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威
2021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党史学习教育取得重要政治、理论、实践、制度成果。为进一步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放眼神州大地,处处见低头族。全国各地数字阅读人群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笔者外出时随处可见机不离手、手不离机碎片化数字阅读或戴耳机听有声书阅读的低头族,全民数字阅读书香氛围浓,书香中国、学习强国在路上。
2021年4月16日,第七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浙江召开,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已增至4.94亿,比2019年的用户增加了2601万,同比增长5.56%。
阅读是永恒的,载体却不断更新。智能手机、视频、电子书、手机互联网等阅读器的出现,正深刻改变着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不仅给其带来“微阅读”“浅阅读”“碎阅读”“快阅读”“跳跃读”“视觉读”“听阅读”“观阅读”等生活娱乐,也提供随时随地、浏览观赏、指尖互动、分享交流的手机阅读新体验。
《报告》指出,随着数字化出版发展加速,新技术带来更多沉浸的读书体验,2020年每个人平均阅读的纸质书籍降至6.2本,减少了近3本(2.6本),电子书和有声书等数字书籍的人均阅读量却在逐年增加——总量上,2020年较2019年度增长了5.5%。人均上,电子书阅读量增至9.1本,有声书阅读量为6.3本。不同类型的数字阅读,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如大众阅读类型偏好排名前三位的是文学小说、人物传记和漫画绘本,有声阅读类型中,最受用户青睐的是有声小说、相声小品和广播剧电视剧。
终端随人走,手机随时看。以前,用手机上网可能还是件时髦事,而如今用手机上网已成日常,通过手机载体进行数字阅读或付费阅读或听音阅读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被接受微调查的党员干部多数表示,碎片化时间主要花在了利用手机数字阅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浏览自己关注的公众号、观看短视频、听有声阅读文章上。每天早上起床,立刻打开手机点击“学习强国”APP,看时政新闻听声音、上下班途中浏览新闻、阅读文章、戴耳机试听学习、每日答题、每周答题、专项答题、四人赛、双人对战等,晚上睡前指尖点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学习积分”选项,看一看今天阅读文章、观看视频、分享、本地频道等14项积分是否全部学完,如果没有就采取亡羊补牢办法继续学,直至学完才睡觉。这标志着党员干部阅读习惯、时间、内容向多元化、碎片化发展。
放眼望去,公共场合随处可见的是机不离手、眼不离屏的“低头族”,看手机、刷屏幕,通过智能手机屏幕数字阅读已敲开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大门。在人来人往的马路、胡同、街道,在公园的林荫小路、休闲广场、餐馆、咖啡馆等待时,几乎看不见手捧纸质书籍阅读的人群,这是媒体融合向深度发展、报刊业向数字转型的必然趋势。
学习与工作有时就是一对矛盾,一上班工作忙起来了哪有时间去学习?那么,如何做到学习而又不影响工作呢?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勤奋的人善于挤出时间去学习,绝不浪费光阴虚度年华。采访到的某位党员干部是这样说的:“现在有时晚上加班会错过观看晚上的央视新闻联播,但我第二天早上六点起床后会登录‘学习强国’首先点击联播频道观看或收听昨日晚间错过的新闻联播内容,即可了解国内国际要闻,也获得学习积分,真可谓一举两得。上班乘地铁、公交时,我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会拿出手机,数字阅读‘学习强国’中的内容,戴耳机听微信公众号所推送的中央电视台《党史故事100讲》也成为了习惯。”
我们通过微调查也发现有很多所认识的朋友也都习惯利用坐地铁、等电梯、中午遛弯以及睡觉前的休憩等碎片化时间,通过移动终端养成等则读新闻、走则听音学、坐则读党史、卧则看视频的习惯。
“学习强国”自2019年1月1日上线以来,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报刊、古籍、公开课、历史、歌曲、戏曲、电影、图书及全国新媒体客户端等新媒体推送的资料,而且每天订阅强国号、地方平台数量不断增加,犹如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知识宝藏,极大地满足了移动新媒体时代党员干部多样化、自主化、便捷化、移动化的学习需求,现已经成为党员干部学习与读书、交流与分享、且读与且思、且思与且行的习惯自觉,成为其相互之间即时互动、交流分享、休闲娱乐、答题挑战的主要载体,成为其寻找与他人共同分享“悦读”快乐的重要渠道。
我国古代就有诗文唱和、以文会友,出现了诸多知名的文学评论家。这些都是阅读并分享的典型案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曾提到这样一件事:“我在陕北农村插队,听说一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就走了30里路去借这本书,后来他又走了30里路来取回这本书。”物质匮乏、交通不便、移动新媒体不普及的年代,朋友之间用借书的方式共同分享知识。而数字阅读时代,社交分享具有即时性、互动性、群体性、公开性、共享性、群众性特点,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久远”。“每当我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阅读好的文章就收藏,或者足不出户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发到微信群、党支部群,留言推荐阅读此篇文章和观看视频倡议的同时,我也会得到日积分。既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又完成了平台的学习任务,何乐而不为呢”某位机关党务干部说。
青年是中国的希望、中华民族的未来。某位高校党员干部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应把青年党员干部作为重点对象,把如何学好党史作为必修课。”在微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除了党支部“读书小组”互动分享外,不少年轻党员干部尤其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党员干部,更喜欢读后发表个人观点或撰写读后感发布在所在党支部群内。有的年轻党员干部、高校学生党员,多数利用碎片化时间习惯戴耳机观看“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看党史视频栏目,选择党史百年、红色记忆、红色故事、红色书信子栏目内容,边走边听、静坐观看。有的高校学生党员下载有关党史公众号,遇到自己数字阅读有所感悟、有所心得、有所收获的文章,转发朋友圈或者群里,通过知识分享,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读友”形成“读书群”“打卡群”,互相荐书、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体会。
