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022-09-28 08:35李晨曦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意愿问卷检验

何 雯,李晨曦

(滁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大学生群体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人才支撑。如何更好引导大学生返乡就业,服务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且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如果可以增加每年的返乡就业人数,就可以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对政府、农村以及大学生本身都有益处。对地方政府优化返乡创业环境、高校丰富大学生返乡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提高大学生返乡就业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有文化知识的有志青年,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现实意义。为此,本文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依据。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鉴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大学生返乡就业也越来越成为学界热门研究对象,其中研究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的文章居多。关于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研究,锁慧玲(2017)以甘肃农业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对甘肃农业大学本科生返乡就业的意愿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发现,甘肃农业大学近几年每年毕业的本科生有4000多人,其中本科生毕业后愿意返乡就业的占到64%,不愿意返乡就业的占到30%左右[1]。邓红波(2012)通过对 Z大学2011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68%的学生表示愿意返乡就业[2]。郭云贵(2012)以周口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地域认同为视角自编问卷,主要测量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有着较强的返乡就业意愿[3]。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是很强烈的。

关于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周海博(2017)利用SPSS卡方检验的方法分析发现影响毫州籍大学生回乡就业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因素:个人、家庭、经济和社会因素,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各种因素对毫州籍大学生回乡就业意愿选择的影响方向[4]。张蕾,刘晓旋(2012)从返乡的理性与非理性的角度来解释大学生返乡这一现象,同时得出较之城市推力,家乡引力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认为吸引优秀人才返乡,最重要的是就业发展前景以及大学生对家乡的依恋[5]。徐芹(2016)以江浙地区的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进行抽样调查,就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得出大学生返乡就业考虑的因素分别是个人因素、家乡因素、就业因素、家庭与关系因素[6]。

1.1 社会环境

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909万,同比增加35万人,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此外,教育部推行了“双减政策”,对教育行业进行了规制。在双减政策下,很多教育机构没有了立足之本,面临巨大危机。这种情况下,应届生在教育行业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原本已经在教育机构就业的应届生也面临被裁员的风险,就业岗位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缩减,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1.2 政策引导

政府和社会群体为了解决现实社会中劳动者就业问题,比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对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给予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7]。各种返乡就业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提供了相对于异地就业的优势因素,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返乡就业意愿。

1.3 家庭支持

中国传统的乡土情结是大学生选择返乡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超一线城市虽然能够提供许多就业机会以及高昂的薪水报酬,但是竞争激烈、压力大等原因导致多数大学生在刚进入社会时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因此,家乡较为优越的经济环境与浓烈的乡土情结,会促使部分大学生选择回到家乡就业创业。另外,伴随父母年龄的增加、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选择返乡就业是子女尽孝的方式之一。

1.4 个性因素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环境以及生活实践中所表现的一种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性格特征总和。人的个性贯穿人的一生,个人在面临选择时也会受到其影响。大学生在职业探索阶段,部分大学生可能根据自我三观的认识进行就业选择。如部分大学生对家乡的责任感,希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的现代化贡献力量等。

1.5 感知风险

人们在进行选择或进行决策时都会有产生风险。不确定性对于目标的影响、不确定性对于预期的影响都会产生风险。大学生在对于就业选择上产生了风险感知。在就业后,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时,所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因此产生了感知风险。

本文以滁州学院大四学生为例,对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促使大学生转变就业思路,实现充分就业,并且为滁州市更好的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提供政策导向,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本文假设:

H1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H2政策引导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H3家庭支持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H4个性因素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H5感知风险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2 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实证分析

2.1 问卷调查情况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上文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问卷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关于被访问者的性别、专业、户口性质、家庭所在地情况、就业创业的方向、期望薪资的描述性统计的指标。第二部分为关于被访问者对于社会环境、政策引导、家庭支持、个性因素、感知风险、返乡就业创业意愿这六个因素语句的态度的指标。其中,社会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消费水平;工作环境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家乡的发展前景;就业机会;工作内容与性质。政策引导包括:国家优惠政策;工资薪酬;工作发展空间;工作稳定性。家庭支持包括:父母的观念;与家人的整体关系;家庭的收入水平;亲人朋友的建议。个性因素包括:个人抗压能力;个人性格;个人生活追求;恋家。感知风险包括:没有合适或感兴趣的工作;对工作待遇不满意;发展前景不乐观;交通、医疗、教育、娱乐等设施尚未完善;不满意工作环境。返乡就业意愿包括:您是否愿意返乡就业创业;您是否考虑过返乡就业创业;如果能够重新选择,您是否愿意在家乡工作。问卷所有题型均以李克特7级量表方式表达,要求被调查者对有关陈述返乡就业意愿的指标表明自己的态度,依次分别为非常不同意、很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很同意、非常同意,记分依次分别为 1分、2分、3分、4分、5分、6分、7分。

2021年11月22日至12月12日期间,笔者利用专业性的在线调查网站平台“问卷星”在滁州学院大四学生中发放问卷。基于时间和成本的考虑,调查通过就近抽样和滚雪球等方式来收集问卷,以扩大问卷的调查范围。调查过程中总计回收有效问卷365份,其中,男性有119人,占32.8%;女性有244人,占67.2%。农业户口有245人,占67.5%;非农业户口有118人,占32.5%。家庭所在地北上广深特大城市有15人,占4.1%;省会城市有28人,占7.7%;一般城市有113人,占 31.1%;城镇有 74人,占 20.4%;农村有 133人,占36.6%。表示愿意返乡就业的学生有188个,约占样本的 52%,不愿意返乡就业的学生有175个,约占样本的48%。毕业后想到“北上广深”特大城市就业的学生有77个,约占样本的21.2%;毕业后想到省会城市就业的学生有147个,约占样本的40.5%;毕业后想到一般城市就业的学生有122个,约占样本的33.6%;毕业后想到城镇就业的学生有12个,约占样本的3.3%;毕业后想到农村就业的学生有5个,约占样本的1.4%。

