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芳 荥阳市文物保护中心
陶器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最初的发明创造,其发展、演化的整个过程和人类生产、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其当成某种独特的历史信息介质。我国古代的陶器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珍贵财富,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中国考古界研究陶器文物有力的实物依据,拥有重要的艺术、历史价值。虽然国内对陶器文物进行研究、保护、修复工作的时间较早,相关方法也已经发展成熟,然而依旧存在许多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因此,完善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实操流程对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员而言是长期性的工作。
陶器文物本身就很脆,长期掩埋在地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情况的破损。同时,陶器文物经常发生被盗墓者损坏的现象,也会出现因地质结构变动而造成损毁的情况,在实际发掘文物时还会因操作不规范导致陶器文物受到机械性损伤,上述情形均会使陶器文物发生碎裂、破损等现象。
陶器文物长时间被埋藏在地下,受自身因素与外部作用力的影响,容易出现裂纹。且土层中的某些硬物会使陶器文物出现裂痕,在发掘陶器文物时,若操作不规范也会使陶器出现局部划痕、裂缝。
陶器文物被掩埋在土层内,容易受到地质钙化的影响,致使陶器表层出现非常厚的附着物,这会对出土文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陶器文物掩埋在地下时,因土层中可溶性盐的含量非常高,所以,出土的陶器文物经检测后也发现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致使陶器受到损害的风险提高,尤其是某些彩陶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
大部分出土的陶器文物都是多孔式的物理结构,其吸潮性非常好,因此一些可溶性的杂质、盐类等都能慢慢地渗透到陶器内,导致陶器表层逐步形成污垢沉积层。而在这种情况下,加之周围环境的湿度、温度等具有变化不规律的特点,会使陶器自身含有的盐分轮流发生结晶、溶解的物理性变化过程,这将会进一步提高陶器本身的脆性,从而增加受到毁坏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尽可能地把陶器文物所处环境的湿度、温度严格把控在较为稳定的范围内,温度大多保持在5℃~25℃为最佳,湿度则需要保持在不高于70%为最佳[1],化学气体、灰尘是影响陶器保护的重要因素,并且对于二者的扩散性都无法实现较为满意的预期控制目标,特别是当博物馆周围存在工业区、人流量较大、工程施工等实际状况时,形成的有害气体、灰尘会进一步影响陶器保护。因此,博物馆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措施来使室内保持无尘无烟的状态,达到预期的空气湿度目标,还可以在博物馆四周栽种一些能够吸尘吸烟的绿色植被,在室内放置一些具备类似效果的盆栽等。如此不但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减少对陶器造成的损伤,而且能够净化空气、绿化环境[2]。太阳光为人类带来很多益处,但对陶器等诸多文物来讲,紫外线带来的损伤后果非常严重,所以博物馆必须开展有关的防护工作,例如将展厅、储藏室内的窗户更换成百叶窗,安装窗帘用来防止阳光直射,或将防紫外线药剂喷涂在展柜玻璃表层等,并且人工采光也要符合实际要求。
任何一个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人为因素出现毁坏、遗失等情况,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例如,开展日常保护工作时,假如保护方法欠缺,必定会引起汗渍、飞沫、霉菌、油脂等微生物破坏陶器文物,使其出现不同情况的损毁。因此,有关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穿戴好手套、口罩等,尽可能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破坏[3]。在保护、维修陶器文物时,某些不合理的修复措施、材料会对陶器产生严重的损害,因此在修复之前,应先用复制品进行试验,从而得到较为适合的修复措施和最匹配的修复材料。
对陶器进行修复的前期工作较多,而研究陶器的历史背景至关重要。由于每个陶器都有自身独有的历史特点,其制作所需的材料同样存在差异,因此修复工作正式开始前,为确保修复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应提前做好调研的筹备工作,对出土陶器的有关资料展开研究,力求使其可以复原。
