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林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北京 101118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这是对经济转型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战略部署,体现了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应用型本科而言,正确认识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进行专业建设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是中央和很多地方政府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既定目标。应用型高校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应用型人才有了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
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类型,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义为:“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通俗来讲,应用型人才是那些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其主要任务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
理念是大学的精神文化,是高校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什么要培养这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这样人才的基本认识和主张,大学人才培养理念可以从目的观和方法论得以体现和落实。
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观
目的观是人才培养理念的核心,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于职业发展需要,应用型本科主要针对社会职业开展专业教育,为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从业者的职业素质,促进生产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二是服务现实社会生产需要,应用型本科应将现实的社会生产需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搭建高校人才培养与现实社会生产的桥梁,成为促进现实社会生产发展的动力源,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论
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只关乎学校自身,还应与社会产业行业和政府政策等密切相关,新时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尤其应注意强化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据学科发展和专业办学需要,强化产教融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措施,不断深化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关系,既可以服务学生职业发展,又可以满足社会生产现实需要。二是个性化培养,进入互联网时代,个性化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应当遵循以学生为中心,通专结合、分类培养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成才环境、平台和路径。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是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培养具有良好的数据思维意识,熟练掌握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与技术,掌握经济管理领域的相关知识,能够从管理角度出发创造性地解决经济、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数据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这里的懂数据,主要是指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首先得具备一定的数据素养,具体包括知数据、识数据和用数据三个维度。其中知数据,是指毕业生应具备充分的数据意识,对数据保持高度的敏感性,重视数据,具有利用数据分析的意识、习惯及批判性数据思维;识数据,即掌握数据知识,能够运用可视化工具,将枯燥的数据逻辑清晰地展示出来;用数据,即掌握数据相关的技能,包括数据的获取能力、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以及利用数据支持决策的能力。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核心是应用,当前大数据技术已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如电商、政务、工业、旅游、交通、医疗、健康、安防、金融、教育等,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大数据融合应用成为未来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重点,因此,了解所在行业业务流程和产品知识成为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业务理解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量迅速膨胀,数据维度不断提高,数据分析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作用更为凸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应当善于利用相关数据分析方法来发现和解决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并基于大数据进行决策分析,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
应用型本科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建设应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不断提升办学内涵、彰显办学特色等,从多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和核心要素,我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立足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构建了递进式交叉融合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层次为国标规定的通识课程,包括英语、数学、体育、思政以及博雅类课程等;第二层次为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模块、经济管理理论模块和定量分析方法模块,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第三层次为专业核心课程,涵盖大数据技术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管理决策模块,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的理论和方法,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层次为实践课程体系,分为技术实践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以及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实践中成长,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图1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课程结构
该课程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与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并得出可视化效果,以及对数据分析结果解释的能力;培养学生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综合运用现代管理决策理论、信息技术方法等进行模型的建立,模型求解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保障了学生在“技”“管”两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我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具体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核心在于“应用”和“管理”,实践性是其显著特征,必须强化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继续重视在实验、实训、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传统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推进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的设计与创新,构建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强化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相关企业的合作,专业课程设置紧跟行业发展实际、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岗位能力,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编写特色教材、共同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共同监控教育教学质量等,构建强化专业技能、突出创新能力、提升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要为学生职业生涯做准备,而且“是学生理解所学、所做,使之概念化,在不同的情况下掌握,并对其采取批判态度的能力”。应用型人才不是培养某一岗位的“匠人”,而是具有终身学习的意愿,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同时,“应用型知识必须通过在真实或仿真的现实工作情景中,通过学习主体不断地技术实践和操作,才可以获得真正的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和载体更加趋向多样化和情景化,这就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就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和动力,让学生“鲜活”起来,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因此,摒弃传统的“灌输式”知识传授方法,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观,结合大数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场景,灵活选择案例式、项目式、讨论式、实践式、场景应用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推荐阅读、学习思考、理论研究、现场考察等系列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内容的分析、讨论,实现以教师“教”为主的“教材”向以学生“学”为主的“学材”转变,形成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启发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场景与理论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应用型本科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类型,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学能力,还须具备一定的行业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型”队伍是其根本方向。
1.积极引进专兼职应用型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遵循“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建立和优化兼职教师队伍。根据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教学任务安排及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具体需求,面向大数据企业、行业企业聘请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有经验的专家等来学校承担相关教学任务,对教师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举办专题学术报告等,介绍行业或专业最新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拓宽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视野。
2.拓展培养培训途径,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大数据行业相关资格培训和考试,获取职业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大数据师资专业培训等,提高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大数据应用型、实战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同时,鼓励教师深入企业锻炼,如参加长期或短期挂职锻炼,社会调查实践、项目合作、业务培训等,了解所在行业业务流程和产品知识,采集企业真实案例,获取行业最新知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专业建设尚无成熟经验可循,需要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紧跟行业企业需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通过建立和完善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强化校企合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着力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