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地区水稻秸秆综合利用之养牛初探

2022-10-09 06:10:04薄显民
新农民 2022年25期
关键词:盘锦养牛秸秆

薄显民

(盘锦市大洼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辽宁 大洼 124200)

随着水稻耕种技术水平的提高,水稻产量大幅增加,秸秆的产量同时增长。在我地区秸秆直接还田量过度,浪费大量的秸秆资源。为了深挖秸秆的经济潜能,提高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率,可将多余的秸秆用于养牛业,增加饲养数量,利用过腹还田,实行农牧结合,形成节粮型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1)水稻秸秆养牛就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1 盘锦地区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1.1 秸秆利用概况

盘锦地区现有耕地约13.33多万hm,其中水稻田接近11.33万hm、旱田2万多hm。农作物秸秆主要有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两种,水稻秸秆在各县(区)都有分布,且产量很大,水稻秸秆年产量100多万t;玉米秸秆主要分布在盘锦北部的沙岭、高升、石新、东郭等镇,玉米秸秆年产量30多万t。据有关部门统计,2019年秸秆可收集量为100万t,其中利用量为85.8万t,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6%。其中:肥料化利用率60.1%,利用量为59.97万t;饲料化利用率4.48%,利用量为4.47万t;原料化利用率为11.44%,利用量为11.42万t;燃料化利用率为8.79%,利用量为8.77万t;基料化为1.19%,利用量为1.19万t。(2)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秸秆肥料利用率约为60%,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只有4%左右,秸秆饲料化利用与肥料化利用相差比较悬殊。近几年秸秆的产量也略有增加,秸秆饲料化的利用率没有显著提高。

1.2 秸秆直接还田的优点与弊端

提高秸秆利用率是盘锦地区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生态循环可持续农业、保护大气生态环境工作的主要任务。秸秆肥料化的工作主要是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在生产中因成本较低,机械化程度较高,直接还田容易实现,而被各级政府广泛推广。秸秆直接还田的好处是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疏松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的肥力水平,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秸秆直接还田的弊端有三点,一是如果不能有效腐烂分解,肥力达不到理想效果且与作物争肥;二是如果还田量过大,粉碎颗粒过大,且不均匀就会影响作物的根系生长,造成植株生长障碍;三是如果上茬作物存在病虫害,还田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就会危害下茬作物。因此秸秆直接还田是最简单的肥料化利用方式,但再操作中一定要把几个弊端考虑进去。

1.3 肥料化利用的其他方式

除直接还田以外,还包括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炭化还田、废渣还田等方式。秸秆堆沤还田是把作物秸秆集中堆放在固定区域(坑)堆肥、沤肥,利用秸秆发酵,可加速腐殖质分解制成有机肥的过程,然后作为底肥还田。秸秆炭化还田是指将秸秆放入炭化炉中,在氧气不饱和的条件下不完全燃烧,最后形成炭化颗粒。燃烧产生的可燃气体回收再利用,而炭化的颗粒制成缓释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经过施肥后还田。秸秆废渣还田一般是利用生物质热能技术将秸秆气化,秸秆气化后,其生成的可燃性气体集中后回收使用,形成的废渣经处理后作为肥料还田。秸秆过腹还田是把秸秆做成饲料喂养牛、马、羊等牲畜,经消化后变成粪便,以畜粪尿施入土壤还田。目前秸秆处理技术已明显提高,秸秆饲料化产量逐年递增,给畜牧饲养业带来巨大的便利。秸秆过腹还田,既增加禽畜产品,提高农业经济附加值,又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看,过腹还田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1.4 秸秆饲料化应用分析

在秸秆还田过程中无论是覆盖还田还是翻压还田,都对秸秆的数量上有要求,还田量一般每亩不超过300kg,否则会降低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效率、经济和政策等因素,秸秆的还田量会超过500kg/667m,因此有必要将秸秆还田量控制下来,从农业生态角度分析,秸秆饲料化是我们的最佳选择。秸秆饲料主要是指以玉米、水稻等秸秆粉碎加工成的饲料,在饲料分类学上归为粗饲料。秸秆饲料粗纤维含量高,口感性差,可利用养分少,是反刍动物的主要饲料,很难被其他动物消化吸收。目前秸秆饲料化的方法有自然发酵法、高温酸法、氨化法、秸秆微贮法、和生物酶化法等多种方式其中生物酶化法借助生物、化学的双重作用把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高营养、可吸收的生物饲料,代替部分粮食饲料喂猪、鸡、鸭、鱼、羊、牛等畜禽,可降低养殖成本,此技术避免了大气污染,引领饲料行业创新,市场发展前景很大。

