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伯 张彪 吴海波 喻松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国家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健康的理解已不再局限于先前的病后有药可医及病后康复治疗,而是要充分体现形神共养、怡情益趣、寓治于养、寓治于防、内外兼修的大健康思维。当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传统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有效应对人类健康的挑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文件,鼓励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对发挥中医药特色和地域优势,构建基于中医药的康养旅游新业态,推动“健康养生”与“旅游”的协同式、产业化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大有裨益。为此,笔者现对中医药康养旅游的隶属沿革、资源条件和产业开发模式等进行梳理,旨在为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方法、新思路,以促进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作为新兴的旅游形式,中医药康养旅游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旅游六要素的格局,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本文通过梳理中外学术界对康养旅游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康养旅游的发展历程,对国内特色的中医药康养旅游起源及其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概述,以探讨中医药康养旅游发展现状。
康养旅游历史悠久,早期形态主要为疗养旅游。公元211 年—217 年,罗马帝国与日耳曼帝国军队在黑森林地区作战,罗马皇帝卡拉卡拉发现奥斯河谷中的泉水可用于治疗其长年的风湿病,这也是被学界公认的最早康养旅游雏形。而真正对康养旅游的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主要是围绕康养旅游、医疗旅游与健康旅游的内涵与供给形式展开。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来自国外康养旅游产生的背景及相关理论未给予充分关注,看似简单的词汇,因语言和文化等差异而对其理解不尽相同。直到21 世纪初,我国学者才提出了“康养”一词,但并未对其进行释义。随着认识的深入,慢慢将康养旅游定义为一种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文化环境基础上,结合观赏、休闲、康体、游乐等形式,以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医疗康复等目的的旅游活动。此后,国内学者对“康养旅游”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并未引起业界广泛的重视。直到2016 年原国家旅游局《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颁布实施,才明确提出了基于我国国情的康养旅游概念,指出康养旅游是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紧接着各地区结合具体实际对康养资源进行了深入探究,对如何构建康养旅游的产业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在公共服务体系等政策层面上对康养旅游给予了有力保障,这极大丰富了康养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并且促进了康养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医药康养旅游从隶属范围来讲属于康养旅游,然而中医古籍并未对康养旅游进行专门论述,从模糊学的概念来看,应属于“踏青”“登高”“游历”等范畴。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天人合一”,指出人居天地之间,人与自然及社会为整体。作为与自然共生的人类,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强身治病的药物,都离不开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置身自然,置身中医药世界,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流,达到寓治于游,寓养于游。上述表明,无论是漫步山林古镇怡情悦性,还是沐浴神汤康体养生,大多是个体的自我行为。
后来随着交通、住宿和服务业等的发展,游山采药、入池养身、进观禅心等旅游内容无不涉及中医药,但仍未明确中医药与旅游之间的内在关系。直至2000 年,王景明等首次提出中医药旅游,认为中医药旅游是集旅游与中医药于一体的交融性产业,以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石。此后的一个时期其发展仍处雏形,也未得到业界和社会的关注,更谈不上形成产业经济。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人民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及国家配套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医药康养旅游才得以进入普通民众视野。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中医药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其出台为中医药康养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随即各地也相继配套印发了促进中医药康养旅游发展的相关文件。以江西省为例,2016 年出台了《江西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 年)》;2020 年印发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紧接着2021 年又制定了《江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以南昌、樟树等为核心的中医药康养旅游项目,构建中医药康养旅游新高地;同年12 月接续出台的《关于推进康养旅游发展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要打造全国休闲康养旅游胜地,促进康养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践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使命。至此,中医药康养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产品形式趋于多样,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也日益彰显。
旅游资源是中医药康养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根据现行《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旅游资源主要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饮食、购物、文化、历史古迹、产业基础等人文旅游资源,其中许多旅游资源本身就蕴含着中医药康养价值,如温泉、森林、山地、文化、产业等。
