生活品质维护及韧性应对改变的能力更强。

2 相关理论探讨

2.1 韧性城市(resilient city)

Holling[11]初次提出“长期防御能力”(term resilience)的观念,阐述韧性的、非强制性对抗硬件环境的变动方式,强调人与其生活的环境应具有平等相对的互动关系,并可容忍系统内必然有的改变与调整。Liao[12]更进一步提出,在生态韧性城市的建立过程中,社区面对环境的变动时,应有与改变共存的想法,建立一个韧性包容的改变,并保障居民的环境安全。同时提到韧性城市应具有“恢复力”,恢复力的概念并非指系统以一种永恒不变的方式运作,而是指系统应有容忍变化及重组、审视的能力[13]。而这种恢复力的建构,必须发生在居民对在地的联结、了解与认同上,以及生活的各种交流中,这也正是社区规划师制度所期望培养的一部分能力与实践方式。

韧性城市所追求的是使城市内部关系更有弹性,使其成为可持续运作的区域。因此在培养社区的韧性与可持续性方面,应先从社区内部讨论与经验交流、了解环境的改变中学习,也就是学习、稳固联结,再与环境进行重组,从而成为具有韧性城市(环境)与镶嵌关系(人)特质的区域。

2.2 文化生活圈——社区联结建构

Meethan[14]曾提及地方的特质(distinctive attributes of places)是一个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其文化特色是蕴含于生活中的。文化生活圈有“地理上的同质文化空间”和“心理认同的同质文化空间”两层意义,是在地社群生活与行为模式的具体呈现[15-16]。一个理想社区的居民应能够共同参与生活,形成一个特有的文化生活圈,并与其区域中的各体系互相结合,促成社区体系的顺利运作(见图2)。

图2 社区体系运作图Fig.2 Diagram of the community system

文化生活圈中除人与人外,环境与生活亦有密切的联系,且存在着深度的互动关系[17]。此外,处于该文化生活圈中的人们,彼此间具有比圈外人更高的信任感与集体行动力,而人、行为与环境(空间)间若具有深刻的联结(镶嵌关系),则能促进文化生活圈的稳固运作[18]。反之将会造成该地区运作的中断,故推动社区营造时最重要的是重建网络关系,重塑文化生活圈。

社区必须提供居民一个“具有关怀感的环境”,而关怀感通过社区内部居民的讨论、互动、共同学习等过程建立,“使其对未来有期望”。最后,“要使每一位居民都有参与的机会”,也就是要使居民重新建立认同感,巩固文化生活圈。而这些正对应到社区规划师中的调查了解现状、课程安排、正式与非正式讨论,以及最后的共建空间中。

2.3 镶嵌理论与集体行动理论

镶嵌理论(embeddedness)提出个人与其所生活的环境具有一种相互关系,存在一种结构与关系上可以嵌入的机制,使个人可以发展出稳定的生产行为,并可最大化地使用组织拥有的资源。由镶嵌理论可以发现,组织中人际关系网络对于个人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可从联结(link)、适配(fit)和牺牲(sacrifice)3个方面来说明组织中人与环境的镶嵌关系,以及其中人员的互动与定位[9]1104。该理论指出透过不同层面的互动,建构个人与组织的联结,并在组织中找到个人可以发挥的最“适配”位置,使各种资源可以被最大化、最合理地使用。在组织需要调整应对变化与压力时,个人通过位置的调动、联结的重建等牺牲,保存组织网络的完整性。这样的3阶段关系,正是维持社区韧性的基础(见图3)。本文把镶嵌概念运用于社区组织关系建构的过程中,达到促进社区内部反思、重建联结的目标。

“集体行动理论”(second-generation collection action)提出,若要建立一个区域居民对公共事件与行为的共同信任感,则需要建立“值得信任感”“制度”与“网络”,使居民之间、居民对实施者与事件有认知性、情感性及制度性上的信任,进而促进其“集体行动”[19]。在集体行动理论与镶嵌理论的对应关系中,为取得整体更大的共同利益,需使个体间产生初步信任,并在镶嵌关系建立的“适配”目标中,找到个体于大环境中最适合的位置,达到最大共享效益。最后,完成镶嵌中的个体“联结”关系,建立新的整体环境“网络”系统(见图3)。

图3 镶嵌理论应用Fig.3 Practice of embedded theory

只有在稳固的镶嵌关系与信任感的基础上,执行社区营造才有实现其效果与可持续性的基础。本文探讨社区规划师如何以各项行动达到镶嵌的建立,促成社区网络信任感的产生,最后建立韧性稳固的社区镶嵌关系。社区中的居民只有了解现状、认识资源,才可学习并找到在社区网络中最合适的位置,从而稳固联结人与环境间的网络关系,甚至强化镶嵌关系,建构可持续运作的文化生活圈,最终实现系统内部的稳固联结(见图4)。