2 盘锦地区发展秸秆养牛意义

2.1 秸秆养牛的经济效益

盘锦地区农业发展是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种植模式,盘锦农业特色鲜明,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水稻、河蟹、棚菜等特色的生态农业。尤其是大力推进立体生态养蟹工程,创新形成了稻田养蟹、苇田养蟹等多种生态农业种养模式。水稻产量逐年提高,但随着生产投入品的成本增加,以及粮食价格偏低的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没有明显增加,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越来越低。秸秆的产量却越来越多,而且基本没有给农民带来什么收入,秸秆资源的浪费促使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微调,而秸秆养牛也在适应着农业的发展,过剩的秸秆参与了养牛的产业,牛的消化产物又是农业发展的有机肥料,这样既能稳定增加农民养牛的收入,这又能降低水稻种植的肥料成本,是一举多得的产业,经济效益将显著增加。是良性的循环,是可持续的发展。

2.2 秸秆养牛的生态效益

秸秆焚烧会造成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已经是大家的共识,各级政府已经通过下发文件和媒体宣传报道,大力监督监管禁烧秸秆。现在各级政府也在做大量的工作促进秸秆还田,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等应用,其目的既是保护环境,又是充分利用资源,使得农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秸秆养牛也能促进秸秆饲料化的良性发展,对减轻环境污染有着良好的实际意义。从农业生态学的角度看秸秆养牛是良性的循环,是可持续的发展。

2.3 秸秆养牛的社会效益

盘锦地区消费者对膳食结构有新的要求,各种档次牛肉需求量增大,牛肉的消耗量在增加,牛肉价格也有上涨趋势,养牛的行业在我地区前景广阔。农牧业的发展能有效带动饲料加工业,优质肉牛养殖业以及优质肉牛加工业等,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秸秆养牛丰富了市场,改善了人们的肉食结构。盘锦地区畜牧业发展是农业发展的一块短板,牛羊养殖数量和规模都比较小,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化,因而不能消耗大量的秸秆材料。秸秆饲料代替粮食饲料节省大量的成本,既保证了粮食安全又促进秸秆饲料业的发展。另外,过量秸秆还田造成资源浪费,只有把多余秸秆分流到饲料加工行业中去,增加的牛羊养殖数量能够生产大量的有机肥料,农业上有机肥料的使用不但可以替代相当数量化肥的生产,减少生产和使用化肥带来的污染,而且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以及作物品质,所以秸秆养牛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

3 盘锦地区秸秆养牛的优势

3.1 资源优势

盘锦地区发展养牛的资源优势在于,其一盘锦地区秸秆资源丰富,每年都有将近百万t的秸秆产生。其二饲料粮食丰富,盘锦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是我国重要水稻生产基地,玉米种植也有分布,我地区有着丰富的粮食资源,能够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粮食保障;其三土地资源丰富,我地区农业种植为一年一季,秋收以后土地闲置,闲置时间在六个月以上,这个就给畜牧养殖的散养提供场地保障,另外,盘锦地区还有着巨大的芦苇资源,在养牛过程中,特别是养小牛时提供了充足的青草饲料。在育肥阶段精饲料按照体重的1%计算,粗饲料按照5%计算,一头500kg的牛,每天就要吃5kg精饲料和25kg的粗饲料,一般在粗饲料缺乏的地方,养牛比较有难度。

3.2 政策优势

盘锦地区发展养牛的政策优势,为了调动全社会参与,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通过政府引导扶持,打通利益链,形成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为做好盘锦地区2021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工作,加快农业绿色发展,促进秸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按照《辽宁省2021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实施方案,(3)方案中对使用秸秆饲料的养殖户进行补助。

3.3 地域和环境优势

盘锦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东北邻鞍山市,东南隔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望,西北邻锦州市,南临渤海辽东湾,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重要区域,是连接辽南、辽西与辽中三大经济板块的重要节点和“辽海欧”“辽蒙欧”和“辽满欧”三大通道的唯一节点。2020年京沈客专通车后,盘锦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小时经济圈”重要辐射区域。盘锦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裕。(4)地域和环境优势也符合《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中优势区域》确定的总体要求。

4 秸秆养牛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挑选适合秸秆养殖的品种

东北区域内肉牛良种资源较多,拥有五大黄牛品种之一的延边牛及蒙古牛、三河牛和草原红牛等地方良种。近年来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步伐进一步加快,育成了著名的中国西门塔尔牛,成为区域内的主导品种。养牛要先挑选合适的品种,一般应选择优质改良牛,后期出栏快、利润高。

