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精神分裂症是慢性退行性、严重性、高致残性等常见精神疾病,其临床多表现为情感、认知、攻击、阳性、阴性症状等,基本个性改变、思维分裂、精神活动、环境不协调等是其主要特征,青壮年是其多发群体[1-2]。本研究选取我院14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旨在探究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14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71例。其中观察组男45例,女26例,年龄19~63岁,平均(41.04±7.72)岁;病程1个月~5个月,平均(3.09±0.66)个月;体质量指数:18.5~26.4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75±1.24)kg/m2;对照组男47例,女24例,年龄18~61岁,平均(40.42±7.26)岁;病程2~7个月,平均(3.31±0.86)个月;体质量指数:19.6~25.4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44±1.13)kg/m2。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临床症状表现、阳性、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确诊为精神分裂症;3个月内未使用过抗精神疾病药物;首次发病;患者家属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者;无精神病家族史;严重恶性肿瘤;脑部器质性病变;胃溃疡、胃出血;合并心、肝、肾、肺等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障碍;严重躯体障碍;怀孕、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口服,首次剂量1mg/次,1次/d,1周内依照阳性、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增加剂量至2~8mg。
1.3.2 观察组:采用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治疗,利培酮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丁螺环酮口服,起始剂量15mg/次,3次/d。1周内依照PANSS评分增加计量16~30mg。两组持续治疗3个月。
1.4 疗效评估标准:两组均于治疗3个月后以PANSS评分实施疗效评估,无效:PAN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0%;有效:PAN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0%~49%;显效:PAN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50%~70%;临床治愈:PAN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70%。将有效、显效、临床治愈计入总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①疗效;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PANSS总评分270分,共30项,每项7分,包括阴性、阳性量表各7项,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由专业精神科医师进行评估,分值越低,病情越轻;③以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评分评估2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其中数字广度测试总分22分,倒背最高10分、顺背最高12分;数字符号测试总分90分,时间限制于90s内,填充正确符号计1分,填充倒转符号计0.5分,分值越低,代表认知功能越差;④对比2组治疗前后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包括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
1.6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观察组5例无效,7例有效,9例显效,50例临床治愈,总有效率为92.96%;对照组16例无效,5例有效,12例显效,38例临床治愈,总有效率为77.46%;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χ2=6.762,P=0.009)。
2.2 认知功能、PANSS评分:治疗前2组数字符号、数字广度测试、PAN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数字符号、数字广度测试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字符号、数字广度测试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2组认知功能、PANSS评分对比(±s)
表1 2组认知功能、PANSS评分对比(±s)
组别 n PANSS 数字符号测试 数字广度测试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7177.58±6.3134.54±4.6864.34±8.6781.87±5.2112.43±3.2317.82±2.38对照组 7178.22±6.4349.43±5.3665.04±7.5976.45±6.3611.32±4.6514.25±3.31 t 0.59917.6320.5495.5551.6527.379 P 0.550 <0.0010.584 <0.0010.101 <0.001
2.3 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治疗前2组血清BDNF、GDN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BDNF、GDN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2组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对比(±s)
表2 2组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对比(±s)
组别 n GDNF BDN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71428.43±84.11592.26±92.279.42±1.4314.45±2.15对照组 71432.47±82.43549.59±88.339.16±1.4711.79±2.02 t 0.2892.8151.0687.598 P 0.7730.0060.287 <0.001
利培酮可选择性结合5-HT2受体及多巴胺D2受体,同时还可结合α1-肾上腺素受体,对患者精神分裂症具有改善效果。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96%,高于对照组77.46%,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字符号、数字广度测试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认知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原因分析为丁螺环酮是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且是突触前膜、后膜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其能通过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进而减缓内侧前额叶皮层能量代谢,有助于降低患者认知功能损伤。
血清BDNF、GDNF为神经营养因子,能促进神经元生长、发育,同时还能降低神经元死亡,其中血清BDNF具有提升抗氧化酶活性、刺激细胞间修复、调节神经元内基因表达,降低神经细胞死亡效果[3]。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DNF、GDNF水平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可有效提高血清BDNF、GDNF水平,促进神经营养功能恢复。其原因可能为丁螺环酮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从而提高血清BDNF、GDNF水平,达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