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泉北官堡研究

2022-09-28 10:16施鸿锚罗德胤张杰
世界建筑 2022年9期
关键词:蔚县上街院落

施鸿锚,罗德胤,张杰

0 引言

河北省张家口蔚县历史上有“八百村堡”之称,全县至今保留有100 多座传统村堡[1],暖泉镇的北官堡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

蔚县坐落于雁门关以北,处于内外长城之间。这片区域靠近我国北方农耕地区与游牧地区的分界带,也是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对峙的前线[2]。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蔚县成为连接华北平原和张北平原的边防重地,也是守护北京的缓冲区。这里地处恒山、太行山、燕山交汇之处,南部为海拔1500m~2000m 的高山区,北部是海拔1000m~1500m 的丘陵区,中部则是有壶流河穿过的河川区,即壶流河盆地。这里平均海拔为900m,地势平坦,水源相对充足,有着得天独厚的农耕条件(图1)。

1 蔚县地形分区与暖泉地理位置

明朝是蔚县村堡建设的高潮时期。明初蒙古势力退居塞外,明王朝为了巩固边防,实施“以军实边”的屯军政策,同时修筑城堡、修复长城。清军入关后,长城内外成为一家,社会和平与商贸发展带来人口增长,人们便有了扩大居住区的需求,同时又沿袭着堡内居住的传统,因此清朝也有不少村堡修建[2]。

明代蔚县实行州卫分设的行政管理制度。蔚州卫和蔚州同城而治,卫署和州署分别位于蔚州城内的东侧和西侧。要在边境囤积大量兵力,必然需要修建相应的居住聚落。在官府主导下,蔚州境内众多由士兵修建的卫堡(即军堡,由蔚州卫管辖)应运而生。同时,对于身处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略首当其冲的蔚州普通百姓而言,为了自守,他们也纷纷以自发的方式修建州堡(即民堡,由蔚州管辖);官府对此持鼓励态度,而且也可能参与其中某些村堡的修建过程。入清之后,士兵都已就地转化为普通百姓,军堡也就与民堡难以区分了[3]。

发源于山西广灵县的壶流河,从西向东流经蔚县。由河流冲击而成的盆地,东宽西窄。暖泉镇便伫立在壶流河盆地西侧,南北两道山系趋于合拢夹出的一道狭窄山口上。它位于县城以西13km,把持着两县之间的交通要道。暖泉镇拥有常年出温水的泉眼,供乡民生活使用、农田灌溉和沤麻。泉水重要,暖泉镇也因此而得名,在建镇后逐步发展为“三堡六巷十八庄”的空间格局(图2),成为蔚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三堡”即北官堡、西古堡和中小堡,建于明代,皆为“州堡”。其中北官堡位于镇区东北部,而西古堡和中小堡则坐落于镇区西南部。西古堡的北面为“西市”,即一条宽约8m 的东西向商业街道,长约215m,其西端是暖泉旧时的“西券门”,东边又分出两条街道,一向东北,一向东,分别被称为“上街”和“下街”。中小堡位于下街的南侧,堡的北门直接与街相通。上街和下街向东的尽头便是当地人称为“河滩”的集市。集市北面原有一座龙王庙,龙王庙的北面则是一段通往北官堡南门楼外小广场的长约80m 的东西向街道,名为“龙王庙后街”。西市、上街、下街与“河滩”共同组成了暖泉主要的商业区,呈现出西边狭长、东边宽敞的三角形布局[2]。

2 暖泉空间格局与泉水位置,施鸿锚绘制,底图由蔚县政府提供

1 从卢家小堡到北官堡

北官堡是暖泉三堡中规模最大的村堡,甚至也是蔚县最大的村堡。它南北长345m,东西宽310m,面积达83,090m2,比蔚县第二大村堡大固城村的面积要多出约5000m2。与形态规整的西古堡和中小堡不同的是,北官堡整体呈局部不规则形态。其南面和东面都是平直的界面,西北角却明显突出一块,也就是卢家小堡所在的高地。根据乡民所述,北官堡是三堡之中最早修建的,它始建于明代初期,至今已经有600 多年的历史。堡式聚落经常是在一段时期内统一规划修建而成的,形制往往较为规整[4],而北官堡的不规则反映了它历时性生长的规划修建特征,即从卢家小堡扩建为北官堡。