数字阅读具有便捷性、临时性、即时性特点,但其本身也存在“浅阅读”“快阅读”所带来的问题,在内容输入上变得更为跳跃、随意、碎片,阅读上容易浮躁,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厚度。网络视听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8.2%的网络视频用户不按原速观看视频节目,近4成00后选择倍速观看视频。不只文字,连视频都已进入倍速模式的阅读碎片化时代。这种浮躁的心理状态由此导致以前出现有的单位在“学习强国”比学习积分获奖励的不良倾向,而不是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动脑筋、下功夫、想办法,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为解决学习本末倒置的问题,“学习强国”也随之做了优化,小组排名下线,点击学习报表后只能看到前10名成长总积分排序,而看不到单位所有人排名和积分,力戒一些为学习而比积分走马观花等形式主义的表现,实现“让我学”变为“我要学”的转变。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我军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取得历次革命战争的胜利、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只有学深悟透百年大党历史,从历史长河、时代变革、世界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不忘记来时的路,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
在微调查中,多数党员干部都把学习党史与数字阅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党史栏目、观看看党史栏目视频作为碎片化学习重点,有的青年党员干部数字阅读党史故事和观看党史人物视频、高校学生党员读党史知识和观看党史课堂视频、研究生党员读党史研究和中国精神研究,机关党员干部喜欢观看红色档案视频,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喜欢戴耳机听文献纪录片。多数党员干部认为,学习党史就是要以历史为镜子,借历史中的智慧明确自己的人生志向。也有的党员干部认为,现在的美好生活是苦难而辉煌的过去换来的,把握好历史才能更好地谋求发展,更好地把握光明的未来,才能在历史的凝心聚力下接续奋斗。
有的军队党员老干部认为,学习党史贵在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从百年党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因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虽历经无数艰难险阻,遇到无数曲折坎坷,中国共产党却总能披荆斩棘、破浪前行,从失败或成功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一次次做出正确抉择,让我们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有的军队党员领导干部认为,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如果没有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教训的汲取和“湘江之战”教训的反思,就不会有毛泽东同志“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经典战例。
有的青年干部党员表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学党史就要见行动,继承我党的优良作风、光荣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通过学习党史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有的高校教师党员认为,分不同阶段学好各个时期的历史,将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期间的发展进程相结合,比对着学,才能摸清社会主义发展的脉络,才能真正学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孔子有言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论是深度阅读党史知识还是数字阅读“学习强国”,最为关键和核心的并不是浏览多少篇文章、听了多少个故事、观看多少个视频、写了多少篇学习体会,而贵在坚持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读书、在读书中体悟、在体悟中升华、在升华中指导实践。
一切学习都不是为学而学,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阅读的本质,实为文化底蕴的积累。摒弃“学习强国”的积分情结,把学习读书真正当作事业追求、爱好和生活方式,每天挤出一定的空闲时间来细读、深读、精读,让自己充电补钙、武装头脑,这样才能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有所获,达到启迪心灵、开阔视野、知行合一、学为所用。基于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借助数字阅读“学习强国”,努力在“学思践悟”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做到知行合一,指导工作实践,争当建设学习强国的排头兵、领头雁,书香中国、学习强国指日可待。
虽然全民碎片化数字阅读成为常态,正向有声书阅读转变,但不同人群中有的则表示,他们更爱深度阅读。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有的会在手里拿一本书或者报刊或者在包里放一本跟党史、跟文学有关的书籍;也有的喜欢去图书馆、阅览室、农家书屋等场所,静下心来读一读《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习近平讲故事》等,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新的心得。正如某位机关党员干部所言,读书的价值更多在于要有“连续性”,要有意识地把读书转化为一种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能让自己的头脑保持随时可以沉浸阅读的状态。有的人会在深度阅读时,虽采取利用碎片化时间去读,但读到体会比较深的那一页时就会把该页折起来,等下一个便于深度阅读时间再继续读,如此就把碎片化时间串了起来。用这种方法,虽然读的内容时间具有间断性,但每次读书头脑都记忆深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正因如此,不少人都采取数字阅读与深度阅读相结合方法学党史,这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