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川渡,钱友良,余罗莲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 成都 610021)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作为危及中老年男性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对于PCa,既往多行开放手术,以切除病灶,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命[2]。开放手术治疗PCa尽管可达到上述目的,但因其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常易导致患者出现阴茎尺寸减小,性功能低下等问题,致使患者性生活质量严重降低[3]。腹腔镜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因具有微创优势已成为PCa治疗的首选,但临床上目前尚缺乏其对患者阴茎尺寸、性功能影响的研究[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行LRP治疗的PCa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阴茎尺寸、性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我院治疗的PCa患者86例,纳入标准:符合《前列腺癌筛查专家共识》中PCa诊断标准[5]者;术前性生活正常者;LRP适应证者;均知情同意;患者预期生存大于6个月。排除标准:前列腺良性增生者;依从性差;有出血倾向;已发现癌症转移者;心脑肺等脏器有重大疾病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86例患者年龄41~75岁[(67.59±4.62)岁];术前前列腺体积24~65 ml[(36.39±4.03)ml];Gleason评分5~7分[(5.86±0.62)分];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AS)24.00~86.00 ng/ml[(54.65±6.41)ng/ml];病理分期:T1期40例,T2期46例。依照手术方法不同将86例PCa患者分为LRP组(n=46例)与对照组(n=40例),两组患者年龄、术前前列腺体积、Gleason评分、术前血清PAS、病理分期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LRP组行LRP治疗:全麻后取头低脚高的仰卧,臀部垫高。在脐下半环形做出2.5 cm左右切口,腹膜外间隙钝性分离开,置入自制气囊扩大间隙,置入Trocar及腹腔镜,于脐下4 cm、腹直肌外缘穿刺置入Troca,于左右麦氏点各置入1个Trocar,电刀切开双侧髂窝,清扫闭孔、髂外淋巴结,标本送检。清理前列腺周围脂肪组织,将两侧盆内筋膜打开,耻骨前列腺韧带离断,背血管复合体用可吸收线缝合并离断,切断前列腺尖部、直肠尿道肌,分离膀胱与前列腺。切开膀胱颈前壁,沿尿道内口两侧切开,探查左右输精管及精囊并将其离断。游离前列腺及直肠间隙,切断前列腺侧韧带,彻底游离精囊及前列腺。术中注意保护血管、神经、直肠。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全麻后取仰卧位,在耻骨联合与脐部上缘切开,分离髂内神经血管,切除盆腔内壁脂肪及淋巴,将盆底筋膜切开,分离精囊腺及前列腺,将前列腺韧带切断后结扎血管,将切除组织去除。将直肠前筋膜分离,使精囊暴露,附近血管及输精管结扎切断。将膀胱颈后壁切开,切除前列腺。将引流管常规放置后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尿动力学分析仪评价尿动力学指标:术后7 d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量等;前列腺恢复情况: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6]评价前列腺恢复情况,共包括7项内容,按照症状严重程度分6级评分(0~5分),满分35分,轻度0~7分,中度8~19分,重度20~35分;术前及术后3月阴茎尺寸及性功能:采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问卷-5(IIEF-5)[7]评价性功能,共包括5项内容,按照症状严重程度分6级评分(0~5分),满分30分,勃起功能正常≥22分,轻度性功能障碍12~21分,中度性功能障碍8~11分,重度性功能障碍5~7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LRP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相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术后7d尿动力学指标及IPSS评分比较
LRP组术后7 d残余尿量及IPS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最大尿流量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7d尿动力学指标及IPSS评分比较
2.3 两组阴茎尺寸比较术前两组阴茎拉伸长度、松弛长度、疲软周长、勃起周长及IIEF-5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两组阴茎拉伸长度、松弛长度、疲软周长、勃起周长及IIEF-5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减小(P<0.05),LRP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阴茎尺寸及IIEF-5评分比较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LRP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497,P<0.05)。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n(%)]
近年来,随着治疗方式的增多,PCa患者对治疗的要求已不再是单纯延长生命,而是要求在延长生命的同时保留正常性生活[8]。开放术式不但创伤大,且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常伤及海绵体神经、勃起神经及其周围血管、组织,从而导致阴茎尺寸改变及勃起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正常性生活[9]。
本研究中LRP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均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LRP治疗PCa可减少术中创伤,促进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术后7 d,LRP组残余尿量及IPSS均小于对照组,最大尿流量大于对照组,说明LRP可减小PCa患者控尿神经及前列腺损伤,保护尿控功能及前列腺功能,术后可快速恢复。作为微创术式,LRP于腔镜下操作,腔镜视野广阔且具有放大作用,镜下操作可准确辨别病灶及其周围组织,从而达到精准操作,根治性切除病灶,减少医源性损伤的目的[10,11]。LRP治疗PCa切口小,可有效减少内脏干扰及暴露,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及恢复快[12]。LRP术中超声刀的使用可减小手术创面,可及时处理术中出血,减少术中出血量[13]。
本研究术后3月,LRP组阴茎拉伸长度、松弛长度、疲软周长、勃起周长及IIEF-5评分均大于对照组,说明LRP可有效避免伤及阴茎海绵体神经、勃起神经以及周围血管,避免PCa患者阴茎变短、变细,维持勃起状态下阴茎的粗度及硬度,保护患者性功能。研究证明,保留神经以及勃起功能恢复是影响阴茎尺寸、硬度改变的独立预测因素,而阴茎尺寸、硬度是维持性生活正常进行,提高性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14,15]。与LRP相比较,开放手术导致的前列腺血管损伤、术后局部缺血以及炎性反应更为严重,而上述因素常可加重阴茎海绵体血管损伤或断裂,进而影响神经功能,甚至导致神经失用症,即局部神经结构并未损伤,但神经递质无法正常传递,从而导致阴茎海绵体缺氧性损伤、纤维化、胶原沉着及细胞凋亡等生理病理改变,并最终导致阴茎尺寸变小,勃起硬度不够,影响患者性功能[16,17]。而LRP创伤小,可有效避免上述损伤发生,故其对PCa患者阴茎尺寸、性生活影响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