图4 镶嵌理论、集体行动理论与社区营造的关系Fig.4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embedded theory,second-generation collection action and community empowerment

2.4 行动研究法与契约学习法

19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ewin[20]提出“行动研究法”(action research),将研究者和参与者的智慧与能力结合在一件事上,并提出“在行动中研究”“为行动而研究”和“由行动者研究”[21]。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以实际参与互动、深入社区,将社区规划师计划带入社区营造中,行动—评估—规划—再行动,并在行动研究循环中进行问题探究及反思。在多元且反复的过程中,寻找最合适的营造方式与内容。

契约学习的目的是打破传统制式“垂直单向权力”的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者与学习者的角色定位[22]。在学习过程中,教学者需提供以学习者为主的教学,并辅以支援、鼓励及指导;学习者所扮演的角色则为资源整合与设计学习的执行者,在两者间建立互利的自主学习态度。苏俄心理学家Vygotsky[23]提到的“认知鹰架”指出,人的认知经验是逐步建立的,并运用于下一阶段的学习,犹若建筑建造的过程,找出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相同点并将其结合,是达成新一阶段学习成效之要点。因此在社区营造中需重视省思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于现有价值观与知识上建立新的观念,使其网络愈加稳固。本文以契约学习的概念,由居民检示社区现状与资源后,自行制定想要学习的课程,并由辅导团队针对需求进行课程规划。居民也可在制定契约的过程中,对现有资源与状况更加了解;并在反复检视契约的过程中,对生活环境的建设及网络关系的建立有更清楚的理解。

2.5 参与式规划

参与式规划是使用者和规划者一起合作的方法,除了融合规划者的专业经验外,还注重在规划过程中加入使用者(社区居民)的规划。如居民自主参与规划与设计生活环境,借由参与感凝聚居民间的共识,增加对社区(环境)的认同感,也就是前文所提及的可以提升居民的恢复力,进而增强社区的韧性与可持续性。最重要的是,由居民提出意见,有助于找出及保留在地特色,更符合居民所需要的目标,提高未来建设的可实施性和实用性。

3 社区规划师制度概述

3.1 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建立与意义

社区规划师的运作本质在于借由城乡地貌也就是社区空间(居住环境)的改变,进而引发人心的改变。因此如何有效地整合运用各项资源,鼓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改造城乡风貌是社区规划师工作的重点。过去由于快速城镇化,居住空间向高密度发展,在缺乏有效管制的情况下,导致社区环境混乱,居住品质被削弱,不过也唤起了社区居民自主性地参与地方性环境建设的意愿。社区规划师的产生为居民提供了真实参与生活环境改造的机会,并为社区居民实现改造方案提供可能。可以说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建立是台湾地区社区规划的开始,而其中的空间改善正是计划执行的诱因与工具,然而在最终的诱因完成之前,尚需推动各项活动,例如工作坊讨论、课程、资源调查等,以逐步建构社区内部互动和稳固的关系。

在了解英、美等国家类似于社区规划师的运作模式后可以发现,社区规划师通常在社区中成立在地的工作坊,通过讨论、座谈、课程等多方面的互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有关环境空间专业的技术协助,甚至硬件空间的实施辅导。依照社区的需求,引入其他专业领域如生态保育、艺术文化、产业经营等的协作团队或咨询顾问,以支持地方形成整体性的愿景。社区规划师可以是一个拥有专业能力的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队,扮演着创造者、协助者、实行者、倡导者和启发者的多重角色,将政府的计划告知民众。因为设计的过程同时教育了设计者和社区居民,让他们对环境问题有更多的了解,参与的过程提升了居民的社区感,所以社区规划师虽不能创造社区,但可以协助创造居民满意的环境空间,更重要的是建构一个凝聚社区集体记忆与共识的过程。

