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旭,罗双林,罗文斓,叶婷婷,蒲 霭
(重庆市中医院脑病科南桥寺院部,重庆 400021)
脑卒中(st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是一组急性起病,以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1]。脑卒中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治疗时间窗极短,医疗费用高,家庭负担及社会负担曾大,因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此疾病又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病情严重往往可导致患者死亡。由于目前医疗水平提高,对该疾病诊断、手术介入技术提高,该疾病死亡率大大降低,存活率及致残率相对上升,患者在运动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情感功能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3]。因此,较好的康复治疗技术对脑卒中后各种功能障碍的恢复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加以针刺结合GCT步行功能矫正带进行康复治疗,探讨该方法对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于我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8例,并随机分为针刺组、矫正带组和结合组,针刺组患者男20 例,女6例,平均年龄64.65±12.53 岁,平均病程8.35±2.35天,矫正带组男17 例,女9 例,平均年龄65.15±10.86岁,平均病程8.77±2.23 天,结合组男18 例,女8 例,平均年龄64.69±9.99 岁,平均病程8.65±1.94 天,具体资料见表1。三组患者一般资料中性别、年龄、病程、下肢Brunnstrom 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我科临床医生经过症状及影像检查等综合诊断而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③首次发病,病程≤1个月,偏瘫侧下肢Brunnstrom 分期达到Ⅲ期或以上;④生命体征平稳,无进行性加重症状;⑤无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可配合治疗师作相应动作指令并且能简单交流;⑥患者站立平衡≥1 级。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脑卒中病史;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有严重的肝肾、肺部、心脏疾病;④下肢有的深静脉血栓;⑤患者有帕金森及锥体外系疾病;⑥有骨折、严重的下肢关节炎病史、截肢、恶性肿瘤等影响站立及步行功能的疾病;⑦治疗依从性不好、不信任治疗师以及不能坚持治疗的患者⑧对针灸晕针以及严重畏怯针灸者⑨有严重的精神疾病。
1.3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均接受我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运动疗法以及各种物理疗法,针刺组在基础治疗上加以针刺运动疗法;矫正带组在基础治疗上加以GCT步行功能矫正带的应用,结合组则在基础治疗上同时实施针刺运动和GCT 步行功能矫正带的应用。常规运动疗法以及各种物理疗法包括床上良姿位、神经肌肉促进术、床上桥式运动训练、床上翻身训练、重心转移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训练、电脑中频电疗法、传统针灸治疗以及相关器械训练等。
针刺组:取头部病灶侧(偏瘫肢体对侧)下肢运动反应区及下肢感觉反应区,局部消毒后,用3 至5颗一次性0.3mm*40mm 不锈钢毫针,针体分别与头皮成15°左右的夹角快速进针至患者有胀感,留针患者作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训练,并间断捻针,待患者训练40分钟后取针。
矫正带组:即GCT 步行功能矫正带的应用:根据患者下肢功能障碍不同情况GCT 步行功能矫正带绑法如下:①患者屈髋屈膝能力较差时:患者端坐位,GCT 步行功能矫正带中间段套在跖趾关节处,GCT 步行功能矫正带稍短的一边在肢体里面稍长的一侧在外面,然后分别交叉于小腿前方后再绕到腘窝处又交叉,最后在大腿前面交叉后两边带子分别缠绕套在双侧肩部;②患者伸髋伸膝能力较差时:患者取端坐位,GCT 步行功能矫正带中间段套在跖趾关节处,GCT 步行功能矫正带稍短的一边在肢体里面稍长的一侧在外面,然后分别交叉于小腿后方后再绕到膝关节前方又交叉,最后在臀部交叉后两边带子分别缠绕套在双侧肩部;③患者出现外旋步态时:患者取端坐位,将GCT 步行功能矫正带一端套在跖趾关节处,然后往腓骨头处拉紧矫正带并且在此处缠绕打结后往大腿内侧方向绑两圈后至对侧肩膀固定。④当患者屈髋屈膝能力较差合并外旋步态时或者伸髋伸膝能力较差合并外旋步态时可①③或者②③方法一起绑在患侧肢体上。矫正带绑好后患者进行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训练,40分钟后取下矫正带。
结合组:在针刺运动疗法过程中同时加以GCT步行功能矫正带的应用,待患者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训练40分钟后取下矫正带和毫针。
