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闲居壶”看紫砂艺术与人文意境的相互关系

2022-10-08 11:25杨红伟
江苏陶瓷 2022年4期
关键词:泥料田园生活紫砂壶

杨红伟

(宜兴 214221)

在紫砂艺术的国度之中,我们最为感受到神秘的就是紫砂泥料。因为在今天,紫砂泥料的发源地黄龙山矿区已经被封闭管理起来了,所以紫砂的开采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我们在今天看到的许多紫砂壶,所采用的都是原来存储下来的老料,再加上一部分关于紫砂矿料的传说,使得人们对于泥料的执着愈演愈烈。对于广大的丁山紫砂艺人来说,泥料反而是最不用担心的问题,因为任何一把经过自己手工捏塑的紫砂壶之中,已经凝结着作者无数的心血和劳动的价值,所以我们在欣赏紫砂壶的时候,一般关注的目光聚集在造型的设计、工艺的运用和内涵的表达等几个方面。特别是造型的创意在紫砂艺术上面可以得到更好地彰显,紫砂材质良好的可塑性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和人文享受。

1 紫砂壶“闲居”的造型设计

紫砂作品“闲居壶”(见图1)采用了非常具有特点的紫砂泥塑的手法,把情景交融的艺术赋予在紫砂壶上面,让我们感受到了紫砂作品带来的震撼和艺术魅力。此壶壶身采用了和传统的经典作品“供春壶”如出一辙的肌理设计,凹凸不平、纹理清晰的表面呈现出紫砂独特的质感,壶身的造型可以看作是一个碗的形态,非常的实用;壶底微微收拢,端庄稳重,层次感十足;壶嘴的设计修长,出水非常的爽利,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圈卷自然,端握十分的舒适;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宽阔的壶口适合各种茶叶的冲泡;上面的壶钮设计简直是一座艺术的博物馆,把乡野民居原汁原味地摆放在上面,非常的巧妙,细节的设计和制作更是巧夺天工,土夯的围墙、茅草的房檐、木质的栅栏等等元素都清晰可见,在如此的狭小空间之上做到了应有尽有,可谓是“螺丝壳里作道场”,把紫砂艺术的活灵活现和我们对于乡野生活、田园隐士的情感展示得淋漓尽致,从中可以品读出古人追求和向往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内涵。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闲居壶”,造型的设计和制作工艺的层面来说简直无可挑剔,很好地利用了紫砂天然质朴的泥料特征,再加以肌理的丰富细节和雕塑艺术的手法和理念,让我们在欣赏这件作品的时候,已经很难记得它还是一把非常实用的紫砂壶,其中浓浓的人文意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图1 闲居壶

2 紫砂壶“闲居”的人文意境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全词从茅草屋开始,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我们中国古代文人对农村田园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其实许多的艺术形式之中,农村的乡土风俗都会成为非常好的题材和灵感的来源,把我们带进田园生活的惬意和自由,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紫砂的造型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围绕闲适生活展开的创作,最为著名的就是以“南瓜”为题材的作品,把农村田园生活的心旷神怡表现得淋漓尽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文意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彰显,让我们在紫砂艺术作品中,追溯到古人悠远的心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件紫砂作品“闲居壶”就是延续了这样的一种思路和风格,重点在于周身的肌理和壶钮的茅草院落的设计和制作,以小见大、以点概面地展示出紫砂艺术与人文意境的交相辉映和相得益彰,此壶无论是作为饮茶之器,还是陈列起来供朋友欣赏和收藏,都是很好的一件艺术精品,也是中国文人内心深处人文意境的真实写照。

3 结 语

自明代供春开创紫砂艺术以来,许多的紫砂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创新,使其呈现出包罗万象的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但是归根结底,我们对于紫砂最为青睐的地方,就是永远的乡土气息、农耕文明和人文气质。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田园生活和山野雅趣成为了永远的主旋律,许多的仕人在不得志的时候都选择归隐山林、闲居养志,无形之中又促进了文化和艺术的繁荣,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让我们的情感有了寄托,引起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

猜你喜欢
泥料田园生活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我向往的田园生活
乐在紫砂壶
泡壶
论陶渊明式的生活态度
购买紫砂壶4忌
亚历山大·蒲柏的田园思想与辛弃疾的田园思想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