壶流河盆地的海拔约为900m,暖泉镇域地处北边台地和南边河滩地的交界地带,海拔940m~1020m[5],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丘陵前缘沟壑交错,南部在宣府至大同这片缺水的地域有着珍贵的水资源。从地形地貌来看,西古堡和中小堡地势平坦,而东北部的北官堡内有着明显的北高南低的地形变化。其内部西北端卢家小堡所在的台地与周围高差尤为显著,北部有约20m 高的崖壁。其边界也与台地形状相契合,为不规则的五边形,面积约7500m2。相传,当年明军把蒙古兵打退之后,大军撤退,留下一户卢姓人家,修建了卢家小堡在此驻守1)。当时,暖泉镇南侧有着大片低洼地,面临壶流河水涨的威胁2)。将聚落选址在北边与壶流河有一段距离的台地上,不仅易守难攻,利于御敌,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这也印证了村民们的传说是符合逻辑的,卢家小堡有可能是暖泉最早修建的防御型聚落。

后来,随着堤坝水渠系统的逐步完善,地势低洼的南边平地也成为可建房屋之地。人口变多之后,暖泉的居民区开始从北边的台地向南边的低洼地扩散。北官堡的先民们在进行扩建时,并没有直接延续卢家小堡从北端真武庙至南面堡门三清殿的轴线,而是发生了东向的偏移。从暖泉镇整体的布局来看,扩建的轴线似乎也并没有与重要的两处水源(暖泉、佛爷镜)发生关系。可能的原因是,在北官堡修建时南边的暖泉集市已经形成,同时在地形限制下卢家小堡台地西侧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道路。北官堡的村民们要在这里修建一个大规模的村堡,只能向东扩展。这也说明了暖泉商业对早期规划建设的影响——卢家小堡的面积只有约7500m2,村民们只有对这里的发展有足够信心,才会将卢家小堡一次性扩大了10 倍。除了东西向的扩张外,北官堡南面的边界一直到靠近龙王庙为止,已经尽可能地接近了暖泉的商业中心。

据北官堡内居民、生于1932 年的老人张沛说,将卢家小堡扩建成北官堡是宗、刘、侯、张四大家族完成的,其中财力较为雄厚的宗、刘、侯家出资,经济条件不佳的张家出力。村民刘喜金家中的《刘氏坟谱》对始祖刘善琮有附注“洪武年间始迁蔚郡,卜居城西暖泉村”,佐证了刘家明初便迁居此地的说法[2]。这一口口相传的事件在当地百姓心中刻下了北官堡“四大家族”的集体认知。在乡民中又流传着“宗姓人家盖的堡,刘姓人家盖的帽”的说法。结合张家出力、其他3 家出钱的传说,我们可以推测,整个扩建的过程是分阶段的,先有夯土墙,而后加砖。这些说法也揭示了北官堡是一个民众自发修建的民堡,在官方的县志记载中北官堡也确实属于“州堡”,而非军队系统修建的“卫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北官堡的名字中带有一个“官”字,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当初北官堡的修建过程中官府也许起了作用,更说明居民以此为荣,自认为比其他堡的地位高。在北官堡居民眼中,北官堡的位置比西古堡和中小堡要好,因为它占高地并且整体向阳、日照充足(图3)。