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是指能使人们产生美感或兴趣的、由各种地理环境或生物构成的自然景观,通常包括地文地貌、水域风光、天气气象和生物类属等,这些资源具有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的潜在价值。概括起来,它主要包括水文资源、地文资源与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
1.水文资源
水文旅游资源以海洋、湖泊、河流、瀑布、温泉、冰川、云雾、雨、积雪等不同形式存在于大自然中。各地区的水文旅游资源因地域、气候等的差异各具特色,且内容丰富,如云南省所具有的瀑布、温泉、云海、江河湖泊等水文旅游资源享誉全国,尤以温泉最为典型,且温泉旅游资源大多列属于中医药,可达到松弛神经、缓解压力、排除毒素的康养功效,古来便是游历的胜地。此外,江西、福建、西藏、贵州等地的水文资源数量与种类也极为丰富,开发的空间很大,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具体见表1。
表1 中医药康养旅游水文资源条件研究
2.地文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山地、高原和丘陵的国家,地文地貌千奇百怪,遍布着适合山林生长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中医药康养旅游资源。历代文人墨客对名山大川情有独钟,为怡养情志而踏遍天下名山,并留下了“佳期别在春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等大量的名言绝句。各地区地文地貌资源不仅类属多元而且资源独特,如四川省不仅拥有秀美的高山、峡谷,也有神奇的石林、溶洞,更是具有丰富的中药资源,享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素有“无川药不成方”之说。此外,广西、贵州、江西、重庆等地也拥有着十分壮美的地文地貌景观。具体见表2。
表2 中医药康养旅游地文资源条件研究
3.生物资源
我国地域跨度大,地形地势以及气候种类复杂多样,生物资源又易受气候和地形地势等条件的影响,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并呈地域式分布。如云南省地势地形复杂多样,雨热充沛,树种类型繁多,珍贵树种、药用植物、香料花卉、观赏植物等品种享誉全国,故云南有药物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之称。此外,各地区地理位置不同造就了各属地丰富而多元的森林、草原以及道地植物、动物等生物旅游资源,如广西、四川、河南等地森林、草地、灌木、药植等生物资源种类多样。具体见表3。
表3 中医药康养旅游生物资源条件研究
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指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为人文景观。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拥有56 个民族,各民族及同一民族内部成因不同,产生了迥异的生活、习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资源及因此而产生的产业资源,这些也成为游历者的考察对象,具有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的后天优势。
1.文化资源
中医药源自传统文化,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且往往与社会文化交织相融,呈螺旋式交替推进,并在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地域文化中外化显现。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山东,中医药文化资源底蕴深厚。此外,无论是江西的道家文化、山西的佛家文化还是广州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医学文化和民俗医学文化,都是独特而又宝贵的资源。具体见表4。
表4 中医药康养旅游文化资源条件研究
2.产业资源
古籍文献虽未有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的直接或间接提法,但从中药种植到药堂及教坊无不涵盖着中药材的种植、加工、服务等中医药产业资源。当下,全国各省区市纷纷建立特色的中药百草园、中药加工园以及旅游示范区。就广东而言,不仅中药种植产业底蕴深厚,中药加工产业以及旅游服务产业在国内也遥遥领先。此外,江西、贵州等地的中药种植产业、中药加工产业以及服务产业也已初具规模。具体见表5。
表5 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资源条件研究
资源条件是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的基础,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模式离不开其自身的资源条件。当下,中医药康养旅游作为新兴业态,各地对产业模式开发并未提出明确的分类标准,但有学者尝试着对康养旅游进行分类,旨是充分利用好自身的自然、文化、产业等资源优势,开发康养旅游产业,打造符合自身特质的康养旅游产业体系。对此,本文在已有康养旅游分类研究基础上,认为现行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模式主要分为中医药文化康养、中医药温泉康养、中医药森林康养和中医药小镇康养等。
我国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散布于经、史、子、集等典籍,这为中医药康养旅游的孕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地深挖中医药文化资源,逐步形成了以“文化+中医药”的康养产业模式。如山东宏济堂中医药文化景区,依托百年儒家历史文化,辅以名医、故居等中医药文化底蕴,形成了以“儒文化+中医药文化+旅游”为主的中医药文化旅游景区;山西五台山,佛文化浓厚,名山、石窟及寺庙度假区依托佛禅文化,结合食谱、功法等中医药文化优势,形成了以“佛文化+中医药文化”为主的养身养心度假区;江西龙虎山,依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挖农耕、崖墓、道教、心学和旴江医学等中医药文化资源,以文化旅游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完善项目链、健全消费链,提升价值链,统筹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形成了以“道文化+中医药文化+旅游”为主的龙虎山度假区。此外,广昌县姚西村、岭南印象公园、藏医药文化博物馆以及傣族古镇这些文化鲜明的古村古镇,建筑与文化景区,依托特色地域文化,构建产业模式,既增长了游客的中医药知识,又能提升当地社会影响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医药温泉康养愈发成为诸多学者和游历者关注的热点,各地依据自身资源优势逐渐向中医药温泉康养产业发展,构建“温泉+中医药”产业模式。如福建厦门日月谷温泉度假村借助丰富的温泉资源,整合药植资源,打造“温泉+中医药”型温泉康养旅游产品;西藏羊八井温泉度假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结合独特的矿物类中医药,形成“温泉+中医药”模式,成为集康复理疗、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温泉度假区;被称为“中国温泉之城”的江西石城依托其规模庞大的温泉资源,配合当地中药资源,构建起特色的“温泉+中医药”产业模式,该产业模式已成为石城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有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高速发展。