2.2 信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了结构方程模型(SEM)、统计软件SPSS和AMOS对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SPSS 18.0和AMOS 18.0是功能强大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和SEM建模工具,通过各种数据分析来检验模型,进而验证各变量间的假设关系。

信度的检验分析采用可靠性分析法,通过计算Cronbach’s Alpha系数来检验问卷设计的信度。一般来说,Cronbach’s Alpha系数的界定值分别为 0.35、0.5以及0.7,高信度界定值大于0.7,低信度界定值小于0.35,正常值应大于0.5。具体而言,该系数小于0.3表示不可信,0.3~0.4表示勉强可信,0.4~0.5表示可信,0.5~0.7表示完全可信,0.8~0.9表示很可信,大于0.9表示非常可信。根据信度检验结果可知,Cronbach’s Alpha值为0.972,所以认为研究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表1 可靠性统计量

效度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本文的问卷指标是基于对有关文献的归纳总结和补充扩展设计出的,因此可以认为是符合内容效度的。结构效度的检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通过进行KMO样本测度,来检验各指标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一般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中,KMO越接近1,则认为适合度越高。从KMO的具体分级来看,KMO水平大于 0.9为非常适合,0.8~0.9为很适合,0.7~0.8 为适合,0.6~0.7 为不太适合,0.5~0.6为勉强适合,小于0.5为不适合。根据效度检验结果可知,KMO值为0.953,而且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概率为0.00,小于0.01,符合研究标准,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然后通过对因子载荷的计算来检验结构效度。一般社会科学研究认为,因子载荷大于0.4就有效,27个测项的因子载荷量均在0.6以上,所以认为问卷效度符合研究要求,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表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

2.3 模型实证结果

首先对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进行检验。通常,一个研究模型的评价指标有很多,常用的有CMIN(X2,卡方值)、CMIN/DF(X2/DF,卡方值比自由度)、GFI(Goodness-of-Fit Index,拟合优度指标)、AGFI(Adjusted Goodness-of-Fit,调整拟合优度指标)、CFI(Comparative-Fit Index,比较拟合指数 )、TLI (Tucker-Lewis Index,NNFI-Nonnormal Fit Index,不规范拟合指数)、RMSEA(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近似误差的均方根)等。其中,CMIN/DF一般都在2以下,GFI、AGFI、CFI、TLI一般都在 0.9 以上,但也有学者指出CMIN/DF在5以下都是可以接受的。如表3所示,大部分评价指标均达到建议值,只有表明AGFI值略低,所以认为本文提出的模型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符合结构模型建构所需的条件,可用于验证假设。

表3 因子分析模型拟合结果

然后,利用SEM方法检验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验证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模型中的路径关系主要以标准化系数的方式来呈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模型中的5个假设全部得到验证。其中,本文提出的社会环境、政策引导、家庭支持、个性因素和感知风险这五个因素均被证实显著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其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政策引导、家庭支持和个性因素的影响,感知风险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影响最小。综合以上的数据分析结果,本文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汇总于表4。

表4 模型验证结果

图1 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3 结论与讨论

大学生群体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人才支撑。如何更好引导大学生返乡就业,服务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且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为探讨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滁州学院大四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结构方程的方法(SEM)对回收的365份有效问卷进行模型检验。

3.1 研究结论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社会环境、政策引导、家庭支持、个性因素和感知风险这五个因素都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若大学生在返乡就业创业过程中,当地政府能够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提供大学生发展空间和平台、营造较为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为家乡建设事业做贡献的认识等,不仅能缓解大城市严峻的就业压力,也能提高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意愿,对自身和家乡建设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3.1.1 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

政府通过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政策扶持,为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制定优先解决返乡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发展政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扩大开放程度,发展以人为本的特色经济。

3.1.2 政府与要企业协作,培育大学生返乡就业土壤

政府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为返乡大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及就业平台。利用学校和互联网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为应届大学生提供求职平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为大学生返乡就业提供顺利、畅通的渠道。企业应做好大学生就业后的实习培训,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返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3.1.3 政府要发展当地特色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虽前景可观,但与城市间的较大差距仍然存在。政府应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确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农业方面,利用互联网平台出售地方农产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与教育、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同时,应当认识到,农村和中小城镇存在生活不便,工作环境艰苦,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等问题,这也是不少大学生即便就业困难,也不愿返回乡村就业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应推进乡村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

3.1.4 社会要加强文化宣传,大学生自觉转变就业态度

社会文化上,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促使大学生认识到乡村振兴对中国发展,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带动当代大学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为乡村发展、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大学生应自觉调整就业态度。积极培养自身实践能力,正确评估和认识自我。在大学期间,根据市场需求来改正自身的不足,为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3.2 研究中的限制及未来研究方向

限于研究条件和精力,本文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一是在问卷的发放上,把问卷放在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上面,然后使用就近抽样和滚雪球的方式进行问卷收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可信度都不能保证,因而研究结果有待检验,未来的研究中可以用其他方式收集更多的问卷,以检验和修正研究结构模型。二是在样本的选择上,本文采用互联网的方式发放问卷,肯定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其最终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就是所有人的态度、看法,从样本的人口学变量表中可以发现文科类学生群体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势必会影响研究的结果,今后的研究还是应该多实地调查,并扩大调查范围,以增强研究结论的说服力。

猜你喜欢
意愿问卷检验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问卷网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