3 北官堡民居建筑现状

2 内部结构与民居建筑

北官堡的防御系统由堡墙、堡门、城楼和跑马道以及地道组成。卢家小堡至今还遗留着南边曾经的堡门,其下方留有3m 宽的拱门与甬道,上方建有三清殿(目前已无堡门功能,东侧另开了一条缓坡通道与北官堡其他区域连接)。北官堡修建有高大厚实的堡墙,总长度约1100m,只有南边开了一个堡门(图4)。堡门的甬道宽约3.7m,上方建有魁星阁。如今北官堡的堡墙只剩下东北侧与西北侧的部分夯土墙,无法体现其初建时的体量特征。从现存南堡门的测绘数据可以推测,原堡墙高约8m、宽7m。从卢家小堡扩建成北官堡造就的“堡摞堡”形式,在蔚县上百个古堡中是很少见的。北官堡南门上的魁星阁为单檐歇山式屋顶,规格颇高,而蔚县村堡的门楼则大多采用的是硬山顶。北官堡沿堡墙内侧,原先还设有一圈跑马道,当地叫“平道”。跑马道在战时可供人员和物资调运,在平时则作为打更道。卢家小堡还有保存完好的地下古堡,共分为上、中、下3 层,全长11km,布局复杂,最远处可通至堡门,与堡内的每一个住户相贯通[6]。如今卢家小堡东侧崖壁的底部还保留着一个出口。重重保障之下,堡内便成为一个相对封闭且安全的社区。

尽管外围形状不规矩,但北官堡内部的空间结构却遵循了比较清晰的秩序(图5)。蔚县现存的古堡村落,大多为矩形,坐北朝南,边长100m~150m;堡内有一条从南面堡门通往北面庙宇的正街;正街宽6m~8m,从正街向两侧分出的东西向的横街,由南至北分别为下街、中街和上街,宽4m~6m(中街通常比上街、下街稍宽);横街之间的距离多为40m左右,正好是两进院落的进深。北官堡内部是横平竖直的“主”字形街巷格局,包括1 条南北向的正街和3 条东西向的横街(即下街、中街、上街)。正街宽约6m(图6),3 条横街宽3m~4m(图7)。3 条横街都被正街分为长度大致相等的东西两段。从3 条横街还生长出了一些长度不一的南北向支巷。除了上街通往卢家小堡的那条巷子外,其他支巷也许并不在早期规划的范畴内,而是后来居民出于入户需求自发设置的。中街和正街构成了等级更高的“十字街”,在当地居民描述堡内某个具体位置时往往会以“十字街”为主要参照。之所以是“主”字形而不是“王”字形,是因为沿着正街再向北,直指屹立于北侧高地之上的玉皇阁,也就是“主”字头上的一点。

5 北官堡街巷空间格局

6 北官堡正街现状

7 北官堡中街现状

北官堡内由主字形路网分割而成的6 个地块(不包括卢家小堡),东西跨度均在140m 左右,南北跨度也很大——下街与中街之间的组团约为80m,中街与上街之间约为60m,上街西巷以北约为70m,上街东巷以北约为100m。这一点跟蔚县其他村堡有着明显差别。北官堡先民们在堡内划分地块时,采用了南北向的分界线,东西宽度基本上保持在15m~18m(图8)。堡内居民就在划定的狭长地块上修建住宅,如此大的进深使得北官堡的住宅以三进院和四进院居多:下街和中街之间以四进院为主;中街和上街之间以三进院为主;上街往北则根据卢家小堡的南面边界和北官堡的北面边界限制,建有两进院或三进院。在居民的房屋买卖与重建过程中,有的多进院落被分割碎化,也逐渐出现了独立合院、两进院落的居住单元。此类碎片化的院落占比不大,北官堡现状依然呈现出了清晰的地块划分的肌理,可见几百年来北官堡的居民都在有意识地遵守早期的规划建制3)。

8 北官堡地块划分肌理,施鸿锚绘制,底图由蔚县政府提供

北官堡传统民居的构成元素基本一致,每进院落由正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均为砖木结构。正房朝向以朝南居多(坐北朝南的房屋也被称为“坎宅”),房屋开间数可根据住户人口数量不同灵活变换而不遵循规制,一般情况下都取单数,以3 间为多,亦有5 间(上街西巷101 号刘家第三进正房即为5 间房)。其中正房等级最高,一般采用硬山卷棚顶,屋顶梁架结构以“四檩三挂”居多,即屋顶上架设4 根檩条,前后各两根,檩条上铺椽子,前后共3 架。倒座房与厢房一般采用屋面向内倾斜的单坡硬山顶,在形制上低于正房。由于坎宅东面是吉向,所以东厢房会比西厢房略高一些。坎宅的大门在南、东、东南方向为佳,北官堡的民居也多开南门或东南门。东南门以开在南墙上的居多,也会根据街巷和空地灵活调整。

