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2022-09-29 03:05付伟唐二云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9期
关键词:个体化葡萄糖血糖

付伟,唐二云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二病区,河南 郑州 450004)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至今尚无有效根治方案,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管理以控制血糖水平波动。因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服药,部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服药依从性较差,进而导致治疗效果欠佳,故在治疗的同时需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管理的重要内容,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持续监测血糖方式,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以指导临床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方案[1];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3];年龄≥18岁;可进行正常沟通交流;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因严重的脏器疾病导致身体活动受限;存在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52.16±7.28)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 (7.27±1.28)年。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 (52.53±7.31)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7.32±1.1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药物使用指导及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①成立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1名主治医师、1名营养师、1名护士长、2名主管护师组成。由护士长分配任务并进行工作检查与指导,小组例会1次/月,总结工作情况及解决工作问题。②问题调查:参考访视评估表[4],详细了解糖尿病患者的信息,量表共包括4个领域(生理、环境、健康、社会)27个问题。③问题评估:a.详细记录收集到的信息;b.对患者遇到的问题进行评估与综合分析,将问题按照访视问题表进行归类;c.对问题进行整理,主要按照自我实现、安全、尊重、爱与归属、生理5个方面进行分类,并根据患者的重视程度进行排序,依次探究并解决。④具体干预措施:a.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在患者上臂背侧,避开瘢痕、硬结等部位置入传感器,进行14天动态血糖监测,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进行相关指导。b.个性化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基础资料、家庭背景和血糖监测情况等建立自我护理实施体系以增强患者自护能力,护理人员和家属给予患者支持,提升患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指导其采取并发症预防措施;与社区或相关卫生机构进行沟通,帮助患者获得更可靠的医疗服务。

1.3 观察指标①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价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包括5个指标(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情况、运动、饮食、足部管理)7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范围为1~7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强。②血糖水平:于干预前后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后,两组的SD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D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SDSCA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SDSCA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时间 血糖监测组别n 遵医嘱用药情况运动 饮食 足部管理干预前 2.46±0.55 4.87±0.74 3.79±1.28 3.96±1.11 2.31±1.06观察组对照组40 40 2.39±0.76 4.63±0.96 3.86±1.36 4.09±0.96 2.39±1.12 t P 0.472 1.252 0.237 0.560 0.328 0.638 0.214 0.813 0.577 0.744干预后 5.16±0.53*6.58±0.68*5.56±0.85*6.03±1.07*5.23±0.94*观察组对照组40 40 3.96±1.03*5.99±0.75*4.86±1.06*5.39±1.24*4.69±1.01*t P 6.552 3.686 3.258 2.471 2.475 0.000 0.000 0.002 0.016 0.016

2.2 血糖水平干预后,两组的FBG、HbA1c、2hP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FBG、HbA1c、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n FBG(mmol/L) HbA1c(%) 2hPG(mmol/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40 12.06±1.47 6.13±0.75*10.84±2.34 6.37±0.43*16.43±2.36 8.06±1.21*对照组40 11.96±1.59 7.26±0.68*10.68±2.53 7.19±0.56*15.96±2.49 9.16±1.44*t 0.292 7.059 0.294 7.345 0.867 3.699 P 0.771 0.000 0.770 0.000 0.389 0.000

3 讨论

糖尿病并发症多、预后差,患者需终身服药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相关研究[5]表明,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治疗依从性关系密切。为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临床意义重大。

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可实时准确地监测患者的血糖情况,一方面医护人员可给予患者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与健康指导,另一方面患者可了解运动、饮食、情绪等因素对血糖的影响[6];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制定相关护理流程,护理方案更具针对性[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SDSCA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BG、HbA1c、2hP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在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控制血糖水平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分析原因在于,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患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估,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可明显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从而促使其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的应用使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更加透明化,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进行控制并调整治疗及护理方案,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血糖水平。

猜你喜欢
个体化葡萄糖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减肥好难!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饿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医生手术后“豪饮”葡萄糖注射液 一般人能喝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吗
超/亚临界水中还原糖分解特性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