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量估算中美“科技脱钩”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2022-10-09 08:53立,封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2年6期
关键词:议题论文政策

王 立,封 颖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量估算中美“科技脱钩”研究

1.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量估算中美“科技脱钩”研究的背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基金组织)于1945年12月27日在美国华盛顿正式成立。其主要宗旨是确保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并列为世界两大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后,这三家组织并称世界三个“经济联合国”,成为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金融体制下的三大重量级政府间机构。

工作论文是基金组织内部研究人员开展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其主题围绕着基金组织较为关注的研究主题,是基金组织研究部门的重要发声渠道之一,也有激发政策研讨与学术交流之意。工作论文的刊登需要经过基金组织研究部门的领导审核与签发,发表于基金组织官网专栏,知识产权由基金组织机构拥有。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基金组织研究部门进行了一系列对中美贸易战、“科技脱钩”等的研究,工作论文《定量估算“科技脱钩”的影响》(论文编号2021/069)[1]是上述系列研究的成果之一,于2021年3月21日发布于基金组织工作论文专栏。该论文第一作者为迭戈·塞尔代罗,他拥有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基金组织战略政策评估局对外政策处的经济学家,主要从事国际宏观经济研究,其他四位作者也均为基金组织研究部门人员。该论文由基金组织战略政策评估局亚太部助理主任兼中国处处长海格·伯格审核签发。伯格拥有德国慕尼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基金组织研究部副主任,兼任柏林自由大学的教授。除审核签发之外,该论文致谢中还指出,伯格全程参与了该论文的讨论。2021年4月初,伯格接受了美国主流媒体之一——彭博社的电视采访[2],以“基金组织研究结果”的名义引用并宣传了该论文““科技脱钩”对中美两国而言成本都很高昂”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表明:“围绕美中关系的紧张局势是我们关注的风险因素之一,这是一个要持续关注的问题……世界是一个如此一体化的地方,如果你停止跨国家或跨国界的知识交流,你最终将付出代价,代价可能相当高。但如果我们允许美中之间、欧洲等其他国家之间发生“科技脱钩”,事情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所以,这两个在全球经济走向中占据如此重要地位的大型经济体,必须找到一种合作的方式。”

1.2 基金组织定量估算中美“科技脱钩”研究的思路、方法、逻辑、模型与数据

2021/069工作论文的基本思路是将“科技脱钩”细化分解为全球贸易量降低、行业配置效率降低、国外知识溢出减少三种渠道,首先定量分析每种渠道对GDP的影响,最后综合三者影响,以得出“科技脱钩”对全球多个经济体GDP的影响。

论文界定了三种“科技脱钩”情形:一为“中美”“科技脱钩”,二为“中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科技脱钩”,即OECD经济体作为一个集团与中国“科技脱钩”,三是“中美德”“科技脱钩”,即以中美德三个科技中心为主体的多极世界相互脱钩。研究定义中美德为三个“全球中心国家”,并定义其他国家为非中心国家,为每一种脱钩主体细化界定两种可能性:一是非优惠附加,指非中心国家不受中美德脱钩的政治影响,仍可与这三个中心国家开展自由贸易;二是优惠附加,即非中心国家不能与中美德开展自由贸易,仅与贸易总额最高的中心国家结盟,或仅与属于该集团的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一共得出6种情景(见表1)。

表1 基金组织2021/069工作论文设定“科技脱钩”的6种情景

1.2.1 全球贸易量降低

“科技脱钩”意味着竞争国通过设置较高的非关税壁垒,减少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这将直接带来全球贸易量降低。

模型和数据:该论文遴选使用基金组织的全球综合货币和财政模型(GIMF)[3]处理“科技脱钩”定量成本问题。GIMF模型是基金组织为更好地进行政策分析和国际经济研究,于2010年开发的,由消费者、厂商、金融部门、国际维度和溢出效应、财政和货币政策五部分组成,具有能综合考虑财政、货币、金融、需求、供给和全球影响等多种因素的优点,曾成功运用于基金组织对欧元区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影响、南美洲国家智利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影响等研究工作中。数据全部来源于基金组织工作论文作者收集和计算。

估算结果:当美国对中国商品实施非关税壁垒时,中美两国都会受到负面影响。中国受到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失去了美国出口市场和出口收入,将导致企业投资降低、就业岗位减少,中国家庭消费能力也将降低,从而导致中国经济萎缩;中国还可能降低受非关税壁垒限制的商品价格,以增加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市场份额。美国受到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美国从中国进口下降将增加对其他国家商品的需求(导致贸易分流)。这些商品价格可能会比中国商品更贵,因此最初同样的收入水平可以购买的商品减少,从而在短期内加剧通货膨胀,投资和消费减少,产出下降。对比中美受到的负面影响可知,中国损失较大,受损程度约为GDP下降1%~4%;美国损失相对较小,GDP下降0.5%~1%。

1.2.2 行业配置效率降低

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解决问题来解释数学思想,数学应用方法解决了数学问题.老师反映思维活动,学生掌握了以自己的逻辑思维生活的能力,发现数学的乐趣,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教学问题解决过程通过分析向学生讲授课程的方法.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和理解数学思维方法.在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教授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将数学思想无形地嵌入学生中.

