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绍举 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民族手工艺是在民族个性和风俗习惯的长期积淀下形成的, 不仅代表了地域文化的精髓, 也反映了民族地区的文化精神、审美价值和民俗风情。甘南州的民族手工艺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作为地域物质文化的载体, 它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下, 面对高度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大趋势, 中国许多地区的传统民族手工艺正逐渐面临失传而走向濒危边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促进区域物质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民族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 从而促进民族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甘南州地处中国西部地区, 是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区域特色, 民族手工艺符号也多种多样。该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 民族工艺资源丰富多彩, 宗教文化、雕刻艺术、藏族服饰、手工织品、民族刺绣等都具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区域特色。
民族传统手工艺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 它代表了民族文化意识的丰富性, 并且伴随民间活动而产生, 与民间文化紧密相连, 是人民群众质朴智慧的结晶。甘南地区有自己的文化脉络, 这不仅是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标志, 也是甘南人文精神和情感根源的重要载体。甘南自治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民族手工艺丰富多彩, 种类繁多, 工艺精湛, 它与藏族人民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相关联, 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
甘南州民族传统手工艺来源于生活又体现于生活, 带有强烈的民俗色彩, 体现甘南州民族文化符号讲究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高度统一。如民族服饰、建筑木雕、刺绣、洮砚等手工艺品, 这些民族手工艺品不仅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 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活实用功能, 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高度统一的特征。
民族传统手工艺大多由当地居民完成, 虽然他们没有科学建模的概念, 但他们有地方性的思维能力和视觉想象力, 可以很好地将民间艺术创造性地运用到地方手工艺品生产过程中, 更加生动地表现甘南人文精神和地方风俗, 实现原生性和创造性并存的特色。
甘南州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材料大多来源于自然资源, 当地的少数民族生活中, 普通的牛毛、羊毛、木材、石材、泥土、矿物质等都可以成为手工艺品的原材料。通过制作这些工艺品, 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民族的信仰和生动的民族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体现地方民族特色。
总之, 甘南民族手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标志着当地人民的艺术和物质创造水平, 同时又充分体现出民众的情感理想与审美情趣, 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手工艺的发展历史不仅反映了人类在使用工具、材料和利用自然环境等方面的进步, 也为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证据。甘南州民族手工艺的发展大致经过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技术和工具发展的初级阶段, 所有手工艺品都是手工制作的, 此阶段的民族手工艺只讲究和追求生活的实用性;第二个时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手工艺品开始追求艺术性和装饰性, 同时与艺术审美相融合, 从而使手工艺品富有工艺性和艺术性等;第三个时期是受经济、文化、旅游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甘南州民族手工艺开始与市场接轨, 以市场需求为标准, 不断创新和开发新的领域;第四个时期是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力度的加强, 甘南州民族手工艺也得以传承和保护, 并在保护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建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互动活态传承模式, 提出了在新时期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条件下, 甘南州民族手工艺试图寻找新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甘南州的民族手工艺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相关史前遗址中发现的一些类似于石杵、石磨盘、彩陶等生活用具, 就是甘南州手工艺品的早期雏形。据初步统计, 甘南民族手工艺涉及绘画(如图1)、手工织品(如图2)、洮砚(如图3)、藏族服饰(如图4)、藏式彩绘(如图5)、洮绣(如图6)、金属铸造(如图7)、雕刻(如图8)等种类。它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集实用、观赏与收藏价值于一体而受到世人的青睐。在新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民族地区经济, 成为带动藏区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文化产业背景下, 传统手工艺品不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就业面广等产业化生产的特点, 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民族文化资源, 体现了民族民间性和地域特征。甘南州民族手工艺以传统手工艺为物质载体, 发展至今已成为经济生产的重要支柱,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图1 绘画
