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桂敏
近年来的语文教学探索,“语用”一词得到了凸显。语文天生就具有美的属性,语文课,学的是美的文字,学的是美的语言,学的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艺术,“审美语用”由此而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基于“审美语用”这一主张,发掘美、顺应美、涵泳美,试图阐释、探寻出更多语用之美。
语文课首先应当学语言文字运用的艺术,学如何让语言文字的表达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学如何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往细处说,在语用过程中,领会文章立意的深远、构思的精妙及修辞的适切、节奏的韵味、风格的独特等,最终又为语用服务,回归语用。这是将“语文”视之为美的现象、美的存在,这是从审美的高度重新发现和理解语文。
根据核心素养,教师将“审美素养”的内涵界定为指向于内容理解的“接受和理解力”,指向于思维品质发展的“思辨力”,指向于高级旨趣的“鉴赏力”,指向于表达的“创造力”。从“理解力”到“创造力”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审美素养的提升,必须依托于生长性的教学策略。在实践中,教师提出了“基于整体语境”“指向终极语旨”“还原具体语象”“体验真挚语情”“把握前后语脉”“品鉴真挚语韵”等六种策略。
美是整体的,语用的美也是整体的。也就是说,语用之外需要有一个支撑其效果的整体环境,即语境。语境对语用有制约作用,同时又有促进作用。从建构语境到融入语境,再到重新回归语境,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不断生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美的接受与理解的过程。
好的教学应该像个球,于文章而言,所谓的球心便是它的中心思想或创作意图。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到底是想表达些什么,这便是球心,是文章的终极语旨。作者的文字始终指向这个终极语旨,而这样的教学,也必定要顺着文路,指向终极语旨。
所谓语象,顾名思义便是“用文字的物质材料制成的像”,是指不脱离语词或词组所形成的一种印象、形象、影像。教材中的文本有90%是文学性的文本,这些文学性的文本,对应的是大千世界中种种具象的事物。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美的语言带给人美的享受。因此,学习文学性文本的语言就不应当是灌输、说教、填鸭,而要遵循文学性文本的规律,去唤醒,去熏陶,去还原。
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文字都是有温度、有生命的。当然,对文章情感的体悟并非脱离语言文字后纯粹的情感,而是基于言语的情感,即语情。脱离了语言文字所感悟到的情感势必单薄浅显,牵强附会,呈无病呻吟状。反之,基于语言文字之情,则真挚可感。
通常,文章都是暗含着一定文理的。前有呼,后有应;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这断断续续的线,或明或暗,或横或竖,或纵横交错,或暗流涌动,此为语脉。教学中,若能准确把握文本的这些脉络,将其贯通一气,则会令文气与文心合一。
语韵,即语言的韵律。因为词语、句子组合方式的不同,句式长短差异,前后顺序不一,使得语言呈现出不一样的韵味。或绵远悠长,或简明扼要;或哀伤低沉,或轻快明朗。有的时候,一字之差,风格迥异;一字之倒,味道相左。语言这种独特的韵味,要细品,需慢酌,只有潜心涵泳,方能得其一二真味。
以上六种策略,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运用。以三年级上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片段为例,谈谈如何“还原具体语象”。第一步,以“云彩”部分为例示范如何送“雅号”。(1)出示语句:“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2)想象云彩会告诉我们哪些奇妙的故事,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送出“雅号”:故事大王。(3)让学生根据云彩其他的特点送出其他的“雅号”,如(飞行家、孙悟空、变形大王等。)第二步,明确“雅号”的一般特点与作用:用以表现某人或某物的某些优点,并进行欣赏和赞赏。第三步,链接到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中的“气球图”,通过引读“幽默王子”“智多星”等进行回顾,进一步明确“雅号”的概念与意义。第四步,小组合作,从“云彩”“雨点”中挑选一个对象,送出“雅号”。
以上教学,通过“赠送雅号”这样一种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从不同角度去感悟作者想象的多样性和层次性,还原了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具象的事物,即还原具体语象。如此,既培养了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又锻炼了学生概括提炼、小组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探索过程中,项目组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突出学习过程”为核心,以“学路”为导向,以“导学”为手段,探索以“独立学、合作学、反馈学、训练学”为支点的“四学课堂”,以学习方式的转变撬动“审美语用”课堂(见图1)。
图1
请看《我们奇妙的世界》中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除了“云彩”,“太阳、雨点、余晖、水洼、群星”也渴望能得到你们送出的“雅号”呢!来,请大家想一想:你准备送给谁一个什么“雅号”?
(生自由思考、批注。)
美,更多的时候需要个体自主体验。从以上片段中可以看出,在真正开始合作交流之前,先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和空间,等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成果后再进行分享和交流,就不至于让学生在合作中陷入漫无目的的境地。
师:刚才,大家都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下面,我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挑选一个对象送出不同的“雅号”。
(小组讨论3分钟,并将“雅号”写在卡纸上。)
在学生有了初步的独立思考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此时的合作就有了更多思维的碰撞,组内成员之间达成了互通有无的良好局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发现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研究者、分享者、体验者。
师:哪个小组派代表来说一说,准备送给谁什么“雅号”?
生:我们组送给雨点的“雅号”是“演奏家”“音乐家”。
师:为什么送出这两个“雅号”?
生:因为“噼噼啪啪”这个词好像让人听到雨点在演奏音乐。
师:再请一组。
生:我们组送给余晖“小画家”和“变色龙”的“雅号”。我们是从“变幻”这里体会到的。
师:什么是“变幻”?请看作家萧红写的一段文字。(出示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片段)
师:“葡 萄 灰”“梨 黄”“茄 子紫”说明什么?
生:变化多。
师:四个“一会儿”说明什么?
生:变化快。
师:“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说明什么?
生:变化没有规则、无法揣测。
师:变化多、变化快、变化没有规则,这就叫什么?
生:变幻。
“反馈”贯串于课堂师生交流的全部过程,是对课堂活动的有机调控,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的激发器。以上教学重锤敲击在重难点、闻风而动在疑惑点、曲径通幽在生成点,针对学生提到的“变幻”这一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把学习引向纵深。课上,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迸发,灵感不断被激发,审美体验不断得到提升。
师:这么美的画面,你能用朗读表达你的感受吗?
(生在配乐中有感情朗读)
师:多么丰富的想象,多么奇妙的世界!作者是怎么样把这些表现出来的呢?
生: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生:还借助了“如”“好像”等词。
师:是啊,作者就是借助“如同”“仿佛”“犹如”等词,发挥想象,把原本普通的事物书写得如此奇妙的!
教学中,教师容易将“训练学”机械地理解成做练习,实施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漫天撒网,导致学生缺乏美的体验。事实上,“训练学”便是在听、说、读、写多种手段的训练中习得学习的技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表达与创造出美。以上教学中,教师采用朗读的训练方式让学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当然,“美无定势”,便“教无定势”。因美有着极广阔且丰富的内涵,有着千变万化、层出不穷的形态,因此,对于语用之美的发现和运用,是永远没有穷尽的。审美语用,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