渠道逻辑:鉴于各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不同,“科技脱钩”本质上是一种对行业的冲击,导致各行业之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从而带来生产力损失,损失程度可由高双边非关税壁垒来估算。

渠道定义:脱钩将导致中心和集团之间的贸易被切断,各行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将对国家产出产生长期负面影响。

方法和数据:非关税壁垒变化的影响利用涵盖165个国家共17个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来模拟。高技术行业根据OECD(2011)的研发强度分类进行确定。之后通过提高高技术行业的非关税壁垒来模拟脱钩。实现这种行业脱钩所需的非关税壁垒的增加,与行业贸易弹性成反比。表2列出了估计的10个行业的贸易弹性和技术密集度。

表2 行业贸易弹性及技术密集度

估算结果:表3是行业配置效率降低造成GDP下降的百分比数字的估算。在6种情景下,中美德作为“科技脱钩”主体国,GDP都会有降低。研究估算中国GDP下降程度约为1%~4%(见表3)。

表3 行业配置效率降低对GDP下降的数字估算

1.2.3 国外知识溢出减少

渠道逻辑:技术领先者之间具有“积极知识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生产力提升和创新提升两方面。“科技脱钩”将阻碍这种积极效应,即国外知识溢出减少将导致国内生产力降低和创新降低。

渠道定义:国外知识溢出减少将使一国劳动生产率产生短期和长期动态损失。这些损失可通过专利、研发溢出及生产率效应等数据估算。

估算结果:关于技术领先者之间的知识溢出对其年度劳动生产率增长影响程度的研究得出了四点结论。第一,对于所有国家来说,2000年至2013年期间,国外研发对年度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估计贡献在数量上是显著的,大约为0.4%~0.5%;第二,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来说,美国和日本(在较小程度上)是知识外溢的最大来源;第三,对其他国家来说,中国对其贡献超过了欧盟这种传统技术领先地区;第四,根据对专利引用的分析,所有国家似乎都越来越多地受益于中国的创新驱动,包括美国在内。因此,研究认为:国外知识扩散对美国和中国创新和生产力的提升作用均极其显著;反过来,国外知识溢出减少将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1.2.4 研究结论

该研究将上述三种“科技脱钩”渠道数据汇总后一并纳入GIMF模型模拟运算,最终得出了对全球主要国家GDP的总体影响。GIMF能够直接模拟全球贸易量降低,行业配置效率降低和国外知识溢出两个渠道采取间接模拟方式带入模型,据此算出6种“科技脱钩”情景的结果。研究最终得出结论:“科技脱钩”对中美两国而言都成本高昂,中国在6种情景下的损失都是最大的,但美国付出的成本也将很高,紧随中国。该研究结论与美中贸易理事会、美国商会、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等多家团体智库的结论一致[7-9],即发动“科技脱钩”的主要理由不应是经济性理由,而应是国家安全、数据隐私等非经济性理由。

2 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科技脱钩”是典型的政策性极强、敏感性极强、复杂程度较高、极难简单量化的国际政策与科技政策类问题。基金组织作为世界上顶尖的政府间经贸机构,其研究部门力量强大,在组织应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策类大问题方面,有其“独门绝技”。虽然我国相关政策研究机构与其有诸多不同之处,但从提高整个国家智库建设能力水平角度来看,理解和研究基金组织的代表性研究对我国政策性智库建设仍具有一定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对重大政策议题部署迅速、组织得力,机构合力大于个人研究者。

基金组织的研究部门是与基金组织相伴而生的部门,在基金组织内部地位较高,各个层次研究人员的素质也相对很高。基金组织研究部门在重大议题上部署迅速、组织得力,机构合力明显要大于个人研究者,其研究优势主要表现在:

(1)重大政策议题使用机构内部多年以来积累的学术传统、研究工具以及研究积淀。

以中美“科技脱钩”议题为例,工作论文发表在2021年,但基金组织从2018年就开始组织相关研究,特别是将理论研究开展在前,多方验证定量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多项相关研究的坚实基础之上,促成了这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2)充分保证重大政策议题结论的严谨性。

普通的学术研究,无不在逻辑自洽的前提下,求新、求异、求独一无二、求言他人之所未言。但是事关重大政策议题的研究,却不能像普通学术研究那样处理,而是在逻辑严密无误的基础上,充分保证结论的严谨性。在基金组织这一研究工作论文的结尾,专门提到了与诸多美国智库研究的一致性,由此向相关政策决策者表明,不同的机构以不同的方法做出了趋向于一致的政策结论。

(3)注重重大政策议题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并由机构领导亲自宣传其研究观点。

基金组织研究部门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同时阐述中美“科技脱钩”(全球GDP下降约5%)和中美贸易战(全球GDP下降约0.4%)这两项研究结果,预估前者的影响将10倍于后者,既简单直观地展现了这项具有冲击力的研究结果,又通过模糊数字的“春秋笔法”将自身研究可能存在的缺陷(毕竟研究不可能完全预测现实)加以委婉表述,从而降低人们事后对于研究预测值准确度的心理预期。

第二,对重大政策议题的路径方法,善于适时选择“模型”说话,巧妙通过对比法规避模型缺陷。

同样以中美“科技脱钩”议题为例,其研究使用的是基金组织2010年开发的定量模型。经过精心设计,这一模型长期用于多项重大政策议题分析。因此很好地规避了模型运用于单一重大政策议题所带来的内在缺陷。将同样一个模型运用于同一类型的两个乃至多个重大政策类议题并加以对比,充分放大了模型研究的红利。

猜你喜欢
议题论文政策
政策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政策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助企政策
政策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