上街西巷101 号的刘家住宅,留存较为完整,是北官堡内较为典型的大型住宅。正房面阔5 开间,18.4m,由三进院落相接,总进深达到47.6m。3 个院落面宽基本一致,约为21m,而由南至北的院落进深却是渐次扩大,分别为5.3m、10.5m、13.2m,并且三进院落的地坪逐渐升高,反映了住宅以北为尊和注重等级的建筑观念(图9)。大门位于第一进院落的东南角,占用前院倒座房的东次间。进入大门之后正对影壁,南侧为倒座房,东西两侧皆为厢房,高度显著矮于后两进院落的厢房。一、二进院落之间还有一道院门,其作用与北京四合院中的“垂花门”类似,用于内宅和外宅之间的连通与划分,是为“二门”。通过二门,第二进院落除东西两侧的厢房外还包括北侧过厅,穿过过厅就到达了第三进院落,由东西厢房和正房围合而成。过厅和正房多采用硬山卷棚顶和“四檩三挂”的屋顶梁架结构(有的正房也用“五檩四挂”),而厢房皆为向内倾斜的单坡硬山顶(图10)。

9 上街西巷101号刘家住宅平面

10 上街西巷101号刘家住宅剖面

尽管暖泉镇有着浓厚的商业气息,但北官堡是一个较为纯粹的居住区。北官堡内只有民居建筑和宗教建筑,没有商业建筑,也没有戏台这类娱乐性质的公共建筑。宗教建筑的规模也很小,散落在街巷尽端,占据的基本都是不宜居住的地块,基本为单开间及3 开间,只服务于堡内居民。暖泉镇规模较大的宗教建筑,都在堡外配置,如龙王庙、华严寺、老君观等。四大家族之中也只有宗家在北官堡内建有宗祠,位于上街东巷北侧、正街东侧第一间民居的第二进院落内。

3 人口构成与姓氏分布

根据北官堡村委会的信息,目前北官堡村的人口有700 多户,其中约300 余户居住在堡内;堡内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耕地大多位于堡的北面,其中仍在经商者约有1/10;秋冬农闲季节,有的居民也会到堡外的市集上摆摊做点小买卖。根据张沛老人的回忆,1940 年代北官堡内的居民超过1000 人,1950 年左右“土地改革”时大约有50 户被评为地主和富农,其中以刘、宗、侯、王、李姓为多;如果往前推3~4 代,骡马大车是北官堡内许多居民赖以生存和致富的一大行业;养骡马大车的人家中,以刘姓最多,王、张、赵姓次之,宗姓也有少量;养骡马大车的刘姓人家主要集中在上街西边,“从三清阁到马王庙,连着6 个大院都是”(张沛老人语)。

北官堡是一个杂姓村落,堡内的姓氏构成高度混合。最初修建北官堡的有宗、刘、侯、张4 个姓氏,如今居住在堡内的居民已多达29 个姓氏。村委会现任书记刘宏德以院落为单位,为我们指明了不同姓氏的分布情况(图11):四大家族中刘姓占28 院,宗姓占10 院,张姓占10 院,而侯姓仅占2 院;刘姓的势力最大,而侯家已经几乎快从北官堡消失(甚至东南角上的侯家大院如今也已经人去楼空,实际上目前还住在堡内的侯姓人家仅余1 院)。除了“四大家族”外,还包括杨(8 院)、王(8 院)、苏(8 院)、曹(6 院)、郭(6 院)、赵(6 院)、李(5 院)、仝(4 院)、蔡(4 院)、卢(3 院)、雷(2 院)、梁(2 院)、薛(2 院)和董、姚、白、段、樊、辛、郝、温、杜、谭、宋、马(各1 院)。

