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机制下国贸专业全程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2022-09-29 08:1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产教国际贸易校企

杨 芬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20018)

一、背景

《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鼓励高中应届毕业生、下岗员工、退役军人、农民工等报考高职院校,扩招规模达到100万人。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坚持市场导向,促进毕业生就业,推动学校布局、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对接;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因此,“深化高职产教融合,建立全程育人体系”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1]。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外贸人才的重任,高职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紧跟全球经济发展和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要充分实现教学与产业全方位对接,专业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实训对接,从而培养出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高技能的国贸人才培养是后疫情时代外贸领域对于高职国贸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也是高职国贸专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符合新时代外贸人才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机制下构建国贸专业全程实践育人体系,使学生在提升传统国际贸易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国际贸易发展所需的综合知识、平台操作运营等方面的能力。

关于产教融合机制下,国贸专业育人体系构建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国际贸易专业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创新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第二,是关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主要集中于提高学生真实项目和实战教学在整个教学内容中的比重,不断拓宽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增加国际贸易专业特色课程,包括第二外语、国外文化等课程[2]。现有的研究对于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全流程的培养的研涉及较少。因此,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难点

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的设定有三个方面偏差,具体内容如下。

1.依然以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大部分高校还是以知识型人才培养作为目标,以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为中心。这种专业培养偏离了高职教育的本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以书本的知识点教学为主,很少开展实践实训教学,学生无法掌握实际工作中将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状况。从宏观层面来看,“空对空”的教学忽视了国际贸易惯例和外贸方针政策的变化;从微观来看,书本上的资料更新无法跟上新的贸易手段、商业风险的变化,无法真实反映现实状况。二是过分专著学生某一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全方位专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大部分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本身需要控制成本,更加需要具有全面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专业人才。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课堂教学,即使是实训课也是以简单的学生操作为主,很少能够将实训的内容与目前的企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和现实的技能操作相差甚远。

2.高职师资结构与高职的教育要求存在差距

外贸行业需要专业教师不但要掌握业务操作流程,同时也要有较好的口语沟通交流能力。但是,大部分的教师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教书,理论功底相对较强,但是多数缺乏外贸企业的从业经历,动手能力较弱[3]。同时,国贸专业老师即使有较好的英语功底,但是口语能力较弱,没法达到双语教学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因此,大多数的高校会聘请外贸企业的员工作为兼职教师,但是大部分的兼职教师的课程只能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教学也缺乏监管,教学效果不理想。大部分的工学结合还是停留在表面,真正参与到专业和人才培养上的不多,很难对于学生和专业教师给予有效支持。

3.校企合作模式难以满足专业教学要求

国际贸易专业作为实践操作较强的专业,教学内容还是依靠国际贸易模拟实训来完成,通过实训软件来指导学生完成谈判、签约、履约、结算等环节的操作训练[4]。尽管这种仿真模拟软件可以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但是过分依赖实训教学软件存在以下的弊端:一是学生训练的内容过于程式化,软件采用“人机对话”的训练模式难以帮助学生处理在真实交易中发生的风险和成本核算等问题。缺乏风险意识和真正的人际沟通会导致训练的内容和真实的企业要求存在差距。二是学生技能训练过于“机械化”。比如,跟单的实训软件,学生依照流程按部就班的操作下来,缺少对于真实环节的灵活应变能力,导致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因为他们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重新指导学生。

三、高职教育国贸专业全程实践育人体系构建

某职业学院国贸专业以“针对国贸行业需求,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构建立体教学培养模式”为人才培养目标,和多家外贸企业合作开始尝试培养国贸学生;通过多年尝试,专业和企业对于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难题进行了剖析,对于国贸行业人才需求开展了充分的调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最终构建了高职教育国贸专业全程实践育人体系。该体系以“对接人才需求,培养专业热爱”为核心,贯穿培养国贸专业人才的全过程,从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基地、企业导师团队三方面进行构建。(见图1)