1.4 评价指标 采用①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 评定表[5],共有17 个项目,最高分为34 分,分值越高表示下肢功能越好。②Berg平衡量表[6],共有14项,最高分为56 分,根据患者各项活动的状态,分别将分值记录在表内,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平衡功能越好。③威斯康辛评定量表(WGS)[7],一个专为偏瘫病人设计的步态评定量表,主要有患侧下肢支撑相、患侧下肢足趾离地、患侧下肢摆动相、患侧下肢足跟着地时间4 个部分组成。表中一共有14 项,第一项手持助行器得分在1~5 分,第十一项足趾离地至摆动中期膝关节屈曲得分在1~4 分,剩余十二项每项1~3分,分值越高表示步态状况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及自身前后对照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ⅤA),组间两两比较方差齐时采用LSD 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s T3 检验;无序计数资料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χ2检验。多样本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进行数据处理。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1 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 评分 三组患者治疗前Fugl-Meyer 评定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三组患者Fugl-Meyer 评定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针刺组与矫正带组Fugl-Meyer 评定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合组Fugl-Meyer 评定表评分均比针刺组和矫正带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Berg 平衡量表评分 三组患者治疗前Berg 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三组患者Berg 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针刺组与矫正带组Berg 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合组Berg 平衡量表评分均比针刺组和矫正带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威斯康辛评定量表(WGS)评分 三组患者治疗前威斯康辛评定量表(WG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三组患者威斯康辛评定量表(WG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针刺组与矫正带组威斯康辛评定量表(WG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合组威斯康辛评定量表(WGS)评分均比针刺组和矫正带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Berg、WGS量表评分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其中占4/5 的脑卒中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虽然目前医疗条件提高,静脉溶栓及介入手术应用于缺血性脑卒急救当中使得一些患者堵塞的血管再通,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在手术后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8]。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在生活工作中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8]。脑卒中是由于高级中枢受到损伤,至对活动功能不能控制,肢体各肌群协调能力降低或者消失,从而影响到平衡功能、运动能力以及步行功能[10]。尽早的开展有效的康复治疗是加快脑卒中后功能障碍恢复的关键。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之功效,目前世界也慢慢将其作为一种替代疗法,广泛应用在脑卒中的康复治疗。2002 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建议将其用于脑卒中;认为针灸可以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等[11]。头针治疗是用针直接刺激头部特定区域来调整改善脑卒中后功能障碍,其原理目前有经络学说、大脑功能定位反应区以及全息原理等[12]。而且头针疗法操作方便易行,也便于留针进行康复训练,目前已有很多研究报告证明其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13]。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大脑是有可塑性的,进而可发生功能重组,当发生脑卒中后,可以通过外部刺激使得受损中枢系统发生适应性改变,没有受到损伤的脑组织发挥代偿作用,而受到损伤的脑组织细胞能重新长出轴突和树突,从而便于神经系统重建,所以采取一定的康复训练刺激可以加快中枢系统功能的重建和恢复能力。也有研究认为,脑卒中康复治疗不该只限于某一种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康复治疗方法[14]。GCT 步行功能矫正带通过对肢体的压迫和在运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摩擦,增加了下肢浅感觉的输入,而且矫正带又具有向心性的拉力对下肢肌肉及关节有挤压作用,从而增加了深感觉的输入,促使运动模式恢复正常。同时矫正带套在患侧跖趾关节处,并通过矫正带的弹力让踝关节保持到背屈中立位,可使患足在步行中有足跟着地动作,所以矫正带也有改善踝关节背屈功能,可很好的抑制下肢伸肌异常模式[15]。在训练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合适绑法可辅助患者完成训练动作,这样同时结合针灸刺激作用便能得到更好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充分的说明了针刺运动疗法结合GCT 步行功能矫正带的应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恢复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疾病负担。而且这种治疗操作安全、简便、易掌握性,所需治疗设备简单,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