11 北官堡姓氏分布情况

姓氏的多样化背后有两大驱动力:一是屯兵,二是经商。最初迁至此地的四大家族,很可能是在屯兵政策下的军户。在屯军政策推行期间,不时会有新的兵力补充进来,也就引入了更多的姓氏。此外,暖泉很早就已经发展成一个规模可观的集镇,发达的商业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此寻找发展机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摆摊。到生意稳定下来、有实力开固定店铺之后,部分商人便会购置房屋在此定居。世世代代下来,外地人成了本地人,姓氏数量也随之增长。这也反映北官堡内并没有强势排外的宗族力量,在自由的人口流动与长时间的演化下,堡内的居民便从最初的4 个姓氏扩展到29 个姓氏。

除了姓氏变多以外,同一姓氏的分散式居住也反映了人口构成的混合程度。与北方相比,南方的乡村聚落通常有着比较强的宗族亲缘意识,相同姓氏的家族往往会聚居起来形成自然社区,并修建一定数量的宗祠。然而在北官堡,从目前四大家族的空间分布我们很难推断出最初是否有同姓聚居的分区,现在各姓基本上都是分散地住在堡内的,并且四大家族中也只有宗家设有祠堂,这反映了他们相对淡薄的宗族意识。比起亲缘关系,地缘与业缘在居民的交往中往往发挥着更大作用。代际交替时的分家继承与代内差异化发展导致的房屋买卖,也是导致杂姓混居的推力。一方面,上一辈在把房子传给下一辈的多个继承人时,会将原来完整的几进院落或单进院落进行分割,到了下一辈手里就成了单进院落或者零散的单屋;另一方面,同辈人之间发展有好有坏,当境况较差或者想出外谋求发展时,有些人便会选择卖出房屋,交易买卖的过程在表面上有同姓亲缘的偏好,实则是价高者得之。

在北官堡内300 余户人家中,刘姓占据的院落远远多于其他姓氏,这可能与他们经营骡马大车的生意息息相关。据张沛老人描述,往前推3~4 代的刘家一共有4 辆大车和10 头骡子。这些骡子,一小部分是购买的,大部分是通过自家养的马和驴配种而生的,而大车则是在资金积累足够后购买的固定资产。暖泉人的粮食从种植到运输、交易和加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骡马大车。在种植环节,骡子可以用来犁地。刘家的骡子和大车除了在自家田地上劳作外,也会租给别人家使用,以此收取“服务费”。与此同时,他们也“赶”大车,在农忙时节会用骡子和大车帮别人运送肥料或庄稼,非农忙时节则为盖房的人运建材,或是为豆腐坊、油坊、缸房等商铺送货。暖泉的商业贸易发达,店铺很多,有大量原料、半成品和加工成品都要运输,因此对骡马大车有很大需求,故而养大车的刘家收入不菲。1940 年代时的暖泉普通老百姓,每户大约有8~10 亩地。经营骡马大车的刘姓家族,每户都有30~50 亩地。1948 年蔚县解放后,刘家人加入了生产队,他们凭借着技术和经验,以及对交通路线和人脉资源的掌握,仍然从事“赶大车”的工作。

4 信仰空间与公共生活

北官堡内的信仰空间比较丰富(图12)。单卢家小堡而言,就已经有3 处:南堡门上建有三清殿;西北端是供奉真武大帝的真武庙(已拆毁,仅存高起的台基);真武庙的东侧是一座基督教的天主堂。三清殿立于石基砖券门之上,供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平面呈矩形,面宽6.8m,进深5.6m,建筑形制为3 开间硬山顶,坐北朝南(图13)。殿内后墙彩绘有3 位天尊的画像(图14),两侧墙壁上也都是老壁画,据说文革时当地村民用白色的纸泥糊住壁画才使其逃过一劫。上三清殿需要穿过堡门的甬道,沿着陡坡往北向上走一段路,然后才能到达二层的高度,接着折返往南,再进到三清殿的西侧平台。