4.2 怎么用秸秆养牛

首先要对秸秆进行清洁处理,去掉发霉病变的秸秆,还要避免有塑料薄膜,铁器或者石子等其他东西。其次合理地安排喂养时间,夏秋季节安排在早晚温度较凉爽的时候,冬春季节安排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其余的时间就是休息或者反刍。由于牛吃得比较多,每次能吃两个小时左右。在采用秸秆饲料喂牛的时候,包括辅助饲料一次性给足的同时,也要给予足够的水分,这样有助于消化,并且能预防牛的胃部疾病。小牛对饲料的消化能力比较差,所以在饲料中要加一些青草,有利于小牛对饲料分解吸收。秸秆中钙含量比较少,容易导致牛生长过程中缺钙,要定时对牛进行补钙处理。

4.3 场地及牛粪的处理

场地建设要根据实际情况,养牛数量如果不多,前期场地投入不要太大,尽量节省,但要有足够的空间堆放饲料,为了遵守环境保护政策,场地要远离村庄和城市。牛业养殖污染主要是牲畜的粪便,要有专门堆放牛粪的场地,做好与饲料的隔离。充分利用牛粪,做成肥料,做成饲料,增加养牛的附加值,提高养殖者经济收入。

4.4 怎么用秸秆养牛

首先要对秸秆进行清洁处理,去掉发霉病变的秸秆,还要注意秸秆中不要混有杂物,避免有塑料薄膜,铁器或者石子等其他东西。其次合理地安排饲养时间,夏秋季节安排在早晚温度较凉爽的时候,牛吃得比较多,冬春季节安排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其余的时间就是休息或者反刍。由于牛吃得比较多,每次能吃两个小时左右。在采用秸秆饲料喂牛的时候,包括辅助饲料一次性给足的同时,也要给予足够的水分。这样有助于消化,并且能预防牛的胃部疾病。年龄较小的牛对饲料的消化能力比较差,所以要在饲料中加一些青草,这样有利于小牛对饲料分解吸收。最后就是秸秆中含钙量比较少,会导致牛生长过程中容易缺钙,对于这种情况,要定时对牛进行补钙处理等。

5 养牛的不利因素

养牛的前景如此乐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此巨大,为什么养牛的人少呢?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5.1 投资大见效慢

以圈养养殖100头牛为例,其中场地固定投资约为20万元,然后加上买牛费用、饲料费用、人工费用约为100万元,前期投资确实比较大,养牛数量少了又不挣钱,1头牛只能挣3000左右元,投入与收益有比较大的矛盾,让一些人望而却步,还不如打工实际。良种肉牛的长势一般是每天可以长1.5kg,普通肉牛一般长1斤,养牛一般要饲养18个月才能出栏,投资时间长,见效慢,好多人不愿意养牛。

5.2 门槛高扶持少人工成本高

盘锦地区秸秆饲料化利用补助标准:15元/t。补助数量:2万t(牛存栏200头以上,秸秆利用量1000t以上;羊存栏500只以上、秸秆利用量250t以上;秸秆饲料加工1500t以上)。补助金额:30万元。补助门槛高,散户难以得到资金扶持,饲养难度大。养牛又脏又累,除非是机械化养殖场,机械化水平高,人力投入较少外,大多数散养户的工作量比较大,体力劳动强度较重,人工成本较高,又因为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普遍偏高,因此大部分人都不想养牛,不敢养牛。

5.3 病情多风险大

购买新牛的时候,运输中一般会发生应激综合反应,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大量伤亡现象,要在购买地处置应激综合征后才能运输,新手基本不懂牛病的防治,就开始养牛,导致牛经常发病,因此给人的感觉是牛病情多,造成大部分的人说养牛病情多才不敢养牛。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句话的意思是指那些搞养殖的风险很高,很有可能一场瘟疫就会导致全盘皆输,甚至是血本无归,普通的养殖户根本就没有抗风险的能力,总的来说养牛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且风险较高,所以养殖的人比较少。

6 结语

盘锦地区养牛虽然规模小、数量少,但因其有较好的秸秆饲料为基础,有较丰富的水草资源为补充,有足够的粮食饲料为保障,有稳定的市场为导向,在盘锦地区养牛还是有所作为的。

猜你喜欢
盘锦养牛秸秆
盘锦红海滩
新少年(2023年11期)2023-12-05 12:21:38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48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1-06 09:29:40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怀揣百万转行养牛的能人
新农业(2016年23期)2016-08-16 03:38:10
盘锦人工岛建设条件分析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安全(2015年7期)2016-01-19 06:19:39
盘锦地下流体观测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