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宇,张海娜
(吉林建筑大学)
韧性城乡建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1]。2021年7月郑州遭受特大暴雨灾害,国家乡村振兴局、财政部发布关于防范洪涝灾害的相关政策,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提出打造“韧性城市”来应对自然灾害。同年,日本的《国土强韧化规划》[2]、荷兰的《三角洲规划2022》[3]和《国家水规划2016—2021》[4]中明确体现出韧性思想。对韧性进行量化评价是提升城乡韧性的重要步骤,本文在韧性视角下对乡村生态治水空间评价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综述,聚焦韧性评价指标关注领域、采用的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评价结果的应用领域。
本文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韧性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基于本文研究问题以及参考制定的文献筛选标准对文献进行了检索、筛选、统计与梳理,从而解决关于韧性评价综述的特定的研究问题[5],主要步骤包括(见图1):①以“韧性评价”、“乡村韧性”、“空间韧性”、“生态治水空间”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②通过对文献的标题、摘要阅读初步筛选文献;③根据是否符合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文献并删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④根据研究目标对所选文献阅读后最终对57篇文献进行分析。
图1 系统性综述方法框架
本文所选的文献主要是发表于2016年~2022年间的文献,并将文献分为综述型文献、实证研究型文献、理论研究文献三种类型,其中实证研究型文献占比约为60%,通过对实证研究型文献的研究对象及所关注的内容进行梳理发现,关于韧性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通过将城市作为整体,对单个或多个城市进行韧性评价的研究较多。对于乡村地区的韧性研究,目前尚未形成较为集中的研究领域,其中关注乡村空间布局及雨洪管理的内容相对较多,可为研究乡村生态治水空间提供基础。
生态治水空间是寒地村落在长期应对雨洪灾害过程中产生的传统生态治水智慧的空间载体[6]。其不仅指某种空间或者设施,更倾向于一个整体系统[7]。目前学者们对生态治水空间的研究较少,但生态治水空间韧性的研究对于村落洪涝灾害防治意义重大,调研大量传统村落后发现,寒地村落在长期应对寒冷干旱的严峻气候过程中,凝练出独具特色的生态治水智慧,沿用至今已经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具有巨大价值。通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对生态治水智慧在寒地村落生态治水空间中的表现进行分析与梳理(见表1),总结寒地村落生态治水空间的治水模式。
表1 寒地生态治水空间治水模式总结
生态治水空间不仅仅是防灾的治水空间,更是集“治水、用水”功能于一体的治水空间。空间分类包括宏观层面的村落选址、地势高程、“三生空间”的布局所形成的水安全格局;中观层面的依托道路系统、公共空间系统等形成的排蓄空间体系;微观层面的具体的治水设施和做法,以及相应的管理原则等。其中应对洪涝灾害的生态治水型设施可以分为生态型治水设施,如河流水系、绿地(林地/农田),非生态型治水设施,如井、窖、院落、街道、沟渠、护坡等。
韧性的量化评价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乡村的韧性水平[8],1973年,加拿大生态学家Holling首次将工程韧性的思想应用到生态学领域,韧性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工程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生态韧性为主的三大研究历程[10]。在规划领域,韧性联盟将韧性城市诠释为:受到外界干扰后,城市依然能够保持原有主要特征、结构和关键功能[9]。21世纪后关于韧性的研究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12年韧性研究在空间方面的研究愈加广泛,2013年乡村韧性研究迅速增多,研究领域包括乡村整体、乡村景观与生态及生态空间、社会生态系统、人居环境、乡村规划与策略,韧性评价研究从2016年后迅速上升。城市韧性评价研究较成熟,乡村韧性研究较缺乏(见表2)[10]。
表2 研究的总体趋势及相应的文献数量
本文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的方法从韧性视角下对乡村生态治水空间韧性评价现有研究进行分析与总结,主要聚焦: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发展趋势;基于评价指标与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韧性评价指标分为物质实体、经济与社会、信息管理三类(见表3)。物质实体方面通过自然环境的适宜性以及人工环境建设合理性来评价韧性,其中自然环境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蓝绿空间设施的作用来提升韧性,愈加注重纳入社会指标,并充分利用科技信息等手段来评价韧性[11]。
表3 韧性评价指标表
续表
物质与设施类指标包括自然环境指标与人工设施指标。自然环境指标主要指植被景观、坡度、植被覆盖率等,其中王思思在研究中指出蓝绿空间对于雨洪调蓄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与社会方面,更侧重人文类指标,如收入来源的多样性、经济投入等。社会组织制度包括受教育水平、社会组织影响力、村民凝聚力、公共事务参与度等非线性指标,灾害风险普查情况、医疗水平等[12-14]。信息建设与管理方面,主要侧重灾害预防阶段韧性评价。
基于相关综述、理论研究、实践研究,结合57篇文献梳理乡村韧性评价方法发展趋势,韧性评价方法多为定性与定量结合使用。与一般评价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发展进程相比,韧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研究进程是结合进行的。由工程韧性发展到社会生态韧性[15]。目前尚未形成韧性评价标准,尤其是乡村地区,还处于探索时期。开展韧性评价大多是参考评价结果解决实际问题。根据评价方法的不同,数据来源的途径主要是三种:①政府部门统计资料,比如统计年鉴、政府部门与研究机构平台网站,此类数据科学性与可信度较高,但数据比较单一、时效性较差;②通过调研获得的数据,获取数据资料针对性较强,但存在较大主观性;③利用各类网络信息平台、社交平台获取数据,比如POI分布图、利用Python语言中的自动化测试工具Selenium爬取微博数据[16]等。
大量非线性韧性评价指标需采用非线性方法处理。目前研究大多将空间分析软件与模型模拟等数学模型结合使用,基于计算机程序,嵌入如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等分配指标权重,模拟未来韧性情景,结合GIS和MATLAB软件,将空间形态指标的计算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20],实现对形态的测量。针对灾害各个阶段采用适用方法研究,比如借助卷积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方法进行灾害模拟;通过遥感影像和深度学习方法,绘制灾害信息可视化地图、制定个性化疏散策略;结合众包数据和深度学习方法,分析灾害损失情况,辅助救灾决策和恢复重建,利用信息建设设施开展信息传播,营造利于疫情防控的良好社会氛围[17-19]。
从文献类型梳理发现,综述文献为韧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实证研究文献侧重提出解决问题策略,指导实践工作。评价结果主要为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布局、合理布置避难空间与设施等韧性提升策略提供依据,及探究不同空间形态特征与韧性恢复能力之间关系[20],村地区则通过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选址策略提升韧性。韧性评价结果应用于提升基础设施韧性建设与规划的韧性。根据研究结果来优化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进行乡村分类。乡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中的蓝绿空间占比较大,且与居民联系也更为密切,植被、水系等蓝绿空间在乡村的韧性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对乡村韧性评价研究进行系统性文献综述发现:①乡村生态治水空间韧性评价指标的三种类型中,物质与设施方面充分利用蓝绿空间进行治水是未来发展趋势,经济与社会、信息技术方面的指标数量呈上升趋势;②评价方法以定量评价为主,采用非线性研究工具与方法使非线性指标的量化更具科学性;③评价结果应用主要用于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