12 北官堡信仰空间分布

13 三清殿首层及二层平面

14 三清阁内壁画

北官堡的南门楼上建有魁星阁,供奉魁星。站在堡门前,便能望见屋檐下挂着“大魁天下”的金字牌匾(图15)。魁星阁平面为方形,面宽4.2m,进深4.1m,其外还有一圈檐廊,总跨6.3m,为3 开间(次间较小)、单檐歇山顶。屋内供奉的魁星手拿一支朱笔,指向堡内,取义“魁星点斗、金榜题名”。向北穿过堡门后,向东或向西都有通往二层的楼梯(图16)。在北官堡南边正对其南门的是观音庙,坐南朝北。张沛老人说这座观音庙始建于明代,每年农历二月十九都会办庙会并举行游神活动。观音庙于1957 年在“破除迷信,打倒牛鬼蛇神”的运动中被拆除,后来一度改为文化馆,2020 年重建。

15 北官堡南堡门及魁星阁

16 北官堡南堡门首层及二层平面

堡内其余庙宇的分布也与街巷格局息息相关,包括下街西头堡墙上的药王庙、中街西头的老爷庙、中街东头堡墙上的梓潼阁、正街北面的玉皇阁和马王庙。这些庙宇都坐落在道路的尽端,既是视线焦点,也起镇邪避煞之用。药王庙供孙思邈、龙王和龙王奶奶的塑像也置于此4)。梓潼阁供梓潼帝君,即主管文运的文昌君。老爷庙供的是关公,坐落于中街西头的一个拱券之上,拱门之外即跑马道(现存残缺的拱券,图17)。老爷庙原有正殿和钟鼓楼,形制相当完备。马王庙位于正街北端,玉皇阁位于马王庙东侧的一个高台地之上。玉皇阁是北官堡等级最高的宗教场所,而马王庙也被建在正街北端这个重要的位置,这与北官堡内有较多从事骡马大车行业的人家是相匹配的。可惜的是,这些庙宇大部分在文革期间拆毁了,跑马道和大部分堡墙也不存在了。

17 老爷庙遗存的拱券

从分布位置不难推断出这些庙宇在居民心中的地位。真武庙地处卢家小堡最北侧的高地上,说明在其修建时期军事防御是居民最为关心的一环。卢家小堡扩建成北官堡时,真武庙保留不动,玉皇阁修建在堡内东北方一处可俯瞰全局的高台上,这在表面上保留了对真武庙的尊重,实际上却体现出此时军事的重要性已让位于社会经济,玉皇大帝成为当地百姓事实上最重视的神明,真武庙转化为“次中心”[7]。除了玉皇阁和真武庙外,南门楼上的魁星阁也占据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再往下便是中街的梓潼阁和老爷庙,一东一西,一文一武。这4 个庙宇占据了十字街的4 个端头。耐人寻味的是,在北官堡这个非常重视防御的聚落里,南堡门上建的是魁星阁,供奉的是主管科举考试、保佑考生榜上有名的魁星,而主管文运和通识教育的文昌星君也坐镇于东位(古时有以东为尊的观念)。可见,在这些庙宇修建时,社会或许处于一个较为和平的阶段,生活稳定的前提下,村民开始追求文教;魁星阁所处的位置比梓潼阁更为重要,考试重于平常的教育,这也反映了他们实用主义的思想倾向。

北官堡内曾经有两座五道庙,供奉五道将军。按照道教说法,五道将军是东岳大帝的属神,他掌管世人的生死与荣禄,是阴间的大神,地位比阎罗王前的判官都高。在当地居民的朴素认知中,五道庙管野鬼,它的作用是“不叫野鬼泛滥”。目前堡内的五道庙仅存一座,规格非常小,就伫立在上街东巷支巷的交叉口上,其内壁上有狼与虎的壁画(图18)。