3.2 社区规划师的定义与功能

“社区规划师”可以被定义为在地方的“建筑工作坊”中为社区居民提供技术协助的“社区建筑师”,是一个促成者的角色,站在居民的立场进行“规划方向领航”(确认规划方向符合居民需求);同时对社区营造有充分的使命感,是由多种个人的角色组成的社区组织形态。社区规划师的角色在推动社区发展中至关重要,其犹如主齿轮的作用,承接政策的推广与执行、地区居民的需求与实践。除了法规、经费等行政方面的咨询,亦须提供如空间规划及设计方面的专业支持。社区规划师与社区居民讨论及执行空间设计的过程并非是单向的,社区规划师将自身的专业知识提供给居民,而居民则将自己知晓的社区资源和议题加以汇整,两者合作方可推动完整的社区发展。此外,通过这样的交流过程,社区居民集体解决一些社区公共问题,有助于居民之间建立社会性的联结,这样的联结通常在社区设施完工后,仍会存在于居民的日常网络中。参与社区设计的附加价值是居民更加了解彼此、知晓社区的人才资源,以及分享共同的价值、经验和工作。这些都能帮助居民克服认同上的差异与社会的疏离,进而为社区集体行动奠定基础。社区设计更增加了成员的自我成就感,并且让人们共享创造生活环境的乐趣与增强社区感。

社区规划师的运作模式可归纳整理出下列项目。①社区规划师的运作机制可分为人才培育、驻地辅导、咨询顾问和研提计划。②社区规划师的主体分为专业团队与社区组织两方。③社区规划师的工作项目涵盖环境空间规划设计、生态社区保育与营造、创意文化产业振兴和社区健康福祉设施建设。④驻地辅导机制、社区组织主导和生活环境规划设计是社区规划师的工作重点,皆有助于提升其运作成效。同时通过这些方式,提升社区居民的互动及网络的联结,从而形成正向、稳固而可持续的关系。

3.3 社区规划师制度的运作机制与组织架构

以苗栗市社区规划师推动策略为例,其政策为“项目计划执行管理”“理念倡导人才培育”“社区规划团队运作”和“成果验收观摩交流”。而其下对应的执行目标为“认识社区知己知彼,基本资料调查建档”“建立实施工作组织,理念倡导培育人才”“行程整体规划构想,民众参与凝聚共识”和“建立自主推动机制,整合资源强化组织”。社区规划师的作用是为社区提供在地服务,作为社区内部沟通协调及咨询辅导的角色,主要包括整体社区营造机制与政策的推动、驻地指导、理念宣传及人才培育,最终目标则为及时地、弹性地解决问题并辅导社区实践的具体落实。而不同区域的社区规划师计划,虽在共通的政策之下,却会因不同区域的民风状态与条件而做出规划与组织上的调整。虽然有不同的类型,但仍可以看出整体社区规划师的共同目标,如社区营造理念在基层的建构、专业知识与实施的合作、审查与调整的机制、跨组织的合作等方面。

4 社区规划师制度推动下的社区营造实践

本文将社区规划师对社区营造的推动分为3个主要阶段,分别为“现有价值观与关系的反思”“重新寻找网络内适合的定位”和“人与人、人与环境间的联结”,以达到两项目标“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环境的联结与镶嵌再定位”和“建立环境与人的共生关系”。为达到社区网络关系建构与社区营造的目标,以课程、实作、讨论及辅导相互配合,进行联结重建及新价值观的建立(社区文化与共识、知识),促进动态反省、稳固的网络关系建立与可持续的经营施行。在行动研究过程中,网络参与者在过程中持续省思与改善,并广纳各方参与者的建议和想法。研究由居民开始,针对社区现状及资源调查,进一步达到对社区内部关系与现状的省思,例如现在社区缺少什么、未来共同的愿景、硬件空间上的需求等。再由专家评估课程,到全体一起参与营建的过程等,由不同的成员共同参与,担负不同的任务。

4.1 现有价值观与关系的反思

在现有价值观与关系的反思中加强社区恢复力与韧性,给予居民反思、建立关系的时间,了解环境现有资源与条件,不急于进行硬件空间的建构,而是从环境的改变中学习,增进其自身的适应力。在此阶段,以课程规划为主,通过居民对现状的调查、社群的讨论,实现联结与沟通的第一步,进而建立新的网络。在课程规划前期即以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促使居民先行讨论,了解社区现状,由居民提出课程需求,配合专家对各社区的评估,作为课程编排的重要依据。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居民对新网络关系的讨论,找出适当的网络价值观与定位。

课程制订采用契约学习的方法,配合驻点人员的观察、老师的辅导、专家的建议和居民的讨论,适当调整课程目标与内容,使学习更有自主性及效率。而从居民讨论与反思后提出的想法,亦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对课程,或者说对社区未来的期望。在居民反思现状并提出需求后,经过专家的访视与评估,再次提出相关建议,使社区居民更加了解其需要的知识与观念。配合驻地人员的观察报告,加强专家学者与社区的接触,消除沟通困难。这样由居民反思、专家评估的过程,可以使居民更加清楚自身的需求,并有助于对社区现状的进一步了解。课程则以“社区资源调查”“产业再兴”“生态复育”等内容为主。值得一提的是,在许多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的社区,最后小型实作的成果都与居民契约所制定的方案相符合。这说明前期的讨论与反思起到了积极作用。

