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迎霞
(济南市文化馆,山东济南 250000)
农民工群体是中国经济产业工人的主体,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而出现的一个有特殊身份的群体。近年来,济南市文化馆把举办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农民工才艺大赛——“劳动者之歌”,作为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要务,以群文品牌活动为载体,深入挖掘公共文化服务特点,把这一群体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目标人群,探索出一条农民工文化建设之路。
“才艺大赛”是济南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系列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旨在针对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业余文化生活的匮乏,为农民工提供才艺展示的平台,打造优质的、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1987年改革开放后,一大批农村劳动者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走进城市并在生产、建设、服务等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民工”这个群体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生力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我们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关注“农民工”这个群体,出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南时充分肯定了济南市为农民工做好文化服务的工作努力,指示“要坚持下去,在实践中完善起来”。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济南市坚持把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服务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持续抓好、抓深入、抓出成效。通过开展行之有效、有针对性的文化工作,帮助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
“劳动者之歌”——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才艺大赛就是新形势下做好农民工工作、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活动自2014年正式启动,至2021年已经举办了7届,共计7000余人参加了比赛活动,为超过2000余名农民工文艺骨干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在这个属于广大农民工自己的艺术平台上,展示了济南市当代农民工热爱城市、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较高艺术才能,同时也在大赛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之成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新载体,让优秀文化传播正能量,让高雅艺术鼓舞新市民。
济南市文化馆通过与济南市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召开相关会议与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农民工群众对文化工作的需求。
(一)农民工群体日渐庞大,他们亟须融入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来。农民工是中国经济产业工人的主体,是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济南市现有200万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以建筑、环卫、餐饮、物业、保安等行业为主,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城乡二元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工作为城市的新居民融入城市生活的道路异常艰难,他们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都来理解、尊重、关爱的群体。而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化解城市新老居民隔阂、帮助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的有效渠道。
(二)农民工文化生活匮乏,文化需求缺口大。调查显示,因特殊工作、生活环境,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严重匮乏,虽然网络已成为普及性的现代化娱乐方式,但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网络上,玩游戏,手机聊天,看视频,其中不乏不良、低俗文化乘虚而入。实际上,农民工已经由最初的生存理性转变到社会理性,物质已经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需求,他们的文化精神需求同样迫切。
(三)做好农民工文化工作,是党和政府的明确要求。党和国家提出:“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服务、展演和科技普及活动”。济南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农民工群体,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的意见》,要求有关部门带着责任和感情为农民工解难题办实事。
(四)做好农民工文化服务工作,是职能赋予的任务。带着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同时济南市也出台了相应工作意见。济南市文化馆在这项工作中,积极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本着公益、均等、便利的原则,策划专题活动,探索出一条有泉城特色的农民工文化建设之路。
农民工才艺大赛是济南市文化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朋友而量身打造的品牌文化活动。济南市文化馆作为省会群众文化事业的龙头单位,本着“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文化惠民”的原则,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把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让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同城待遇。
(一)坚持正确导向,发挥引领作用。济南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南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专门研究制定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意见》,结合农民工工作实际,打造优质农民工服务及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力求促进农民工群体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坚持以人为本,将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同等对待。以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益、均等、便利为职能准则,将农民工这一群体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服务对象之一,与济南城区居民一样,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在服务内容上,服务方式上,更贴近他们的需要,打造特色文化,增强对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吸引力,逐步提升农民工文化生活水平,在提升文化素养、保障文化权益方便向农民工倾斜。
(三)坚持公益培训,探索农民工文化建设之路。关注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农民工的“幸福指数”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新形式农民工工作的根本所在。济南市文化馆认真分析调研农民工对文化的需求,提出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新市民新课堂”是馆里举办的公益性艺术辅导培训项目,自2007年起向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提供免费文化艺术培训服务。这项培训也成为山东省“首创”的品牌公益性文化活动,受到了较高的社会美誉度。15年来,培训门类日益丰富,阵地持续深化,课程从美术、书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以及声乐、器乐、舞蹈、表演、化妆等,累计10多个门类,10余万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受益。