18 北官堡现存五道庙

信仰空间承担了居民们的精神生活。除了日常祭拜之外,天气干旱影响了农业耕作之时,村民们还会沿着街巷“行雨”;而遇上神的生日时,村民会在北官堡南门外的小广场上搭建起临时的戏楼请来戏班子唱戏。这个广场同时还是“打树花”这一重要公共活动的举办场地(图19)。“打树花人”分为掌勺及掌炉,表演需要供应铁水,掌炉者主要负责铁水的制备及供应,而掌勺者则需要在获得铁水供应之后开展打树花表演。表演大多在夜晚进行,用熔炉将铁融化后,掌勺者身穿密实衣服,使用木质勺子泼洒铁水,利用铁水与古堡之间的温度差异,创造出火花四溅的瑰丽景象[8]。北官堡的居民相信,打树花最初的发明者是他们的祖先。过往,打树花都是北官堡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盛事,原本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在堡门下连打3 天,近年来只在3 天中选一天进行[9]。从南门楼上厚厚一层铁锈便足以看出这项活动历史之悠久。近年来,在旅游部门介入之后,打树花被转移到了不远处专门另外修建的打树花广场上,频率也从一年一度增加到节假日皆有,作为吸引游客的一大利器。

19 北官堡南门外小广场

5 结语

作为蔚县规模最大的古代村堡,北官堡的不规则轮廓记录了早期从卢家小堡扩建成北官堡的修建过程。起于台地的选址既是御敌所需,又有防洪之用;主字形的街巷格局与南北划分的地块造就了北官堡内多进院落的住宅风貌;堡内多样化的人口构成与高度分散的姓氏分布记录了这个小型社会中人员的流动与融合的变迁历史;规模小而数量可观的庙宇体现出北官堡居民具有文教倾向的实用主义思想,“打树花”的传统还体现了当地百姓丰富的精神生活。

站在北官堡高大的堡门楼前,黢黑的铁锈诉说着它几百年的历史;穿越不长不短的甬道,明暗之间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空;顺着地势沿着街道向上,不时会从危墙的空隙中看到荒草丛生的岁月;站在卢家小堡的高地上眺望,远处的山脉与平原、近处的建筑群落皆收入眼中(图20)……尽管北官堡如今损毁严重,相关的文字资料也少之又少,但从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和老人的描述中依然能够想象到当初它是多么兴盛。□

20 从卢家小堡天主堂门口俯瞰北官堡

注释

1)实际上这可能也是屯军政策的结果,与明初击退蒙古无关,但无论哪种情况,这一行为都是由官府主导的,有着明显的军事意味。

2)北方的河流平时水量少,但雨季又容易发生洪水泛滥。

3)天津大学谭立峰的博士论文《河北传统堡寨聚落演进机制研究》(2007,p195~196)对于北官堡的区块划分也有一个洞见,即“用明尺面积模数并不能找到规律,但用清尺面积模数时,堡内的主要街道基本在面积模数范围内”,并由此推测北官堡的基本格局是在清代形成的。本文作者认为这一分析方法是相当有道理的,但是也存在两点疑问。第一,由于数据上都是约数,并不精确,所以只能说由此可以大致推测是清尺,或许还不能完全排除是明尺;况且地方用尺和官方用尺也可能存在差别。第二,鉴于北官堡的分区相当的整齐划一,它要么是开始(即明代)时就在一个并不长的时间内规划并建设完成,要么就是在清代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规划和重建;如果是后者,那就意味着要把之前存在的房屋全部推倒,或者遭遇了某个重大事故使得堡内房屋全部被毁。尽管“重大事故”的可能性也并不排除,但是本文作者还是倾向于认为,北官堡的 分区是在明代初建时就形成并大致保留到了现在。

4)暖泉三堡及堡外5个村庄,每个村(堡)都有龙王塑像。在龙王庙举办庙会期间,8个村(堡)的龙王塑像都会抬入庙内,举行祭拜仪式。

猜你喜欢
蔚县上街院落
坚守的底色是信仰
多彩的剪纸
八一作品
有个小孩叫小杜
ALittleBettyBlueR.L.Stevenson
在蔚县过大年
蔚县脱贫攻坚进行时
上街走丢了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