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弘扬科学家精神和航空报国精神有机结合

2022-10-08 02:13周翌勋
军工文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报国航空工业研究所

文/周翌勋

2021 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原所长、总设计师顾诵芬院士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2 年,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顾诵芬图书馆”认定为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近年来,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将弘扬科学家精神和航空报国精神有机结合,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坚持典型引领,挖掘文化富矿

沈阳地区是新中国航空科研事业,特别是飞机设计事业的发源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深入挖掘航空工业文化富矿,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讲好航空报国的奋斗故事。

航空科学家的生动实践,是航空报国精神的重要源泉。

——2017 年,策划“不忘初心、航空报国”系列活动,开展“纪念舰载机着舰五周年、罗阳同志牺牲五周年”主题宣传,追忆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原党委书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同志为舰载机研制和研究所发展做出的贡献。

——2018 年,按照国资委和航空工业集团部署,深入开展“向李天同志学习”活动,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航空工业集团总部和中国华能集团,先后举办三场“李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引发行业内外强烈反响。李天院士“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深入人心。

——2019 年,积极挖掘顾诵芬院士宣传素材,开展纪念歼8 飞机首飞50 周年系列活动,联合央视军事频道制播《顾诵芬》和《中国战机————歼八奋飞》等专题纪录片,教育引导全所科研设计人员学习顾诵芬院士“爱党爱国、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开拓创新、执着追求”的敬业情怀,“严谨求实、勇攀高峰”的治学态度,“淡泊名利、育人树才”的人生境界。

——2020 年,在“新中国首任飞机总设计师”黄志千烈士逝世55 周年之际,举行黄志千烈士纪念塑像落成仪式。经过社会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以黄志千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的故事更为大众熟知。

打造载体平台,促进文化传播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深入开展“向顾诵芬院士学习”活动,在研究所内建成“顾诵芬图书馆”,于2021 年11 月30 日举行启用仪式。“顾诵芬图书馆”通过展板、实物展品、档案资料等,集中展示了顾诵芬院士的科研经历和学术成果,介绍了顾诵芬院士为实现航空科技自立自强做出的重要贡献。馆内收藏了顾诵芬院士主持编撰的著作,以及航空工业科学家的传记等书籍,提供航空相关领域图书、期刊及科普读物,供科研人员学习参考。2022 年5 月30 日,“顾诵芬图书馆”经中国科协等上级主管部门认定为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协助沈阳广播电视台沈阳原创基地,创作以顾诵芬院士为原型的广播剧《逐梦长空》,在“顾诵芬图书馆”举行全媒体首发式,通过学习强国APP 等平台播出,向引领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航空科学家致敬。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在航空工业集团内首批建成融媒体工作站,设立“融媒传播创新中心”,加快媒体融合发展。通过沈阳日报社“驻沈央企联盟”等平台,在地方媒体传播好航空声音。用好“国企开放日”平台,承办“社会媒体走进航空工业沈阳”“纪念歼8 首飞50 周年、歼15 首飞10 周年”等主题宣传活动,中央媒体、行业媒体、地方媒体共同发声,宣传航空科技创新成就,奏响航空工业舆论强音。总结提炼“忠诚铸重器、逐梦拓海天”的“飞鲨”精神,成为航空工业型号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型号精神体现在航空报国的鲜活故事和典型案例中。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主持设计的航空装备在“辽宁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主题展览”中得到重点展示,为不断丰富辽宁省“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的内涵提供航空支撑。

总结提炼“忠诚铸重器、逐梦拓海天”的“飞鲨”精神,成为航空工业型号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研究阐释,固化文化成果

组织编撰《中国航空工业飞机设计室简史》,记载了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不凡历程,通过“航史讲坛”面向全行业进行宣讲。组织编著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技术发展历程》《专业领域技术发展史》《人物志》和“寻根问祖系列人物小传”《功成不必在我————李天院士纪念文集》等一系列历史文化作品,总结飞机设计技术发展经验,铭记航空科学家的历史贡献。

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践行航空工业集团文化,形成了《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 促进科技创新的实践研究》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近两年,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在企业文化领域先后获得中国政研会优秀研究成果奖1 项、中央企业优秀研究成果奖1 项、辽宁省优秀研究成果奖3 项、航空工业集团优秀研究成果奖3 项。1 个案例被评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2021 年度企业党组织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典型经验”。

弘扬科学家精神和航空报国精神的启示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传承着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红色基因,遵照党中央为航空工业确定的发展方针,开创了新中国自主设计研制飞机的新纪元,这是在党的领导下,主动作为、拼搏奋斗的结果。面向新时代,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会和践行“支撑一流军队建设是航空工业最大的政治”,才能在航空强国建设中把准方向、行稳致远。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成立后,积极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坚持走自己的路,自力更生、自行设计,逐步建立起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飞机设计体系和设计方法,为航空科研事业的发展和航空装备的研制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面向新时代,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发挥科技引领作用,自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聚力打造领先创新力,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带领下,以顾诵芬为代表的飞机设计师们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他们成为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支航空科技人才队伍,为支撑航空科研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面向新时代,必须坚持人才为本、突出人才强企,不断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能力突出的人才队伍,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航空科技工作者们潜心钻研、科学决策,实现了航空装备和技术的跨越发展,但也因历史条件限制和多方面因素影响,经历过型号研制的曲折。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启示我们,航空科研事业的成功既要研判形势、把握机遇、果断抉择,也要尊重科学、正视失败、敢于突破。面向新时代,必须站在世界航空科技前沿和航空产业前沿,把握航空技术发展的时代主题,全面增强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新中国航空科研事业的开拓者们经历了苦难深重的时代,树立了“航空救国”的理念,以为国家研制先进航空装备为己任,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在蓝天上镌刻下航空人的印记。航空科学家的生动实践,是航空报国精神的重要源泉。面向新时代,必须开创航空报国精神广泛弘扬的新境界,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在航空报国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感召下,近年来,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优秀人才、团队和成果竞相涌现。首席专家王向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重点型号研制团队先后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团队等荣誉。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获得航空工业集团首批“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新闻宣传先进集体”荣誉。

猜你喜欢
报国航空工业研究所
张容诚:游子绵薄力 报国寸草心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航空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
睡眠研究所·Arch
长城脚下坐望山-花时间研究所
顾诵芬:志在蓝天航空报国
摄影
An Analysis of Daisy Buchanan in The Great Gatsby
昆虫也会便便吗?
五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