图2 手工织品
图3 洮砚
图4 藏族服饰
图5 藏式彩绘
图6 洮绣
图7 金属铸造
图8 藏式木雕
如今, 甘南州民族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已取得一定规模与进展, 现代文化语境中民族手工艺既要继续发展成为活态文化, 又要创新, 转化为时代的需要。因此, 充分了解甘南州民族手工艺的特点将有助于其在现阶段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甘南州民族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中正携手前行, 但甘南州民族手工艺在新形势下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境。
甘南州民族手工艺文化集民族特色与当地群众的智慧于一体, 很好地传承了传统文化。在互联网盛行的大背景下, 在信息与数据时代来临之际, 数字化推广平台的建设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甘南州民族传统手工艺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 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带来的信息和数据, 数字化整合民族手工艺资源, 为民族手工艺传承和保护提供数据依据, 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甘南州的民族手工艺仍在以传统的方式发展, 基本缺乏数字化的整合, 导致其创新和开发力度不够, 严重影响了民族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在经济、文化、旅游业等大力发展的今天, 虽然甘南州民族手工艺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受到众多收藏家的喜爱, 但大都仍然以传统的审美趣味为主, 缺乏一定的文化创新意识。这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 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创新挑战。目前, 甘南州传统民族手工艺产品样式及功能比较单调, 墨守成规, 缺乏文化创新意识也是限制甘南民族手工艺发展的原因之一。我们不应盲目仿古, 而应利用现代设计理念在传统的基础上挖掘和提升民族文化元素的再设计, 创作出更多符合现代时尚理念和现代市场需求的衍生产品, 凸显甘南州民族手工艺的文化特色和魅力。
首先, 民族手工艺创作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创作过程枯燥乏味, 多数年轻人都欠缺耐性和恒心, 传统民族手工艺传承效率低、传承方式保守, 导致传承人严重缺乏。其次, 甘南民族手工艺发展模式主要以家庭作坊式手工制作为主, 没有完全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生产, 不能大规模批量生产, 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使得传承人的经济收益甚微, 生活水平物质条件难以改善, 导致传承人数量锐减, 甚至有的手工艺技艺濒临失传的危机。年轻一代缺乏保护与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需要进一步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培养制度, 树立传承人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 改善传承人的待遇, 才能有效地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继承和发扬民族手工艺。再者, 民族手工艺的创造、生产和流通周期长, 不能与商品经济中快速流通模式相适应, 也是造成手工艺产业凋敝和研究型人才流失严重的原因。建立系统化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培养机制, 保护和提高传承人的权益, 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加入传承人的行列, 也是当下的首要任务。
借助网络平台的资源, 向大众宣传和推广甘南州民族手工艺的发展信息, 提升民族手工艺在社会的影响力, 大力推进新时期手工艺文化衍生产品的宣传推介, 让大众对新时期甘南州民族手工艺的文化内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建立良好的民族品牌形象。
甘南州民族手工艺的发展, 出现一种产业化和链条化的态势, 出现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 但目前这种生产方式还存在一定的探索性和盲目性, 这势必会影响手工艺发展的艺术水准。因此, 研究甘南州的民族手工艺在当下如何利用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条件是重点。而手工艺人不但需要具有高超的手工技能、丰厚的专业知识, 也要恪守良好的行为规范, 这也是甘南州民族手工艺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挖掘和整理甘南州传统手工艺现有资源, 建立数据库档案,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手工艺技艺奠定基础。如今随着安多藏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甘南州的民族手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特有的文化艺术价值, 逐渐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喜爱。我们不能急功近利, 也不能为追逐市场的需求而降低民族手工艺的艺术水准。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地区有关民族手工艺发展的成功经验, 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和传承条件, 提倡精品意识, 保护好甘南州的民族手工艺发展和创新流变。
总之, 甘南州民族手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和美学的变化, 顺应技术和功能的进步, 促使民族手工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与转型中, 应该赋予传统手工艺一定的现代文化价值, 使之成为一种新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当代社会背景下, 传统手工艺不只是一项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 还担负着民族地区经济、当地民生、文化生态等转型和发展的文化使命, 对促进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保护和振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