(四)坚持共建共享,统筹服务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拓宽活动的方式,让文化服务得到有效延伸。依托馆内阵地设施,包括剧场、功能演艺厅、一楼艺术大厅等,组织举办专题文化活动。并发挥农民工艺术人才作用,让他们参与到演出中来;同时与全市各县区和学校合作,多措并举开展主题性公益文化活动。
(五)坚持在机制上寻求创新,积极引导社会参与。根据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农民工对文化的需求特点,济南市文化馆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思路,加强他们对文化需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研究农民工的需求特点,“量身定制”,把为农民工文化服务工作当作重要任务抓好。
才艺大赛是济南市文化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朋友而量身打造的品牌文化活动,是新形势下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活动中不断拓宽思路,创新方法,把农民工文化服务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让才艺大赛成了引领农民工文化活动的新标杆。因为农民工工作卓有成效,2016年2月,济南市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获评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人民日报等媒体对济南市农民工工作的经验做法给予了详细的报道。2016年9月,全国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现场会在济南市召开,并将济南市为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的模式推向了全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环境,坚持带着责任和感情服务农民工。截至2021年,才艺大赛已连续举办7届,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济南市委农民工工作委员会、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加强政治引领和把关。济南市文化馆制定活动实施方案,从程序上、时间上、方式上提出具体要求。才艺大赛采取初赛、复赛、决赛的选拔程序,专门邀请省市专家担任大赛评委,采取现场打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和奖金,给予鼓励,比赛过程公平公正。为了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获得比赛消息,济南市文化馆和主办单位不仅在传统媒体上发布消息,还在新媒体、公交车媒体、甚至专人到济南市各个零工市场发消息,扩大比赛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以让更多有才华又热爱艺术的农民工朋友不错失良机。
(二)选拔农民工优秀文艺人才,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参加农民工才艺大赛的选手,表演艺术门类丰富多彩,涉及声乐、器乐、舞蹈、表演、戏剧、戏曲、曲艺、武术、杂技等,展现了当代农民工较高的艺术才能,也使一大批有艺术才能的人脱颖而出。济南市文化馆还专门邀请专家和文化馆业务干部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专业艺术水平,并把参赛选手变成走进乡村的文艺活动的主体和主人,更好地体现了他们的价值感。
几年来,多位农民工选手参与到文化馆举办的深入建设工地、学校、农村、社区开展的系列演出,公共文化走进新农村系列展示展演、文化志愿服务(精准扶贫)走进乡村、冬春文化惠民季等活动,多措并举,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的广泛开展,使之成为开展文艺活动的新载体。
(三)打造群众文艺活动品牌,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才艺大赛是济南市文化馆在针对农民工“新市民、新课堂”公益性艺术培训活动后,深入研究农民工的需求特点,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按照“精准化分众式服务”,为农民工量身打造的品牌文化活动,为农民工提供展示文艺才华的舞台,激发农民工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切实让这一特殊群体感知文化、体会文化、获得文化,让公共文化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创新发展的新方向。
(四)运用现代科技推动群众文化工作,坚持让更多的群众共享文化发展优秀成果。济南市文化馆利用新媒体及互联网平台,打造农民工文化建设新阵地。为推动互联网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才艺大赛活动还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和济南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文化山东APP等多个平台进行了全国同步网络直播,观看量达上百万人次。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济南市文化馆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组织开展了“云端”才艺大赛,采取线上报名、“云上展播厅”展播、线上投票等形式展开角逐,为才艺大赛造足了声势。这些可喜的变化,为我们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新模式,也让我们看到了数字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无限可能和广阔前景。
截至目前,7届才艺大赛共计7000余人参加了比赛活动。比赛中,参赛选手们扮相整齐,以个人或者组合的方式,以充满激情的表演征服了观众和评委。
(一)丰富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云平台”打造的线上活动、利用馆内设施举办的线下文艺演出,让更多的农民工朋友在工作之余,摈弃原始、低级的休闲娱乐方式,积极投身到文化活动中来,丰富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他们的基本文化诉求,让他们在文化的滋养中享受美好生活。
(二)打破了城乡文化壁垒。从文化馆常年开展文化“下乡”到在城市文化舞台上让“草根”明星亮相,才艺大赛让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在这里找到了认同与归属,努力营造了共同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培育了他们共同的价值判断、社会理想、文化精神。
(三)推动了农民工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以大赛为平台,鼓励文艺工作者和参赛选手下创作更多反映农民工新风貌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发挥了“娱人”和“育人”的作用,促进了社会和谐,充实了他们的精神生活。2017年,济南市商河县选手创排的吕剧小品《认亲》,表现了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一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极有深度又极具教育意义,获得当年大赛一等奖;2019年,相声《我是农民工》,轻松幽默又不乏具有积极向上的感染力,这是参赛选手为大赛量身打造的原创作品。济南市文化馆在组织展演活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这些作品参与演出,在演出中不断打磨,得以提升。
文化是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桥梁,“才艺大赛”,为广大农民工朋友搭建了一个属于他们的艺术平台,使他们在辛苦工作间隙,能够停下来欣赏艺术、感受文化,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同时也用艺术的形式呈现了有力量、有温度的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群体形象,进一步唤起了社会对他们的理解、关注与关爱。
文化部门带着责任和感情服务农民工,不断拓展活动方式,延伸文化服务内涵,让文化传递温暖,打造全国农民工文化服务新标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总之,各级文化部门要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注重农民工特殊文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文化服务,把为农民工文化服务工作作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使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