图1 高职教育国贸专业全程实践育人体系

1.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培养方案,打造“个性化”国贸人才培养体系

院校在开展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尝试构建多元化的课程学习模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终身学习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在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时,将原有的必修课为主的课程教学结构设置,改为设置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课程模块、课程群、课程组)的多元结构。这一结构的调整让学生在选择课程的时候有更多的主动性,让国贸专业教育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课程设置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自己喜爱课程的自主性。同时,学生的选课会基于一个“模块”或者“课程群”,确保课程学习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比如,学生可以选择小语种来进行模块化学习。学生不仅仅可以扎实的学习日语,同时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5]。

2.建设实践基地,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目前,国贸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现阶段,很多院校都尝试和企业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建立试点班,尝试和家长、学生签订企业协议,使得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进行企业真实项目的实训,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企业培养,从而提升就业的竞争力。除了企业参与之外,院校积极对接行业的优势企业,分析目前国家和行业发展的动态,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根据目前行业的需求和人才的标准来调整专业的职业人培养方案,通过师资队伍和人才的培训,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探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

3.组建校企团队,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校内外教师合作育人

校企深度合作,包括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之间的融合,校企资源的对接,学生考核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大力推进实施校企深度融合,加快校企文化融合,开展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双方相互挂牌、员工培训合作,院校在外贸企业设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可以在学校设立人才培养基地。院校借助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按照企业要求,为学生提供岗前培训等条件。校企共同协商确定宣传形式、范围及内容,宣传内容客观、真实,以求双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加强校企协同发展的“双师型”队伍建设,聚焦国际贸易领域的发展。学校每年派专业的骨干教师到企业参观、挂职、调研,培养专业的“双师型”队伍;企业定期派遣专业人员到院校进行挂职锻炼,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通过组建国际贸易工作室来开展项目的试点和工程。与学校协同创新,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切实把国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全面提升产教融合水平。

四、高职教育国贸专业全程实践育人体系改革措施

1.加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顶层设计,形成人才培养长效培养机制

学院教务处牵头,发展规划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专业建设委员会等讨论研究,加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制定国贸专业发展总方案,提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与措施,强化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监督和奖惩,从制度上为国贸人才培养工作定好基调、确立地位,增强学校各层面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同时,专业带头人需要按照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梳理专业课程,搭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全程育人的角度来修订和完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界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梳理各门课程的人才培养要点,明确列入教学计划,并按照教学计划编排教学方法、教学规范和教学标准等。在通识课中,校企合作通过真实的案例和企业的故事来培养学生的爱国勤快、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专业必修课当中,将国家和国外的历史发展、人文融入其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也可增加国内外的经济热点、贸易政策、惯例规范局势解读,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守信意识。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中西文化交流的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看待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增加贸易项目全程的操作,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和抗压的能力,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全流程人才培养。

2.院校和企业制定灵活有效的管理制度来推动人才培养的实施

由于企业对于学生的要求和学校的要求并不相同,校企双方需要制定灵活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以实现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全流程育人的目标。在满足人才培养机制的条件下,学校应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企业对学生采取考勤制度,使学生有充分的实习时间,学校应把学生的在校学习计划与师傅进行交流,让企业对学生的管理更加充分,以便以后的推广实施更具有积极性。

3.潜心挖潜、勤练内功,全员参与产教融合机制下国贸专业全程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企业导师要创造机会和学生沟通,通过课堂,培养学生专业实践实训能力。定期开展企业讲堂,带头给学生们讲企业故事、谈发展、解困惑。学校教师层面,要和企业共同探讨国家、外贸产业发展的形式和政策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树立关心国事、心怀外贸的大格局。帮助学生聚焦目前热点的外贸问题,自贸区的建设、后疫情时代外贸的发展等问题,密切行业发展的实事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双方合力搭建校企合作的全过程育人体系,将外贸企业爱国爱党、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要素落实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通过加入课程思政元素来全面提升团队作战能力,发挥国贸专业学科优势。同时,企业导师和学院教师梳理国贸教学中的育人元素,创建校企合作教学案例库,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养成,定期和学生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实训实践中碰上的心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

结语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全流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体系综合的工程,需要院校、社会、家庭合理搭建教学平台、营造专业学习氛围,努力探索各方联合育人、全流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为我国外贸人才的培养提供建议。

猜你喜欢
产教国际贸易校企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饲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