4.2 重新寻找网络内适合的定位

在此阶段社区居民重新学习,并在此过程中有对新知识的讨论和学习,以及观念的建立,最终找到新网络内最适合的位置。在课程中,一个完整学习的过程可分为听、学和做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指导者(讲师)和学习者(社区居民)的角色皆有转变,其所主导的学习方式也会改变。由一开始单方面传授,到双方同步讨论、互动,最后指导者退居辅导角色,由学习者们自主进行。第1阶段指导者“教”,学习者“学”,为避免供需不同,以契约学习为主;第2阶段在学中做,以参与式规划为主,重视居民间的讨论和重建网络价值观的共识;第3阶段为小型实作,由共同的实施开始硬件环境营造的第一步。

4.3 人与人、人与环境间的联结

此阶段以建立镶嵌关系的联结为主。在之前两个阶段,社区居民在对环境调查的基础上,达成了新的网络价值观共识,整合社区居民的需求,建立互相之间的信任感和集体行动,重塑居民愿景。在完成契约学习课程后,社区就进入小型实作阶段,由“课程规划期”进入“实施期”。在此阶段,以实际的实施方式,与环境再次联结,共同实施的过程亦可以巩固、建立网络关系与联结。实施工作坊强调由周边生活环境开始记录社区资源,如社区地图、建筑物基本资料等,并建立资料库。最后运用于小型实作,作为社区韧性营造的第一步。小型实作的完成增加了居民参与感及实施经验,共同参与讨论与制作的成果重新凝聚了人与人间的关系,也让人与环境的联系更紧密,促使生活逐渐走上更稳定、更有韧性的轨道,同时充分的前期讨论也确保实施的空间亦是社区所真正需要的。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探讨了将社区规划师概念实践于社区营造的过程是以契约学习、参与式规划和辅导咨商为主,是完成韧性社区建构的3个主要阶段。

(1)建构具有认同感的社区范围

在现有价值观与关系的反思中,给予居民反思、建构关系的时间,使其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增进适应力。人(社群)进行反思,将人与人间的联结重建或稳固化。首先以课程规划为主,通过居民对现状的调查、社群的讨论,达到联结与沟通的第一步。接着通过模型制作、绘画、调查等参与式规划,由社区主导,寻找实施的目标。其中,讲师的知识传介、驻点人员的引导促成联结与镶嵌再定位;培训课程协助居民了解社区现状,构建具有认同感的社区范围。由“专家学者咨询辅导”与“驻点工作”组成顾问团,通过咨询辅导机制协助在地社区组织健全运作,一路陪伴至课程结束,推动社区营造的相关工作。

(2)了解社区现有资源,联结网络关系

在重新寻找网络联结的过程中,应先达到社区的再联结,找回最适合的定位,从而凝聚共识、重建社区意识。借由反省现状、学习新知识,达到联结、稳固网络的可能。建立镶嵌关系中的适配关系,达到可持续性经营的目标。过去的社区硬件空间建设多着眼于所需时间的长短,旨在迅速研拟社区未来发展的愿景。然而,这样重硬件而轻软件的方法治标不治本,居民间缺乏互相联系和观念认同。只有前期缜密检视对环境与自我(社区)的认知,重新建立网络,培养文化生活圈中的共识,才有可能建构韧性的镶嵌网络。

(3)营造错层交流,建立韧性社区的基础

为建立稳固联结,在这阶段以建立镶嵌关系的联结为主,结合环境,以契约学习、各式交流与知识培育,找出众人认同的社区未来愿景,促成韧性城市的建构。在此过程中的相关知识讨论,有助于社区居民建立多元知识体系,促进不同居民间的错层交流与联系,进而找出社区网络价值观共识;也使居民间互相协助,从而有能力应对不同环境条件的改变,巩固韧性社区的基础。

社区规划师概念的推动与实践过程着眼于新价值观、共识与信任感的建立及网络联结等步骤,使社区有能力、有韧性地自行营造。配合相关课程与辅导,提升居民对环境现状的了解,为居民创造讨论与参与的更多机会,使社区在反复的讨论与实施中,构建镶嵌网络联接,增进动态反思、凝聚共识,完成人力的培育、组织的建立,最后得以建立共生的韧性社区与城市。

猜你喜欢
规划师韧性营造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广西荔浦市启动首批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工作
美国退休规划师受追捧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Why I'll never switch to Google Calendar 生活的“规划师”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