2016 年国内明确提出发展森林康养。2019 年国家林草局印发《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开发中医药与森林康养服务相结合的产品,加强森林康养食材、中药材种植培育,森林食品、保健品等研发、加工和销售。随着森林康养理念的深入和国家康养政策的出台,各地现已将中医药元素有效融入森林康养,形成了“森林+中医药”的康养产业模式。如马骝山南药森林公园
[依靠森林资源,建立中草药种植产业体系,形成以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于一体的中医药森林康养产业;北川药王谷依托万亩百年辛夷花和中药材树林,开发中医药养生主题旅游产品,不仅让景区在传统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更让属地中药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知;江西明月山充分挖掘其蕴藏丰富的樟树、毛竹、菊花等秀美山林资源,建设了一批森林康养地,探索出了一条多维度的森林康养之路。
随着特色小镇在全国的蜂起,以健康产业为核心的中医药康养小镇也应运而生,并逐步将健康、养生、养老、旅游、休闲等诸多元素融入小镇的发展模式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医药+小镇”康养产业。如仲景养生旅游小镇,借助银杏、娑罗树等珍稀药植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遍地的太极、气功等中医表演,道地山茱萸随处可见,使游客游玩时实现情志养生;永定养生小镇,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与优美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永定特有的“百物生长,千花争艳,万民康养,四季同春”的中医药康养模式;花桥热敏灸小镇,依托中草药种植、旅游康养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并借力江西中医药大学将花桥镇打造为热敏灸特色小镇,为“健康中国,养生江西”而助力。此外,广西昭平的养生特色小镇、浙江宁波的葛洪养生小镇等都已投入使用,这些小镇在充分利用文化、自然资源、产业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等优势的基础上,打造出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中医药康养小镇,透散出浓浓的“中医味”。中医药小镇康养产业的蓬勃兴起对各属地产生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已然显现,也为国内其他地区开展中医药小镇康养提供了经验借鉴。
中医药作为我国核心原创性文化遗产,其蕴含的“治未病”思想必将为我国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内涵、新动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融合发展的中医药康养旅游符合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有利于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大有作为、大有可为。但通过对中医药康养旅游文献的整理,结合我国特有的中医药资源和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康养旅游发展现状,该产业仍存在理论研究不深、产业区域集群化程度不高、配套产业跟不上以及产业模式同质、特而不特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我国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新业态。
中医药康养旅游作为“十四五”时期健康产业的发展项目,各地要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对现有的可利用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与链接,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优质资源。具体来说,要根据自身特色的自然资源,深挖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借力深厚的产业资源等优势,构建花博园、农博园、药博园、茶博园、食博园、陶博园、文化园等资源项目,形成产业园区。如吉林、四川可利用好优质的人参、鹿茸、川穹、文君茶等名贵中药材资源,并以此为主要线索,将药博园、花博园、农博园以及文化园等集群构建完整产业链条,推动旅游产业“融合衔接”形成“旅游+中医药+产业园+”新模式,打造成为资源整合型、产业融合型、服务聚合型的中医药康养旅游园区。
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不仅要充分依托现有的资源和优势,还要有完备的城市基础、公共服务、商业等设施的功能配套,为游客提升更为便捷的住宿、餐食、交通、通讯、咨询等相关服务。如上海、广东等地经济实力较强,文娱产业需求旺盛,可配合游园建立和完善针对青年学生的“中医药科普游”“中医药DIY 游”等文娱配套产业;江西、四川等地绿色资源潜力巨大,养老产业需求激增,可配合产业园,构建针对老年群体的“中医药‘候鸟’旅居游”养护配套产业。同时,因现代社会“城市客”“职业者”等工作压力大,心理需求也在不断扩增,故可针对这类特定人群构建和完善“中医药运动游”“中医药音乐游”心理咨询指导配套产业项目,形成全面系统的中医药康养旅游体系,确保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游、健康而归”。
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同质化,要把加强行业引导和政府监管作为重中之重,对景区进行合理测算,核定游客承载量,对景区的商业场所与自然景观量核算后进行评级,杜绝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同时,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对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再提升再创造,注入新的内在活力,如江西的枳壳、黄栀子、厚朴等道地中药材资源丰富,可将道地中药材融入“治疗+旅游+”“养生+旅游+”之中;广东岭南文化、陈皮文化、茶文化源远流长,可将特色陈皮融入“文化+旅游+”“中医药+茶旅+”中,把附加中医药产品凝聚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感悟中医药文化的载体,使游客能够体验到浓郁而独特的文化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增加游客重游意愿。
跨产业领域开展学术研究是对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和概括的高级形式,随着知识及产业的快速变动,中医药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模式涉及医学、旅游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这就需要中医药康养旅游主体既要“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充分认识到中医药康养旅游不仅是“中医药”“康养”或“旅游”的简单叠加,更是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发力,故而可通过学术会议、参观考察、邀请相关群体(高校学者、企业家、基层工作者等)讲学与交流等形式开展学术探究,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研判,为中医药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拓展思路。