修复测验要求利用较为先进的测验设备,如此才可以针对陶器文物本身所需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测验与研究,可对后期修复环节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4]。而对某些彩陶文物而言,要求使用技术进行检验、分析来验证其实际利用了哪些彩绘颜料,只有这样才会使修复工作得到更加精准的数据信息。
修复文物之前,应全面掌握陶器文物基本的损坏情况,并了解其质地、质量等基本信息,这有助于推动修复工作顺利进行。假如二次对陶器进行修复,那么就应掌握第一次修复的基本情况,如此才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并且也能选择更加适合的修复技术,从而提高陶器的修复效率。
要想使陶器文物保持较好的观赏效果和较高的艺术价值,防止遭到外部杂物、杂质的影响,修复工作人员进行修复之前应全方位清洗陶器文物,消除其表层存留的杂质,从而为修复其色彩、形状奠定基础。修复工作人员要依据杂质种类来选择适合的清洗用剂,如类似硫酸镁等这种可溶性物质,可使用清水直接清洗,也可使用软毛刷子清扫文物表层的尘土,可利用竹签、竹刀等器具剔除较为松散的土壤附着物[5]。一些彩陶文物因历史悠久且制作粗陋,清洗过程中易发生脱落,面对这种状况,技术人员需要预先使用高分子材料进行巩固,防止出现脱落。另外,部分陶器文物材质疏松,清洗中非常容易发生破裂,所以应预先用纸浆包裹陶器,利用毛细作用加快陶器文物表层盐类凝结,然后再选用符合要求的技术实施清洗。
这是陶器修复过程中最复杂的一项工作,首先应选用质量较好的黏结材料,目前常用的普通黏结材料,通常分成橡胶、树脂、混合溶液等多种类型。根据其他分类方式,也可分成热固性和热塑性这两种类型。在实际使用时,需要以陶器文物特征为前提选用效果最强的黏结材料,在使用之前需要提前利用废弃陶片开展黏结试验。一般而言,选取符合实际需求的黏结剂需要遵循以下几点:第一,有助于陶器文物进一步维持原有样貌和较高的安全性能;第二,具备较为理想的稳定性、流动性等特点;第三,当陶器固化之后能够展示出相对较低的收缩率与高韧性等,从而保证黏结时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开展调整,并且也可在外表复原的情形下得到更加坚固的黏结效果;第四,需要尽量协调黏结剂和陶器材质,例如假如陶器材质较为松散易脆,那么需要选取黏合强度比较普通的黏结剂[6]。按照以上原则选用适合的黏结剂之后,才能够正式进行黏结这项工作,但一定要遵循尊重原有面貌的原则,避免盲目黏结,不然将对陶器文物带来不可估量的毁坏。黏结流程如下:第一,抹涂黏结剂,用手指压住陶片,减小接合空隙,排挤试剂内空气;第二,依据自下至上、自底端至沿口、自主件至附件的顺序进行黏结;第三,尽量一次黏结成功,但对外形较大、损坏较为严重的陶器,可进行二次黏结(如图1)。
图1 黏结示意图
配补也是较为常见的修复工作,配补通常使用白水泥、石膏粉等材料,这些材料往往被用在陶器文物的短缺处和空隙处,不仅能较好地恢复陶器文物原貌,还能有效避免陶器受到再次损坏。假如陶器材质较为疏松,那么可利用驱虫剂、酒精、石膏粉展开修复,如此会使陶器更为牢固;如果陶器材质比较紧密,则可以适度利用稀释剂、石膏粉按比混合的办法进行填补,填充之后,还要使用砂纸打磨陶器文物表层,直到光滑即可(如图2)。
图2 配补示意图
修复陶器文物大多利用滴注式加固法,配补时把502胶按照指定比例添加到石膏内,目的在于提高石膏本身的牢固性。另外,修复过程中也使用拓槽灌铸法、喷涂法,但两者的使用范围存在差异,前者经常用在修复体型非常大且没有全部折断的陶器文物上,后者通常被用在修复彩绘与釉即将脱落或器壁风化现象较小的陶器文物上。加固材质较差的陶器时,常常选用三甲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同时假如用Parliod B-72等作为加固剂,要稀释之后使其成为具有一定浓度的加固剂。在器物表层涂抹加固剂,使溶液缓慢渗透到陶片中。加固剂应采取一次少量、多次涂刷的方式,同时遵守修复文物的有关标准,使文物加固后不会出现颜色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如图3)。
图3 加固示意图
在开展着色这项工作时,应按照陶器文物的原有颜色,陆续调整颜料的颜色,颜色需尽可能和陶器表面颜色相似,如此才可以提高陶器文物的美观度。着色时,应用毛笔轻轻上色。当下使用的着色颜料大部分都是有机、矿物质颜料,使用这些颜料产生的效果非常好,且稳定性非常高。使用化学颜料的效果也非常好,化学颜料通常是丙烯类颜料,这种颜料可在表层产生防护膜,不仅能够隔绝水分,还能隔绝灰尘与油污,其稳定性也非常好。这种防护膜可以很好地保护黏结胶,这是当前普及范围较广的一项着色技术(如图4)。
图4 着色示意图
许多陶器文物因受较大的损坏,修复后的表层面貌和原有样貌存在偏差。为避免出现这种问题,修复人员通常在修复结束后再将其做旧。目前做旧所需颜料最常见的是丙烯酸颜料,这种颜料稳定性较好,经过较长时间也不会轻易掉色,且会使陶器外表颜色更加自然流畅,不会产生违和感。
综上所述,保护与修复陶器文物的每个环节均应一丝不苟,任何失误均会对文物造成损坏。因此修复人员一定要准确地把握文物保护工作的各种规范与要求,按照标准开展陶器文物的分析和测验工作,根据要求进行陶器文物的清洗、黏结等修复工作,最终使陶器文物以“亮丽”的模样展示在博物馆内,体现中华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