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成立于2021年,是北京大学校级实体科研机构,前身为2009年成立的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该所的工作目标是从出土文献和古文字学入手,结合历史学与考古学,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和物质层面进行全方面的研究。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包括前身出土文献研究所)是“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及“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核心单位,先后承担了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北京大学藏秦简牍与江西海昏侯墓出土简牍的整理、保护与研究工作,以及“海外藏中国青铜器调查”的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出土文献保护、整理与研究工作经验。目前,由该所主编的大型简牍资料集《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已经出版五卷,《北京大学藏秦简牍》(全五卷)和《海外藏中国青铜器集录》也将于未来两年整体推出。与此同时,该所还积极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及国内考古文博机构合作,展开甲骨、金文、青铜器、秦汉简牍等出土材料的整理研究工作,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众多有影响力的成果。
著名学者朱凤瀚教授长期担任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该所汇集了一批著名学者和学术骨干,包括朱凤瀚、李零、李宗焜、董珊、韩巍、陈侃理等多位有影响的专家。他们长期从事甲骨、金文、战国秦汉简帛等出土文献的整理、研究与保护工作,承担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项目多项,成果卓著,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