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的路径研究
——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为例

2022-09-28 07:55李梦颖潘文君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案例育人

林 彤,李梦颖,潘文君,巫 超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0)

1 研究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相继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以全面推进思政课程这一高校思政工作的主渠道的体系化建设和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明确提出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大课题,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那么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拿出新思路新举措,展现新气象新作为[1]。

2 课程思政与工程类专业课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与工程类专业课在融合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2.1 融合模式缺乏指导性

在高职院校教育环境下,有些教师在进行工程类专业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偏重于“理论灌输+PPT展示+板书”的教学模式,知识靠教师灌输,思想靠学生领悟[2]。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也有教师一度认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存在明显的学科界限。这样的教育模式导致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融合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具体的课程融合标准指导,无法制定明确的思政融合方案。这种情况导致课程思政难以融入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专业课程也难以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个人职业素养。

2.2 融合理念缺乏科学性

在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巧妙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对课程标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筑理念融合的重视程度不足,课程思政的融入缺乏科学性,导致课程思政与工程类专业课难以有效融合。有时教师为了凸显思政元素,引用的思政案例过于牵强或是不够准确。这些现象是思政育人在专业课融入中缺乏科学性的体现。

2.3 融合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已有的课程思政研究成果多数是从整体上论述改革思路,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强。多数研究学者从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角度探析,但具体到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某一门专业课、具体如何操作能够达到融合要求的研究较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缺乏全面的专业课思政教育体系,加上教师自身德育素养有待提升,这导致课程思政与课程融合的研究缺乏可操作性。

3 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的突破口

在专业课中结合思政育人元素,需要结合专业特色和行业特点,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深入研究一门课,由点及面推进课程思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专业课教师要根据授课的教学内容,将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整合,提炼出教学内容里的思政元素和育人要素,深挖元素背后的思政案例,打通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入的路径,做好一门课的课程思政工作,有助于由点及面地在全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工作。

在工程类专业课中,“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是一门集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知识于一体的专业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比较容易融入国内外时事进行思政教育。“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任教师资丰富,有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师、法学专业教师,任课教师职称均为中级且有多年教学育人经验,在过往教学活动中,已经积累较为丰富的案例题库,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可以比较自然地融入诚信服务、工程伦理等思政元素,因此选择“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作为开展工程类课程思政的突破口。

3.2 教学内容模块化,融盐入汤优化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教学重在融盐入汤、春风化雨,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课程教学计划修订时,不仅包括学科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还包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是依据教材章节开展,为更好地更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把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教学内容更加贴合企业招标专员、投标专员等岗位工作内容。贴近工程实际工作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教师在融入职业伦理、职业操守元素时更加自然,培养出具备职业使命感、责任感的学生。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都有着良好积极的作用。

4 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依据当前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加强本门课程课程思政融合实施路径。

4.1 提升师资队伍素养,确保课程思政落地

推进课程思政与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融合,其基础在学生,根本应是教师。在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之初,首先应重视提升师资队伍素养。教师需要事先预判本课程或本次课的教学环境对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教学的有利与不利影响,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客观环境变化,主动设计与营造有利于课程思政教学的真切情境与熏陶氛围,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动人动情、入脑入心。

组建由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教学育人的团队,结合课程专业知识点共同选择恰当的思政元素,协作设计融入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确保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结合自然。这不仅能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也将坚定教学团队的推行课程思政信念,更是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中落地的有力保障,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4.2 结合课程专业知识,自然融入思政育人

建立符合课程需求的案例库旨在为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自然且有效地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从思政教育改革理念出发,将能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内容兴趣的案例搜集成库,商定案例引入课程的时机、方式,最大程度发挥每个案例的作用。

4.2.1 根据知识要点精选思政案例

以课程“建设工程招标工作”模块为例,其中有一项知识点是掌握招投标的范围,该知识点中包含必须进行招投标的项目和可以不进行招投标的项目,这其中就有许多引入思政案例的切入点。比如在讲解经有关审批部门批准,可以不招标的项目时,教师可以引入武汉市“火神山”医院修建案例,通过对比传统招标流程,让学生在感叹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时,也能体会到中国人民政府为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做出的不懈努力。思政案例的自然切入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点,还能在案例讲解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4.2.2 结合工作特点融入育人元素

在“项目开标、评标、定标”模块中,采用岗位情景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是学生在学习开标知识时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及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模拟开标会时,由学生扮演开标会中不同岗位角色,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情景模拟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整体验开标流程,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还能从中感受到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的乐趣。

4.2.3 正面案例反面素材灵活应用

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利用正面案例,可对学生加以正向引导,在恰当的时机加入反面素材,能给学生带来警示震撼。例如在“合同管理”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中国超级工程中的合同管理案例,向学生展示行业专家的风采,提升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也可借助“阴阳合同”等反面素材,由学生讨论案例并总结正确工作流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也能引导学生坚守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

4.3 突破传统教学方法,丰富思政元素载体

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的展示,都依托于任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方法应科学,不仅“教学有法”也要“教无定法”,在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过程中,还要“贵在得法”,具体教学方法见表1。在具备科学教学方法的前提下,依托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学生的移动终端,在课堂展示鲜活示例变得便捷高效。

表1 教学方法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示例

4.4 调整考核系统,重视教学评价

课程思政的考核应不同于思政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与课程思政的改革精神和育人目标相匹配,细腻无形地融于专业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之中。

4.4.1 优化考核内容

过去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教学考核内容局限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现在课程教学目标已细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课程的考核内容也应与之相适应。以考核学生在“建设工程招标工作”模块的学习成效为例,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案例背景编写招标文件的考核内容,在考核过程中保留传统对文件编写完整程度的考核,增设小组组员协作与沟通能力的考核内容,增设对学生在文件编写过程中的措辞表达考核。在优化考核内容后,教师不仅能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掌握招标文件内容的知识目标和具备编写招标文件的技能目标,还能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和提升表达沟通能力等的素质目标进行量化考核。

4.4.2 丰富考核形式

过去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考核分为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形式为笔试,考核频率低且形式单一。课程在教学内容已具备自然融入课程思政的优势,在各阶段考核上也应丰富形式,便于更好地检验育人成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学生模拟开标会为例,由学生完成模拟开标会不仅是情景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考核学生开标知识掌握情况的形式。在模拟开标会中,教师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如课堂研讨、小组汇报、成果展示等,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对单一考核形式产生厌倦情绪,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教师从多维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而且通过学生实景模拟开标会这种沉浸式情景教学过程,也能展示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是多维度、多方面的考核。

4.4.3 收集教学评价

思政育人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工作,育人成效往往也是隐性的。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借助超星学习通发布课前任务,也借该平台收集学生评价信息。学生的评价信息包括对教师教学评价反馈,也包括对同组组员的任务贡献、团队意识、工作态度等的评价等思政元素。相比过去,教学评价收集频率有所提高,并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师获得的教学评价更具时效性,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细节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能从同学的认可评价中增强学好专业课的自信心,对教师开展育人工作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5 不足与展望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团队经过多次研讨,老师们的育人素养已有所提高,但还需要继续在本门课程中实践并优化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融合路径。希望本门课程的实践经验能够由点及面地在全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工作。

猜你喜欢
专业课案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